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想是:通过适当的变换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求解。转化的基本方法是去分母.但如何去分母,则大有文章可作.去分母得当.求解简捷;去分母不当,求解繁难。因此需要学习和掌握分式方程的常用技巧.一、两边分别通分化简后再去分四例1解方程分析若直接去分母,则运算量较大;若方程两边分别通分,比简后再去分母,则运算简捷.解原方程可变形为去分母,得再化简,得6X一u..”.x一3.经检验知,X一3是原方程的解.二、拆(添)项比简后再去分母例2解方程:分析若直接去分母,则运算繁杂;若拆项化简后两边分别通分…  相似文献   

2.
兴趣是学生各种创造力、求知欲的原动力.只要学生对某种事物感兴趣.他就会不断地去追求、去实践、去发展。  相似文献   

3.
现如今.全社会都提倡进行素质教育.因此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学生的头脑不应该是被教师用知识去填.而要让学生自己去吸收、去领悟。在学习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敦师的主导作用.这是素质教育显著的特点。在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影响下.学生的学习总是依赖教师.  相似文献   

4.
如何对待考试“考试又考试,考试何其多.”不少同学对考试的情绪、心态,是有些无奈和恐惧.但如果怀着此种心态、情绪去面对考试,则是很难正常发挥的.希望同学们能够振奋斡神,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考试,以轻松的状态去迎接考试.  相似文献   

5.
潘绥铭 《成长》2005,(12):2-3
男客去买什么 —般人部会认为.男客去找小姐.是去买性。只不过有的是去买性机会.有的是买性技巧,有的仅仅是“尝鲜”等等。这些情况都存在.但是并不全面。  相似文献   

6.
兴趣是指一个人对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所表现出来的积极、热情和肯定的心理倾向.是引起和维持注意、参与及认识的一个重要的内在因素.是推动人们探求新事物、研究新问题.从而形成一种创新意识与能力的精神力量。所以,如何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采取怎样的教学法去提高学生的趣味性.怎样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心理.在我们的音乐教学中就极其重要了。而如何去培养学生的兴趣,我们教师应如何起主导作用.去达到教与学目的。可以从下几点去探讨。  相似文献   

7.
艺人蔡依林在一首歌中唱道:“人不爱美,天诛地灭.”在人的不同审美观念下,对美的认识也就各不相同.常听到人们大加赞赏艺术的美、音乐的美、大自然的美,可人们常被数学的抽象和严谨所误解,少有人会发现数学的美.殊不知,数学美是内在的、自然的、简洁的、抽象的、和谐的、奇异的.它的美等待着人们去体验、去探索、去研究、去发掘、去运用.正如罗素所说:“数学,如果正确地看它,不但拥有真理.而且有至高的美.”  相似文献   

8.
环境对幼儿的发展具有特殊意义,这是由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环境所具有的教育价值两方面决定的。环境是幼儿重要的生存条件。因此,幼儿园应有计划、有目的地创设并利用良好的教育环境,给孩子一个空间.让他自己去创造、去讨论、去解决、去探索,通过环境创设.让幼儿在一种美好的、易于接受的氛围之中,陶冶情趣.养成良好习惯.有效地提高幼儿的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9.
如何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心灵深处去了解作者内心的真实感受。去揭开站在文本后面的作者的真面目.去感受他的喜怒哀乐,让阅读教学真正成为学生与文本、作者心灵上的对话过程.一直是困扰很多语文教师的一个难题。要想解决这一难题.首先是老师自己要真正走进文本.真切地去感受作者的所思、所想、所感。只有教师首先真正对作者通过文本传达出的情感感同身受时。才有可能引导学生去感受。但仅仅做到这一点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应该有既能走进文本.又能走出文本的能力。只有做到了这些,才有可能在学生和文本、作者之间架起一座心灵的桥梁.让学生真正走进作者,走进文本。  相似文献   

10.
倾听是一种修养,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学生学会倾听,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是为了更好地参与学习.在实施新课改的今天,我们教师都应该为这个目的去思考、去实践、去探索.本文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倾听,谈一些具体的做法.  相似文献   

11.
王淦生 《河北教育》2009,(10):33-33
靠什么去证明一所高中(这里主要指的是重点高中.普通中学自然不会鸡进鹤群来凑这份热闹)的办学实力?按传统观念可能会去比大楼.按现代理念应当去拼名师.但时下的重点高中的实力比拼.是容不得这般“风物长宜放眼量”的.甚至像升学率、本科率这类数据已经没有多少人正眼瞧它(在这高校集体扩招的年代.这已不再具有太大的吸引力),人们比的是升名牌大学的升学率.甚至只是升清华、北大的升学率!  相似文献   

12.
学会靠边站     
曹刚静 《今日教育》2010,(10):62-62
常听到一句牢骚话:论才干、论学历.我比他有过之而无不及.凭什么我要靠边站!好一句“靠边站!”从字面意思上理解是到一边玩去.到一边站去的意思。到一边站、一边玩去真不好吗?过马路时.看见气势汹汹的车辆驶来,  相似文献   

13.
历史学科具有“过去性”的特征.它决定历史教学内容远离现实生活.人们无法再次去经历、去体验,只能凭借过去留下的历史资料去认识、想象。中学历史课从学习的内容来看.应该是一门非常有趣的学科。是应该受到学生喜爱的.但现实的历史教学情况并不乐观。由于历史教材内容与现实的实际生活存在着距离.以及对历史学科的轻视.再加上教师教学方法的单一.影响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相似文献   

14.
一、模式的界定 初中“创造性思维训练”课堂教学模式.是指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创造教育原则,选用创造教育方法.挖掘创造教育思维训练点.指导学生思维训练,完善学生的思维品质.发展智能,提高学生素质与创造能力:其主旨是引导学生主动带着问题去读书,去寻求、去探索.在寻求探索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15.
说到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难点问题.对教师而言.似乎并不存在什么难点,但对学生而言,难点问题却是比较常见.因此.教师教学中的难点,事实上是建立在学生学习的难点基础上的.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感受、去体验学生学习中的难点,通过不同的途径,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去突破教学中的难点.  相似文献   

16.
在“以学生为本”的语文新课程中.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要彻底放下自身的“高高在上”权威.摒除“一言堂”的陈规.大胆地把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热情鼓励学生在民主和谐、友好合作、主体参与的课堂“百草园”中自行去探讨.自己去准论.在主动获取真知的过程中生动活泼地展示个性、释放思想.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  相似文献   

17.
数学教学离不开例题教学,它在教材中是静态地呈现的.它的价值需要教师去思考、去捕捉、去开发,然后通过教学活动动态地渗透.下面就5月15日听的两位年轻教师对浙教版八(下)5.6三角形的中位线这节内容中P118例题的教学.谈谈对发挥例题教学功能的体会与思考.  相似文献   

18.
一元一次方程是最简单的方程.解方程的一般步骤为: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系数化为1.根据方程的特点,灵活地安排解题步骤,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方面的例子.  相似文献   

19.
教育是为学生的持续发展打基础,数学教学应把优化学生思维品质、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作为中心任务.让学生用内心的创造与体验的方法来学习数学,才是真正地学习数学.因此,数学教学需要遵循认识规律,设计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充分展示数学的思维过程,让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发现、去体验.下面笔者结合“球的体积”的教学谈谈如何通过数学教学让学生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  相似文献   

20.
三年前.我怀着忐忑的心情搭上了前往厦门的列车.厦门大学,这个素有“南方之强”美誉的大学.对我而言就像童话故事里的美丽城堡,一路探寻而去,充满了新奇与挑战.因为软件工程这个陌生的专业于我而言.是一个从未涉足的领域,太多的未知需要我一点一滴地去经历、去感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