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德昂族     
德昂族有1万多人,主要分布在德宏州的三台山、镇康县的军弄等地,瑞丽、梁河、陇川、保山、永德、耿马等地也有少量分布。德宏的德昂族自称为“德昂”,他称为“崩龙”,后根据其意愿,统一称为“德昂”。德昂族的语言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的佤德语  相似文献   

2.
德昂族是我国西南边疆古老的民族之一,人口约2万人,主要居住在云南省德宏州、保山市、临沧市、普洱市等地,大多与景颇、佤、汉等民族杂居。德昂族原名“崩龙族”,1985年9月,根据本民族的意愿,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改名为德昂族。德昂族的语言属于南亚语系孟一高棉语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很多德昂族群众通晓傣文、汉文。  相似文献   

3.
云南德昂族服饰艺术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昂族各支系的服饰是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和居住的自然环境中形成的。服饰的面料款式、色彩装饰、配件各具特色,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并具。德昂族服饰记载了历史,传承了文化,也阐释了德昂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其独特的意蕴传递着情感,述说着德昂人久远的故事。  相似文献   

4.
德昂族有很强的语言活力,他们不仅几乎全部熟练地掌握自己的母语,而且不同程度地兼用汉语,形成“德昂—汉”的双语类型;部分德昂人还学会了景颇语或傣语,形成“德昂—汉—景颇/傣”的多语使用类型.其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5.
自然环境为德昂族提供了丰富的食材——辣椒,德昂族为适应环境而喜好辣味,并造就了多样的食辣椒方法,辣椒与德昂族形成了"共生关系"。嗜辣习性记忆和表征了德昂族社会发展实况。对嗜辣认知不同,折射了不同年代德昂人的期许。嗜辣习性还是德昂人身在异乡,唤起思乡之情的基点;是德昂族与周边民族交往融合的媒介,是德昂族与其他民族友好往来的实况投射。  相似文献   

6.
布朗族现有82000多人,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的布朗山,以及西定、巴达和打洛等山区。临沧地区的云县、镇康、双江、临沧和思茅地区的景东、澜沧、墨江等县也有部分散居和杂居的。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布朗族历史悠久,族源可上溯到汉代,其先民在史书上便有“濮”、“扑子蛮”、“蒲蛮”、“蒲人”、“扑子”等不同称谓的记载。各地自称则略有差别,西双版纳的自称“布朗”,镇康、景东一带的自称为“乌”,澜沧一带的自称为“翁拱”,双江、云县、墨江一带的自称为“阿娃”或“阿瓦”。建国后,根据本民族大…  相似文献   

7.
彭谦 《神州学人》2000,(10):25-26
傈僳族约有574 856人(1990年人口普查),是我国民族大家庭中一个古老的成员。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北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境内的碧江、福贡、贡山、泸水及兰坪等地。与云南省接壤的四川省攀枝花市郊和所属米易、盐边两县;凉山彝族自治州所属的德昌、会东、会理等县也有不少散居的傈僳族。他们多数与汉、白、彝、纳西等民族交错杂居,形成大分散、小聚居的分布特点。 傈僳族的族名系本民族的自称,藏族称之为“笮巴”。族称的意义,据楚雄地区老人解释,“傈”是四,“僳”是人,傈僳就是“老四”的意思。传说古时候共有七兄弟,老…  相似文献   

8.
十六个春秋,他足迹遍布德昆山的村村寨寨,把青青献给德昆山寨。他就是潞西县三台山德昂族自治乡中心学校校长孔治恩。1980年,从德宏州民族师范学校毕业的孔治恩,来到三台山德昂族自治乡的一所小学任教。这是德宏州德昂族人口的聚居乡,为和群众沟通感情,加深了解,他努力学习德昂语,实行"双语"教学。由于他热爱教育事业,办事踏实,五年后,他被提拔为乡中心学校校长,统管17所小学,其中完小5所,教学点12个。孔治恩遇到的最棘手的问题就“一多一少”,即校舍危房多,教学用房少。为摸清底子,他翻山越岭到各学校调查,做好建房预算…  相似文献   

9.
中国彝族在东南亚被称为倮倮族,主要分布在越南、老挝,自称“蛮彝”,基本上是从云南迁徒去的,他们的社会经济生活与云南彝族相当,婚姻家庭、丧葬习俗、原始宗教、居住服饰、文化艺术等与云南彝族有诸多相似,但也融入了当地民族的文化因素。近几十年来,东南亚倮倮族社会经济激剧变化,民族同化,人口减少,民族文化特点式微乃至消失。  相似文献   

10.
瑶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古老的民族。对于瑶族族源。学术界先后提出了“山越说”、“长沙蛮、武陵蛮、五溪蛮说”、“古摇民说”、“古尤人说”、“多源说”等多种学术观点,本文试图在前人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将瑶族族源追溯到传说时代的蚩尤、九黎、三苗时代。  相似文献   

11.
畲族族源问题讨论展开以来,已初步形成越人后裔说;畲、瑶同源于汉晋时代的武陵蛮说;以及“南蛮”中的一支说。近见施联朱先生《畲族来源与迁徙》一文,进一步阐述畲、瑶同源于武陵蛮的主张,这使畲族族源讨论又前进了一步。但笔者对于施先生根据其引证的资料所作的结论,尚难苟同。畲族与武陵蛮在其民族形成的历史上迄今尚找不出任何亲缘关系,说它们各是“南蛮”中的一支则可,把“南蛮”中的“武陵蛮”硬说成是畲族的族源,则未免缺乏必要的根据。  相似文献   

12.
论“华夷一家”之民族观应该发扬光大王植彬,魏沧波一“夷夏之辨”和华夷一家”“华”和“夷”这两个概念,在中国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远古时期,中华大地生活着民、胡、夷、蛮四大部落集团,他们就是现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个民族的先祖。那时,华夏族还没有...  相似文献   

13.
中国是个多民族和睦相处的国家,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习俗。同学们,请你选一项,写下来。1.介绍一种你感兴趣的民族工艺品。2.记述一个少数民族的故事。3.画一个少数民族小朋友,写一段话,说明他们的服饰打扮或生活习俗。□杨格在我国56个民族中,大家可能对德昂族有些陌生。我就来和大家说一说吧。德昂族约有1.5万人口,主要分布在云南省。他们有自己的语言,信仰小乘佛教。德昂族以大米、玉米为主食,喜欢吃酸辣的食物。他们有绚丽多彩的刺绣和雕刻艺术,民间传说、音乐舞蹈也很丰富,传统乐器是象脚鼓、芒鼓、葫芦笙。传统节日是泼水节、开门节。…  相似文献   

14.
怒族是云南省特有而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据1995年统计,怒族人口约有27000人。主要分布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福贡、贡山、沪水(原属碧江)、兰坪四县。其居住地多在怒江两岸海拔1500~2000米的山腰台地上。有史记载怒江因怒族而得名。怒族四个支系的自称各不相同,分别是“怒苏”、“阿怒”、“阿龙”、“若若”,从唐代到清朝史称有“潞蛮”、“庐鹿”、“怒夷”、“怒人”等。新中国成立后,根据自称习惯和本民族的意愿,定名为怒族。怒族是怒江两岸和澜沧江两岸的古老居民。他们最早居住在丽江、剑川一带,后逐渐迁徙…  相似文献   

15.
马楚政权对五溪“蛮”采取的统治措施有,以怀柔为主,军事征服为辅以“蛮”族首领统治为主,王军遥控耿辅以,都兵守卫本土为主,王室不抽调,以内征为主,土贡为辅以以保护耕桑为主,发展手工为辅。  相似文献   

16.
永年  言兼 《神州学人》2001,(6):34-34
1990年全国人口普查时哈尼族为1253952人。他们有多种自称:如“哈尼”、“雅尼”、“碧约”、“卡多”、“豪尼”、“峨努”等。自称“哈尼”的主要分布在红河自治州;自称“雅尼”的在西双版纳和澜沧自称“碧约”、“卡多”、“豪尼”的在思茅地区和元江县等地。新中国成立后,经本民族共同商定以哈尼为统一的族称。 哈尼族渊源于南迂的古氐羌人。公元前3世纪从北方迁到大渡河南,唐代部分又南迁至红河两岸,部分西去澜沧地区,史称“和蛮”。唐宋时隶属南诏、大理国,以后又先后被元明清诸朝所统治。哈尼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  相似文献   

17.
<正> 侗属百越,已无异议。然属百越哪一支系,尚未定论。拙文试就侗族族称族源问题谈谈管见。侗族自称为“kaml”、“jami”,其内部可能是根据原始支系的不同,互称为“kaml tanl”、“kaml jaml”、“kaml laox”;也有因不同居住区方言土语关系称作“kamc”、“kenc”的。据汉文史书记载,“kaml”在历史上曾因不同时期而称谓各异。既有“越”、“蛮”、“僚”的泛称,也有“开明”、“甘”、“仡伶”的专称,明代始有“侗人”、“洞家”的称谓。中华人民共国成立后,才把“kaml”定为侗族。  相似文献   

18.
位于沅湘间的梅山峒蛮就是三苗,是楚国的一部分;在西汉时期为武陵蛮的一部分。从“蛮”、“莫徭”、“蛮夷”等为一音之变,可推断为“苗”族,从对祖神的崇拜,也可以认定为苗族。  相似文献   

19.
佤族     
<正>佤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南部澜沧江和萨尔温江之间、怒山山脉南段的“阿佤山区”。与汉、傣、布朗、德昂、傈僳、拉祜(hu)等民族交错杂居。  相似文献   

20.
保山地区有保山市、腾冲、龙陵、施甸、昌宁四县。其中龙陵、腾冲有国境线170多公里。有20多种民族,主要是汉族,其余是彝族(包括香堂·土俚人)、太族、白族、傈僳族、佤族(包括本人)、回族、苗族、阿昌族、德昂族(原叫崩龙族)、景颇族、满族、纳西族等。全区人口189万,其中少数民族有15万多。各民族民间音乐丰富多彩,综述如下。 一、汉族:全区173万人。民族民间音乐相当丰富,品种繁多。以民歌、歌舞曲、器乐曲分述之: 1、民歌:流传范围广、蕴藏极富。如山歌、小调、情歌、主要有保山坝子山歌、腾冲山歌、龙陵山歌、施甸山歌、昌宁山歌等。如《脚踩干沟找水吃》、《山高还有人行路》、《好花生在悬岩上》、《只为风调雨又顺》,《花花山歌》等;昌宁珠街山歌《吃了乳扇换声音》、保山瓦窑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