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到底应该弘扬哪些方面呢?如何来弘扬呢?下面我们展开来进行论述。一、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必然是弘扬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首先,我们在文言文教学中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民族精神。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结  相似文献   

2.
弘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实现"中国梦",是党中央提出的重点目标。文化精神是一个民族的根,只有站在文化精神的立场上来不断地提升国民的素质、不断地扩大文化精神的号召力,才能实现"中国梦"。目前我们首先要从青少年学生的教育入手,大力培养青少年学生的民族精神,推进青少年学生的"中国梦"教育,为实现"中国梦"目标提供人才支持。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这一阐述,昭示了塑造民族精神的深远意义。那么,学校教育如何担负起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重任,让民族精神照耀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呢?一是通过学科教学,让青少年学生全面了解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深层内容,是民族历史活动中的个体和群体表现出的富  相似文献   

4.
在中小学中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关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系民族的未来,意义十分重大。我们要把它作为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切实抓紧抓好,从青少年学生抓起,从细节小事入手,努力使中小学成为培育民族精神的“摇篮”,促使青少年学生专门组中爱国主义的情感,增强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和自信,确保中华民族精神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5.
爱国主义精神是每个公民都应具备的一种纯洁而高尚的思想感情与道德素质。因而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以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与思想感情。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应如何对青少年进行有效的爱国主义教育呢?面对这一议题,许多人会说,要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与自豪感等。笔者认为,这样说固然是正确的,但还没有抓住爱国主义教育的核心要旨。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他们的民族使命感,  相似文献   

6.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不断加快。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现在全国上下都在大力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活动。那么,怎样在中小学开展好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呢? 我们认为,搞好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关键是进行课堂教育的教师,重点是受教育的学生。下面试谈几点看法。一、为什么要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首先,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既是全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2004年 3月 31日,中宣部、教育部联合下发的《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从…  相似文献   

7.
红色经典,是心灵的滋养,是精神的提升,也是文化的传承和积淀,是我们进行未成年人教育的取之不竭的精神宝藏。英雄人物身上集中体现着高度的革命爱国主义精神、理想主义精神、乐观主义精神,这正是当今青少年所缺乏的。学习英雄,还可提高精神境界,锤炼意志品质,增强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观看红色经典影片,还可从中了解民族历史,感受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同时对当前不健康的文化侵蚀起到了一定的抵御作用。那么,怎样才能使青少年有意识观看红色经典影片,重构精神长城呢?必须了解民族屈辱的百年史。牢记国耻,激活青少年心底深处的爱国主义情感…  相似文献   

8.
探究民族精神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民族精神具有工具性价值与内在性的价值,如何发挥两者的作用?从中美文化对于引起各自不同的民族精神意识的价值冲突来看,在审慎诉求历史的同时必须清楚地理解:更重要的是民族精神的主题让我们反思该如何评价未来,这正是未来的价值所在。作者主张一种全球性的价值体系,在这种价值体系中,原始的民族差别可以得到包容或通过一种核心的精神得以汇合,超越各个独立的民族而成为一种人类精神。  相似文献   

9.
素质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 ,而培养人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则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所在。小学语文教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 ,则必须在发展学生语文能力的过程中 ,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一、改造课堂 :我们必然的选择  改造我们的课堂 ,首先应该从冷静地反思我们的教学开始。究竟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中 ,哪些做法抑制了学生创造精神的培养呢 ?我想 ,以下的一些教学则反映了相当范围的语文教学的现状。1.教学更多地重视知识的传授 ,乃至灌输 ,轻视创造精神的培养。拿造句来说 ,这项训练 ,本来有利于发展学…  相似文献   

10.
高加佑 《贵州教育》2010,(11):22-22,24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重在实践,贵在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明白:我们的德育目标首先应该是培养一个合格的公民,然后才是其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应该着重从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人手,从小范围到大范围,从低级到高级进行,从关心热爱爸爸、妈妈开始,到关心热爱同学,再到关心热爱他人。从爱家开始,到热爱班级,  相似文献   

11.
正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是贯穿古今的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学好历史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是当代青少年健康发展的需要,是实现中华民族振兴的需要.怎样学好历史呢?一、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民族精神的载体是人民大众,历史上出现无数的英雄模范人物,在他们身上表现出来的优秀品质是民族精神的具体化,是培养学生民族精神的生动材料.如人文初祖黄帝;"路漫漫其修  相似文献   

12.
青少年是我们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帮助广大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是新时期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的一项重大课题。打开九年级思想品德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扉页上用隽秀的字体展示给我们的是《社会主义荣辱观》。如何对九年级学生进行"八荣八耻"教育呢?笔者作了如下  相似文献   

13.
刘国英 《辽宁教育》2013,(3X):61-62
<正>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只有不断增强广大青少年对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和自信,弘扬民族精神,才能产生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我们的民族才能振兴,我们的国家才能兴旺发达。几年来,辽化小学一直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德育工作的主旋律,具体做法是:一、从课堂教学的主渠道抓起,逐渐渗透民族精神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也是进行以民族精神为核心的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几年来,我们一直重视课堂教学的民族精神的德育渗透,并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和实践,把德育目标和实施情况作为评定一节  相似文献   

14.
于红 《现代教育》2003,(14):6-7
继党的十六大提出在我们全民族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伟大任务之后,2003年春天,我们全国人民遭受了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袭击,党中央又号召我们全国上下弘扬民族精神,众志成城,共度难关。那么,什么叫民族精神?什么是我们的民族精神以及新时期我们应弘扬和培育哪些民族精神?弄清这些问题,对于我们坚定信心,增强克服困难的自觉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到2006年,已是"文化大革命"发动四十周年。四十年前开始的这场肆虐神州十年之久的民族浩劫,留给了亲历者难以忘却的记忆。可是我们的青少年学生对文革是怎样的一种印象呢?他们对这场大风暴所知甚少,甚至不知文化大革命为何物。即使有一点认识,往往也是一鳞半爪和  相似文献   

16.
在中小学开展民族精神教育,不断增强广大青少年对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和自信,振奋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紧迫的政治任务。近年来,我们充分发挥易县老区优势,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历史与传统教育之中,从培养造就四有新人的战略高度出发,本着对党对人民极端负责的态度,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为主线。  相似文献   

17.
刘欣然 《现代语文》2013,(6):127-130
国学经典是一个民族心路历程的折射,它的认识、教育和审美作用是其他任何东西无法替代的。千百年来,已经成了我们民族精神约定俗成的教科书,成为一种长效的民族素质滋养剂。著名学者、教授于丹女士在《阅读经典,感悟成长》中说:"为什么我们要阅读经典呢?经典能告诉我们什么呢?我们能够从中学到的无非是一种态度,一种最朴素的、最基本的,从当下出发的、推己及人发现内心的这么一种态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  相似文献   

18.
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口益凸 显,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博大精深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培养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 者,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重要作用。那么,如何通过古 诗文教学传承传统文化,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丰厚学生的文 化积淀呢?  相似文献   

19.
从教育角度看,“订正”是从小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缜密思考、严格要求自己的良好习惯,从而有助于青少年学生严肃认真的思想作风和学习习惯的养成。如何进行订正呢?老师什么时候要求学生订正呢?这里一系列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需要科学地加以回答和解释。前一段时间我到杨思中学听课,他们的教学,特别是他们的订正教学给我留下非常深刻印象,引发了我深刻的反思。  相似文献   

20.
有一位作家说:“最为重要的,就是首先要弄明白自己是谁的儿子!这是一个寻找和认识血缘的、令人惊心动魄的过程。”阅读韩军,不由自主地想起这句话来。是的,在中国教育呼唤反省时代快快到来的今天,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和作家一样,同样需要对于自身精神资源的寻找和确认。韩军成名极早,但我们可以断定,仅凭他的个人才华和理想信念是成就不了一位教坛巨匠的。他必须真正找到他的精神资源,这资源植根于民族,散落在民间。昨天我们有过怎样的迷失?今天我们该有怎样的反思?明天我们会有怎样的作为?我们相信韩军,我们期待韩军,我们能从韩军的字里行间找到些许答案。教育的答案,不该也不会在风中飘。(袁卫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