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东京慈惠会医科大学教授近藤一博等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可导致肌体感觉疲劳的蛋白质.他们称这种蛋白质为“FF是英语”疲劳因子”开头字母的缩写。实验中,研究人员把实验鼠关进底部积水的水槽,因为实验鼠在有水的地方无法入睡,所以它们通宵未眠。然后再测量实验鼠脏器中的“FF”量。发现,实验鼠的脑部、胰腺和血液中的“FF量是睡眠正常实验鼠的3倍至5倍.而心脏和肝脏中的“FF”量更是增加到10倍以上。休息后.实验鼠脏器中的“FF”量能够恢复到正常值。在进一步的实验中,研究人员给健康的实验鼠注射“FF”,结果实验鼠出现疲劳症状,基本不再玩原本喜欢的蹬转轮运动。  相似文献   

2.
彭文 《百科知识》2005,(3X):31-31
美国科学家最近利用基因疗法缓解了实验鼠的老年痴呆症症状,他们因此认为,基因疗法将来也许可以用来治疗人类的老年痴呆症。在实验中,科学家利用遗传工程技术使实验鼠患上老年痴呆症,然后向鼠体内植入可以产生阿朴脂蛋白E2的基因。结果表明,接受阿朴脂蛋白E2基因疗法的实验鼠,  相似文献   

3.
彭文 《百科知识》2011,(16):11-11
美国研究人员发表报告说,他们在实验鼠体内实现了通过“剪切”和“粘贴”基因来治疗血友病,这一技术有望被用于治疗其他遗传病。研究人员用病毒作为载体,将一种名为“锌指核酸酶”的物质送入患有血友病的实验鼠的肝脏细胞中。锌指核酸酶是基因学中所用的“剪刀”,  相似文献   

4.
《百科知识》2009,(20):8-8
人一上年纪,就容易忘事。法国科研人员发现,随着年纪增长,大脑中的早老蛋白-1的数量会随之增加,从而对老年人的记忆力造成损害。科研人员向实验鼠注射了没有发生基因突变的早老蛋白-1,结果发现,当老鼠脑内出现过量的早老蛋白-1时,大脑中的“突触可塑性”就会出现异常,从而影响到记忆力。突触是大脑内部信息交换和储存的重要场所,它们构成了神经连接网络。  相似文献   

5.
根据近日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科学家已经设法使实验鼠的皮肤"返老还童",此前他们只把一个基因阻隔了2周。他们繁育了一种转基因实验鼠,这种鼠带有一个可以被关闭的缺损基因。当把一种乳膏涂在实验鼠的皮肤上时,皮肤细胞便停止老  相似文献   

6.
《百科知识》2009,(14):7-8
日本研究人员发现与神经细胞增殖和分化相关的转录因子So×21与脱发也有关,这一研究成果将有助于研制治疗脱发的药物。研究人员用专门培育出的缺乏So×21基因的实验鼠作为研究对象。这些实验鼠出生后不久体毛能够长全,但在出生后15天左右实验鼠的头部最先开始脱毛,  相似文献   

7.
《百科知识》2005,(6S):37-37
美国一项研究发现,大蒜中的主要成分蒜素有助于实验鼠防止肺动脉高压的发生。研究人员给实验鼠服药造成其肺动脉收缩,使之处于肺动脉高压发病的高风险状态。研究人员随后分别给实验鼠每天服用含有蒜素的大蒜提取物、已被破坏的煮熟大蒜或者不吃大蒜。3个星期后,研究人员发现,不吃任何大蒜和吃熟蒜的两组实验鼠都出现了肺动脉高压症状,而服用蒜素的实验组老鼠则没有。  相似文献   

8.
《百科知识》2006,(10S):30-31
不少人爱泡温泉,民间认为酸性的温泉水对高血压、胃溃疡、关节风湿等有辅助疗效。日本科学家通过研究温泉水作用于实验鼠肌体的机理,为流传于民间的经验提供了科学依据。他们从实验鼠体内提取感觉神经细胞,加以培养后用稀释的酸性温泉水刺激这些细胞。研究人员发现,这些细胞能逐渐分泌出蛋白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相似文献   

9.
荒唐的奇想?不同植物之间的基因嫁接可能会产生新品种,那么,人与植物之间的基因“嫁接”会有什么奇迹出现?也许这一想法有些荒唐,然而,奥地利科学工作者乔治·特雷梅尔和日本科学工作者福原志穗就萌发了这一“荒唐”的念头,他们打算将含有人体遗传信息的基因植入普通的树中,让这种“基因树”带着人类的基因世世代代繁衍生息。乔治·特雷梅尔和福原志穗在2003年就用完整的“人类基因”取代苹果树中无用的“垃圾基因”,培育了带有人类基因的转基因苹果树。如今,他们决定把这个小小的实验成果变成一个名为“生物存在”的大商业方案。诱发奇想和…  相似文献   

10.
<正>一项最新研究发现,与大脑的娱乐中枢有关的一种基因出现单一缺陷时,就能够导致实验鼠嗜酒成性。与普通的老鼠相比,拥有基因突变的老鼠会从饮用酒精获得更大的回报刺激。科学家们认为,人类相同基因中的类似变化,有可能使那些接触酗酒的人大大增加成为酒鬼的风险。纽卡斯尔大学的一位肝脏病学家Quentin Anstee说道,之前的研究已经确定基因和酗酒之间存在联系,但是最新的研究是首次证实特定基因突变与酒瘾之间的因果联系。  相似文献   

11.
科技快递     
休息对学习至关重要美国神经学家最近发现,实验鼠在进行一项活动后会休息片刻,此间,脑细胞会“回放”此前的经历,来巩固记忆,增进学习效果。科学家说,如果人类大脑也存在“回放”这种活动,就说明我们在忙碌工作后望向天花板的时候,我们的大脑正在对刚才学习的内容进行巩固,而短  相似文献   

12.
有些人会对特定的动物、场景等表现出特别的恐惧,医学上称为“恐惧症”。一项最新研究表明,恐惧记忆会让实验鼠的DNA发生化学改变,这种变化会遗传给后代,让它们对某种事物产生天生的恐惧感。  相似文献   

13.
祖先勤奋,后代聪明 勤奋学习,会不会让自己和后代更聪明?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美国科学家开始拿果蝇做实验。虽然体长只有2毫米,但果蝇的基因和人类有同源性,而且果蝇行为复杂,加之其基因相对简化,每一代生存期仅20多天,因此是一种比较理想的、与实验鼠功能类似的实验生物。  相似文献   

14.
问题与解答     
动物是否会患有精神病? 答:精神病指的是严重的心理障碍,是由于丘脑和大脑功能出现病变而产生的感觉、行为、记忆等方面表现异常的病。如果细心观察就会发现,有些小动物会连续性的做一些动作,并且是不断重复而且是没有明显目的的重复,通过研究人员的观察发现,实验室的很多实验鼠就经常有这样的行为。  相似文献   

15.
科技快递     
用蛋白质消耗脂肪 日本科学家发现了一种蛋白质,在不运动的情况下也能使体内脂肪“燃烧”消耗。这种蛋白质对开发减肥药很有帮助。这种蛋白质名为"ERRL1”。研究人员通过基因技术使实验鼠体内的“ERRL1”含量比普通鼠高1.5倍,然后给体重相同的转基因实验鼠和普通鼠喂相同的高脂肪食物。结果发现,“ERRL1”高的实验鼠尽管比普通老鼠吃得多,但体重却轻15%至25%。  相似文献   

16.
《发明与创新》2003,(8):43-43
心跳紊乱之谜马里兰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的乔纳森·莱德勒及其合作者在2月6日出版的《自然》科学杂志上撰文指出,健康人的肌体如果产生有缺陷的附属蛋白钩蛋白B,心脏就有可能出现致命的心电紊乱。莱德勒及其合作者发现了引起心电紊乱“QT延长综合征4”(LQT4)的分子和细胞原因,为这类心脏病及相关心脏病的治疗和诊断打开了大门。他们的研究成果还有助于了解某些重要的蛋白质在心脏细胞中的构成方式。研究人员发现,LQT4与人体遗传缺陷有关,贝内特实验室在一只基因发生了突变的实验鼠身上也发现了这种缺陷。这种遗传缺陷的表达方式就是重要…  相似文献   

17.
正狐狸等食肉动物排泄物的气味会让老鼠感到恐惧。日本研究人员因此合成了一种能够引起实验鼠强烈恐惧感的"恐怖气味"。日本关西医科大学研究员小早川高领导的研究小组注意到,刚出生的实验鼠就有躲避猫和狐狸等食肉动物的倾向。他们通过分析狐狸排泄物中气味物质的结构,合成了同样的物质并进行改进,使实验鼠闻到这种物质散发的"恐怖气味"后,显示出  相似文献   

18.
《科技广场》2003,(5):13-13
日本物理化学研究所科学家宣布,他们发现一种水溶性B族维生素PQQ,缺乏这种物质的实验鼠会出现繁殖能力低下等现象。他们推测,它对人类也有相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金秋科苑》2012,(19):7-7
近日,日本一项新研究发现,一种蛋白质在高龄实验鼠体内含量远高于幼鼠,如果使实验鼠体内不再产生这种蛋白质,其患上动脉硬化等疾病的风险会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20.
正一项最新研究称,寿命受母系遗传影响更大,因为线粒体中的一些基因变异会影响后代寿命,而线粒体基因组只属于母系遗传。科学家通过动物实验发现,如果在雌性实验鼠的线粒体DNA中诱发一些特定的基因变异,它们的后代平均寿命仅为45周左右,比正常雌鼠后代少活约10周。此外,这些有遗传缺陷的实验鼠还出现了脑损伤、运动功能障碍等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