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学科素养的养成与提升是学科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知识素养是学科素养形成的基础,学科能力、学科情感是学科知识的内化与转化。然而,检视当下教师教育学科类课程设计,可以发现学科知识构成存在缺陷,学科类教师教育课程开发与设计有待优化与完善。知识内容、知识形式、知识旨趣是学科知识构成的三个维度,也是学科类教师教育课程设计可供选择的框架。从知识内容、知识形式、知识旨趣维度入手进行学科课程开发,有助于提高师范学生的学科素养。  相似文献   

2.
《中学生物学》2006,22(5):32-32
学科取向的课程组织旨在围绕以人类已有的知识按其内在的逻辑体系形成学科组织课程。这种课程组织取向强调学科的逻辑和知识的累积。支持学科取向课程组织的学大都认为课程的基础应以学科所包含的知识和探究方法为主,他们期望通过这样的课程组织,学习不仅能获得学科知识、求知方法,还能领略化传统的精华,接受前人创造的伟大思想。  相似文献   

3.
《中学生物学》2006,22(5):22-22
混合取向的课程组织旨在围绕学科逻辑、学习的心理逻辑和社会问题几个方面组织课程。这种课程组织强调学科、学习、社会彼此间的平和与整合。支持混合取向课程组织的学大都认为,学校课程的组织偏重学科知识、学习的兴趣与需要或社会的问题与现实任何一个方面,都是失当的和不具生命力的,学习素质的全面提高乃以多方面经验的统整为基础,因此,从本质上说,学校课程既不是简单地规定一些学术科目,也不是随意地积累一些个人体验,更不是零散地堆积一些社会问题,它应是学科知识、学生经验和社会需求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4.
皮丕琴 《湖南教育》2004,(18):18-19
学科综合性实践学习活动是以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学生为活动主体,以学习学科知识、形成综合素质为主要内容,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的一种课程形式。在课程改革实践中,我们尝试着结合学科教学内容,开展综合性实践学习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5.
学科结构中心课程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学科结构中心课程是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 人们对教育认识的深入以及布鲁纳等一些教育专家、学者的新教育理论的出现而形成发展起来的。学科结构中心课程主要是以学科内容的结构为核心、以心理原则为依据、以开发学生的智力为目的一种课程组织方式。  相似文献   

6.
网络课程中的行为目标是以具体的、可操作的行为形式加以陈述的课程目标,在本质上体现了学科中心课程观.行为目标导向下的网络课程是以学科为中心展开设计的,在"内容-媒体"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网络课程中学习资源、教学策略、学习支持系统、学习评价和教学活动等要素的设计.  相似文献   

7.
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活动是一种为了达到一定的学科学习目标,专门组织起来、旨在引起师生之间互感互动的系统活动。它具有严格的程序和周密的设计,即教学设计。将教学设计的最新观点与化学学科知识相结合,形成具有  相似文献   

8.
学科中心的教学内容抉择,由于过分强调单科知识体系,忽视学科间的链条作用,容易产生学科之间知识分离的本体困境、主客体割裂的认知困境及知识与生活脱节的功能困境。学科联动通过关系性思维,重构学科知识的三维关系,形成了对学科中心教学内容界限的认识论超越,可以分两步走:首先,在认识论上从实体性思维转向关系性思维;其次,在关系思维指导下明确学科联动的实现路径,即课程主题选择与确定、教学活动方式优化提升以及教学评价框架建构。  相似文献   

9.
学科课程在当代职业教育课程中的合法性正面临着危机,这主要体现在行动体系对学科体系解构与模块课程对学科课程的拒斥.行动体系课程话语强调应当以典型的工作过程逻辑来建构课程内容,认为行动体系的建构必然会导致学科体系的解构;而模块课程则以能力为中心,强调设计相应的模块来培养职业能力,模块课程不再遵守学科逻辑.行动体系与学科体系的相互对立,职业能力与学科知识的相互拒斥本身意味着一种职业教育课程论危机.行动体系与模块课程并不是两种恰当的言说,它们本身存在着不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学科课程在当代职业教育课程中的合法性正面临着危机,这主要体现在行动体系对学科体系解构与模块课程对学科课程的拒斥.行动体系课程话语强调应当以典型的工作过程逻辑来建构课程内容,认为行动体系的建构必然会导致学科体系的解构;而模块课程则以能力为中心,强调设计相应的模块来培养职业能力,模块课程不再遵守学科逻辑.行动体系与学科体系的相互对立,职业能力与学科知识的相互拒斥本身意味着一种职业教育课程论危机.行动体系与模块课程并不是两种恰当的言说,它们本身存在着不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高职教育目标是培养大批一线技能型专业人才。而如今高职韩国语课程设计还是以传统的学科中心设计为主,缺乏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因此,以教学专题工作坊形式的问题中心设计范式作为辅助,能够弥补其不足,有助于培养学生主动解决相关职业领域问题的能力,并提高其职业素养和技能。  相似文献   

12.
地方性知识视域中的地方课程开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方性知识倡导的是地方文化差异性及社会科学的本土化。地方性是地方课程的内在规定性,表明为一种立场和态度。地方性知识理念和视域中的地方课程具有独立的地位和独特的价值。其主要内容包括地方文化和"地方性问题",而且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其基本形态是综合性的,而非"学科化";是实践性活动,而非"课堂教学化";是实践活动中的鲜活材料,而非"教材化"。同时,地方性知识对地方课程开发具有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3.
学科课程已有较长的历史.通过阐述学科课程发展的历程,分析学科课程的组织原理,从而对学科课程理论进行进一步的反思.传统学科课程注重文化的复制与保存,虽有值得肯定的方面,但其局限性也是存在的.它秉承哲学的实体思维方式,将学生视为"实体"而忽略其主观能动性;它将知识视为"实体",学科课程的组织就是对实体知识的组织,而忽略了学生与知识的主客观有机结合.学科课程理论指导下的教育弊端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14.
知识是课程的基础性源流。课程知识观包含课程知识主体观、课程知识本质观、课程知识评价观,它们分属课程知识的意识形态、选择与组织以及评价问题。基于课程知识观三方面的相互关系,依据课程知识主体类型可将西方课程知识观划为社会意识形态课程知识观、个人意识形态课程知识观和个人—社会意识形态课程知识观三种类型。在逐一梳理与批判三类知识观的基础上,借助中国文化的历史性向度,重建一种新的课程知识观,即个人—社会辩证伦理主体的课程知识主体观、辩证唯物主义课程知识本质观与辩证唯物主义课程知识评价观。  相似文献   

15.
结构主义课程是在现代科学教育的背景下以结构主义哲学为依据发展起来的,它是学科中心课程理论的现代化,科学化,其基本特征是学问化,专门化和结构化。  相似文献   

16.
进入20世纪以后,西方课程论先后出现了活动课程论、结构课程论和人本课程论,它们的基本走向就是由偏重学科知识体系向偏重学习主体转变。西方课程论的嬗变凸现了西方课程论的心理学走向,这是社会时代发展的产物,也是教育观念变革的反映。在某种意义上,它预示了西方课程论未来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课程知识合法性的追问发现,国家、专家等角色在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发生了变化。“国家”角色开始隐退,“专家”由“象征性参与者”向“事实性参与者”过渡,使课程知识合法性的主体发生了变化:课程将不纯粹是“传递统治阶级意识形态,进行阶级关系再生产的工具”;“专家”与“国家”在角色、地位上既有磨合又有争夺,从而也改变了课程知识合法性的过程:课程由社会单方“控制”的中介变为多方“认同”、“妥协”的产物。  相似文献   

18.
职教项目课程开发的实践探索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文从实践的层面比较系统地阐述了以项目课程为主体职教课程体系的构建方法,主要包括如何从工作分析入手进行项目课程门类的划分;如何按照能力为主线、项目为明线、知识为暗线原则进行项目课程结构的设计;如何根据专业口径大小选择不同的项目设计逻辑主线等。  相似文献   

19.
学科课程的合理性理解与变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学科课程是课程理论和实践的核心,既是课程理论和实践诸多问题的生发点,也是课程改革的立足点。但在当前课程实践中,一些教育工作者逐渐对学科课程存在的必要性产生了怀疑,忽略甚至放弃了对学科课程的深化研究。追寻学科课程发展的历史,澄清关于学科课程的相关争议,理解知识与经验的关系,剖析学科课程面临的现实困境,揭示了学科课程存在的历史必然性与现实合理性,为学科课程的存在给予了一定的理论阐明。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课程曾被定义为:系统的学科知识;学生的经验;教学计划;工艺系统等。人们在课程概念上的分歧反映出课程与教学的二元对立与冲突以及认识课程内涵的困难。及时吸取相关学科研究的新成果,拓展课程研究领域,深入研究课程问题是理解课程内涵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