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现阶段,我国证券市场处于新兴与转轨时期,高速发展的同时也为各种不良产品的滋生提供了土壤,如内幕交易、虚假陈述、市场操纵等违法行为层出不穷,其中以内幕交易最为严重。内幕交易不仅挑战证券市场的"三公"原则,销蚀投资者的信心,还容易造成经济泡沫,影响市场经济的发展,因而,对其进行法律规制已经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2.
内幕交易因其对证券市场机制、证券市场参与主体及证券市场信心造成不利的影响而被严厉地予以规制。然而,在当今证券市场上,过度规制内幕交易不仅在操作上非常困难,而且容易引起不良甚至相反的社会效果。因此,有必要从立法和执法层面对内幕交易进行完善,以期在规制内幕交易时最大限度避免其所带来的弊端,发挥其优越性的一面。  相似文献   

3.
证券市场内幕交易,不仅殃及广大投资者的利益,而且严重阻滞着我国证券市场乃至整体经济的健康发展。按照系统论原则,从法制、组织、技术、群防群治等角度,提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与证券市场的诚信体系于一体的内幕交易综合防控体系,以实现证券市场参与者利益的纳什均衡和资本市场的帕累托最优的内幕交易监管目标。  相似文献   

4.
操纵市场和内幕交易对于一个市场来说是致命的,它直接挑战的是证券市场的"三公"原则,一个内幕交易泛滥的市场是不会有什么光明的前途的。本文从法律的角度透视和分析了我国证券市场滋生内幕交易的性质、危害和社会成因。从而认为内幕交易是对私权的严重侵犯。针对我国目前证券市场上出现的内幕交易行为,通过此文希望对该行为有更深刻的认识,并提出相关的完善意见。  相似文献   

5.
内幕交易的禁止,是各国证券市场法则的重要内容。我国有关内幕交易禁止的规定,见之于诸多法律、法规条文之中。本文从内幕交易构成、内幕交易的防范,以及对内幕交易的处置,对我国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进行综述,并与国外法律的相关规定进行比较和评价。本文发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实施之际,对我国证券市场的指导具有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内幕交易的禁止,是各国证券市场法则的重要内容。我国有关内幕交易禁止的规定,见之于诸多法律、法规条文之中。本文从内幕交易构成、内幕交易的防范,以及对内幕交易的处置,对我国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进行综述,并与国外法律的相关规定进行比较和评价。本文发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实施之际,对我国证券市场的指导具有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周印 《双语学习》2007,(8M):153-154
操纵市场和内幕交易对于一个市场来说是致命的,它直接挑战的是证券市场的“三公”原则,一个内幕交易泛滥的市场是不会有什么光明的前途的。本文从法律的角度透视和分析了我国证券市场滋生内幕交易的性质、危害和社会成因。从而认为内幕交易是对私权的严重侵犯。针对我国目前证券市场上出现的内幕交易行为,通过此文希望对该行为有更深刻的认识,并提出相关的完善意见。  相似文献   

8.
论证券内幕交易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幕交易行为长期以来一直是证券市场的一个突出问题,如何认定内幕交易罪,并在司法实践中进一步完善我国内幕交易罪的立法,无疑会对中国的证券市场产生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证券内幕交易作为一种违法行为,是指内幕交易人员利用其知悉的内幕信息与不知情的一般投资者进行交易,以牟取利益或避免损失。它违背了证券市场奉行的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破坏了证券市场的正常交易秩序,损害了公众投资者的正当利益,因此,应当成为法律规制的对象。笔者从立法角度分析了规制内幕交易的必要性,提出内幕交易的规制机制应包括事前的预防机制和事后的制裁机制,并对其中的具体制度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论证券内幕交易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证券内幕交易是证券市场中极易发生、危害最大、后果最严重的一种违法行为。泄露内幕信息罪的主观方面只能由故意构成 ,不能由过失推导。该罪认定要注意划清内幕交易行为罪与非罪的界限 ,内幕交易罪与泄露内幕信息罪和国家机密罪的区别  相似文献   

11.
因为缺乏法律规范,内幕交易在一定程度上往往会损害证券市场的公平竞争秩序和广大投资者的利益,所以完善内幕交易案件的代表人诉讼制度对于内幕交易行为提起的人数不确定的代表人诉讼、原告的确定、诉讼管辖、赔偿额的确定、判决的效力及执行等问题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证券内幕交易作为证券交易中的欺诈行为,对证券市场的稳定发展无疑构成了极大威胁。本文全面分析了证券内幕交易行为的性质、规制理由及其构成要件,并对完善我国证券内幕交易立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禁止证券内幕交易是国内外证券市场有序发展的必要法律保障,我国目前有关禁止内幕交易的证券立法不能适应我国证券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应对各国证券立法进行比较,分析内幕交易立法价值和构成要件等基本原理,进一步完善我国证券内幕交易民事责任机制。  相似文献   

14.
证券内幕交易的归责问题,法学界存在很大的分歧和争议。证券内幕交易是一种证券投机行为、交易欺诈行为、不公平竞争行为、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应为法律所禁止。证券内幕交易的法律责任除刑事处罚外,鉴于其对证券市场和社会经济生活具有相当破坏力,补充行政处罚和重刑事制裁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5.
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近年来案发数量相较过去有了显著提升,呈现出涉案金额高、违法所得特别巨大、司法实践量刑畸低的特点。为惩治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的违法行为,维护证券市场的公平竞争与活力,有必要在立法层面上提高该罪的法定刑幅度及"情节严重"与"情节特别严重"的标准,在司法层面充分利用法定量刑空间并谨慎适用缓刑。唯有如此方能增加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的违法成本,充分震慑与惩治犯罪分子。  相似文献   

16.
证券内幕交易民事赔偿制度对于证券市场秩序的维持、广大投资者权益的维护具有重要意义。但我国还未建立起完善的内幕交易民事赔偿诉讼制度,因而应吸收国外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建立健全该制度。  相似文献   

17.
证券欺诈主要表现为虚假陈述、内幕交易和操纵市场.由于证券市场的特殊性,各种形式的证券欺诈之民事责任的主体各不相同,虚假陈述的责任主体包括发行人、专业顾问和证券商;内幕交易的责任主体除公司内部人员外,还应包括知情的公司外部人员以及派生的内幕信息人员;操纵市场的责任主体一般是指实施了以人为方式控制证券价格以图牟利行为的任何人,但安定操作行为人在一定条件下可免于承担责任.  相似文献   

18.
证券市场向公司治理结构提出了三个基本要求:①公开、公平、公正地对待股东;②防止内幕交易;③法律制度的有效实施。证券市场对公司治理结构的设立与执行标准起了很重要的作用:通过信息披露制度来影响公司的投资决策,提高其运营的透明度,防止内幕交易,逐步建立起高标准的公司治理结构,同时加强法律执行力度,促进公司诚信经营。  相似文献   

19.
市场异象反映了一国证券市场的有效性,相关问题的研究已经引起学术界、管理层的密切关注.本文引入ARMA模型对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事件进行实证研究,揭示: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的市场异象具有典型的中国证券市场特点,同时认为,中国证券市场市场异象的成因主要不在于内幕交易,而在于市场投资者的预期.  相似文献   

20.
我国现行证券法中规定的民事责任制度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缺陷,突出地表现在民事责任的缺位,这不利于保护投资者的合法利益.应加强立法对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扰乱证券市场秩序的行为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