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扬州市着力打造三年一轮的城乡学校网上结对活动,利用校校通工程和数字化校园建设工程,着力推动城乡结对学校在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等方面的同步实施、互学互长和共建共享,构建基于现代网络环境的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从而有效缩短与城市学校间的距离。  相似文献   

2.
开展“城乡学校网上结对”,是扬州市以信息化推进教育均衡化、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一项创举。2009-2010学年,宝应县泰山小学与鲁垛镇中心小学、泾河镇中心小学开展了城乡小学网上结对,文章通过分析此次活动,总结了有效开展城乡联动、网上结对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为了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自2009年起,合肥市试点城乡学校结对“捆绑”管理模式。城区优质学校与乡镇薄弱学校结成“城乡共同体学校”,实行“两个法人单位,第一校长负责,独立核算,独立核编”的管理办法。城区学校为第一校长,乡镇学校为执行校长。  相似文献   

4.
《教育文汇》2010,(7):F0002-F0002
合肥市庐阳区近几年来以“均衡、公平、发展”为教育主旋律,紧密围绕“农村学校城市化,城区学校优质化,庐阳教育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制定实施了《关于深化部分城乡共同体学校“捆绑”管理机制的实施意见》,将古城小学等八所农村学校与南门小学等八所城区学校进行“捆绑”结对,城乡学校资源共享,同步提升办学内涵,  相似文献   

5.
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是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首要任务,而从县域内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提升到市域层面是大势所趋.成都市结合三圈层空间结构特点,提出城乡教育互动发展联盟实践模式.该模式将成都三个圈层20个区(市)县组成10对“一对一”的互动发展联盟体,通过跨区域学校结对,以多样化推进方式促进城乡学校共同发展.城乡教育互动发展联盟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在“全域成都”的统筹配置,有效促进了成都教育圈层融合和高位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6.
多年来,越城区文教局为缩小城乡差距,出台了一系列有力措施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化。2006年3月,文教局又提出了“城乡教育一体化”工程,全区所有农村完小及幼儿园与城区学校签订了校际结对帮扶协议,170余位教师和64个教研组签订了一对一的结对协议。  相似文献   

7.
为了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江苏省开展区域整体规模化推进城乡结对互动课堂应用、促进优质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践探索,从教师、学生和学校发展角度出发,构建了专递课堂、双师教学、网络教研、网络联校四个层面的区域城乡结对互动课堂规模化应用模式。在分析实践应用过程所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体制机制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师资队伍培养三方面对未来如何深入推进城乡结对互动课堂的创新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从去年开始,以“城乡教育一体化”为目标,上海浦东新区第三教育署所属城乡学校在“互帮结对、共同发展”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其中已经联合结队的学校有:华东师大二附中和张江中学、浦东外国语学校和孙桥中学、五三中学和六团中学等。近期,浦东新区又推出了竹园中学和施湾中学联合办学方案。尽管这些学校联合办学的时间各有长短,做法也不尽相同,但在促进教育的城乡一体化,提升薄弱学校的办学水平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开展城乡学校网上结对,是扬州市以信息化推进教育均衡化、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一项创举。2009-2010学年,宝应县泰山小学与鲁垛镇中心小学、泾河镇中心小学开展了城乡小学网上结对,文章通过分析此次活动,总结了有效开展城乡联动、网上结对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五华区抓住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的机遇,采取“捆绑结对,城乡联动”的措施,拉动农村学校增强软实力,加快发展。把城区的好学校与农村薄弱学校一对一,结成校本教研“合作体”。要求城区学校除了在办学条件、经费等方面积极支持薄弱学校外,最重要的是通过开展校本教研,大力提高农村学校教师素质、水平和能力,促进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城乡联动,结对同行”是五华区在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过程中,开辟出来的一条能够切实改变农村学校面貌,全面提高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化发展的高速路。[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研究》2010,(4):8-8
四川省自贡市从2007年起大力推进城乡学校共同体建设,建立教师城乡交流机制。经过三年实践。城乡中小学结对体系初步建成,教师整体教育教学水平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2.
促进教育事业均衡发展、追求教育公平是提倡城乡教育一体化的目标所在。面对以往农村边远地区薄弱学校关注缺失的状况,兰州大学西部基础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施行的跨省结对互助、专家团队托管的城乡一体化补偿实践弥补了制度内的盲区,通过学校结对拉手互助、教师培训互动提升、教学支持持续跟进、课程资源开发再造等实践,为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推行找到了一条全新的探索道路。  相似文献   

13.
晏妮 《四川教育》2023,(11):16-17
<正>成都是全国“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从最初的城乡学校结对到区域教育行政部门结盟,再到区县教育联盟和学校深度结对,同时委托优质学校跨区域领办和托管农村学校,区域教育联盟的使命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赓续,不断扩大范围并向纵深发展。2019年,成都市教育联盟建设转型升级,构建了“中心城区+郊区新城+东部新城(或简阳片区)”全域发展、整体联动的新型区域教育联盟,所有县(市、区)全部参与。  相似文献   

14.
潘俊 《江苏教育》2022,(28):6-10+15
江苏省教育厅于2018年年底启动城乡结对互动课堂建设,这是教育部“专递课堂”的升级版,与江苏省名师空中课堂、网络名师工作室构成苏派“三个课堂”应用矩阵,助力解决开不齐、开不足、开不好国家规定课程的问题,有效弥合了区域、城乡、校际差距。项目坚持试点引路,以县域为主全面推进城乡结对互动课堂建设及应用,在结对课堂的组织形式、结对机制、标准建构、课堂教学和特色化应用等方面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5.
成都城乡教育统筹发展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城市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强化了城乡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成都统筹城乡教育发展以城乡教育统筹发展的路径选择为切入点,率先摒弃长期推行城市偏向的体制机制安排。通过名校集团、城乡互动发展联盟、城乡学校结对、师徒牵手、教育信息化建设、师资队伍均衡配置六大路径,纵深推进,立体覆盖,迅速提升灾后全市教育整体水平,同时也起到了探索统筹城乡教...  相似文献   

16.
《学苑教育》2019,(9):5-5
近日,浙江省政府公布2019年民生实事项目,提出全面推进“互联网+义务教育”。全省所有县(市、区)均参与结对帮扶工作,城乡义务教育学校结对帮扶1000所以上,乡村小规模学校结对帮扶实现全覆盖。本次结对由县(市、区)教育局统筹,县域内的城区优质学校与乡村小规模小学、乡村薄弱初中建立紧密型的城乡结对学校。  相似文献   

17.
2003年11月5日,是成都市武侯区城郊12所村小和市区12所小学的“好日子”。这天,武侯区“城乡教育一体化”正式启动,将城郊12所村小和市区12所小学“捆绑”结对,形成12个“城乡教育共同体”。人们形象地称此举为“先结婚后恋爱”。率先变革管理体制,全省第一个上收全部村小;加快  相似文献   

18.
重庆市建设国家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着力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取得了空间形态城乡共融、社会形态城乡同等、物质形态城乡共享、文化形态城乡共进的重大进展,也明显存在着空间形态“盈亏”、物质形态“梯度”、社会形态“失衡”、文化形态“错位”等现象。针对存在问题和新的区域功能定位,提出从规划调整、经费投入、提升信息化水平、以工程项目为抓手、构建地方性法规体系,完善机制等方面多措并举,持续、深入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对策。  相似文献   

19.
彭玉平 《四川教育》2023,(11):20-21
<正>校帮校的实施,能完善教师管理制度,深入推进教师交流,让教师资源动起来、活起来,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江安县师培中心“校帮校深度帮扶的机制研究”课题组以江安镇西城小学与南屏学校组成结对帮扶,建立公共资源共享平台,推动县域全面帮扶工作,提高城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重庆市大足区着力城乡统筹,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探索出改造农村薄弱学校的“大足经验”和建设“数字校园”的“大足模式”,得到了教育部、重庆市教委的高度评价。近日,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该区教育委员会主任覃伦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