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本书,它在市场中最有说服力的是内容,这是毋庸置疑的,但许许多多内容本不错的书却常常因为出版社的营销手段滞后或者忽视包装宣传而默默无闻地登场,又悄无声息地退下,既没能为出版社实现经济效益,又没能实现社会效益,造成了出版资源的浪费。其实,有效的包装手段是市场竞争中所不可或缺的。图书的包装定位问题,广告宣传问题对出版社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的实现是至关重要的。一、书籍的装帧设计书籍的装帧设计不仅要符合图书的内容,和图书的内容相得益彰,还要具有审美情趣,吸引读者的眼球。书籍设计不能无视审美时尚,但又不能淹没在流行与时…  相似文献   

2.
装帧是书籍的包装和装璜,它对书籍除了装饰的功能外,还有保护图书,便于使用,便于阅读的功能,但在书店中,我们常常可以看见一些设计不妥当,装帧不到位的书,不仅影响美观,也给读者阅读带来不便,更由此而错过销售的机会。  相似文献   

3.
书籍设计的观念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如今的书籍设计已不能停留在书的“外包装”上了。有人提出改“书籍装帧”为“书籍设计”不无道理。“装帧”一词源于中国古代,意思是把一帧一帧书纸装订起来,这符合当时简单的书籍生产工艺,而如今就显得含义上的狭窄性和不全面性了。“装帧”一词的英文为“DECRA TION”,其含义是装饰、修饰、打扮等。如果“装帧”只是为书打扮的话,就  相似文献   

4.
1986年是书籍艺术兴起的一年。这一年的“中国书展”、“第三届全国书籍装帧艺术展览会”、“文学插图艺术展”,西南西北、东北、中南地区分别举行的装帧艺术讨论会和观摩会,建国以来第一次召开的“全国文学插图艺术讨论会”,使人们欣喜地感到,书籍艺术的新潮来了。国家要建设,人们要知识,专家学者要著述,群众要书读,书刊必装帧,书  相似文献   

5.
图书评论应当重视对书籍装帧艺术的整体评价杨小民图书是精神和物质、内容和形式的综合体。图书的形式因素即为书籍的装帧设计艺术(以下简称“书装艺术”),它的内容应当包括:封面、封底、书脊、环衬、扉页、字体、字号、插图、版式、护封等。书装艺术作为图书的重要组...  相似文献   

6.
书籍插图为何“悄然隐退”了■蔚蓝徐康在《前法影录》中这样写道:“古人以图书并称,凡有书必有图”,故有“图书”一说。就我国的古版书籍而言,那一幅幅精致细腻的线描插图和与之相得益彰的版式,到今仍为我们图书装帧设计的典范。就现代图书而言,《红岩》、《静静的...  相似文献   

7.
莫克 《编辑之友》2012,(4):115-116
中国传统审美追求的“气韵”“神似”笔墨意趣能融入到现代科技装帧设计之中吗?答案是肯定的,但不是绝对的.专业性、严谨性和时代感是科技图书装帧设计形式语言的基本要素.但科技类图书装帧艺术设计,并非远离民族文化内涵及传统的形式语言.对科技类装帧设计民族语言的研究,成为重新衡量新的书籍审美的价值标准.本文以《人口学》一书的装帧设计实例来佐证这一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8.
在当今的出版市场,书的包装越来越受到重视,因为一本书的包装往往决定了它的命运.何谓书的包装?简单地说就是书的封面、装帧和版式,它们就好像是书的衣裳.下面我们从封面、装帧、版式三个方面,探讨图书包装的重要性,归纳一套好书包装的法则.  相似文献   

9.
出版社重视书籍的装帧设计,作为提高书籍质量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理所当然的。如果仅仅为了市场竞争的需要,就很容易脱离书籍的内容,着意包封,过分的妆扮雕琢,不适当的豪华,效果会适得其反,有时甚至引起读者的厌恶。这大致是书籍的包装——装帧设计有别于一般商品包装的原因。在一次图书评奖会上,有位出版评论家感慨于某些书籍打扮成中秋月饼的包装合,是很有道理的。  相似文献   

10.
最近,在2006图书交易会上,一些新书过分注重装帧设计、纸张印刷等外包装,其内容却严重注水,引起读者的不满。据悉,在包装上不惜工本、花样百出的出版物主要集中在少儿读物、青春文学和时尚读物。近年来图书出版界一个引人注目的普遍现象便是,一些书籍越来越有“卖相”,包装越来越精美豪华,而内容却无足观,甚至不惜人为“注水”,这似乎已成为一种流行的图书病。  相似文献   

11.
1988年10月我们作为中国新闻出版代表团成员在访苏期间,与“全苏图书爱好者志愿协会”(简称“图书爱好者协会”),进行了会谈。协会已创建28年,在苏联出版界和读者中影响很大,拥有会员1900万人,还有几十个团体会员。该组织最初由苏共中央宣传部扶植起来,15年后,协会自身的经济实力不断发展,现已变成自负盈亏的社会团体。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下属的21个企业,包括装帧材料、书签、书架、微型书等产品的牛产厂,和经营装帧设计、书徽设计及广告业务等。协会章程中明确规定了自己的使命:宣传书籍;提高书籍的利用效率;吸引全社会来发行书籍;把作者、出版者与读者,以及读者与读者之间  相似文献   

12.
论书籍的装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书籍的装帧徐柏容【天津】书籍的装帧,往往被人说成是“包装书籍”,我以为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这种不正确的认识,是将书籍等同于一般物质商品误识的延伸。一般商品的包装是商品的外在附加物,是可与商品分离的。人们买来食品后,吃的只是被包装的食品,而扔掉包装的...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们审美情趣的提高,人们对书籍的需求,已不仅仅注重其功用性,而且更加重视其审美价值。本文试图对2015年“中国最美的书”的设计进行对比分析,探索出现代图书装帧设计的主要趋势——注重书籍设计的整体性、易读性、民族性以及独特性。  相似文献   

14.
呼唤健康的“美容师”江涌装帧艺术工作者是“书籍美”的创造者。当今,书籍以商品形态出现在图书市场上,图书发行由经销取代了过去的包销,由国营书店独家经营改为多渠道、多体制经营。在这种形势下,装帧设计的好坏与经济效益息息相关,然而装帧艺术工作者如何坚持“社...  相似文献   

15.
在速泰熙设计的一些图书中,不难注意到他比较喜欢用“书籍设计”这一词汇。其实,这一词汇和“装帧设计”没有本质的区别,但后者在人们的心目中通常是指封面设计(甚至忽略书脊、封底等),积极引入“书籍设计”,决不是做文字游戏,而是强调一种整体设计的新观念,以求书籍艺术更全面地发展。倡导书籍设计这一理念的也不是速先生一人,譬如吕敬人以“书籍形态”名之,其意相近。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为《西夏书籍业》一书的提要,简要介绍了西夏书籍的制作材料、制作手段、装帧艺术以及西夏出版业的基本状况,对了解西夏图书出版业的相关问题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书籍的装帧不是简单地给书穿上美丽的外衣,中国人信奉"相由心生",这的确有道理.然而,美编往往被人看作是独立工作的艺术家,有些文字编辑也习惯于把书籍的装帧放在工作的最后一环来考虑,这就极易造成封面设计风格与内文气质、图书类型特征的脱节,不能将书籍的核心信息准确地传达给读者.这样,无论外观设计得多么赏心悦目,都只会误导消费者并严重影响书籍的销量,使得装帧失去了对书籍的识别功能、诱导功能与导购功能.  相似文献   

18.
装帧人员的质量意识,主要体现在“外师造化”、苦练内功、贴近实际、贴近群众上,以读者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繁荣市场,当好一名美的传播者。 书籍装帧人员的质量意识应该是多方面的: 其一,必须首先了解该书的整体策划,以及责任编辑、作者对书装的要求。可以说,从确定选题到落实作者,从书稿内容的编辑到装帧形式的确定,无不贯穿着责任编辑的整体构思。责任编辑是该书的第一读者,对书装的外质形态、审美功能,有著直接的感受和发言权。这样说,是表明作者、编辑和装帧设计人员是书籍艺术整体质量推进过程中的密切“伙伴”,因其职责范围有所不同有着各自的独立性和独特性。他们相互依存,相互配合,相辅相成,又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共同促进图书质量的提高。 其二,必须尊重书籍的个性,力求表达书稿的品位。从装帧的专业性来讲,就是“体貌”得当,“仪表”大方。责任编辑常在封面联系单上注明书稿的类别,开本规格的大小,或典雅、大方,或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推动书籍的装帧设计工作,国家出版局定于一九七九年春季,在北京举办全国书籍装帧展览会。国家出版局发出的通知中提出: 一、这次展出范围以近几年来出版(包括再版重印)的书籍封面装帧艺术(包括一部分插图艺术)为主,文化大革命前出版的优秀作品,也可以酌选少量展出。整个展览会要能反映出粉碎“四人帮”以来我国图书出版的新面貌。展出的书籍,首先要求内容是好的,同时在装帧设计上,需注意各种风格、样式以及不同民族和地区的特色。书籍的品  相似文献   

20.
伴随图书市场的消费升级,部分读者不满足于普通的图书装帧,希望能收藏一些内容精良、装帧精美的“藏品级”图书。精装图书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要打造一套“双效”合一的精装书,一是要以匠人之心追求图书质量,二是要做好营销预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