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48年的总统竞选是民国政坛上的一件大事,除了国民党上层派系人物积极运作、投身其间外,也波及到社会底层、普通民众。副总统竞选从3月23日开始,至4月29日结束,历时37天,  相似文献   

2.
1948年3月29日,国民党政府在南京召开“国民代表大会”.全国各地的“国大代表”几天前即奔赴南京。南京机场.挂满了“李宗仁竞选副总统助选团”、“孙科竞选副总统助选团”、“程潜竞选副总统助选团”等横幅,还有助选团的“娘子军”和“模特队”。虽说是暮春3月,年轻女郎们却身着夏装,捧着鲜花挤在飞机之下,抢着向每个代表献花握手,强拉到各自助选团的车上。  相似文献   

3.
睢城 《档案时空》2012,(3):41-44
孙科(1891—1973),字哲,广东中山人,孙中山先生的独子,早年赴美留学。1916年返回后任广东大元帅府秘书,1922年任广州特别市市长,1924年任国民党临时中央执行委员。此后历任国民政府委员、常务委员、广州市长、广东省建设厅厅长、国民党青年部部长、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政治委员会委员、军事委员会委员。1945年任国民政府副  相似文献   

4.
日前在南京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重新展出的《总统府文物史料陈列》,其中的第七、八展厅,以丰富的展品和珍贵的图片,再现了1948年蒋介石、李宗仁竞选中华民国总统、副总统这一民国历史往事。  相似文献   

5.
睢城 《湖北档案》2011,(12):43-44
孙科(1891--1973),字哲,广东中山人,孙中山的独子,早年赴美留学。1916年回国后任广东大元帅府秘书,1922年任广州特别市市长,1924年任国民党临时中央执行委员。此后历任国民政府委员、常务委员、广州市长、广东省建设厅厅长、国民党青年部部长、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政治委员会委员、军事委员会委员。  相似文献   

6.
梁茂芝 《档案天地》2013,(11):26-29
1949年初,中国共产党在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大获全胜,中国国民党在东北和华北失去全面控制。1月21日,总统蒋介石宣布下野,由副总统李宗仁代理总统职务。李宗仁代理总统职务后,决定4月1日起与中共在北平进行谈判停战。国民政府和谈代表团由张冶中任团长,其成员有邵力子、黄绍兹等人,中共方面则由周恩来任代表团团长。  相似文献   

7.
《北京档案》2005,(7):43-43
《改变,才有希望》一书是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的代表作,由天下远见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出版,问世于2004年2月20日,即岛内政党轮替后第一次“大选”前的30天。当时,国民党与亲民党联合推举连战为“总统”候选人,宋楚瑜为“副总统”候选人,连战“2000年大选失利后,历经沉潜、反省和提升,再度披挂上阵”。  相似文献   

8.
困鸟出笼坐镇华中 1948年3月,国民党人在南京召开了第一次国民代表大会,表示实施宪政,选举总统和副总统.结果,一场勾心斗角的选举下来,总统一职,非蒋介石莫属;副总统一席,则落在了蒋某人既恨又惧的桂系领袖李宗仁名下.  相似文献   

9.
小布什早选帮手 8月4日,在费城的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上,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小乔治布什“自豪地接受”总统竞选人提名。 自从宣布竞选总统以来,小布什就一直被人看好,在各种民意测验中,他一直居于领先地位。他后劲逼人,使得总统“竞选宿将”麦凯恩黯然退出竞选。 7月25日,势头正劲的小布什更是早早提出了他的副总统人选——曾叱咤美国政坛的前国防部长切尼。 切尼现年59岁,曾是美国政坛的风云人物。他担任过福特政府白宫办公厅主任,并且是众议院情报委员会重要成  相似文献   

10.
这好像是一场闹剧:格鲁吉亚阿布哈季亚党派领导人提议,让美国四星上将竞选格鲁吉亚总统,而且还为其成立了竞选班子  相似文献   

11.
速读     
“我下一步将借助歌搜索引擎调查这些搭档人选的受欢迎程度,并从中挑选合造的副手人选。” 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麦凯恩戏称寻找副总统竞选伙伴并不难。  相似文献   

12.
今年恰逢美国四年一届的总统竞选运动,“驴”、“象”之间的竞争又在吵吵闹闹中拉开帷幕。3月初,小布什和副总统戈尔已成为美国两大党的总统候选人,他们为成为未来白宫的主人正展开最后的角逐。大多数的美国民众,对于这场四年一次的“驴”“象”竞赛早已司空见惯。不过对美国民众来讲,看看政客们在这场被称作是“赛马”运动中的表演,也蛮有乐趣。应当注意的是,他们对这场竞争的注意力,很大程度上是受了大众传媒的蛊惑。大众传媒借助自身具有的议程设置功能影响着公众的日常议程,使这场旷日持久的竞选运动成为公众日常生活中无法回避的内容。…  相似文献   

13.
1948年,蒋家王朝面临军事、政治、经济总崩溃的前夕,千方百计拼凑了一副班子,在南京召开了所谓行宪国民大会。会前,兴师动众,大肆宣扬搞了什么“普选”,“选”出了一批“国民大会代表”;会上,由“国大代表”选举了“总统”、“副总统”,这就是当年国民党宣传机关大吹大擂的东西。他们说什么蒋介石“还政于民”了,中华民国要“结束训政、实  相似文献   

14.
《湖北档案》2004,(4):17-23
1948年春,在白崇禧的鼎力帮助下,李宗仁在国民党第一届国民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副总统”。李宗仁从北平来南京上任之际,蒋介石决定将白崇禧外放,让他离开南京。5月25日,当翁灏组织行政院时,蒋介石写了一个手令,提名何应钦任国防总长,调白崇禧为华中“剿总”总司令。美国人对这一人  相似文献   

15.
画中有话     
《中国新闻周刊》2003,(27):10-10
“她是一名好演员,能够很好地吸引观众。” 美国第一夫人劳拉·布什最近频频抛头露面,为布什筹措竞选经费,一位共和党高级官员称,第一夫人劳拉在总统大选中所起的作用仅次于副总统切尼。  相似文献   

16.
深网 《新闻天地》2011,(12):72-73
1988年1月13日,蒋经国在无预警的状况下突然死去.台湾政坛顿时山雨欲来。虽然李登辉以“副总统”的身份继任“总统”,但明眼人都知道,谁当国民党主席.才是真正的掌权关键。就是这个关键时刻.宋美龄写了封信给当时的国民党秘书长李焕.表示党内对李登辉继任主席有疑虑,建议恢复“中常委”的集体领导模式.台湾政坛顿起风暴。  相似文献   

17.
胡适是中国最著名的自由主义者,他做梦都想着中国有一天能够实行欧美式的民主政治.1948年初,似乎这样的机会终于来了.蒋介石宣布要结束“训政”,实行“宪政”,将于3月29日召集行宪国民大会,选举总统、副总统组织新政府.这一消息在报上披露后,并得知李宗仁也将参加竞选时,胡适十分兴奋,于1月11日写信给李宗仁,抄录了自己从前做的《中国公学运动会歌》第一章,进行鼓励.  相似文献   

18.
连任副总统10年之后遭到解职、三次竞选总统却两次败走“麦城”、以古稀之年抱疾困坐轮椅中宣誓就任总统……如此曲折的从政经历在世界各国元首中实属罕见,但对新当选的肯尼亚总统姆瓦伊·齐贝吉来说,这些只是他完成从穷乡僻壤步入权力巅峰过程的部分章回,宛如构成他传奇般人生乐 章的“切分音符”——  相似文献   

19.
1928年8月国民党二届五中全会召开前,围绕着如何实施训政问题,国民党内部各派之间展开了一场争论。是年6月3日,正在欧洲“考察”的胡汉民、孙科,于巴黎联名致电谭延闿等,提出其所拟定的《训政大纲》,要求提高党权,并实施五权制度。所谓提高党权,实为对蒋介石独揽大权的一种限制,但这一《训政大纲》,也帮助了蒋在全会召开后,出任所谓行“五院制”的国民政府主席。特予公布,以供研究中国现代史参考。  相似文献   

20.
张选国 《新闻与写作》2002,(8):10-11,12
翻阅近年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北京晨报、北京青年报,一些好的标题像朵朵鲜花,使人赏心悦目,也使稿件和报纸版面添彩增艳。 例如,2001年7月 24日北京晨报第4版有一则标题为《印尼“瓦”碎了 盛暑“梅”开了》,讲的是印度尼西亚风云突变:在众叛亲离之下,总统瓦希德被罢免,副总统梅加瓦蒂直誓就任印尼第五任总统。这个标题仅10个字,两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