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借鉴传播学的基础理论论述了档案传播的涵义、受众及受众理论在档案传播中的核心地位,文章还分析了我国档案传播的现状及其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档案信息网相比档案馆,受众类型更加多样。要增强网站信息传播效果,满足不同受众需求,可以把受众细分为现实受众和潜在受众,制定相应的网站传播策略。最后要注意统筹传播策略和稳定现实受众、争取潜在受众这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2002级博士生卫奕。在2005年第5期《档案学通讯》撰文认为:在档案信息传播中实施人文关怀的具体内容包括:1、传播者的人文定位——建立真正意义的公共档案馆。即提供一个民主渠道,让不同的人能够进入到主流。进入到一个开放的历史环境中。2、受众培养——构建适应人自身精神需求的档案审美文化。促使受众超越对档案信息的实用功利性和工具性行为的限定,上升到一种自觉境况,形成具有较高水准的审美观念。增强对档案信息传播的敏感度和把握档案信息意义的“情商”,通过接受档案信息触发美好情绪和有益思考,充实和完善自身。3、档案信息阐释——档案信息传播的人文使命。“客观真实”和“述而不作”是档案信息传播的基本原则。关注细节和故事化叙述是有效的传播方式,图像化则为当下档案信息传播的具体策略之一。  相似文献   

4.
档案信息网相比档案馆,受众类型更加多样.要增强网站信息传播效果,满足不同受众需求,可以把受众细分为现实受众和潜在受众,制定相应的网站传播策略.最后要注意统筹传播策略和稳定现实受众、争取潜在受众这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王亮 《声屏世界》2001,(5):44-45
受众,是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是信息传播链条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传播过程赖以存在的前提和条件:现代传播学研究表明,传播并非单向的过程,它并不以受传接受信息为终止,而以受传对信息作出反应为新的起点?传播根据受众提出的反馈信息,调节传播内容和方式,对提高传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研究新闻传播效果,既要充分重视受众因素,既重视受众的社会层次性、社会心理及行为特征、受传需求、物质基础等,也要在明确我国新闻事业的性质、地位和任务的前提下充分认识到传播者、媒介和信息对传播效果的作用,甚至还应充分考虑到我国的历史传统以及现实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因素对传播效果的制约作用,只有把传播与受传作为一种附加有各种内在外在条件的对立统一过程去进行多层次的综合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档案信息资源与自媒体的介绍,提出了自媒体是一种信息共享的即时交互平台。利用自媒体传播,档案信息资源传播的受众范围扩大,为解决档案信息传播不畅的问题提供了一个新鲜的传播机制,但目前存在着可供传播的档案信息资源少、档案信息的"把关人"发生变化引起了档案信息的真实性等问题。因此,笔者从立足现有馆藏、改变传播策略、对档案信息进行把关以保证档案信息的真实性和明确受众目标三个方面提出了怎样更好地建设自媒体时代的档案信息资源传播创新服务。  相似文献   

8.
论现代档案信息传播中媒介运用的三大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媒介是“直接为接收者传递或运载特定符号的物质实体”,是信息传播的重要构件,档案信息要向受众传播,必然要运用到媒介。目前,档案部门运用的媒介可划分为四个类型,即语言媒介、文字媒介(包括档案原件和印刷媒介)、声像媒介(照片、广播和电视)和新媒介(互联网、手机等),这四类媒介各有其信息传播的特点,档案部门只有遵循媒介运用的三...  相似文献   

9.
档案信息实行分众传播是适应档案信息受众分化、馆藏档案数量迅速增长及档案信息利用服务网络化的需要.档案信息分众传播有别于传统的传播方式,它以承认差异性为前提、以提高传播效率为目的,因此,需要制定适应分众传播理念的档案信息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10.
李艳  王燕侠 《新闻前哨》2009,(12):69-70
传统的电视传播模式中,传者将信息传至受众,传播过程就结束了,受众与媒体之间不可能交流,传者与受者是单向的传播关系。这种模式使“传”“受”双方明显处于主动与被动的不平等地位.受众不能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传者也不能及时得到信息反馈。随着传播学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受众并不是消极被动的接受者.相反.他们是积极的参与者。  相似文献   

11.
针对我国现阶段信息需求多元化、个性化的特点,并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自身的特点,将分众传播中的有关理念运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传播实践中是分众传播时代的自然现象.较之传统的档案传播模式,分众传播视角下的档案传播模式中的因素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本文主要以传播主体、受众和效果为落脚点,从分众传播的角度来研究非物质文化档案传播,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传播为载体,以分众传播理论为研究工具,以期用分众传播理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传播提供理论指导,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传播中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论档案信息传播的障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档案信息传播障碍是指不利于档案信息传播正常进行的种种现象和因素。档案信息传播障碍的存在,使档案信息难以畅通无阻地传递给档案信息用户,用户难以及时方便地获得和利用档案信息,进而影响了档案信息价值的充分实现。……  相似文献   

13.
当今社会,传播媒介多种多样,信息无穷无尽,任何受众接受传播都是有选择的。这种选择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以新闻价值为标准的积极主动的选择。因此,在探讨新闻价值时,一定要对其受传因素作深入系统的研究。 一、受传的价值标准 马克思说:“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满足他们的需要的外界事物的关系中产生的。”(《马恩全集》第19卷406页)这告诉我们,在研究价值时,不仅要看到它的客体即外界物,还要看到它的主体即满足需要的人。就新闻传播而言,新闻产品的消费主体是受众,受众接收传播,就是对新闻产品的消费。对于新闻价值来说,既要研究作为客体的新闻事实,更要研究作为主体的受众,受众是新闻价值的真正主体和最后检验  相似文献   

14.
朱强 《兰台世界》2005,(9):48-48
人类需要传播信息,传播信息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社会本能。科技档案信息传播是指通过运用信息传播规律,交流和传播科技档案信息,从而达到科技档案信息共享的一项工作。一般说来是指科技档案信息从档案部门向可能的使用方(即信息的受传者)传递和流通的过程。档案部门作为存在于信息生产部门和受传者之间的“媒介”,由它实现科技档案信息的传播,它的工作的水平与质量也会影响着科技传播系统的效率和速度。  相似文献   

15.
档案信息传播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档案信息传播效果是指档案信息传播活动对受众及社会所产生的一切影响和结果。对于长期具有封闭色彩的档案信息而言,对其传播效果的关注本身就意味着一种进步。档案信息传播效果研究的目的在于,使档案管理者真正关心档案信息传播的实际结果和档案信息价值的实现,同时探索获得理想的档案信息传播效果之途径。由于档案管理的集中性和专业性,档案馆是面向社会传播档案信息的主体,所以档案馆的档案信息传播效果成为本文研究的重点。一、档案信息传播效果的构成及特点一般来说,传播效果都是通过传播活动作用于受众心理,在受众认知、情感及行为乃…  相似文献   

16.
当前,新媒体以其互动性、及时性、便捷性、海量信息等特点,迅速展现了其在信息传播方面的独特优势。本文以国内外档案部门利用新媒体开展档案文化传播的经验和做法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档案文化传播与新媒体方面的可融性及可鉴性,学习和领悟新媒体的传播特性、方式手段和发展方向,了解新媒体受众群捕获、消化信息的习惯,培养档案工作者在传播优秀文化实践上的主动意识。一、新媒体概述"新媒体"这一概念的提出可以追溯到40多年前。  相似文献   

17.
噪声在档案信息资源传播过程中增加了被传档案信息资源的不确定性,进而影响档案信息资源价值的充分有效发挥。传播学视角下,档案信息资源的特殊性、传播环节和要素的复杂性是噪声滋生的土壤;特定的文化、政治、经济和科技因素是档案信息资源传播中噪声滋生的主要诱因。因此,通过依法治档,科学开发等解决思路,可以达到控制和消除档案信息资源传播过程中噪声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新闻界》2017,(2):48-58
中国文化在国际社交媒体的有效传播中,传受关系并不是发散和非对称的,而是具有传者和受众之间的层级对称性,形成一种趋同和趋近的"话语流动圈"。这种话语层级并非基于实体性或线下性的社会因素,而是基于线上性和准虚拟化的话语特征。在有效信息流动中,受众最有可能对和自己的话语层级相近的传者进行反馈,传者得到的反馈最有可能来自和自己的话语层级相近的受众。对传-受者的话语层级基于线上活跃度、互动性、影响力的定量检验和分析显示,中国文化在国际社交媒体传播中的"话语圈层"现象,在所考察的媒体样本中是存在和显著的。社交媒体研究需充分重视传受关系和传受结构中的"话语圈层"效应和机制,以及在这种结构背景下的信息流动有效性和话语传播规律。  相似文献   

19.
档案主要是文化活动的载体,其价值与功能也主要是精神文化方面的。档案把我们和过去直接联系起来,使我们博古通今学贯中西。它是人类信息的资源、知识的宝库、文物的积累,它对我们了解过去、现在和未来,对于我们解决一切问题都具有重要的作用。过去,我们一般较为重视档案信息传播等文化功能;现今社会,档案的用途更加广泛,在信息时代,市场经济机制日益完善,社会飞速发展,每时每刻都有成千上万的人,为了各式各样的需要而亟须利用档案。  相似文献   

20.
祝金梦  贾慧娟 《山西档案》2021,(1):111-119,93
[目的/意义]微媒体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媒介,具有简短、微小、精确的传播特征,在为档案信息传播工作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造成了多样化的传播风险,亟待规制。[过程/方法]首先阐释微媒体环境下档案信息的传播特征,同时从传播源、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受众等方面系统梳理档案信息微传播所面临的风险。[结果/结论]结合档案信息传播内外部环境提出风险应对策略,即提升传播主体的专业素养、加强传播技术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深化微媒体平台运维制度建设、健全微媒体传播的监督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