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6 毫秒
1.
一、"分层教学"提出的背景为了让学生公平享受现有的教育资源,解决新生入学择班、择师的问题,我校推行"阳光分班"方案。"阳光分班"重点考虑的是班级学生的性别均衡,而不是传统的考试分班模式,保证了各个班级学生的质量均衡,体现了阳光教育的理念,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公平。  相似文献   

2.
《现代教育》2014,(9):1-1
2014年9月3日,《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发布。意见认为,考试招生制度是国家基本教育制度,要在2014年启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2017年全面推进,到2020年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体制机制,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终身学习"立交桥"。  相似文献   

3.
策划人语 9月4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高考改革正式掀开面纱。本次改革的目标是在2014年启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2017年全面推进,到2020年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体制机制,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终身学习"立交桥"。  相似文献   

4.
国家教育考试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社会公平公正的有效机制。国家教育考试机构担当着管理、组织、实施各类教育考试,选拔各类人才的重任。教育考试机构面临着设置与定位模糊、依法治考意识薄弱、考试法律制度缺失等法律困境。对于教育考试机构制度构建与完善,建议要明确职能、加强法制化队伍建设、建立健全考试法律制度等,提升教育考试法制化水平、保障学校和考生利益。  相似文献   

5.
考试公平是教育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社会公平和文明社会建设。研究考试公平的内涵、现状及对策,对促进教育公平、维护社会正义具有重要意义。从考试组织管理者的视角,结合教育考试工作实际,在初步剖析考试公平内涵和现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如何促进考试公平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6.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延伸,是判断社会公正的重要尺度,也是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教育公平的现实困境是导致我国教育不公平矛盾出现的主要原因。本文对教育公平的涵义、我国教育问题的现实困境及如何解决教育不公平问题以使其走出教育公平的现实困境做了论述。  相似文献   

7.
校园教育资源公平配置的困境主要呈现以下四个特征:校园教育资源辨识之模糊性,校园教育资源之混沌性及难以分割性.校园教育资源配置之公平与效率的博弈困境,校园教育资源配置中寻租空间的隐秘性与赤裸性。实现校园教育资源公平配置可以采取如下措施:确立基于正确校园教育资源观基础上的科学教育质量观,改革教育评价体系,加大教育补贴和完善制度建设,创新校园教育资源公平配置模式。  相似文献   

8.
校园教育资源公平配置的困境主要呈现以下四个特征:校园教育资源辨识之模糊性,校园教育资源之混沌性及难以分割性.校园教育资源配置之公平与效率的博弈困境,校园教育资源配置中寻租空间的隐秘性与赤裸性。实现校园教育资源公平配置可以采取如下措施:确立基于正确校园教育资源观基础上的科学教育质量观,改革教育评价体系,加大教育补贴和完善制度建设,创新校园教育资源公平配置模式。  相似文献   

9.
高校数学课程考试模式改革的探索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数学考试模式改革是高校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现行考试模式存在内容局限,不能准确反映学生真实水平等问题,结合当前高校数学教育本身的特点,应以"培养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指导思想,建立"过程+终端"的考试模式,更新考试模式的具体架构和实施方式,将数学学习的过程评价与终端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更有效、更客观地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更好地发挥考试的导向和评价功能。  相似文献   

10.
国家教育考试是选拔人才的主要手段。欧美等国十分重视对教育考试质量与公平的研究,形成了许多有影响力的教育考试标准,这是教育考试公平和质量的重要保障。研究选取了美国心理协会、教育研究会、全美教育测量协会联合制定的标准,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制定的标准,欧洲测试协会制定的两个标准,欧洲国际语言测试协会制定的两个标准,共计6个国际教育考试标准。通过编码研究,发现它们共同呈现出的国际特点为:一是突出基于证据的考试测量决策与操作;二是强调对考试分数的有效解释;三是公平与质量是共识性最高的价值取向;四是考试标准不具有明显的本土化特征。除了特点以外,研究还总结了国际教育考试标准呈现出的趋势:一是考试质量与公平标准多由测试协会主导制定;二是兼顾测试公平性原则和测试行为准则;三是所有考试利益相关者承担维护的协作责任。教育考试在我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些特点与趋势为制定我国考试质量与公平标准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从而保障考试的公平与质量。  相似文献   

11.
作为民族教育公平发展的制度保障,民族教育政策的核心是保障少数民族成员公平地享受教育权利。长期以来,涉及民族教育政策的部分研究者却惯用普通教育政策研究的思维和套路,站在普通教育的立场上,对民族教育政策进行"指手画脚"的评判,殊不知民族教育政策在执行的过程中经常面临着尴尬的两难。研究认为,民族教育政策执行中两难的实质是对差异和公平的权衡;是权衡民族教育决策者价值取向的体现;两难的消除也是未来民族教育政策改革的目标和理想。  相似文献   

12.
教育公平是一个充满争议性的问题,它具有历史性和相对性,并随着利益关联者地位的变化而出现矛盾和冲突。本文以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分配为切入点,审视了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政府在高等教育普及化和民主化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和尝试,分析了美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分配政策的历史变迁及其面临的问题和困境,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释教育公平问题。  相似文献   

13.
公平和效率是各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重要问题之一。一般认为公平和效率在理论上和宏观上是可以统一的,并能够得到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然而,从微观和实践层面上分析却往往会发现存在一种矛盾现象,似乎是一个不可调和的两难问题。我国省(市)高等教育发展的公平与效率就是当前急需关注的一个典型的、具体的问题。通过对反映我国1999年和2000年各省(市)高等教育和经济发展状况的多指标进行聚类、相关等统计分析,考察了我国20世纪90年代高等教育区域公平和效率的发展变化特征,并通过对二者量化关系的揭示,对我国省(市)20世纪90年代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和评估,并对我国未来省(市)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梁茜 《中国考试》2021,(5):88-94
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体现了新时代高中教育公平的价值意蕴,即以生为本的过程公平、多维视角的复合公平和可测可证的指标公平。在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实践中蕴含着4方面的公平风险:政策实践演绎中的功利化倾向,校际间课程开发的能力差异,教学组织形式变革的资源困境,教师增负背景下的增能挑战。消解上述风险的路径有:进一步探索上下互动的政策执行机制,拓展教育资源的供给边界,以信息技术资源弥合师资差距,优化基于学生差异发展的生涯教育和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5.
The term equity is ubiquitous in Australian education policy and evolves amidst ongoing debates about what it means to be fair in education. Over the past three decades, meanings and practices associated with equity have reflected broader shifts in advanced liberal governance, with equity being reframed as a ‘market-enhancing’ mechanism and melted into economic productivity agendas. In this paper, I argue that an emerging, yet, under-examined policy tension is the view that secondary schools are capable of being equitable, whilst simultaneously acting as adaptive service providers, tailoring education to different students and local markets. A dilemma here is whether or not schools should ‘tailor equity’ or whether tailoring equity is indeed antithetical to equity in so far as it implies unequal provision. To explore this tension, I draw upon fieldwork from ethnographic research in two socially and economically disparate government secondary schools in suburban Melbourne, Australia. In doing so, I explore how equity is enacted and governed by educators, how forms of equity at each school relate to versions of equity in policy and the extent to which each school tailors equity to its local community.  相似文献   

16.
美国高校招生的公平与效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平与效率是各国高等教育改革所面临的两难选择,对教育公平与效率的不同理解决定了高校招生录取标准采用同一尺度还是多元尺度.美国高校招生制度的发展表明,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政府通过立法和政策导向来保障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权利和教育机会,体现了公平的价值取向;而高校追求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人才选拔效率.美国高校招生制度发展的经验可以为我国高考制度改革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7.
学生资助和高等教育机会均等--对中日美3国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规模在不断扩大,但是低收入阶层的教育机会未必在同步增长,他们需要政府的资助。另一方面,教育规模的扩大又严重压迫着财政支出。各国都处在解决机会均等和财政负担的困境中。本文将讨论学生资助的相关理论,比较多样的资助制度,从中获得启示。  相似文献   

18.
墨西哥教育平等:现状、对策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墨西哥教育不平等通过其教育贫富差距、教育地区差距、教育性别差异彰显出来。为此,墨西哥政府通过政策规约、法律保障、措施落实以实现人民对教育平等的诉求。本研究通过把脉墨西哥教育平等背景、现状、对策,透视发展中国家新自由主义政策与教育不平等、教育现代化与教育平等的两难困境,揭示发展中国家教育平等、教育公平到教育质量之发展理路。  相似文献   

19.
《高等教育:以学生为中心》(Higher Education:Students at the Heart of the System)白皮书围绕高等教育经费、高校信息公开、教学招生改革、教育公平、管理框架等内容设计,推进英国高等教育市场化步伐,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思路。通过市场之手的运用来缓解高等教育中政府财务窘境,竞争促进流动,提供更好的学习经验,保证毕业生质量,促进高等教育机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本文使用地级市人均财政性教育支出构建省级教育基尼系数衡量教育横向公平,基于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探究教育公平对省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分别以夜间灯光亮度和性别间教育差异作为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公平的代理变量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发现:教育公平程度和省域经济发展水平呈倒U型关系,以地区生产总值为因变量的回归结果显示,当教育基尼系数为0.236时,教育公平程度对省域经济发展最为有利;以夜间灯光亮度为因变量的模型,教育基尼系数的最优值为0.288。研究还显示,教育公平对省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存在滞后效应。基于此,各省政府应统筹安排地区间教育财政投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对于地市间教育投入差异较大的省份,应通过转移支付、政策支持等方式缩小地区间的教育财政投入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