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众多哲人对其进行了独到的阐释。杨简在此背景下,透过心学的视野,解读道器关系,提出了“道即器”的论断,认为器中蕴道,道器本一。其观点与朱熹和陆九渊相比,各具特色,有同有异,对杨简与朱、陆道器观的异同进行剖析,对我们深入理解道器关系甚具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有句古话:"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易经》中古人对世界的基本认识,是从道、象、器三个层面来的。"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易者象也,象也者像此者也"。"道"指的是"无形的规律","器"指的是有形的物质,"象"相当于今天所说的"建立模型"。其实,不仅仅中国古人对世界是这样认识的,西方很多哲人也有类似的观点。如康德把世界  相似文献   

3.
“道”和“器”是中国古代的一对哲学范畴,早在先秦时代就提出来了。《周易·系辞传》中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认为“道”不能离开“器”而存在,提出“无其器则无其道”的命题,即是说“器在道先”。如果说“立德树人”是教育之“道”,那么信息化就是教育之“器”。“据器而道出”,“无器而道毁”。  相似文献   

4.
《易·系辞上》中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教育就是对道与器的传承与创新,因为需要传承文化才出现教育,但教育绝不只是为传承而出现,它更大的意义在于创新,在于道与器的创新。如果说传承是一种复制,那么创新就是一种突变,突变可能有好也有坏,但没有突变,就是  相似文献   

5.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道"与"器"在中国传统哲学中是两个相对的概念,其中的差别是微妙的.<学记>与<大教学论>分别是中国与西方的第一部教育学专著,<学记>重视形而上之"道",<大教学论>重视形而下之"器".  相似文献   

6.
翁乾明 《福建教育》2023,(26):18-21
<正>一从文化的视角来看,学校大型学生活动实际上是一种文化活动,其组织开展要遵循文化规律。余秋雨先生说得好:“文化,是一种包含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共同体。它通过积累和引导,创建集体人格。”简单地说,文化就是集体人格,就是公共人生,它是由形而上的精神价值和形而下的生活方式构成的二元结构。“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文化也可以分为“道”与“器”两部分,“道”就是形而上的、看不见摸不着的精神价值;“器”就是形而下的、看得见摸得着的生活方式。为了更加简明起见,  相似文献   

7.
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相互关联和争论使教育研究者在不断的反思中形成了各自的思路与核心立场,同时也说明了该研究本身所隐含的价值性。面对历史,教育研究者如何能够推陈出新、避免走重复路线,扬长避短、开展深层次变革,心态平和、在"禅悟"的境界内会意二者的精神实质,是新阶段重新审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关系的科学使命和哲学意蕴。  相似文献   

8.
《易·系辞上》中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教育就是对“道与器”的传承与创新,因为需要传承文化才出现教育,但教育绝不只是为传承而出现,它更大的意义在于创新,在于“道与器”的创新。如果说传承是一种复制。那么创新就是一种突变,突变可能有好也有坏,但没有突变,就是一潭死水,教育就成为了只有知识成长,没有思想进化的活动。  相似文献   

9.
社会的发展,必须围绕"以人为本"这个核心.对于我们办学来说,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培养优秀人才;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帅为主体,建设和谐校园."以育人为本",源于"大学之道在于育人,而非制器".人才培养是人学最根本的使命,也是大学存存价值的集中体现,这是自大学诞生以来水恒的主题.  相似文献   

10.
教师职前教育中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老问题。在诸多解释路径中返回到哲学源头,从实践、实践智慧、认知的知识和明智的知识的差异中检视理论与实践的发生空间、思量对象、活动本性和作用机理,并通过高观点下的哲学审视,可以挖掘出理论与实践问题的根源所在,从而达致一种对教师职前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认识的自为超越。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再认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发展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必须坚持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科学内核,并从市场经济的视角,深入开掘其内蕴。为此,有必要对有关的几个理论观点加以重新审视和深入思考。这些理论观点主要是:关于财富创造及其形成要素的观点、关于科技工作和经营管理是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观点、关于资本家作为生产指挥的活动也是形成商品价值的生产劳动的观点以及关于非劳动生产要素是收入来源,但不是价值源泉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传统儒学一般认为道既可从本体上说,亦可从生成论上说,器则是从形而下层面来谈的.船山认为道是器的规律性所在,是生成论角度的道,道本身并非本体意义的道,器则是道的外在化体现;道器乃一体两面的东西:"两面"是指道、器,"一体"指的是"物",即道、器表现为"物"的两种类属性.从形而上层面来说,道、器、物的形而上属性均表现为一气.船山所重构的道器关系表现为:据器而道存、无其道别无其器,器道相须不离三层次.船山道器现业已实现了对传统道器观的价值开新.  相似文献   

13.
刘漪 《现代语文》2009,(11):53-54
叶适的义利观是叶适全部思想的最核心部分,而这样的义利观的哲学基础就是他的道器观。叶适通过对道器关系的论述进而阐述了义利不可分,以义统利的观点。这样的观点对于今天的社会主义义利观的建设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语文教育学术界呈百家争鸣的状态,而其中历经时间最长、争论最多的也就是对语文教育功能的探讨了。什么原因呢?因为语文教学是我们的母语教育,这就决定了其有着独特的功能和价值,且这种功能和价值具有多层的复合性。学术界对此的争论主要就是在语文教学中人文性和工具性孰轻孰重的问题。这种争论由来已久,上至古代有"文"与"道"之争,下至现代有"功利本位"与"人文本位"之争,其实后人之争,也就是历史上文道之争的延续。"功利本位"与"人文本位"的概念是四川省教育学会研究员纪大海先生根据论争者的意见提出的,其实也就是到底重工具性还是重人文性。纪先生认为,不论是功利本位论还是人文本位论,论者们都从各自审视问题的角度出发来认识语文教育的功能,各有其理,自成体系。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不足之处,就是他们都属于单功能论者,尽管他们都承认语文教育的多种功能,但他们往往又要在这种功能中起一个核心或基本功能。纪先生的观念是,语文教育绝不是单功能,而是复合功能,也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整合。笔者颇认同纪先生的观点,下面笔者将从语文教学中的一、环——作文教学来阐述自己的观点。据笔者的观察、了解和分析,现代中学生作文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继续教育不但在实践上有替代成人教育之势,而且我国文件中也暗含"继续教育包含成人教育"之隐意,这与原来的"成人教育包含继续教育"观点相悖。"成人教育"与"继续教育"在我国教育发展过程中类似"孪生姊妹",在实践过程中似乎难以厘清二者的关系,这对理论研究与实践都产生一定的影响。基于这种情况,在综述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文章从对象、目的、内容及在教育系统中的定位等维度重新审视二者的关系,以期能对相关研究与实践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6.
<正>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有关语文教学"道""器"之争,也即有关语文的"人文性"、"工具性"的争论,不知因何而起,也不知何时能止。给人的总是一种此中有真味,欲说又无言的滋味。近来,重读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新《规范》有六条基本内容。其中第四条是"‘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也就是说育人是所有老师的责任,这些老师是不分学科的,育人是所有学科共同来承担的任务。  相似文献   

17.
道德教育的根本作为:引导生活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道德:成人之道 道德教育的根本使命就是要引导人走上"成人之道".道德教育的根本作为是在引导我们以人的存在方式去生活.在生活论的视域中,道德就是人们所选定的特定的生活价值,道德教育就是要帮助人用道德作为参照点来确定生活的方向和道路,使人能够生活得"更像一个人".  相似文献   

18.
一、思想教育内容上的“扬”与“弃”“扬”与“弃”的关系,就是继承与摒弃的关系。坚持“扬弃”的观点,就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观点。以“扬弃”的观点来审视思想教育的内容,一个重要的问题就在于如何科学地处理好传统教育与典型教育的问题,特别是对传统教育的处理,必须正确运用“扬弃”的观点。一方面,传统教育是教育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形成的,如“延安精神”、“长征精神”、“雷锋精神”等,它们曾经对提高思想觉悟起过巨大的作用;另一方面,这些传统教育的内容都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如何在…  相似文献   

19.
"教育理论对教育实践的价值"是当前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关系问题探讨的核心命题,而关于此命题的探讨又多局限在有关"教育理论对教育实践的指导价值"的争论中。这种提问方式忽视了作为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主体、也是其价值指向和服务目标的人。解决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问题首先必须明确教育理论对人的价值,进而阐明"除指导价值以外,教育理论对教育实践的价值"。此外,在教育理论对教育实践的指导价值中,还应区分直接指导价值和间接指导价值并更多地关注后者。  相似文献   

20.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阐释了人要成大器,首先要重视自己的文化道德修炼,不断提高承受领悟能力,最终厚德载物而成功!文化视野下的历史教学,就是要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富有情感的、有利于学生释放潜能的文化背景,通过对教学内容的选择与重组、整合与探究,将学习知识与培养能力结合,培养能力与提高认识并重,融合理性与人文精神,开阔学生眼界,启迪学生智慧,促进其掌握方法、建立价值观和确立人生目标与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