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传媒观察》2007,(3):13-13
近日,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评出新闻传播专业权威期刊和核心期刊。《传媒观察》位列19种新闻传播学核心期刊第四。  相似文献   

2.
著名学者李良荣在《中国新闻改革的基本特点》一文中说:“时政报道是中国新闻报道中最后一个堡垒,一旦时政报道能突破,中国的新闻传媒可以与世界任何传媒抗衡。”笔者认为,在广播方面,2004年1月1日悄然登场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大胆改革创新,以其前卫的现代传播理念,开拓了广播新闻许多新的节目样式,节目形态和节目运作模式,其中,开创的一种新闻模式——互动新闻,对包括时政报道在内的广播新闻改革是一个突破点,它既值得人们称道,又应引起业界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王莉 《新闻知识》2006,(7):41-43
信息时代的车轮飞速前进,媒体的受众市场也开始从“大众”向“分众”演进。时政类新闻期刊因而迅速崛起。其间虽然几经起伏跌宕,但最终以丰富的信息,全方位的深入的报道及深刻精要的评述,凭借权威信息和独家发言,漂亮地完成市场版图上的开疆拓土与重新分割的使命,被喻为中国期刊业第四次浪潮的主角。诸如《南风窗》、《新闻周刊》、《新民周刊》、《环球》、《嘹望东方周刊》均纳入其列。在信道过剩、信息同质化泛滥的时代,不做简单的重复、不做大量冗余信息的堆砌,发掘深度,体现真知灼见,是培育并向公众昭示媒体时政风格的关键。时政新闻特…  相似文献   

4.
由北京大学图书馆和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共同组织评选的第四届全国“新闻核心期刊”,近日通过评审鉴定,由新华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新闻理论刊物《传媒观察》光荣当选。  相似文献   

5.
高春艳 《今传媒》2005,(6):25-25
《今传媒》是2004年初由《报刊之友》易名改版,由省人民出版社主办的新闻传播类专业期刊。定位于“报道传媒、服务传媒、研究传媒,评论传媒”,以“用真诚和真情展示真实的传媒”为办刊理念,致力于“为传媒人、准传媒人,传媒教育者、关注传媒的社会群体做一本传媒领域好看实用的通俗读物”。2005新年伊始,《今传媒》再度改版,逢单月出市场版,以关注传媒,  相似文献   

6.
魏玮 《新闻知识》2007,(3):77-77,25
在西安庞大的都市类报业市场上,《华商报》和《西安晚报》两家报纸拥有各自固定的受众群体,《三秦都市报》,《阳光报》,《美报》等作市场补充。《华商报》着重报道社会新闻、突发新闻,《西安晚报》强调时政新闻、民生新闻,《三秦都市报》定位为“每位读者的朋友”,《阳光报》侧重其它媒体信息的整合。各个报纸的办报理念、报纸风格、市场定位等虽有不同,但不约而同的是,它们均放弃了报纸周末版这块“肥肉”。下图为2006年11月6日至11月12日四家报纸日版与周末版版面比较:  相似文献   

7.
《南风窗》、《三联生活周刊》、《新周刊》和《中国新闻周刊》这四家新闻类期刊占据了目前中国新闻期刊市场的大头,而新秀《南方人物周刊》则在创刊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发行量飙升至30万份,显露出新闻类期刊巨大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8.
莺飞草长翠柳长,西子湖畔春意浓。4月10日,由《新闻战线》、《中国记者》、《新闻实践》杂志联合主办的"全国新闻专业期刊总编辑年会(首届)暨新闻专业期刊的角色定位与功能拓展研讨会"在杭州浙报集团举行。来自《新闻记者》、《中国广播电视学刊》、《新闻与写作》、《青年记者》、《新闻前哨》、《传媒观察》、《南方电视学刊》、《新闻知识》、《新闻爱好者》、《新闻世界》等全国主要新闻专业期刊的负责人和清华大学、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专家学者,围绕新媒体时代新闻专业期刊的创新与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广泛交流,并达成《全国新闻专业期刊总编辑年会(首届)“杭州共识”》。  相似文献   

9.
时政报道是保证舆论导向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当前新闻改革的难点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传媒手段的不断更新,受众群体的不断多元化,原先的时政报道从形式到内容都很难满足多元化的需求,因此,急需突破。《总理落泪陈家山》(见2005年1月3日《扬子晚报》)这则报道让我们了解到这则感人肺腑的新闻的同时又令人惊喜地表现出我国新闻界在时政报道方面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10.
时政报道的现状和走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伊莎 《青年记者》2007,(14):32-33
时政报道无疑是各种新闻题材中的“王者”,是新闻皇冠上的“明珠”,有业界人士预言这是中国新闻界最后一块蛋糕。从上世纪90年代末期起,《南风窗))和《中国新闻周刊》大约在1999年末率先明确地打出了时政牌,随后许多市场化新闻周报、杂志都开始在靠前的版面设“时政”板块,以“南方周末》、“中国新闻周刊》、《南风窗》、“凤凰周刊》为代表的媒体走在这个潮头的前列。  相似文献   

11.
《新闻实践》2012,(5):18-19
面对新的传媒环境和文化体制改革大潮,新闻专业期刊该如何进行角色定位与功能拓展?在首届全国新闻专业期刊总编辑年会上,与会的新闻专业期刊领军人和资深传媒专家写下了他们心中创新与发展的"密码"。这是他们关于新闻专业期刊携手前行的理想与理念,也是对《新闻实践》杂志的鼓励与期盼。实践引导理论,实践常青。——《新闻战线》总编辑胡欣《新闻实践》反映实践,指导实践。愿全国新闻专业期刊为繁荣社会主义新闻学携手共进,做出新贡献。——《中国记者》代总编文璐  相似文献   

12.
刘艳凤 《青年记者》2007,(18):48-48
从1995年开始,一种不同于《望》等传统期刊的新闻类期刊在国内悄然兴起,如北京的《三联生活周刊》、《中国新闻周刊》、广州的《新周刊》、《南风窗》、上海的《新民周刊》等。但是,相对于《读者》、《知音》、《家庭》等文摘类与生活类期刊,上述新型新闻类期刊还远非其对手;甚至相对于如《小说月报》、《小说选刊》等历史悠久的文学期刊,上述新闻类期刊同样不能匹敌。到目前为此,中国几乎没有一份真正能影响主流阶层的新闻类期刊杂志。市场呼唤新闻类期刊,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新闻类期刊业发展,笔者试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新闻与写作》是北京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新闻传播学术期刊,是CSSCI来源期刊、全国新闻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刊扩展期刊。本刊设有新闻与传播研究、新媒体研究、传媒观察、国际传播、新闻传播史、媒介文化、媒介伦理、写作讲堂等栏目,欢迎广大作者投稿。  相似文献   

14.
核心竞争力是近年来十分时尚的词汇,频频出现于各大媒体。核心竞争力又称核心能力,1990年由美国企业战略管理专家,密西根大学教授普拉哈拉德和加里·哈默尔在《哈佛商业评论》中首次提出。它指的是企业组织中的积累性知识,并据此获得超越其他竞争对手的独特能力。国内有媒介经济学家认为,核心竞争力由三部分构成;核心团队,核心受众和核心内容。除此之外,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就是它的核心竞争机制。因而又有大众传播学者认为,传媒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新闻传媒的内在机制,新闻作品的内容,媒介品牌和人力资源。由此看来,媒体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与打造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的课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在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游戏规则中,各家新闻传媒纷纷把组建新闻传媒集团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手段。然而,如果从传媒核心竞争力这个角度来考虑的话,目前我国新闻传媒集团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新闻媒体的内在机制、新闻作品内容、媒介品牌和人力资源等四个方面。机制创新是打造传媒核心竞争力的制度保障,品牌战略是打造传媒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手段,独特的新闻内容是打造传媒核心竞争力的核心基础,雄厚的人力资源是打造传媒核心竞争力的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6.
《传媒》2007,(6):78-78
《传媒》杂志作为新闻出版总署主管的唯一行业期刊,覆盖面已从传统报刊、广电管理机构、新闻传播领域、广告运营商等扩展到网络、数字等新兴媒体。做为国家级期刊,《传媒》已分别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一数字化期刊群及龙源期刊网全文收录,刊物的品牌影响力日益增强。  相似文献   

17.
由北京大学图书馆和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共同组织评选的第四届“新闻核心期刊”,近日通过评审鉴定。《新闻与写作》再次当选。 “新闻核心期刊”是“中文核心期刊”的一部分。被编排在“文化事业/信息与知识传播类核心期刊”中,它覆盖了新闻学与传播学的整个学科即新闻、传播、  相似文献   

18.
《新闻知识》2012,(4):114
本刊讯新媒体时代,面对传媒生态发生的巨大变化,新闻专业期刊如何更加密切地关注传媒业的实际?如何进一步丰富内容、拓展能力?怎样增强核心竞争力?2012年4月10日,由人民日报社《新闻战线》杂志、新华社《中国记者》杂志和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新闻实践》杂志共  相似文献   

19.
每个在市场上成功的媒体都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它是这种媒体独有的、支撑媒体在市场上取得持续性竞争优势的一种能力。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保卫认为:“新闻传媒的核心竞争力是指该传媒在经营和发展中胜过竞争对手的核心的资源和能力的总称。”具体地说,它是该传媒以其主体业务(新闻传媒的采、写、编、评等)为核心形成的能够赢得受众、占领市场、获得最佳经济和社会效益,并在众多传媒中保持独特竞争优势的那些资源和能力。相对于竞争对手而言,这些资源和能力应具有明显的、独特的优势,而且是竞争对手难以企及和模仿的。国内传媒学曹鹏认为:“报业的核心竞争力由核心团队、核心内容与核心受众三构成。”就是说,必须有一个以高素质、高水平的灵魂人物为核心的队伍,能够提供高质量、有特色的内容,并且团结、吸引一批对于营销有至关重要价值的读。  相似文献   

20.
《今传媒》2009,(4)
《今传媒》是“一份用新解读传媒现象和传播行为”的新闻传媒类重点期刊。本刊创办于1992年,具有17年的悠久历史,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发表的文章多次被人大复印资料和《新华文摘》等知名文摘检索类刊物、人民网等国内知名网站转载或索引,在国内报刊社、广播电台、电视台、出版社、新闻传播院校、新闻网站等领域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