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筑是人类文明的产物,具有物质和精神双重属性。它既是实用的人造生活空间,又是具有审美观赏价值的艺术品。图书馆作为一种公共文化设施,承担着保存人类文化遗产、传播知识、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任。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工作、学习环境的要求日益提高.使室内空间建筑艺术的设计成为现代图书馆建筑不容忽视的一个组成部分,各种建筑艺术手法以及各种新型装饰材料在图书馆室内室间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艺术教育建筑作为高校教育建筑的一个较特殊的实体存在,它并非是一种纯艺术,需要同时满足人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即作为建筑它是学生学习知识、技能的主要场所,同时作为“艺术试验品”它是高校场所精神的主导空间,体现出它作为艺术的一面,表现出建筑艺术。文章介绍了安徽教育学院艺术楼设计理念,如何依据其特有的场地环境、城市背景而产生的功能、造型等设计。  相似文献   

3.
【导读】艺术具有深切的社会性。就此,可以从以下四方面来理解。首先,艺术作品具有社会性,从中可以解读出丰富的社会信息;其次,艺术家具有社会性,其创作受到了社会的影响;再次,艺术观众具有社会性,他们在历史中流变,在社会中形成;最后,艺术制度本身是社会性的,对艺术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学校图书馆隐性课程对学生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学校重要文化场所的图书馆,其隐性课程对学生的教育职能是不可忽视的。学校图书馆的隐性课程的教育职能包括行为规范教育、道德情感和人文知识教育,这种教育通过图书馆良好的物质环境、精神环境和社会环境,对学生正确的社会观念的培养、健康人格的塑造发挥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摘要:公共艺术,从字面上分析应把“公共”和“艺术”分开解释,可以说“公共”所针对的是生活中人和人所赖以生存的大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理解公共艺术,狭义的讲是出现在公共环境中的艺术作品,包含的艺术种类较多,出现的公共场所类型也很多。从广义上来说它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还包公众兴办的或参与的公开表演艺术和公开艺术活动。本文通过分析公共艺术的概念,试图阐述公共艺术在环境中的“和谐”原则。  相似文献   

6.
徐慧欢 《大观周刊》2012,(18):288-288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更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最根本的任务。高职院校音乐艺术教育随着教育的发展和时代的要求,成为素质教育中的生力军,作为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已经日益受到社会,学校及家长的重视。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高职音乐艺术教育发展滞后。  相似文献   

7.
信息时代的到来,现代社会也随之进入飞速发展的新时期;社会环境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传统艺术也随之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与考验。与此同时也是一个契机;促使着传统文化去不断的去陈纳新,去不断发展与创新得以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本文将在了解现代环境艺术的含义和内容的基础上,对现代环境艺术对传统语言的继承和发展进行分析。希望对现代环境艺术的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盛浩 《大观周刊》2012,(15):120-120
艺术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于这个专业的要求和目标都在发生变化。方向是培养有一定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技术型、应用型人才。我们迫切需要专业应用的复合人才环境艺术设计是个很特殊的专业,跨了很多学科领域。很多社会行业需要环境艺术设计的毕业生,他们能适应很多工作岗位的实践需要,所似本文从环境艺术实践教学这个课题为出发点,适合分析现名激学的目标,培训方案,以及未来这个专业适应社会的发展方向。提高以技能为主导的实训教学模式对学生专业学习和进入工作阶段有直接帮助。  相似文献   

9.
环境艺术与高校图书馆建筑刘喜莲(西安冶金建筑学院图书馆)1981年第14次国际建协在华沙宣言中提出:“建筑是环境的科学和技术”,“建筑是为人类建立生活环境的综合艺术和科学”。在人类工效学的研究中“人始终有意识,有目的使用要求。环境往往是一个约柬条件和...  相似文献   

10.
文物是一种价值物。不同的文物有不同的价值。按文物的性质来区分大致可分为:物质价值、精神价值、经济价值、政治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等等。我们在工作中把他们统称为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正因为文物具有这些价值的规定性,博物馆因而蒐集、收藏它。然而这并非博物馆工作的目的。博物馆是一个以收藏、研究、陈列文物为手段,以教育为目的的社会  相似文献   

11.
张林  许寒添 《现代传播》2023,(2):97-103
运用范式相关理论研究光环境艺术的发展演变,是学科理论体系构建的重要一环。光环境艺术范式主要有四种:以环境亮化与照明为目的的功能范式;以环境美化和构建视觉重点为目的景观范式;以信息传播为目的的媒介范式;以建构人与环境和谐共生、打造虚实共构空间为目的的后人文范式。对四种范式演变的界定与分析,可为我国光环境艺术实践创新提供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理论导引,为本学科建设厘清路径与方向。  相似文献   

12.
王燕 《新闻爱好者》2012,(21):90-91
随着互联网传播、数字电视、移动电视、手机媒体、IPTV等新传媒的发展,网络艺术将得到快速发展。一方面,要大力开展网络艺术教育的理论研究;另一方面,要大力开展网络艺术教育的实践与应用。就目前而言,网络艺术教育的实践与应用应主要把握以下几个要点:通过文化传播,实现网络艺术的文化价值;通过学校教学,构建网络艺术的学科教育体系;通过网络艺术教育,实现传统艺术教育创新。  相似文献   

13.
艺术档案是指文化艺术单位和艺术工作者在艺术创作、演出、教育、研究、文化交流、社会普及等工作和活动中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实物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是宝贵的文化遗产。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摄影、摄像在艺术档案工作中,尤其是艺术演出、艺术教育、艺术研究和文化交流中的地位逐渐凸现出来。  相似文献   

14.
李丽娟 《新闻传播》2012,(5):134-135
艺术档案是文化艺术单位和艺术工作者在艺术创作、艺术演出、艺术教育、艺术研究、文化交流、社会文化等工作和活动中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实物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是宝贵的文化遗产。文化艺术档案有着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15.
闪波 《大观周刊》2012,(23):47-48
当代公共环境艺术的建设与繁荣,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座城市或一个社区进步的需要,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反映,是城市文化和市民人格素质的具体体现及形象化的标志.使得人们逐步对公共艺术和公共社会的内涵和外延的认识及其发展趋势有了较为清晰的看法和主张。公共环境艺术是强化设计与城市的环境相融合,体现现代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面对媒介技术的更新换代和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传统艺术传播模式在坚持精神价值建构的同时顺应新媒介环境的改变,积极寻求创新与突破。在当前的新媒介语境下,新媒体艺术形态层出不穷,艺术传播也呈现出新旧交融的繁盛局面,这不但是对传统艺术的保护和发展,也是对艺术未来走向的开拓和探索。  相似文献   

17.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它与人文精神、人文价值息息相关。学校担负着教书育人、传承文明的重要职能。其中,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表现出一个学校整体精神的价值取向,是具有强大引导功能的教育资源,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学校档案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真实记录,是校园文化的积淀和载体,它伴随着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等活动产生,并可以综合反映学校基本面貌、精神  相似文献   

18.
马行奎 《新闻爱好者》2010,(12):147-148
审美活动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一环,从而使得艺术与美的教育在人类社会的文明进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概括地说,艺术教育在精神文明构建中所具有的价值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个体修养价值;二、美化生活的价值;三、社会进化价值功能。  相似文献   

19.
胡皖生 《新闻世界》2010,(8):302-303
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与功能作用在实践中越来越突显,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从物质与精神的相互转化、经济与文化的相互作用、人的素质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等方面论述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经济价值。笔者认为,在一个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20.
图书馆人文环境与读者工作的互动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文章对图书馆人文环境的内涵和人文环境的建设进行了阐述,认为它包括物质环境中的人文追求、服务理念中的人文意识以及工作关系中的人文氛围等诸多层次。在人文环境和读者工作的关系上,人文环境是读者工作的物质和精神基础,规定了图书馆工作的基本方向;读者工作则具体体现了图书馆的人文精神和社会价值,是图书馆人文环境的晴雨表,对一个图书馆优良的人文环境的建构具有能动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