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培养学生感悟课文情感的能力,能帮助低年级学生跳出文字的局限,更好地发展学生的语文感悟力。要让学生走出课本,走进家庭成长生活;走出课本,走进学校学习生活;走出课本,走进社会见闻。这样,就能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感悟能力。  相似文献   

2.
根据儿童认知发展规律,低年级学生更容易被短小的文学形式所吸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童诗写作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要立足于童诗启蒙,从课堂表述、思辨对比、模仿写作三个方面入手,培养低年级学生童诗创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童诗受众群体是少年儿童。语文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入童诗,能为语文课堂教学创设成长契机,也可以顺利启动学生的学习思维,打开儿童认知世界的窗户。教师可引导学生朗读童诗,激发思维认知活力;对话童诗,拓宽探索认知视野;仿写童诗,历练感悟认知能力。  相似文献   

4.
童诗是深受儿童喜欢的一种文学样式,在统编教材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童诗的教学,可通过朗读、品析和仿写等途径,激发学生学习童诗的兴趣,引导学生走进童诗、感知童诗、创作童诗。这样,使学生走进语文,感受语文的魅力,获得语文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小学语文教学中关于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内容比较多,以低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来说,要想完全理解有一定的困难。相对于晦涩难懂的课本知识来说,童诗语言生动,比较通俗易懂,更容易被低年级学生所理解。文章主要研究低年级童诗学习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6.
诗是美的载体。读诗、写诗的过程就是一个发现美、享受美、创造美的言语生成和心灵成长过程。在童诗欣赏课中,要引导学生赏读,让他们感知童诗的音乐美;要引导学生揣摩,让他们品味童诗的内容美;要引导学生体悟,让他们领悟童诗的心灵美。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语文素养,而且能放飞他们的童心,理解感悟丰富多彩的生活。  相似文献   

7.
童诗童谣是儿童文学重要的体裁之一,它的语言充满童趣,内容以描述童年的喜乐、新奇发现与感悟为主,且篇幅短小,想象丰富,深受低年段孩子喜欢。因此教学时尝试将童诗童谣教学与阅读牵手,在儿童诗主题教学中拓展阅读,以此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和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8.
本文旨在关注小学中高年级英语童诗课程,通过课程学习的三部曲让学生感受诗歌内在的"美学艺术"。一是品读,在对比中了解童诗的特点,在情感中感受童诗中的文化素养;二是体验,借助问卷形式,了解学生的喜好,选择合适内容,助推学生对诗歌深层的体验;三是创演,依托学校梦想舞台,通过链接生活,唤醒学生诗性灵感,呵护学生富有个性的创意表达。  相似文献   

9.
在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中,听读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借助听读帮助学生更好地识记词语、感悟文本,同时借助听读来突破教学难点,从而使学生的阅读能力、表达能力得到提升,让低年级的阅读教学更高效。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20,(9):17-18
图文并茂的绘本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喜闻乐见的,基于绘本的特点和童诗的特点在很多方面都是高度契合共通的,尝试以绘本为载体,让绘本与童诗进行有效的结合,对第一学段的学生进行童诗教学。根据绘本图文并茂的特点,从"从图到诗""从文到诗"两方面探索绘本和童诗有效结合的途径,同时通过自己的实践,总结出绘本与童诗有效结合的基本教学流程,以便在实践中进行有效的迁移和运用。  相似文献   

11.
<正>在低年级教材中,儿童诗深受学生喜爱。生动的语言、优美的形象,是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的重要材料。部编版教材就大量选用了十分经典的童诗。笔者以为教学这一类文体,就需要绽放童诗中浓郁的"情味",积极引发学生体验认知,促进学生感知的和谐共振。《雪地里的小画家》这篇儿童诗,蕴含着丰富的科普知识和浓郁的儿童情  相似文献   

12.
在中低年级的统编教材中,儿童诗占有较大的比重。因此,教师应重视儿童诗的教学。在课堂上,教师可从想象入手,让学生读童诗、赏童诗、写童诗,从而获得语言表达能力、审美能力的提升,思想情感得到感染熏陶,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她以其独特的意蕴,孕育了民族的精神和情感,丰富了祖国的语言和文化。而童诗则是儿童开启言语之门,培养文字感悟能力和丰富情感的重要媒介。儿童文学评论家谭旭东指出:“在儿童成长阶段,让孩子们享受童诗的营养,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包建华 《广西教育》2009,(31):43-43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是学生的直接感悟对象,最基本的教学手段就是朗读,读得越多,感受越真,领悟也越深。在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体会语言文字的魅力,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  相似文献   

15.
邵云 《文教资料》2010,(36):107-108
为改变盲校儿童作文训练不理想的现状,作者以童诗教学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认真阅读中外童诗,在感受童诗想象丰富、情趣纯真等特点的基础上,大胆尝试童诗创作,以童诗创作为带动,逐渐喜爱写作、乐于写作,营造诗意童年、诗意人生。  相似文献   

16.
低年级语文课本中童诗选材典型生动,语言洗练而富有情趣,所创造的意境清新活泼,洋溢着浓浓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我在教学时紧扣诗歌中心,以"情"为主线,以"读"为核心,以"创意"为手段,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反复诵读,整体感悟,拓展延伸,这样,童诗的美感就得以显现,学生就会获得审美的愉悦,并激发了情感的升华。  相似文献   

17.
童诗教学是作文教学改革的需要。将童诗引入小学语文课堂,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而且能使传统的语文课堂因为诗的介入变得情趣盎然。  相似文献   

18.
目前的教材借助学生身边丰富的解决问题的资源,创设生动活泼的生活情境,为低年级孩子提供较真实的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那么,如何有效地利用教材提供的丰富的信息资源,将生动活泼的现实情境展现给低年级学生,如何帮助低年级学生从解决问题的实践中提升解决问题的策略呢?  相似文献   

19.
童话是一种普遍受到儿童喜欢的文学体裁。童话教学要符合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在进行童话教学时,教师要借助插图引导学生说童话,借助诵读理解感悟童话,通过表演进行角色体验,从而使学生走进童话,感悟童话的魅力,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阅读的过程应该是感受快乐的过程。特别是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刚刚还处于自由自在的玩耍、游戏状态,突然进入严肃规矩的学校学习生活,孩子的乐趣需要延伸、继续。低年级课文都非常富有儿童情趣,要么简短韵文,要么童话童诗。因此,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