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小学学校教学工作中,每节课四十分钟或四十五分钟,课间休息十分钟,按照“铃声”上课、下课。这是学校作息的规则,规则赋予教师和学生的“上课和课间休息权利”,老师和学生在共同执行规则中保障教学的正常秩序。“教师拖堂”、“学生迟到”都属于“违规现象”,都应该受到相应的“处罚”。然而,在这个规则的执行过程中却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违规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2.
在中小学学校教育中,每节课四十分钟或四十五分钟,课间休息十分钟。课上时间,是师生教学的时间,课下是师生休息的时间,这是学校作息的规则,规则赋予教师和学生上课和课间休息的权利,老师和学生通过共同执行规则来保障教学的正常秩序。“教师拖堂”“学生迟到”都属于“违规现象”,都应该受到相应的处罚。然而,在这个规则的执行过程中,对违规现象却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处理办法:  相似文献   

3.
在中小学学校教学工作中,每节课四十分钟或四十五分钟,课间休息十分钟,按照"铃声"上课、下课.这是学校作息的规则,规则赋予教师和学生的"上课和课间休息权利",老师和学生在共同执行规则中保障教学的正常秩序."教师拖堂"、"学生迟到"都属于"违规现象",都应该受到相应的"处罚".然而,在这个规则的执行过程中却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违规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4.
石清飒 《小学生》2011,(4):54-55
对于教师而言,上课不迟到,下课不拖堂,应该是不言自明的事情。可是在现实生活中,老师拖堂几乎成了家常便饭。有些教师提早上课,拖堂下课,把学生的课间休息打扫得干干净净,说什么:“上抢5分钟,下拖5分钟,多上10分钟,考试如神通。”特别是参加中考、高考的“主课”拖堂尤为严重。更令人吃惊的是,一些颇具规模和级别的公开课、示范课上,教师“拖堂”也屡见不鲜。  相似文献   

5.
教学事故是指学校在实施教学计划过程中,教师违反教学纪律并造成教学秩序的混乱或者产生一定不良影响的行为,经有关部门调查核实后的认定结果。教学事故包含违纪行为和认定两部分内容。 一、教师的违纪行为 违纪行为是教师的行为表现,并不是所有的违纪行为都能构成教学事故。如“未被发现的违纪行为”仅是违纪行为。违纪行为各种各样,有的违纪行为即使发现也不一定构成教学事故,如“迟到2分钟再拖堂2分钟”,“迟到”和“拖堂”都是违纪行为,此时教师是双重违纪,但完成了授课任务,就不应当定为教学事故。现在仅就笔者认为能构成教…  相似文献   

6.
上课迟到是学生中常有的现象,尤其是体育课。当然迟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对体育的认识问题;也有因教师“拖堂”下课晚了的问题等等。不管什么原因,体育教师在对待迟到生的问题上,要讲究方法。我发现不少体育教师在对待迟到生的问题上,往往采用“从严从快”的处理方法,把迟到生当成“活靶子”,令其站在队伍的前面,当众训斥;或动手动脚;或罚跑;或做带体罚性的动作结果是被训者表面服,表面认错,心里却不服。甚至有些个性强的学生当面与老师顶撞,弄得不好收场。其他“培训”的学生也很反感。这种处理方法,不仅效果不好,而且影响…  相似文献   

7.
《河北教育》2014,(5):48-48
近日在某校了解到:某生迟到后讲课的教师没有马上让其进教室,而是等课告一段落后才放学生进来,并且教育学生说,这是对他迟到的处罚。然而,与学生迟到受罚同样普遍存在的是,老师拖堂基本不受罚。  相似文献   

8.
学生迟到是让教师永远头疼的一件事.教师治理学生迟到花样百出:有的罚学生站着.有的罚学生擦黑板.有的罚学生打扫卫生……这些做法我也试着用过.可迟到现象依然没有杜绝。另外我也发现学生迟到都有自己的“正当理由”.那怎样才能扭转学生迟到的现象呢?怎样处理学生的迟到呢?笔者来说一说自己的观点和做法。  相似文献   

9.
初探“拖堂”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探“拖堂”现象●江苏溧水县中学曹广文目前“拖堂”现象在各校普遍存在,尤其是参加中考、高考的“主课”,拖堂尤为严重。我想这与个别领导对“拖堂”现象的原因认识不清、制止不够有关;与部分教师教改不力以及对“拖堂”带来的危害认识不足有关。为此,笔者组织了我...  相似文献   

10.
王谢生 《科学教育》2006,12(2):20-21
当今,中小学“减负”喊得很响,且措施也极为得力,学生深受欢迎:早晨到校迟点了,中午自由多点了,下午放学早点了,晚上作业少点了。但是,有些老师对学生课间休息的十分钟却不放了,下课铃响了,还要苦口婆心,讲个不停,出现了“拖堂”的现象,造成学生课间十分钟的休息自由也没有了,这与当今“减负”相悖。为此,要讲“减负”,也得讲讲减“拖堂”。1“拖堂”的危害性“拖堂”,是指教师利用课间下课学生休息时间继续上课。“拖堂”是课堂教学中常出现的现象之一,也是加重学生负担的表现之一。它不仅打乱正常的教学秩序,而且影响了学生的休息自由,其…  相似文献   

11.
铃响后仍继续讲课,谓之拖堂。笔者做了一次关于拖堂的调查,调查了某校初二和高二各一个班的学生共102人。结果发现,同情老师但不赞成拖堂的占48.04%,怨恨的占26.47%。笔者的结论是:拖堂,实在是一种得不偿失的劳动。1.学生对拖堂的看法一种是同情。这部分学生认为教师拖堂是出于对学生认真负责。如有的学生说:“拖堂要多费口舌,难道老师不想多休息一会儿吗?”“教学内容多,老师才压堂的。”但是,持这种观点的学生又都是“既感激又生气”,因为他们要在课间十分钟去喝水、活动、上厕所。  相似文献   

12.
如今,教师上课拖堂几乎成了一些学校的普遍现象。有的教师拖堂两三分钟,有的五六分钟,有的甚至拖到了下一堂课上课时间,还在讲台上滔滔不绝,这引起了学生强烈不满。最近,在我校组织的学生评教问卷调查中,在“你最讨厌的教师课堂行为”一项中,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写了“最讨厌老师拖堂”。  相似文献   

13.
南阳 《教育文汇》2008,(12):1-1
最近在某中学看到一摞学生评价教师的调查表。在“你最喜欢什么样的老师”、“你最不喜欢什么样的老师”问号后面,一半以上学生填写的竟是“不拖堂的老师”和“拖堂的老师”。  相似文献   

14.
按时下课是一节课当中最后的一个教学环节或教学段落。下课铃声响后,教师有意或无意地延迟下课时间,不按时下课,这种现象称之为“拖堂”。在中小学校,拖堂现象更为严重。拖堂带来的负面影响有四:  相似文献   

15.
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学生上课迟到的现象是不可避免的。尽管每位老师的教学个性和教育思想各不相同,但在处理学生迟到的方式上却惊人的相似。我们不妨可以看看以下几个典型镜头。情境再现:教师正在教室中抑扬顿挫地上课,充满着激情,学生也都在认真地听讲,师生双方完全沉浸在浓郁的课堂教学氛围之中。忽然有一位迟到的学生站在教室门口大声喊“报告”。镜头1:教师在全班学生的注视下,打开教室门,让学生进来。先和蔼地询问学生“为什么迟到芽”弄清了学生迟到的原因之后,让学生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听课,教师和学生再把注意力转回到课堂教学之中,师…  相似文献   

16.
一、三种制度执行观 "校长,今天早读有30个学生迟到,7个教师迟到,怎么办?…‘按学校规定处理!""校长,夸天早读有51个学生迟到,9个教师迟到,怎么办?""按学校规定处理! "师生违反校纪校规,是学校中常有的现象.为此,每个学校都出台了系列的规章制度,以防范、规避、惩戒师生失当失范行为.依法治教、制度治校是一个有机系统.而制度执行又是其中的关键环节.当下,学校管理中存在三种制度执行不当现象.一是不执行制度规定.面对师生违纪违规行为,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不加处置.  相似文献   

17.
学生和教师是学校中的两大群体,拥有各自不同的文化,而校纪校规通常是由教师群体制定并实施于学生的,体现教师群体的文化要求。若学生坚持自己群体的文化对校纪校规不认同,就不可避免违规。教师在指责学生违规的时候常忽视隐藏在违规背后的这种师生文化差异。这种文化差异产生的矛盾会引发师生文化冲突,即持不同文化的教师与学生在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上的对抗。这也成为学生违规屡禁不止的原因之一。教师如何尊重学生文化,从而有效地执行校纪校规以减少学生违规现象,这些都是值得深思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学生以考生的身份观察到的教师监考违规现象,探讨监考违规的根源,为消除监考违规现象提供依据.结果:常见的监考违规现象有监考迟到、酒后监考、擅离考场、监考闲聊、接听电话、监考松紧随意、考场阅读报刊等.结论:应尽早重视监考违规现象,避免形成风气,波及学风,积重难返,而改变现行的政府办学体制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一次学生评教问卷调查显示:学生最讨厌的课堂教学行为居然是教师拖堂。这必须引起我们反思,认真分析"拖堂"原因及其危害,从学校管理、教师教学以及教学观念等方面采取措施克服"拖堂"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一次学生评教问卷调查显示:学生最讨厌的课堂教学行为居然是教师拖堂.这必须引起我们反思,认真分析"拖堂"原因及其危害,从学校管理、教师教学以及教学观念等方面采取措施克服"拖堂"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