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意义]智慧图书馆是智能技术驱动下的一种新型图书馆模式。当前智慧图书馆的理论研究进入了纵深阶段。因此有必要对过去智慧图书馆的研究进行总结,思考智慧图书馆未来研究的方向。[方法/过程]总结近5年来国内外智慧图书馆研究的主题内容,包括智慧图书馆的基本问题、技术应用、实践案例、智慧服务以及智慧图书馆馆员。[结果/结论]认为智慧图书馆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为支撑,建设的重点应当从馆员、资源和读者3要素入手,建立图书馆馆藏、图书馆馆员、图书馆读者的多维交互模式,为读者提供智慧服务。未来智慧图书馆的建设应以读者需求的精准识别为起点,重视读者体验,构建更加以读者为中心的图书馆。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探讨智慧图书馆数据服务的特征、功能和实施方案,为新时代数据增值、图书馆功能定位及智慧社会的国家发展战略提供参考和方案。[方法/过程]在对智慧图书馆数据服务的概念和内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推出智慧图书馆数据服务的特征和功能,提出智慧图书馆开展数据服务的实施方案,并对当前智慧图书馆开展数据服务的困惑和关键技术进行研究。[结果/结论]智慧图书馆数据服务的实施方案包括:制定战略规划、打造智慧空间、架构智慧平台及培养智慧馆员。新时代,数据内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为用户提供智慧化的数据服务是当前图书馆的重要职能,也是智慧社会和数字中国创新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丹麦技术大学智慧图书馆建设实践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意义] 通过对国外典型智慧图书馆的实证研究,为我国智慧图书馆建设和发展提供借鉴。[方法/过程] 利用文献调研法、比较分析法及典型案例分析法,梳理丹麦技术大学(DTU)智慧图书馆的建设现状、目标、基础架构及核心系统,分析其智慧化建设理念及实践特点。[结果/结论] 智慧图书馆是图书馆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人是图书馆的核心元素,智慧图书馆建设应坚持以人为本;生活实验室打造是智慧图书馆的发展趋势之一。同时,智慧图书馆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需坚持特色化、渐近式发展,坚持拥抱各种智能技术,逐步融入智慧城市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4.
针对未来科技馆应该如何发展、向何处发展的问题,本文提出将智慧科技馆定位为科技馆通过信息化发展而形成的某种理想形态,在技术、运营、传播和教育等不同视角下分析了科技馆面对的信息化问题以及相应的特点和趋势,以此完成对于智慧科技馆的特征化描述。研究发现,信息化在智慧科技馆中主要扮演着四种角色:启发新服务和新协作,推动教育技术进步,扩大受众的概念,融入并促进展览与教育融合。这几种角色既独立演进又相互融合,构成了面向智慧科技馆的系统性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 探究构建智慧图书馆的主要策略,回答什么是智慧图书馆,智慧图书馆是什么样式,建设智慧图书馆的策略,解决智慧图书馆建设中一些模糊不清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以拓宽视野。[方法/过程] 采用文献调研与实地调研相结合,梳理和分析图书馆发展历程,指出智慧图书馆建设中出现的误区,提出建设策略。[结果/结论] 提出构建智慧图书馆五大策略,即整体的目标分析与设计;从数据到大数据;多元数据的融合;协调合作与分步落地;创新环境营造。  相似文献   

6.
7.
高校图书馆智慧阅读推广工作,伴随智慧图书馆建设而逐步展开。与传统的阅读推广相比,智慧阅读推广是以智慧图书馆建设为基础,依托图书馆员队伍建设,构建智慧化阅读推广平台,运用智能化的技术和算法,智能跟踪分析读者对资源、服务的需求,结合现代化的社交媒体,为读者提供持续、精准、个性化的阅读推广服务。  相似文献   

8.
采用光沉积-液相化学法调节电子流向,构建了直接Z型TiO2/Ag/Ag3PO(4 )(TAAPO)光催化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仪以及光致发光(PL)光谱仪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并对其在可见光照射下催化降解环丙沙星(CIP)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水体pH为3.0,催化剂分散浓度为0.3 g/L,CIP的初始浓度为15 mg/L时,光催化降解体系能够取得最佳的去除效果.在该组条件下,光照120 min CIP的降解率约为99%,并且在经历4个循环后仍然保持了良好的降解效果.在光催化降解CIP的过程中,主要反应活性物种为超氧自由基(·O2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在简述国内外智慧图书馆发展历史和内涵特征的基础上,针对当前国内智慧图书馆建设研究缺乏具体科技应用的现象进行补充,着重论述4种具体科技在智慧图书馆中的应用原理和价值以及具有"智慧性"的馆员队伍建设要求。[方法/过程]结合以往学者的研究经验,主要采用文献研究和分析的方法对各学者观点进行梳理、归纳,在此基础上,采用流程图法直观阐述智慧科技的工作原理。[结果/结论]智慧图书馆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其最核心要质就是智慧科技和智慧馆员,未来智慧图书馆科技体系的建设和馆员队伍的培养更应结合图书馆实际情况,在本文观点的基础上,深入细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意义]研究、探索现存图书馆的合理的修缮与扩建设计,并使之契合智慧图书馆的运行模式.[方法/过程]从历代的图书馆的影响因素、建筑特征展开,阐述图书馆建筑的发展趋势,并以北京大学图书馆1996-1998年、2003-2005年、2017-2020年的3次修缮、扩建为例,分析其平面组合,研究修缮扩建的有效建筑设计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 基于智能可穿戴健康产品,研究个人健康信息管理技术促进用户健康行为的心理机制。[方法/过程] 基于刺激-机体-反应理论框架,建立智能可穿戴健康产品的技术要素通过用户心理变量影响健康行为的路径模型。以智能手环用户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法收集数据,运用偏最小二乘法结构方程验证本研究提出的理论模型。[结果/结论] 智能可穿戴健康产品的数据管理和社交互动功能通过启发和赋能促进用户健康行为。此外,行为控制功能通过赋能促进用户健康行为。文章基于上述发现讨论了对个人健康信息管理领域,尤其是智能可穿戴健康产品研究的理论贡献和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 系统性梳理和总结智能可穿戴健康技术用户行为研究进展,为促进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提供参考。[方法/过程]遵循系统性文献综述的范式,从Web of Science、PsycINFO和CNKI等多个数据库中检索并筛选得到74篇相关文献,采取主题分析、时序分析和元分析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文献资料。[结果/结论]该领域的研究主题可归类为技术采纳、持续使用、用户卷入和健康行为。其中,技术采纳的研究由于数量较多且理论化程度和解释力较高被认为已取得一定进展,其余主题的研究则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对未来研究的展望主要包括:将用户行为研究从消费者级别产品拓展到医疗级别产品;加强持续使用的理论解释;构建新的理论来解释复杂的用户卷入现象;探究智能可穿戴健康技术促进健康行为的路径和边界条件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 基于国家推行文旅结合、共谋发展的大背景,对图书馆将数字人文相关技术与数字人文研究成果运用于构建智慧文旅应用产品的特色功能进行展望和探讨。[方法/过程] 选取八家聚焦人文内容揭示的智慧文旅应用产品(含移动APP、小程序和网站)进行案例调研,着重分析了五种特色功能。随后对目前智慧文旅应用产品的市场以及图书馆构建"数字人文+"智慧文旅应用产品的优劣势进行了相关分析。根据调研和分析结果,提出三项可以运用数字人文相关技术和研究成果的特色功能。[结果/结论] 通过对八家调研对象进行个案调研后,发现特色路线规划与推荐、特色主题分类维度、历史与现代影像对比等五种运用并开发了数字文化资源的特色功能,这些功能建设主要着眼于将景点的历史风貌更加真实地展现在用户眼前并增加用户的互动参与性,对于历史文化内容的挖掘还较为欠缺。笔者建议图书馆行业可以发挥专业优势,将数字人文的相关技术和研究成果应用于智慧文旅的应用产品中,扩大数字人文研究成果的社会效益,同时又有利于构建特色功能,提供以人文内容揭示为核心的智慧文旅服务。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入藏图书日渐增多,作为图书馆基础业务的图书采购验收、分类编目、典藏管理等工作愈加繁重。为减少采分编工作的人工成本、提高图书馆工作效率,文章重组采分编工作流程,综合采用工业机器人、机器视觉等技术,设计适用于图书采分编业务流程的智能作业系统。该系统的落地将实现自动机械化操作替代重复的人工操作,完成自动验收、智能化分类编目等信息化数据处理,以降低图书馆员劳动强度,提高服务效能,深化智慧图书馆理念,打造“智能化编目”新业态,为未来图书馆业务优化提供创新方案。  相似文献   

15.
ABSTRACT

Libraries are responsible for the safety, security, and welfare of their patrons, employees, collections, buildings, and property. Well-designed library spaces enhance the overall security and safety of the library building and its users. One potential tool to assist in assessing library spaces and building design is the Crime Prevention through Environmental Design (CPTED) methodology. This article presents a case study in which a CPTED checklist was used to examine safety and security design features in an academic library environment. In conjunction with other safety measures, including dedicated safety committees, expert-led safety trainings, and ongoing conversations about security in the library, the CPTED checklist can help inform library conversations about building security and contribute to a safer, more secure atmosphere in which students can thrive.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技术为图书馆智慧服务带来机遇与挑战,图书馆新系统平台建设刻不容缓。旨在探讨下一代图书馆系统平台发展现状及对策,为建设一流高校智慧图书馆提供实践案例与参考依据。[方法/过程]梳理图书馆系统平台发展脉络,在盘点现有的国内外下一代图书馆系统平台的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以南京大学为例,探索图书馆新系统平台的建设方案。[结果/结论]智慧图书馆将通过建设一体化电子资源管理平台并打造NLSP,提升图书馆资源管控和知识服务水平,构建开放共享的智慧图书馆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结合我国智慧图书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建设,分析我国智慧图书馆研究和建设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方法/过程]利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科技期刊等对我国2010-2019年关于智慧图书馆的CSSCI期刊研究论文进行检索,对其主要研究主题进行总结分析,并通过网络探讨中国智慧图书馆的实践建设现状。[结果/结论]研究发现:中国学者对智慧图书馆的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智慧图书馆的概念与特征、智慧图书馆系统平台的开发、智慧图书馆的智慧管理和智慧图书馆的智慧服务等几个方面;中国各类型图书馆在积极探索智慧图书馆的智慧空间、智慧管理和智慧服务的应用实践,但公共图书馆的智慧化实践建设较高校图书馆相对滞后;目前我国智慧图书馆研究与应用实践的关注度逐渐增强、研究主题逐渐丰富、应用实践建设逐步展开,但智慧图书馆基础研究不足、对新技术在智慧图书馆中的应用研究不深入、理论研究成果在智慧图书馆的应用实践不全面。  相似文献   

18.
ABSTRACT

English medieval cathedrals are a group of buildings of exceptional significance and they contain collections of equal importance. Both the historic building fabric and the artefacts are vulnerable to environmental deterioration. However, unlike buildings owned by heritage organisations, the primary purpose of cathedrals is to further the Christian mission, and the conservation of the building and collections is required to be conducted within these constraints. Increasing visitor numbers and the installation of sophisticated exhibitions makes the task of conservation all the more demanding. Next to mechanical damage, environmental factors are the greatest source of deterioration to sensitive fabric and collections. However, until recently, there has been little systematic study of English cathedral environments and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uses and control measures. Detailed studies undertaken on 20 cathedrals in the past two decades have provided an insight into their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and how they differ as a group from many other historic buildings, as well as the passive conservation measures that can be implemented within their primary function.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 现有用户行为模型能甄别用户的差异,挖掘用户深层次需求,实现图书馆智慧化精准服务,将用户行为模型运用于"智慧门户"建设,可为"智慧图书馆"建设提供实践案例和参考依据。[方法/过程] 在对现有的图书馆门户系统和用户行为模型进行分析和梳理的基础上,以重庆大学图书馆"智慧门户"建设为例,探索用户行为模型在图书馆"智慧门户"的架构方式。[结果/结论] 实践证明,基于用户行为模型的图书馆"智慧门户"可实现用户、资源、服务以数据为中介的交互,能更准确地预测用户行为和需求,让数据成为图书馆智慧服务的决策依据,是图书馆实现"智慧化"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The Reference Librarian》2013,54(67-68):161-173
Summary

While educational partnerships between academic libraries and public schools have taken many forms throughout the later half of the century, a less common approach to building learning communities is coordinated outreach visits by academic librarians to secondary schools to provide active-learning, hands-on workshops that include remote access to the wide rang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and electronic resources available in academic libraries today.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concept and practice of learning communities, establishes a connection between learning communities and information literacy, and offers an outreach model that promotes information literacy and expands the academic learning community to college-bound high school stud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