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课的最高境界乃本色两字。那么,如何让语文教学在简约大气和激情澎湃中凸显语文本色呢?一要简约语文,展示本色;二要精啄文本,巧显本色;三要留点激情,串联本色。这样,我们的课堂可如清水芙蓉般清新可人,可如娇艳玫瑰般激情澎湃。只有凸显了语文本色,使课堂具有了"语文味",才是真正的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2.
如何使语文课堂教学有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中师范大学杨再隋教授在《语文本色和本色语文》一文中,对当前语文教学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呼吁要还原语文本色。其中他列举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五种现象,分别是:  相似文献   

3.
华中师范大学杨再隋教授在《语文本色和本色语文》一文中,对当前语文教学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呼吁要还原语文本色。其中他列举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五种现象,分别是: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正进行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变革,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正促使人们重新审视语文教学。长期以来处于政治附庸地位的语文教育,忽视了语文教学自身的特性和功能,失却了语文教学的本色。语文课也因此远离了感性和激情,迷失在凝重的理性和空洞的说教里。“语文味”的提倡,正是呼唤语文教学本色的回归。  相似文献   

5.
王明红 《成才之路》2013,(29):18-19
语文教学应该在感悟文本创作亮点中凸显语文本色,在揣摩文本写作技巧中汲取语文本色,在迁移文本谋篇艺术中展现语文本色。力求穿越语言内容的藩篱,还语文应有的本色。  相似文献   

6.
2006年1月杨再隋先生发表他的学术报告<语文本色和本色语文>,总结了语文课堂上出现的虚、闹、杂、碎、偏等问题,认为这些现象的存在,使语文教学被抹去了本色,拧干了原汁,使语文教学错位、变形、变味、变质.  相似文献   

7.
近日,杨再隋教授对“语文课是什么“”什么是真正的语文课”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鲜明地提出“语文本色”和“本色语文”的重要命题,让大家眼睛一亮,有恍然大悟之感。这一命题对语文教学改革有着重要的持续的指导作用。语文本色应当坚持。但是,问题的讨论似乎还应再深一步。比如,语文本色的深刻意蕴和真正价值到底是什么;比如,语文本色纠正语文教学中的错位、越位,还有没有一个上位的问题,即什么才是语文教学中居主导地位的问题,等等。语文教学应有更高的追求,否则课程改革、语文教学改革的目的与目标难以实现和达到。语文本色有再追问的必要。…  相似文献   

8.
华中师范大学杨再隋教授在《语文本色和本色语文》一文中对当前语文教学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呼吁要还语文本色。他列举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五种现象:一虚:弱化语文的“工具性”,训练不扎实,不到位;二闹:为体现学生的主体,刻意追求课堂的热闹,  相似文献   

9.
本文笔者从高中语文教学的现状呼唤本色语文,本色语文的内涵是简单、朴素、深刻,诵读是中学语文课堂本色化的根本三个方面分析了诵读在语文课堂本色化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0.
2006年1月杨再隋先生发表他的学术报告《语文本色和本色语文》,总结了语文课堂上出现的虚、闹、杂、碎、偏等问题,认为这些现象的存在,使语文教学被抹去了本色,拧干了原汁,使语文教学错位、变形、变味、变质。由此,他发出“语文课又怎么了”的诘问,同时质疑:语文课该是什么样?语文课该怎么教?基于这样的理性审视,杨教授提出语文回归的理念——让语文还原本色,复归本位,返璞归真,即平平淡淡教语文,  相似文献   

11.
糜山 《成才之路》2013,(17):92-92
语文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而如今,孩子读得太少,背诵得太少,积累得太少,开口不能言,举手不能书,学生怎么可能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呢?因此当前的语文教学要从语文教学的形式,回归到语文的本色。我认为,本色语文是原汁、原味的本真语文。教出语文味,是本色语文教学的自然之道。  相似文献   

12.
回归本色语文,对于学生的素质教育产生重大的影响。我们要牢牢把握本色语文的内涵,抓住本色语文应有的本质和本位,一方面有利于增进学生对真、善、美理念的认同,另一方面有利于本色语文教学引导其走向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学正进行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变革,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正促使人们重新审视语文教学.长期以来处于政治附庸地位的语文教育,忽视了语文教学自身的特性和功能,失却了语文教学的本色.语文课也因此远离了感性和激情,迷失在凝重的理性和空洞的说教里.“语文味”的提倡,正是呼唤语文教学本色的回归.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的实施,语文课出现“异化”现象。而本色的宏观教学、本色的语基训练、本色的学科渗透、本色的教学设计和本色的教学语言等五个方面是探索中小学语文课保持语文本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近日,杨再隋教授对“语文课是什么”“什么是真正的语文课”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鲜明地提出“语文本色”和“本色语文”的重要命题,让大家眼睛一亮,有恍然大悟之感。这一命题对语文教学改革有着重要的持续的指导作用。语文本色应当坚持。但是,问题的讨论似乎还应再深一步。比如,语文本色的深刻意蕴和真正价值到底是什么;比如,语文本色纠正语文教学中的错位、越位,还有没有一个上位的问题,即什么才是语文教学中居主导地位的问题,等等。语文教学应有更高的追求,否则课程改革、语文教学改革的目的与目标难以实现和达到。语文本色有再追问的必要。  相似文献   

16.
2006年1月杨再隋先生发表他的学术报告《语文本色和本色语文》,总结了语文课堂里出现的虚、闹、杂、碎、偏等问题,认为这些现象的存在,语文教学被抹去了本色,拧干了原汁,使语文教学错位、变形、变味、变质,同时质疑:语文课该怎么样?语文课该怎么教?基于这样的理性审视,杨教授提出语文回归——让语文还原本色,复归本位,返璞归真:即平平淡淡教语文,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教语文,轻轻松松教语文。  相似文献   

17.
"本色语文"是黄厚江老师所倡导的教育理念,主张语文教学要回归语文本色,回归教育的远点。问题教学一直以来都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但实际上仍然和所要达到的效果存在着较大的偏差。本文从"本色语文"教育观出发,围绕当前问题教学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相关教学实录,尝试得出语文问题教学的一些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的实施,语文课出现“异化”现象。而本色的宏观教学、本色的语基训练、本色的学科渗透、本色的教学设计和本色的教学语言等五个方面是探索中小学语文课保持语文本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学中存在过度强调人文性、夸大自主性、曲解综合性、忽视整体性等弊端,渐失语文的学科本色。我们倡导本色语文教学观,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坚守语文本真、紧扣教学目标、重视朗读会文、崇尚简约教学,从而获得语文教学的本色回归。  相似文献   

20.
回归语文,就是语文教学要遵循母语教学的规律,符合儿童认知特点,坚决反对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形式主义,打外围战的彩色语文。我们应积极倡导"本色语文"、"自然语文"和"绿色语文"。首先,"回归语文"就是要回归"本色语文"。就是要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