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7 毫秒
1.
“湖南锡田地区锡铅锌多金属矿勘查”是中国地质调查局2007年批准的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所属计划项目为“南岭地区锡多金属矿调查评价”,是2002~2007年度实施的“湖南诸广山-万洋山地区锡铅锌多金属矿评价”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简称诸-万项目)的延续,项目工作主要包括1/5万矿产地质调查、矿区评价、勘查示范、靶区验证、综合研究等五个方面。其中,勘查示范工作在“五方协议”重点勘查区“湖南省茶陵县锡田矿区锡矿普查”项目探矿权范围内开展,由湖南有色锡田矿业有限公司出资,累计投入勘查经费约5000万,工作起止时间为2008年至2011年,勘查单位为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一六队。  相似文献   

2.
“青海可可西里西部1:20万区域化探”是计划项目“西南三江成矿带地质矿产调查”的子项目之一。项目通过开展区域化探扫面,查明测区元素地球化学分布和浓集特征,为资源、环境评价和基础地质研究提供了地球化学依据。在发现各类区域性或局部地球化学异常的基础上,查证具有重要找矿意义的异常,对全区进行了资源潜力地球化学评价。同时,进行了区域元素地球化学分布、分配及富集特征分析,为基础地质及其他领域应用提供了地球化学依据。该项目工作起止年限为2007~2010年,实施单位为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承担单位为青海省第五地质矿产勘查院,项目成果获得青海省2012年度地质勘查成果三等奖。  相似文献   

3.
该项成果依托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西北地区矿产勘查部署与选区研究”,围绕国家战略性矿种,针对西北地区重要成矿区带的地质勘查现状,在深入分析西北地区以往地质、物化探、遥感及矿产资源远景调查、矿产勘查和科研成果资料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西北地区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对重要成矿区带进行了全面的找矿远景分析。根据西北地区阿尔泰-准噶尔成矿带、西天山-西南天山成矿带、东天山-北山地区、祁连成矿带、昆仑-阿尔金成矿带、秦岭成矿带及三江北段成矿区带等重要成矿区带的主要成矿特征、典型矿床及找矿新发现,结合多元信息综合分析,对各个成矿区带进行了资源潜力评价,划分了找矿远景和勘查选区。  相似文献   

4.
《矿产资源综合勘查评价规范》(以下简称“规范”)研究是根据国家2008年度国土资源标准制修订计划,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批准立项,国家国土资源系统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牵头研究制订。属于中国地质调查局下达的“地质调查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中的“固体矿产勘查标准的制修订”工作项目的工作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5.
为了贯彻实施“走出去”战略,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自2002年以来,持续开展东南亚中南半岛地区(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越南)的地质矿产研究。依托“三江一湄公河成矿带地质背景和成矿规律对比研究”、“老挝北部地区地质地球化学填图与矿产资源调查与评价”、“老挝一越南长山成矿带成矿规律与靶区优选研究”、“东南亚成矿带成果集成与综合研究”、“东特提斯地区重要矿区产出环境、成矿潜力和找矿方向分析”、“老挝万象省赛宋文县爬山矿区铁矿勘查”、“老挝8、9、14号矿权区金多金属矿普查”等项目与越南、老挝、泰国等国家地质机构开展了研究合作。  相似文献   

6.
“湖南诸广山-万洋山地区锡铅锌多金属矿评价”项目是中国地质调查局2003年批准的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所属计划项目为“南岭地区锡多金属矿评价”。项目起止时间为2002年3月至2007年12月,主要完成单位为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一六队、湖南省地质调查院,主要完成人包括:伍式崇、张国华、符巩固、徐辉煌、曾桂华、陈庆、余阳春、姜中笑、龙伟平、梁铁刚等。  相似文献   

7.
“广西成矿规律及勘查部署研究汇总报告”是2010、2011年度广西大规模地质矿产勘查工程专题研究类“钦杭成矿带广西段整装勘查部署选区及成矿规律综合研究”项目、“南岭成矿带广西段整装勘查部署选区及成矿规律综合研究”项目和“广西地质找矿战略行动总体方案编制”项目下属“科技支撑”课题等成果报告的综合集成。该项成果是在广西国土资源专家田凤鸣领衔的专家组指导下,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韦昌山研究员带领相关研究群体历经四年多时间完成的。项目组通过总结主要类型矿床及成矿区带成矿规律,逐渐完善勘查区构造-蚀变调查方法,构建了预测区优选指标组合,提出整装勘查部署选区方案,评估与对比了各年度部署的勘查找矿成效,为修编广西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方案及2014年后续年度勘查工作部署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技信息》2011,(19):16-16
9月6日-7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和南京大学联合主办的南岭地区花岗岩与’成矿学术研讨会在江苏省南京市召开。来自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大学、南京地调中心、武汉地调中心等单位的代表围绕花岗岩演化与成矿作用、成矿规律与找矿预测研究和矿产资源勘查与深部找矿三个专题,做了16篇报告,集中反映了南岭地区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和花岗岩与成矿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9.
资源环境承载力是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湖南省国土资源规划院2011-2012年完成的中国地质调查局"长株潭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与区别"项目是"全国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计划项目下的工作项目.项目的目标是在系统分析长株潭地区资源禀赋与环境本底基础上,确定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对象,建立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以单因子评价为基础进行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并对资源环境适宜性进行分析,提出长株潭地区国土资源优化配置的对策建议,为开展全国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与区划提供地区借鉴.  相似文献   

10.
“西北地方病严重区地下水勘查及供水安全示范”项目是中国地质调查局下达的地质调查项目。2006年至2008年,项目组研究人员在系统总结西北地区饮水型地方病严重区已有改水经验和水文地质条件基础上,选择重点地区开展了地下水勘查,并在塔里木盆地西缘、青东黄河流域、河西走廊、陇东黄土地区、  相似文献   

11.
我国东北地区油气勘探面临勘探目标日趋复杂、勘探难度不断加大的严峻形势,油田企业增储上产压力大,松辽盆地作为东北地区的主力探区,探明率持续升高,难以实现“储采平衡”,迫切需要扩大油气勘探新区和增加资源量。2013年,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组织实施“全国油气资源战略选区调查与评价”,部署并实施“索伦-林西地区油气资源选区调查”项目(项目编号:1211302108019-2)。索伦-林西地区为油气勘查处女地,地质地貌条件极为复杂,确定盆地范围,查明地层展布,特别是火山岩覆盖层下的地层展布与含油气性,面临极大挑战。该项目在地质调查程度低的松辽盆地西部外围和大兴安岭周缘地区,以中生界、上古生界为调查重点,开辟油气调查新区,探索油气调查新层系和新领域,查明区域油气地质条件及资源远景;选择重点地区部署地球物理勘探和地质调查井(参数井)工程,揭示盆地地下结构、获取油气地质参数,力争取得油气发现。  相似文献   

12.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铜川-延安地区三叠系油页岩资源调查评价”项目(项目编号:1212011120963)由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承担,负责人为李玉宏教授级高工,项目以油页岩及伴生矿产资源潜力综合评价为目标,通过地质调查与油页岩钻探、油页岩地球物理探测(电法剖面试验、测井)及大量样品分析测试,充分收集利用工作区石油钻探资料,开展了油页岩测井解释、成矿条件和分布规律研究,以及油页岩资源潜力评价。初步建立了研究区油页岩测井识别方法和含油率计算模板;总结了研究区油页岩特征和成矿模式;初步探索了工作区油页岩电法探测方法;预测了工作区长7油页岩资源量,评价认为该区具有大型-特大型规模油页岩矿产地资源前景。同时根据项目执行中发现的石油、页岩气等伴生能源矿产显示,按照多种伴生能源矿产综合评价的思路,结合区域资料,  相似文献   

13.
正本人参加的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浙江姚家—叶村地区矿产地质调查》工作,结合研究区矿床地质特征、遥感及勘查资料对重要物化探异常和成矿有利区段开展找矿潜力研究,希望能为该区进一步找矿勘探中提供理论指导,减小在该区找矿的盲目性。研究区地理位置研究区位于开化县城北东20°方向,直距25km处。塘坞乡东90°方向,直距约6km,村头镇北  相似文献   

14.
随着矿山企业资源开发的不断推进,矿山保有资源量不断减少,一大批老矿山面临资源枯竭。2012~2014年,在老矿山深部和外围找矿计划项目资助下,西藏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地质大队作为项目承担单位,组织西藏江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西藏矿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开展了“西藏自治区曲松县罗布莎岩体矿山密集区深部铬铁矿战略性勘查”和“西藏自治区曲松县罗布莎铬铁矿接替资源勘查”项目。  相似文献   

15.
“滦河三角洲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项目为国土资源大调查计划的地质调查工作项目,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负责完成。该项目历时4年,采用地下水污染调查,地下水无机、有机样品采集分析,地下水同位素示踪研究,地下水质量、地下水污染及防污性能评价等技术方法,查明了滦河三角洲地区地下水水质和污染状况,并综合评价其地下水水质和污染程度及变化趋势,编制了地下水污染防治区划,建立了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16.
“湖南1:5万召市镇、红岩溪镇、咱果坪、洗车河幅区域地质矿产调查”(项目编号:1212011220510)为“湘西-鄂西成矿带地质矿产调查”项目子项目。经过湖南省地质调查院三年的野外工作及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的质量监控,在基础地质、物化探及找矿等方面取得了多项新进展、新成果,获得了优秀级评价。  相似文献   

17.
“矿产资源领域循环经济指标体系及规划方法研究”隶属于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负责的地质调查发展战略研究计划项目,由中国地质科学院主持承担,参加单位有中国矿业联合会、中国地质科学院郑州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等.项目于2006年正式启动,项目团队在中国地质科学院教授级高工郝美英的带领下,开展了矿产资源领域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矿产资源领域循环经济发展方向和发展模式、矿业领域节约能源资源与减排、国土资源科技发展战略等研究工作.经过五年多的艰苦努力,取得了丰硕成果,提交了由综合报告和专题研究报告组成的最终成果报告,其中,综合报告是在各专题研究报告基础上编制而成,具体包括1个总报告、7个专题报告、2部论文集.  相似文献   

18.
“物化探及遥感技术标准研制与修订”是天津地质调查中心实施的“地质调查标准化建设”项目的工作之一,承担单位为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安徽省地质调查院、南京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等。2011年,中国地质调查局下达“物化探及遥感系列技术标准综合评价研究”工作任务,承担单位为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参加单位为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东部重要经济区带基础地质环境遥感调查与监测”是中国地质调查局下达的基础调查类计划项目“资源与环境遥感综合调查”的工作项目之一。2004年至2010年,项目组调查了中国东部重要经济区带第四纪地质、海岸线、滩涂、湿地、荒漠化、城镇与交通以及重点地区的矿山开发环境的现状,得出了调查区的湿地总面积、滩涂面积、海岸线的总长度在逐年减少,人工湿地面积却逐年增加;城市扩展大幅增加,荒漠化呈减-增-减变化等规律认识,为中国东部重要经济区带经济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发以来,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资源需求超常规增长,但是我国地质找矿长期处于徘徊状态,矿产资源出现了寅吃卯粮的被动局面,对外依存度逐年攀升,严重危及国家经济安全。从1999年开始实施的国家重大专项“国土资源大调查”和2002年开始实施的973计划“印度一亚洲大陆主碰撞带成矿作用(2002CB412600)”等,把青藏高原列为重点找矿目标区和地学研究区,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具体组织实施。12年来,全国上百个地勘、科研、教学单位,每年上万人次,突破生命禁区,奋战雪域高原,实现了青藏高原的找矿突破和理论创新,显著提升了资源保障能力。该项目荣获201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