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7 毫秒
1.
Vogt-小柳原田(Vogt-Koyanagi-Harada,VKH)病是以双侧肉芽肿性全葡萄膜炎为特征的疾病,常伴有脑膜刺激征、听力障碍、白癜风、毛发变白或脱落。此病又称为“特发性葡萄膜大脑炎”,是国内常见的葡萄膜炎类型之一[1]。患者一般发病急、病情重、治疗时间长,最终视功能受到不同程度  相似文献   

2.
葡萄膜炎是一种常见而且可以致盲的眼病,继发性青光眼又是葡萄膜炎常见的并发症或后遗症。葡萄膜炎继发青光眼必须与原发性青光眼相鉴别,不能使二者相混淆起来,因二者治疗原则截然不同。一、继发开角性青光眼开角青光眼乃指前房深、房角宽及无粘连的青光眼,其炎性继发性青光眼眼压升高  相似文献   

3.
免疫学技术已经渗透到生命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对整个生命科学的发展都起到了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精子膜蛋白(或精子膜抗原)与精子抗体之间反应的研究也正是免疫学中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后发生肉眼可见的凝集或沉淀反应,这一基础使得免疫学技术在精子膜蛋白研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介绍了免疫学技术的原理和方法以及在精子膜蛋白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起源的葡萄沿丝绸之路向西传到欧洲、向东传至中国的历史表明,葡萄成为亚欧大陆通用食品、饮品、药品及艺术创作原型是亚欧文明相互传播、学习、互鉴与创新的结果。通过葡萄东传中国可以发现,葡萄中国化的具体表现为:产出适应中国不同区域的葡萄品种;以中国酿酒之法酿制葡萄酒;葡萄果实、籽、叶、根入药治疗不同疾病;葡萄成为中国各种艺术创作的原型。葡萄沿丝路东传给现代以“一带一路”为核心的亚欧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启示是:尊重和崇尚自然是因“果”相连的前提;因地制宜是因“果”相连的基础;与中国不同区域文化交融、创新体现出因“果”相连的特色;在相互欣赏与互鉴中促进亚欧命运共同体建设是因“果”相连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本实验选用了两个葡萄品种(73和370)的两种外植体进行了诱导培养,对获得的愈伤组织进行了形态学及细胞学分类,确立了颗粒状,糊状,粉状愈伤组织的特点,并对葡萄愈伤组织的细胞学观察方法进行了比较,进而认为采用铁矾-苏木精染色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综述了植物组织培养中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现象、细胞学基础和变异产生的主要起因,指出了研究无性系变异对植物品种改良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葡萄膜炎是一种常见的“红眼病”,也是一种严重损害视力的眼病,在致盲性眼病中排在第5~7位。葡萄膜炎主要是指眼组织的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及其周围组织的炎症,可扩展到角膜、玻璃体、视网膜和视网膜血管等组织。它的发病多与全身免疫功能有关,患病时间长,反复发作,是一种可对儿童视力造成严重损害的眼病。  相似文献   

8.
以水晶葡萄盆栽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质量浓度的秋水仙碱,在不同处理时间下,运用套罩法进行染色体加倍诱导,确定最佳处理质量浓度和处理时间,并对诱导的变异植株与对照植株进行形态学、生理学、解剖学和细胞学鉴定.结果表明:质量浓度为8 mg/mL的秋水仙碱处理5 d效果最佳,处理后的植株为变异四倍体的可能性较大;经该处理后的植株在节间距、叶片厚度、SOD酶活性、气孔密度及大小、导管直径及长短、细胞大小等指标上均明显强于对照处理.  相似文献   

9.
血型及其多态特征在许多遗传问题中的运用已趋广泛,如在医院产房或育婴室中发生的婴儿错换、有争议的父权问题,痕检中的涉嫌者等常需通过血型做出签定.由于血液成分易于分类为不同的表现型,它们的遗传方式相对的较为简单,以及在不同的群体中有不同的频率,而使这些多态性对于群体研究、家族研究以及连锁分析等都是极有用的遗传标记.虽然所有血液成分的遗传都有多态性,包括HLA系统也可称为血型.但“血型”这一术语,习惯上只限于红细胞膜上的抗原.人类的血型抗原均系由特异性抗血清检出,所用最主要的血清学方法是红细胞凝集试验.血型抗体有完全抗体和不完全抗体之分,完全抗体可使具有对应抗原的红细胞在盐水悬液中即可发生凝集;不完全抗体只能使具有对应抗原的红细胞在蛋白质胶体悬液中发生凝集,或在抗人体球蛋白试验中发生凝集.血型抗体又可分为天然抗体和免疫抗体,天然抗体为完全抗体,大多为IgM,但它有的抗体虽属天然抗体,却为不完全抗体;免疫抗体为不完全抗体,限于IgG.对某一血型抗原来说,完全抗体和不完全抗体的特异性是一致的.一、主要血型抗原所谓主要血型抗原,是指目前已经确认的20个血型系统中各自的主要抗原(表1),它们均已被检出,位点和基因也已确定.  相似文献   

10.
白内障术后反应性葡萄膜炎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滴眼液与糖皮质激素球结膜下注射对白内障术后反应性葡萄膜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对80例120只眼白内障术后继发葡萄膜炎患者,其中40例61只眼用糖皮质激素点眼液滴眼,根据炎症程度选择滴眼频率,每次1滴,40例59只眼用糖皮质激素球结膜下注射。根据炎症的程度每日一次或隔日一次注射,每组均用药至炎症消退,并同时使用非甾体类消炎滴眼液滴眼。[结果]糖皮质激素滴眼液组及球结膜下注射组治疗3周后炎症全部消退,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膜下注射组有明显的球结膜充血,球结膜下出血、水肿、疼痛等副作用。[结论]糖皮质激素滴眼液局部滴眼能有效治疗白内障术后反应性葡萄膜炎。  相似文献   

11.
<正> 1971年首先由浦山晃等报告6例急性葡萄膜炎。当时命名为桐泽型葡萄膜炎(KIRI-SAWA TYPE),在欧美称为急性视网膜坏死(ACUTE RETINAL NECROSIS ARN),为一独立的眼科疾患。其病因今已确诊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或单纯疱疹病毒(HSV),实为一病毒感染引起的坏死性视网膜炎。近年来欧美、日本报告病例增多,国内已陆续报告40余例,现结合我们临床治疗体会报告84-93年间的26例病人。  相似文献   

12.
许愿树     
这应该是个不会发胖的愿望吧?请你每天长出不同口味的冰激凌——星期一薄荷、星期二芒果、星期三草莓、星期四巧克力、星期五橘子、星期六香草、星期天葡萄。次序搞混没关系啦,但可别重复了。拜托,千万不能太甜。还有,要装在饼干杯子里喔。许愿树@林嘉翔  相似文献   

13.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讲的就是人的本性相同,只因为后天的教育不同,造就形态思想迥然不同的人,而形成五彩缤纷的世界,造就出一个文明发展的世界,造就出一个完全区别于其他群体不同的世界,造就出地球上的绝对统治者——人.这都要归功于最基础的教育.  相似文献   

14.
教育技术学作为教学科学分支下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交叉性学科,受到教育学、心理学、传播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理论的影响,多样的理论基础决定了其宽阔的研究领域,不同工作背景和职业下的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出发,在不同层次上对它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不同流派的学术群体和迥异的研究方向.该研究在SSCI数据库检索出1985-2011年与教育技术相关的引文记录,运用作者共引分析方法、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借助Bibexcel、SPSS、Ucinet和NetDraw软件,构建出教育技术学科学术群体知识图谱,揭示了该领域中八大学术群体背后所代表的研究流派——教学策略和学习方法理论研究流派、远程教育和网络学习流派、数字化学习研究流派、教育技术相关学科的理论研究流派、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改革以及教师教育信息化流派、学习科学流派、基于认知学习理论基础的教学设计流派、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学习环境和学习社区研究流派;以及若干权威人物——Jonassen DH、Mayer RE、Collins A、Wenger E、ShulmanLS、Salomon G、Brown JS、Clark RE、Cuban L、SwellerJ等人.该研究提供了一个研究教育技术学的系统入口,并希望为大家提供一种新型的文献综述方法.  相似文献   

15.
华裔女作家严歌苓笔下塑造了一系列非同寻常的女性形象,其长篇小说《第九个寡妇》,又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不寻常的人物——寡妇王葡萄.故事讲述的是在中国动荡的历史背下,王葡萄以其独特的个性,从容应对苦难,生活得有滋有味.本文对王葡萄的形象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16.
河南济源市坡头镇的“克伦生”葡萄生产基地,2006年春季发生较大面积的抽条现象。调查了霜霉病、地势、同龄主干粗度、果实采收期、施基肥与不施基肥、春灌时间等因素对葡萄抽条的影响。通过对抽条相关因素的分析,从中提取出4个主成分,由秋施基肥和不同果实成熟期代表的第1主成分反映了树体贮藏营养水平,是对抽条影响最大的因素,其次依次为树体细胞内的渗透势、霜霉病和树体当年有效营养生长时间。  相似文献   

17.
为了综合评价酿酒葡萄的品质,提取了27种葡萄品种的29个理化指标,并采用因子分析得到了最主要的3个因子,即风味品质因子、糖品质因子和外观品质因子.这些因子反映了原来较多指标的信息,且有很好的直观意义.最后,用K均值聚类把各种葡萄样品在3个因子的得分以及总分分为四种级别,从而可以根据不同的要求选取不同的较优良葡萄样品.  相似文献   

18.
探究了葡萄果实在3种不同溶液中发生渗透作用后的重量变化,得出的结论有:葡萄果实在清水中会吸水变重,在饱和的蔗糖溶液中会失水变轻,在葡萄原汁中它的重量在12~18h这一时间段基本恒定。  相似文献   

19.
随着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和计算机技术日益普及,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针对学生计算机基础参差不齐、不同专业教学目标不同、课程容量大课时少等现状,在教学中通过深入研究,总结出一种教学新模式——计算机基础课程分级教学模式,使计算机基础教学既符合计算机教育的现状及规律,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成绩。  相似文献   

20.
植物组织培养中的体细胞无性系变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综述了植物组织培养中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现象、细胞学基础和变异产生的主要起因,指出了研究无性系变异对植物品种改良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