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安春根先生离开我们18年了。他是韩同出版研究的先驱者,也是我最早结识的韩国同行中的西要人物之一。1927年7月,安春根先生出生于韩国东部江源道高城郡外金刚面南涯里。按习惯,人们称呼他为南涯安春根先生。他是韩国出版研究的先驱,因为他1958年3月第一个走上汉城新闻学院讲台讲授出版课程,1966年9月起,他又在梨花女子大学讲出版概论。后又应中央大学、明知大学、汉城大学、庆熙大学、高丽大学,中央大学新闻研究生院等的邀请,教授出版学  相似文献   

2.
新时期以来,我国与外国的出版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今年5月13日,韩国首尔举行第十三届国际出版学术会议期间,中国编辑学会名誉会长、本刊顾问刘杲先生荣获韩国第三届南涯安春根出版文化奖。安春根教授是韩国出版学创始人,1969年倡导创立韩国出版学会,并任会长。他著有《出版概论》《出版社会学》《韩国出版文化论》《韩国出版文化史大纲》和《杂志出版论》(中译本1993年东方出版社出版)等。1993年安春根逝世后,为纪念这位出版学者,设立了南涯安春根出版文化奖。该项奖共颁发了三届,授予三位国际知名出版学者,第一、二届分别授予日本出版学会原会长清水英夫和日本出版学者箕轮成男。现将授予刘杲先生奖牌上的颁奖词和刘杲在授奖大会上的答谢词,一并在本刊发表。答谢词的题目是编者加的,谨向刘杲先生祝贺并致谢。此外,刘杲先生已把所得奖金韩元500万元,兑换成人民币3.12万元,作为善款全部捐给了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用于四川地震灾区抗震救灾。  相似文献   

3.
尊敬的尹炯斗先生: 女士们、先生们: 韩国南涯安春根先生纪念事业会,决定授予我“南涯安春根出版文化奖”,使我感到非常荣幸。在此请接受我由衷的感谢。这项授奖,不仅是对我个人的鼓励鞭策,更是对中国出版界的友好情谊。我相信,今后中国和韩国的出版文化交流一定会更加活跃.更有成效。  相似文献   

4.
《出版史料》2008,(3):4-4
新时期以来,我国与外国的出版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今年5月13日,韩国首尔举行第十三届国际出版学术会议期间,中国编辑学会名誉会长、本刊顾问刘杲先生荣获韩国第三届“南涯安春根出版文化奖”。 安春根教授是韩国出版学创始人,1969年倡导创立韩国出版学会,并任会长。他著有《出版概论》《出版社会学》《韩国出版文化论》《韩国出版文化史大纲》和《杂志出版论》(中译本1993年东方出版社出版)等。1993年安春根逝世后,为纪念这位出版学者,设立了“南涯安春根出版文化奖”。该项奖共颁发了三届,授予三位国际知名出版学者,第一、二届分别授予日本出版学会原会长清水英夫和日本出版学者箕轮成男。 现将授予刘果先生奖牌上的颁奖词和刘呆在授奖大会上的答谢词,一并在本刊发表。答谢词的题目是编者加的,谨向刘杲先生祝贺并致谢。此外,刘果先生已把所得奖金韩元500万元,兑换成人民币3.12万元,作为善款全部捐给了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用于四川地震灾区抗震救灾。  相似文献   

5.
2008年5月13日,在韩国首尔举办的第13届国际出版学术会议上,中国编辑学会名誉会长刘果荣获韩国第三届“南涯安春根出版文化奖”,获得该项奖的奖牌和奖金韩币500万元(折合人民币3.12万元)。  相似文献   

6.
安春根先生是韩国著名出版家、学者,创立韩国出版学会,井任首届会长。1991年改任名誉会长。他著作甚多,并在大学任兼职教授。生前与日本出版学会积极联合筹办出版国际论坛年会,卓有成效。在中韩两国建交以前,1990年,他曾和韩国出版学会会长尹炯斗先生一起专程来沪盛情邀请赵斌先生和我于1991年出席在汉城召开的第五届出版国际年会。他送了我一本新出版的《古书研究》第七号,这是他担任顾问的韩国古书研究会主办的期刊。内有他写的《新罗时代印刷出版问题》一文。原来,1989年我在出席东京出版国际会议期间,曾向他请教一个问题:即1966年韩国庆州佛国寺內发现《陀罗尼经咒》的印刷覆代问题,据专家考订是公元704—751(新罗圣德王三年—景德五十年),那末比敦煌莫高窟发现的868年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早一百几十年,成为世界现存最早的印制品。我问他个人的看法,他用谨慎的口吻回答了我的问題。《古书研究》送我,大概是对我一年前提问的郑重的书面答复,衷心很为感动。1991年汉城的出版国际会议我终于未能成行,没有能同朋友们再次见面,丧失一次学习的机会。可是,1992年春节前,我接到他一封从汉城寄来的热情洋溢的祝贺信,那是他收到我与人合著《中国出版史》一书后的来信。在和安春根先生不多的接触中,他对中韩两国出版友人之间的真挚感情,他对出版事业以及学术研究的严肃态度,给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本刊发表安春根先生生前为《杂志出版论》的中文版的序言和我国著名编辑家戴文葆先生的悼念文章,表示我们对安春根先生的深切的怀念! 一九九三年五月于上海  相似文献   

7.
张友鸾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老报人,于1990年7月23日病逝,享年86岁。在他逝世十周年(2000年7月23日)到来之前,曾在上海《立报》第一任总编辑张友鸾领导下工作过的于友同志及新闻界其他一些老同志,建议出版一本纪念文集。 由于“文集”编辑组和上海文汇出版社的通力合作,这本包括张友鸾年谱、墓志铭、几十篇纪念文章  相似文献   

8.
塑造书籍之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塑造书籍之美[日]菊地信义著吕敬人译编者按:菊地信义先生是日本著名的书籍装帧设计艺术家,也是中国出版界、装帧界熟悉的老朋友。他的作品以典雅而多样化的特征,受到日本国内及国际的赞誉。他的书籍装帧专集分别在日本和中国出版,明年台湾也将出版他的专集。同时他...  相似文献   

9.
柳和城 《出版史料》2003,(2):96-100
孙毓修先生(1871~1923年),近代著名编译家、藏书家和版本目录学家。他1908年开始主编《童话》丛书,被誉为“中国童话的开山祖师”(茅盾语)。他热诚倡导儿童文学,《少年杂志》是他又一有广泛影响的杰作。《少年杂志》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一种月刊,创刊于清宣统三年二月(1911年3月)。  相似文献   

10.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的资深编审、著名学者徐柏容先生在《现代书评学》(苏州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版)一书中,辟有专节讨论书评与出版工作的关系。他认为:  相似文献   

11.
正本刊讯6月1日,中国美术界著名人士在人民大会堂聚集一堂,祝贺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水天中先生编著的《20世纪中国美术纪年》正式出版发行。水天中先生是中国美术界公认的著名美术史学家和美术评论家。他身兼数职,是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国  相似文献   

12.
叶圣陶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文学家、编辑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在他诞辰一百零五周年之际,为了缅怀叶老对编辑出版工作的卓越贡献,由叶圣陶研究会、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和中国编辑学会共同主办,于1999年11月17日在中国版协“出版之家”举行了叶圣陶先生铜像揭幕仪式,随后召开了“叶圣陶编辑出版思想与实践研讨会”。铜像揭幕仪式于上午九时在“出版之家”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许嘉璐和新闻出版署特邀顾问王益为铜像揭幕。仪式上,许嘉璐和民进中央名誉副主席叶至善等分别讲了话。出席揭幕式暨会议的,还有中宣…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2005年7月24日,为纪念我国著名的出版家、新闻记者、政论家邹韬奋先生诞辰110周年,由韬奋纪念馆、中国编辑学会、北京印刷学院、江西省新闻出版局等四家单位联合主办,上海市编辑学会、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印刷学院协办,在韬奋先生的故乡江西召开了“韬奋出版思想研讨会”。与会人士指出,韬奋先生是在我国抗日战争时期涌现出来的伟大的历史人物。他之所以成为著名的政治家、编辑家、新闻记者,成为“出版事业模范”,绝不是偶然的。我们每一个从事出版的工作人员,都可以以韬奋为镜子,照一照自己,把爱国、爱民、正直、勤奋,与自己思想和工作…  相似文献   

14.
著名编辑家、第一届“韬奋出版奖”获得者、中华书局编审周振甫先生,因病医治无效,5月15日17时20分,与他热爱的编辑工作和热爱他的无数读者长辞了。 在我国的出版人中,真正不间断地从事编辑出版工作时间最长的,要算周振甫先生了。他不只编龄近七十年,而且是实实在在、日日不停地工作了近七十年。在这个意义上说,称他为中国编辑出版史上的第一人,则当之无愧。虽然他也办过退休手续,但实际上,他没  相似文献   

15.
信息窗     
应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的邀请,韩国出版学会代表团一行4人于1999年1月13日至1月19日来华访问。代表团团长为韩国出版学会理事、惠泉大学出版学科李钟国教授,团员有韩国出版学会事务局长、惠泉大学出版学科兼职教授金基泰先生,韩国出版学会理事、株式会社知耕社社长金炳准先生,韩国出版研究所研究部长金才允先生。  相似文献   

16.
《国宝鉴定大师杨仁恺》,徐光荣著辽宁人民出版社2004年9月出版由辽宁省传记文学学会会长、作家徐光荣撰写的《国宝鉴定大师杨仁恺》,记述了我国著名学者杨仁恺先生光辉的一生。杨仁恺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博物馆学家、书画鉴定大师,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学者。他从上个世  相似文献   

17.
赵家璧的编辑思想(上)■张志强1997年3月12日,现代著名编辑出版家赵家璧先生走完了他的人生历程。赵家璧,1908年出生于上海市松江县。1926年,时为光华附中高二学生的赵家璧便参与了校刊《晨曦》的编辑,并从第二卷第一号(1926年11月20日出版...  相似文献   

18.
北大教授、著名美学家叶朗先生一直以来都十分关注有关中国美学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当他打开由蔡子谔教授以一人之力、十年之功完成的180万字的《中国服饰美学史》(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时,这位平日里不苟言笑的老先生难以掩饰其大喜过望的心情,他认为自己真正看到了一部非常难得的且很有价值的学术著作。同感于叶朗先生。时至今日,在我藏书架的一隅仅仅能够寻到一部沈从文先  相似文献   

19.
2009年3月,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和台湾胡适纪念馆联合编辑的《胡适王重民先生往来书信集》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和安徽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4月2日,北京大学举办了该书的发布会和座谈会,20余位专家和记者出席了会议。王重民先生是著名的文献学家、图书馆学教育家,是胡适先生在学术研究方面的知己、助手,正是在王重民先生的积极建议下,在时任校长的胡适先生的大力支持下,北大于1947年创办了图书馆学专业。下面发表该书主编王锦贵教授在出版发布会上的发言,以帮助读者比较深入地了解该书的编辑出版缘起、主要内容及其学术价值等。  相似文献   

20.
2005年7月24日,为纪念我国著名的出版家、新闻记者、政论家邹韬奋先生诞辰110周年,由韬奋纪念馆、中国编辑学会、北京印刷学院、江西省新闻出版局等四家单位联合主办,上海市编辑学会、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印刷学院协办,在韬奋的故乡江西召开了“韬奋出版思想研讨会”。这次会议由韬奋纪念馆馆长雷群明、北京印刷学院出版传播与管理学院副院长李频主持,中国编辑学会常务副会长邵益文致开幕词。他指出,韬奋是在我国抗日战争时期涌现出来的伟大的历史人物。他之所以成为著名的政治家、编辑家、新闻记者,成为“出版事业模范”,绝不是偶然的。而爱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