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去年11月28日上午9时,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召开,宣布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定于北京时间11月29日23时08分发射。值得关注的是,我国首批航天员、神舟六号苏州籍航天员费俊龙将再次“问天”,并担任乘组指令长,在太空“出差”6个月,实现航天员乘组首次在轨轮换。  相似文献   

2.
北京时间6月16日18时56分,执行我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神舟九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后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景海鹏、刘旺、刘洋3名航天员送上太空。随后,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顺利实现交会对接,完成了一系列太空实验任务。航天员们于6月29日顺利返回地面。  相似文献   

3.
在“神舟”五号飞船胜利返回仅仅不到24小时,封面印有中华“飞天”第一人——杨利伟的照片和亲笔签名,书中包含他的首次“飞天”感受和生平、家庭生活等内容的图书,已经装订成册,走下了印刷厂的生产线。这就是华艺出版社在第一时间推出的《飞天梦圆——来自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内部报告》一书。该书以首次独家披露此次航天员的太空生活经历,全视角介绍了“神舟5号”载人航天工程内幕而备受关注。  相似文献   

4.
关注     
<正>宇航员变身特约记者全程直播"太空日记"10月17日7时30分28秒,"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按照计划,搭乘宇航员景海鹏和陈冬的"神舟十一号"飞船将在2天内也就是19日前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高度为393公里的近圆对接轨道交会对接,构成组成体。飞船在轨运行期间,景海鹏与陈东两位航天员将首次以"新华社太空特约记者"身份,对他们的太空工作、生活情况,通过文字、音频或视频等方式持续发回报道,形成全媒体形态系列报道  相似文献   

5.
从1999年我国第一艘载人航天试验飞船"神舟"号发射升空,成功进行我同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到2008年"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完成航天员太空行走任务凯旋,历时9年.  相似文献   

6.
2003年10月15日9时整,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进行首次载人航天发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舱内,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踏上了飞天之旅。载人舱于2003年10月16日6时许成功返回地面,圆了中国人期待了千年之久的飞天梦。  相似文献   

7.
2008年9月25日至28日,我国神舟七号飞船成功发射升空,遨游太空。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与景海鹏.又一次成为中国的太空飞人。翟志刚还成为我国第一个跨出太空舱行走的航天员,使中国人的飞天梦想进一步得  相似文献   

8.
郭星 《新闻世界》2009,(2):66-67
2008年9月25日-28日,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圆满完成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并安全返回。国内外各大主流媒体多角度,全方位地对此事进行充分报道:  相似文献   

9.
2003年10月15日上午9:30,中国“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谱写了中国航天事业的新篇章。今年也是莱特兄弟研制的第一架动力飞行器“飞行这一号”试飞成功一百年。“航天热”持续升温,有以“科学性、趣味性、权威性”为特色的《放飞神舟——中国首次载人航天记事》和《中国神舟》,有以“内部报告”吸引读者眼球的《飞天梦圆——来自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内部报告》,还有以作者知名度打造品牌的《中国航天员飞天纪实》,突出“首次”、“独家”卖点的《中国飞天记》等有  相似文献   

10.
陶宏祥 《新闻三昧》2005,(11):14-15
2005年10月12日上午9时,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随着一阵巨大的轰鸣,搭载着我国两名航天员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了。此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专门成立了报道组,开始进行前期采访,其中向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的家乡派出了记。  相似文献   

11.
<正>2022年11月29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点火升空。其后,中国航天员首次在轨交接。6天后,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东风着陆场。随着中国空间站转入应用与发展阶段,载人航天报道也呈现出高密度、常态化特点,不再是以往几年一见的重大新闻报道。接下来,我国还将发射巡天空间望远镜以及神舟载人飞船和天舟货运飞船等,其中蕴藏着丰富的新闻价值。  相似文献   

12.
张晓祺  孙阳  张雷 《军事记者》2013,(7):F0002-F0002,I0001
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将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3名航天员顺利送上太空。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刘云山等分别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和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观看飞船发射实况。经过15天的太空出征,神舟十号圆满完成各项空  相似文献   

13.
第十次升空     
6月26日,神舟十号载人飞船顺利着陆,结束了为期15天的太空之旅。这是中国神舟飞船的第十次升空,距离航天员杨利伟首飞太空正好十年。"十"对中国有着特殊的意义,神舟十号自然被赋予了"十全十美"的美好期待,此次  相似文献   

14.
神六的纪录     
《中国新闻周刊》2005,(39):14-15
10月12日上午,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将载有费俊龙和聂海胜两名航天员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送往太空。  相似文献   

15.
由任 《新闻三昧》2004,(1):31-31
《科学时报》12月9日载文说,“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载人升入太空,同时搭载了番茄、茄子、辣椒、玉米、大白菜和报春花等30个品种的种子进行又一次太空育种试验,在国内掀起了一股太空育种热。目前,沈阳  相似文献   

16.
速读     
《中国新闻周刊》2012,(23):12+14-15
焦点胡锦涛对话航天员6月2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来到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与在太空的"神舟九号"载人飞船飞行乘组3名航天员,进行实时视频通话。这是中国进行载人航天工程以来,首次实现地面与太空在轨飞行器的双向视频通话。神舟九号载人飞船于6月16日顺利发射,并于24日在航天员的控制下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了首次手控交会对接。  相似文献   

17.
张雷 《军事记者》2001,(3):42-42
公元2001年1月10日凌晨,中国载人航天第一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飞船发射场迎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史上的第二次发射:“神舟二号”飞船发射太空。  相似文献   

18.
秦宪安  鞠鹏  天富 《军事记者》2008,(10):F0002-F0002,I0001
2008年9月25日至28日,我国神舟七号船成功发射升空,遨游太空。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与景海鹏,又一次成为中国的太空飞人。  相似文献   

19.
公元 2001年 1月 10日凌晨,中国载人航天第一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飞船发射场迎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史上的第二次发射:“神舟二号”飞船发射太空。   此次发射的“神舟二号”尽管没有载人,但飞船的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的技术状态基本一致,是载人飞船应用系统第一次全系统执行在轨飞行试验任务,并开展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   发射时,“长征二号 F”喷出强烈火焰,向上攀升,我不停地按动快门。火光映红了整个夜空,箭体吐着火舌,穿云破雾,直上云霄。我追着火光拍摄,直至火光消失在茫茫天际。这时,时针指向北京时间 1月 10…  相似文献   

20.
2005年10月12日9时许,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这是我国第二次进行载人航天飞行,也是第一次将我国两名航天员同时送上太空。围绕这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可谓铺天盖地。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等电视媒体全天候现场直播:新浪、搜狐、网易等各大新闻网站纷纷推出神六专题报道,现场新闻滚动播出。电视媒体、网络媒体这种现场直播式报道,给以出“隔日”新闻为主的平面媒体带来空前压力。面对“神六报道”的严峻形势,我们潜下心来精心准备,《新晚报》在”神六飞天”成功当日出了6个新闻版,外加一个32版的“神六号外”,“神六“顺利返回又出了6个新闻版,这次报道无论从质到量都赢得了读者的认可。总结这次”神六报道”的经验,笔者认为,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地方报纸的时事报道同样能“出彩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