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师的教学行为对教学效果会产生直接影响,教学行为改进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并且具有群体性特征。本研究基于经验学习圈理论,对71名教师在2年持续教学行为改进过程中的350节视频课例,采用内容分析法,探究新手教师、胜任教师和成熟教师三类群体的教学行为改进特征。研究发现:基于经验学习圈2年的持续教学行为改进过程取得了显著的改进效果,三类教师均能够较好地改进问题的开放性;讨论后汇报和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是三类教师在教学行为改进中共同的难点;经验学习中的反思性观察和抽象概括两个阶段对教师教学行为的正向改进作用比较小;三类教师群体的教学行为改进着力点明显不同,成熟教师最难改进的教学行为和最难改进的研修阶段与新手教师和胜任教师不同,新手教师与胜任教师存在不同的教学行为改进难点和相同的最难改进阶段。根据上述不同教师群体的教学行为改进特征,可以进一步优化与完善教师教学行为的改进方法与策略,形成更加精准地教学行为改进支持服务与改进依据,丰富教学行为改进的有关研究。  相似文献   

2.
研究目的:探究音乐治疗后孤独症儿童临床症状的改善状况.方法:对5名不同程度的孤独症儿童实施18次个别治疗和18次团体治疗,分析治疗前后被试在《孤独症儿童行为检查量表》(ABC)中的得分变化、治疗过程的观察记录以及家长和教师的访谈情况,来检验再创造式音乐治疗改善孤独症儿童临床症状的成效.结果:经过三个月的音乐治疗,孤独症儿童在感觉、交往、语言、运动能力方面都有明显改善.结论:再创造式音乐治疗有利于孤独症儿童在交往、语言和运动等方面的康复.  相似文献   

3.
孤独症儿童融合教育干预的个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帮助孤独症儿童回归生活主流,本研究运用综合方法对一名进入幼儿园普通班的孤独症儿童进行了融合教育干预的个案研究。结果证明融合教育在提高孤独症儿童语言表达能力和交往能力、改善其问题行为和情绪情感表达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游戏对儿童的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孤独症儿童由于游戏技能缺乏,加深了其社交和沟通障碍。本研究采用多基线跨被试设计,使用视频示范对三名孤独症儿童的象征游戏技能进行干预,将被试观看视频示范后的脚本语言、脚本行为以及非脚本语言、非脚本行为的出现数量作为观测指标,探讨视频示范对孤独症儿童象征游戏的干预成效。结果表明,视频示范能够有效促进孤独症儿童象征游戏技能的获得与泛化,但干预效果表现出一定的个体差异。  相似文献   

5.
数学问题解决是指学生初步运用已掌握的数学知识与数学活动经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有利于发展孤独症学生的应用意识。本研究采用单一被试实验设计中的跨被试多探测实验设计,探讨基于图式教学法对3名孤独症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干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干预后3名被试数学问题解决的正确步骤数大幅提高,说明干预效果强,且维持效果良好。本研究对教学实践与未来研究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探讨轮滑运动对孤独症儿童主动沟通行为的影响.采用单一被试实验设计,在固定的时间和相对封闭的场地对2名孤独症儿童进行轮滑干预.研究设计立足于孤独症儿童的特点,采取集体与个案混合式教学模式开展轮滑运动教学.结果表明,经过8周的轮滑运动干预,孤独症儿童的主动沟通行为次数显著增加,沟通技能有所提高,说明轮滑运动对促进孤独...  相似文献   

7.
正向行为支持法干预孤独症儿童问题行为的个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应用正向行为支持法,对一名孤独症儿童表现出的两种带有刻板和自伤性质的问题行为进行了干预,旨在验证该方法对干预孤独症儿童问题行为的有效性,并对干预的过程进行实践探讨。治疗小组基于前期行为分析的结果,制定针对性的干预计划,运用了前提控制、消退、区分强化等行为矫正策略,进行为期约三个月的干预。总的研究过程包括行为功能分析和干预实施等五个阶段,每个阶段都通过问卷和观察等形式收集数据,最终通过数据对比得出结论,认为:对孤独症儿童的行为问题,应注重外部因素也就是从环境因素中寻找其原因;采用正向行为支持法的策略来分析和处理孤独症儿童行为问题是有效的;在孤独症儿童干预中应关注其身心特征,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训练策略。  相似文献   

8.
本文是围绕在校的三名孤独症儿童进行教育训练的实验研究。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在特殊学校对孤独症儿童进行教育训练可促进其发展。实验针对孤独症儿童的三大行为特征进行,主要包括(一)言语交往能力的训练(二)参与游戏能力的训练(三)自控能力的训练。教育训练是使孤独症儿童走出封闭世界,走向社会的主要方法。教育训练的形式应以集体教学与个别辅导相结合。本文以案例的形式介绍了孤独症儿童的主要特征表现,并阐述了教育训练的方法与主要原则。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的潜在类别,并根据语言障碍对不同亚组的影响,为不同类别的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提供更具体的教学干预目标。方法:采用社会反应量表、重复行为量表-修订版、孤独症行为量表的语言分量表对227名孤独症儿童进行调查。结果:(1)孤独症谱系障碍存在4个潜在类别:中度社交障碍组、重度社交障碍组、中度孤独症表现组和重度孤独症表现组;(2)年龄对孤独症症状严重程度的影响显著;(3)语言能力对孤独症核心症状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相较无重复刻板行为的中度和重度社交障碍组,语言障碍程度越高,越可能发展成为社交障碍和重复刻板行为并存的中度和重度孤独症表现组。结论:语言能力不同的孤独症亚组,其核心症状表现也不相同,亟需的教学干预目标也应不同。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选取30名6~7岁汉语孤独症儿童与30名普通儿童作为被试,探讨学龄前高功能孤独症儿童在口头叙事语篇中的会话修正行为.结果发现:在会话交际中,孤独症儿童产出的指称歧义显著多于普通儿童;针对各种会话阻碍,孤独症儿童较少启动自我修正,对他人的修正引导倾向于使用添加或转移话题策略,且协同多模态资源来实现交际目的的能力相对...  相似文献   

11.
课堂管理在英语教学当中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它包括教师对课堂活动,诸如学生的学习过程、主体互动、行为等各个方面的监管和控制。新手教师普遍反映课堂管理是教学过程中最难把握和应对的环节。为了更清晰地认识教学实践如何影响新手英语教师的课堂管理信念以及把握其变化的整体趋势.本研究运用量化的方法,在历时五个月的教学实践阶段,对山西省十三所高中、重庆市二所高中和成都市一所高中的34名新手英语教师进行了两次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实践前后,高中新手英语教师在教学管理、行为管理和人际管理三个层面上的控制性均有所增强,且前两个方面的差异表现突出。  相似文献   

12.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的认知活动,观察目的越明确,感知就越清晰.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观察能力的培养对提高孤独症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至关重要。由于孤独症儿童自身的学习特点.他们对眼前的事物多表现为视而不见,观察事物目的性差,注意力分散、被动,需要教师逐步教给他们观察方法。如何根据他们的特点选择有效的训练方式,使孤独症儿童也能学会有目的、有系统地观察事物是一个值得教师研究的重要问题。本将就使用自制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对孤独症儿童进行观察能力训练的教学实践,比较和讨论实物教具、图片以及课件在培养孤独症儿童观察力的优势和不足,以期探讨出有效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3.
基于行为功能分析的结果,采用单一被试实验的A—B—A—B倒返设计,运用结构化教学对1名孤独症儿童的咬手行为进行干预。结果发现,通过结构化教学的干预,该儿童咬手行为发生的次数显著减少,表明结构化教学对孤独症儿童咬手行为的干预具有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采用单一被试多基线跨行为研究设计,探索了日常行为报告卡干预随班就读高功能孤独症儿童在校问题行为的效果。结果表明,干预后目标行为发生频率明显降低,日常行为报告卡对改善高功能孤独症儿童的学校问题行为有效,社会效度较好;同时还促进了自我管理能力的发展,改善了学校、家庭、家—校—医同盟的微观系统。合理的目标、科学的行为矫正程序以及微观系统的改善是日常行为报告卡干预效果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采用单一被试研究中的跨行为多探测设计,以成人与同伴混合视频示范作为干预策略,嵌入动机操作的原理,对一名孤独症儿童实施以玩偶为中介的虚构客体游戏行为的干预。研究结果显示:孤独症儿童在干预期的目标游戏中表现出的与视频脚本一致的假装游戏行为数量显著增加,并能够得到良好的维持;在未经教学的游戏情境中能够表现出恰当的虚构客体游戏行为,表明儿童习得的虚构客体游戏技能能够得到良好的泛化。  相似文献   

16.
儿童学习评价能力是衡量教师专业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文章以儿童学习评价手段之一——"学习故事"为例,研究1名新手教师和1名成熟型教师儿童学习评价能力发展的轨迹。研究发现,在信息收集方面,新手教师的计划性提高迅速,而成熟教师的目的性强和信息收集的广度优于新手教师;在信息分析方面,新手教师逐渐由主观分析转向客观分析,但仍具有不稳定性,而成熟教师能采用更为客观、综合的方法进行分析;在信息应用方面,新手教师倾向于把评价作为提高自身专业程度的途径,而非调整课程的工具,成熟教师将评价结果应用于课程的意识和能力更强。教师的学习观和教育观、掌握观察技术的熟练程度是儿童学习评价能力发展前期的主要影响因素,而到了后期,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PCK)和课程意识对儿童学习评价能力发展的作用更为显著,此外教师实践智慧的个体差异也产生影响。因此,在对教师进行儿童学习评价能力培训时,要对不同专业发展水平的教师制定合理的目标,并始终关注培养教师将评价应用于改善教学的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17.
孤独症儿童普遍眼神交流能力很弱,提高孤独症儿童看人的能力,对于提高教育康复的效果非常重要。孤独症儿童的看人能力训练可以围绕呼名反应训练、注视对象训练、视觉追踪训练三方面进行。开展训练前,教师要根据孩子的能力状况制定适宜的训练目标,并基于目标的确定从三个方面展开,即抓住训练动机,强化呼名反应;捕捉训练契机,塑造注视行为;巧用游戏活动,提升追踪能力。  相似文献   

18.
教师的教学决策行为是影响教学质量的深层因素,对整个教学活动流程具有导向性作用。文章借鉴"专家—新手"比较范式,采用滞后序列分析法,以90名教师为研究样本,重点比较了骨干教师与新手教师在教学决策行为上的差异,结果发现:在静态决策行为方面,骨干教师更关注认知类决策,而新手教师更关注程序性决策;在动态决策行为方面,骨干教师的决策策略比新手教师更均衡多样、目标更聚焦。此外,文章还综合两类教师的动静决策行为特点,给出了相应的启示和建议,以期为新手教师成长为优秀骨干教师提供实践指导,并为发展新手教师的教学决策能力提供外在的"结果态"参照。  相似文献   

19.
儿童的语言发展和智力密切相关,中度智力损伤的孤独症儿童由于客观的智力因素制约,较普遍地存在着构音障碍、发音障碍等言语障碍。本研究的试验班级中有7个中度智障学生,其中两名是伴中度智力损伤的孤独症儿童,他们都不能主动用言语表达,一个基本无言语能力(无主动言语、只会喊叫)。他们还存在有效注意力集中时间极短等问题。三年来我们在教学中运用音乐背景治疗已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采用自编问卷调查北京市孤独症儿童早期干预中家长的参与态度和行为,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影响因素。研究调查了三所有代表性的孤独症康复中心和一所医院的47名家长,结果表明,在孤独症儿童的早期干预中,家长参与态度较积极(M=3.77),但行为频率较低(M=1.75),参与效能感也比较低(M=1.81)。很多因素影响着家长的孤独症知识水平,但影响家长参与的因素较少;只有家长学历、家庭收入和孩子是否参与过ABA(应用行为分析)这三个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