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小学生》2005,(6):14-15
男孩有男孩的特点,女孩有女孩的秉性,可在现实中我们总能看到一些特殊的孩子,他们的表现往往是异化(男孩女性化,女孩男性化)了,这些男孩没有了男孩特点,女孩丧失了女孩秉性的学生在和同伴的交往中也很不受欢迎,甚至成为他人取笑和谈论的对象。导致这些孩子“阴盛阳衰”的原因,曾经有很多人认为是学校女教师(尤其是幼儿园和小学)人数过多所导致的,科学研究和事实已经证明,这二之间并不存在这种必然的联系。大家或许能从下的真实故事中找到一些原因,得到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2.
《家庭教育》2002,(1):30-30
如果小孩子的培养教育完全由母亲“把持”的局面不改变,肯定是不利于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发展的。不仅会使男孩“女性化”,女孩的性格也会更加的柔弱。当然,不是说男人都是“完美无缺”的“完人”,他们有的感情粗糙,态度粗暴;有的粗心  相似文献   

3.
男孩的阳刚不足,也就是所谓的“男孩女性化”现象,这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青少年教育问题上不断突显的社会现象之一。导致男孩阳刚不足的原因很多,刨根究底,其原因主要来自于社会、学校、家庭和化传统。  相似文献   

4.
正在为孩子挑选玩具时,你是否发现女孩玩具和男孩玩具泾渭分明?给孩子挑选玩具需要严格按照性别来吗?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新加坡科技学院助理教授林竖美表示,所谓的女孩玩具和男孩玩具是一种误区,父母不要过于纠结玩具的"性别"。比如,烹饪玩具并不会让男孩变得女性化,这只是允许孩子通过模仿过程学习。再比如,有专家认为,  相似文献   

5.
“男孩女性化”现象是近年来不断突显的社会现象,导致男孩女性化现象的原因很多,究英根源主要来自四个方面:文化、社会、学校、家庭,而这四个方面的因素也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从当今的学校教育来看,教师对学生的性格导向是呈女性化的,无论是评三好学生,还是选班干部都是以女孩子的性格为标准:听话、顺从、谦虚、文静、行为端庄、举止规范、认真仔细、严格要求自己、遵守纪律。学校和老师所要求的这种好  相似文献   

6.
《小读者》2013,(3):80-80
有心理学家曾对两千余名儿童作过调查,结果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过于男性化的男孩和过于女性化的女孩,其智力、体力和性格的发展一般较为片面,智商、情商均较低。相反,那些兼有温柔、细致等气质的男孩,兼有刚强、勇敢等气质的女孩,却大多智力、体力和性格发展全面,文理科成绩均较好,往往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喜爱。成年后,兼有“两性之长”的男女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里,更能占据优势地位。  相似文献   

7.
编舞构思,是把舞蹈的文学构思进行总的舞蹈动作设计。少儿舞蹈《剁辣椒辣》的文学构思,分为三个内容:1.众女孩欢快地剁辣椒,一男孩出场逗女孩生气,男孩被哄走;2.男孩系花头巾乔装女孩上场,混入女孩中,带领女孩尝试剁辣椒,一女孩怕辣,被男孩灌吃辣椒,众女孩辣得不行,怕辣女孩被“辣死”;3.“辣死”女孩被男孩胳肢“生还”,大家跳起了欢乐的《剁辣椒辣》的主题歌舞…… 我在进行编舞构思时,首先想到的是主体动作的设计。《剁辣椒辣》,主要表现湖南儿童不怕吃辣  相似文献   

8.
王芳 《早期教育》2001,(9):8-10
许多人认为,幼儿园里如果全是女教师,将会使幼儿的性别化过程出现偏差——男孩女性化,女孩女性度过强。而若能有男教师“加盟”,则会对幼儿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部分有条件的幼儿园开始引进男教师。  相似文献   

9.
叶建红 《湖南教育》2002,(15):45-45
尊重幼儿的性别差异,克服他们的性格偏差人往往因性别不同而表现出明显的个性差异。比如女孩子一般比较文静,爱整洁,口齿伶俐,善于表达,会关心人,但胆子较小,感情脆弱,好哭,爱生气。而男孩子一般心胸比较宽广,说话办事比较爽快,意志比较坚强,有一定的忍耐力,比较有主见,思维较迅速,但粗心,不善观察,办事不精细,粗野,不善表达等。男孩与女孩的性别差异,往往使人们形成偏见,认为男孩玩“布娃娃”是没出息,女孩子玩“冲锋枪”不应该。过早的女性化损害了女孩的独立性和自信心,过早的男性化也影响了男孩子思维的细致性和…  相似文献   

10.
如果世间真有轮回,来生还做女孩。许多女孩都羡慕男孩,都做着一个男孩的梦,可我却独独喜欢女孩。娴静是女孩的代名词,男孩是绝对沾不上边的。安安静静的女孩被人称作“娴静”,语气中满是赞扬,安安静静的男孩则被称为“呆板”“冷漠”;爱说爱笑的女孩称为“活泼可爱”,爱打爱闹的男孩则被称为“调皮捣蛋”;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女孩称为“光彩照人”,穿件鲜艳衣  相似文献   

11.
未来有无男子汉●许世国男童女性化性别差异有一定先天特征。男孩玩皮、好动,独立性、坚持性、自制力较强;女孩文静、善思,感情较脆弱,依赖心、顺从性较重。阴柔阳刚也才构成了一个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但现在有些男性小公民心理素质开始“异性化”:在父母面前,“冲...  相似文献   

12.
我不同意男孩"娘"的说法.在幼儿园时,女孩讲故事、与同学交流等都得心应手,而男孩语言表达、吃饭午睡自理等很多方面相对晚熟.长大一些后,男孩心智成熟度高了,很多方面已经不输于班上女孩,有的男孩还当上了班干部.而且男孩在数学、自然、动手能力等方面相对有优势,在这些方面一点也不"娘". 综观全校范围和小学全程的教学过程,男孩并不落后于女孩.在少先队大队长、班长等岗位上,女孩由于自律性强可能略占优势.但在课堂表现和班级学业成绩上,全校基本是男女生平分秋色,男孩普遍落后于女孩的情况并不存在.  相似文献   

13.
信息     
《教师博览》2012,(5):32-32
上海八中将办“男子中学”近年来,“男孩危机”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上海市黄浦区与华东师范大学日前签订合作协议,依托上海市第八中学在高中学段探索建立男子中学,应对当前教育领域普遍存在的“男孩危机”,解决学校“阴盛阳衰”、“男孩女性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香港大学发布一项测试结果显示阅读能力阴盛阳衰。小学阶段,女孩的语文成绩普遍比男孩好。相对于“先天优势”的说法,香港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谢锡金教授在北京市朝阳区“儿童文学促进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研究与实验”观摩研讨会上的解释是:“语文教材和课外读物更‘女性化’,对男孩子缺乏吸引力!”“在一项针对小学四年级学生进行的阅读能力测试中,  相似文献   

15.
幼教博览     
美国:流行双性化教育美国心理学家曾对两千余名儿童做过调查,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过于男性化的男孩和过于女性化的女孩,其智力、体力和性格的发展一般较为片面,智商、情商均较低。这个发现印证了今日美国的一种崭新的教育思路——双性化教育。如何开展“双性化教育”?美国专家提出了如下建议。1.鼓励孩子向异性学习。2.增加男孩女孩接触的机会。3.不宜将性别特征区分过清。4.顺其自然,切忌威逼强迫。5.避免走极端。丹麦:孩子放在外面“置之不管”德国:“善良教育”从爱护小动物开始爱护小动物是许多德国幼童接受“善良教育”的第一课…  相似文献   

16.
大约在距今五千多年前,母系氏族社会开始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从此,女性的社会地位日趋下降。小时候,我就问过很多人:“为什么人们都说男孩比女孩好?”得到的答案大多是女孩不如男孩有力气,不如男孩有本领。可我要大声质问:谁说女子不如男?  相似文献   

17.
《现代语文》2005,(8):28-28
一天夜里,男孩骑摩托车带着女孩超速行驶,他们彼此深爱着对方。女孩:“慢一点……我怕……”男孩:“不,这样很有趣……”女孩:“求求你……这样太吓人了……”男孩:“好吧,那你说你爱我……”女孩:“好……我爱你……你现在可以慢下来了吗?”男孩:“紧紧抱我一下……”女孩紧紧拥抱了他一下。女孩:“现在你可以慢下来了吧?”  相似文献   

18.
杨蕊 《学前教育》2011,(6):23-23
大班进行时装“走秀”活动时,按照惯例,一名男孩和一名女孩组成一组。轮到天佑出场,她竟然排在男孩队伍里,还顺势从女孩队伍中拉起了甜甜的手准备出场表演。下面的孩子都笑了,还有的大声喊:“天佑,你是女孩,快下来啊。”“你分不清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吗?”只见偏男孩性格、一头小短发的她,  相似文献   

19.
美国流行“双性化”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心理学家曾对两千余名儿童作过调查,结果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过于男性化的男孩和过于女性化的女孩,其智力、体力和性格的发展一般较为片面,智商、情商  相似文献   

20.
男孩和女孩     
老师:“吉尼,你能告诉我男孩和女孩之间有不同吗?”吉尼:“当然,男孩的头发短,女孩的头发长嘛。”男孩和女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