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黑龙江档案》2013,(3):6-9
今年6月9日是国际档案理事会发起的第6个"国际档案日",也是第一个全国性的档案部门集中活动日。为了纪念这一档案人特有的节日,进一步扩大档案和档案工作的社会影响力,提升档案工作服务社会的能力,全省各级档案部门于近期围绕"档案在你身边"这一主题,启动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如向社会大众群发手机短信、举办小型街头展览、印发档案宣传资料、开展档案咨询服务等,取得了预期的成效,受到了社会的好评。为配合"国际档案日"宣传活动的开展,本刊开设纪念6.9国际档案日宣传专栏,发布全省各级档案部门开展的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信息,对全省"国际档案日"宣传活动情况进行专题报道。  相似文献   

2.
"记录历史,传承文明,服务社会,造福百姓"是档案工作的基本职责。信息时代是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档案内容日益丰富,作用日益凸显,这些都对档案人员的能力提出了新要求。档案人员要适应形势,就必须着重培养以下三种能力。一、注重培养档案信息能力一是具有档案信息的组织开发能力。档案信息的组织开发能力决定着档案服务的质量和档案信息利用程度。档案信息开发的广度、深度和时效性,是  相似文献   

3.
一、在企业职工维权工作中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近年来,伴随着齐齐哈尔市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各种经济模式的企业风起云涌,人力资源逐步实现市场化配置,职工由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改组、改制、兼并、破产的企业日益增多,管理档案的人员变动频繁,人员流动规模和速度不断扩大,企业丢失职工人事档案的纠纷也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4.
随着市场经济与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入,我国人员的流动越来越频繁,规模越来越大。人才的合理流动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同时伴生了流动人员的人事档案管理和服务问题。近年来,我市在管理服务于流动人员档案方面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在为广大流动人员提供接转人事关系、调整档案工资、办理职称评定、办理退休及社会保障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受到广大流动人员及社会的好评。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流动人员日渐增多,新机构不断涌现,由此产生了大量个人和团体档案。由于档案专业人员缺乏、保管档案费用较高、流动人员和待岗人员逐渐增多,这些人员档案的管理相对混乱,档案托管便应运而生了。企事业单位(特别是破产企业)、团体、个人以及一些重大活动形成的档案,成了档案托管的主要来源。通过档案托管机构进行档案托管,有利于拓宽档案利用的范围,扩大档案服务社会的层面,丰富社会档案馆藏,确保被托管档案的完整和安全。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各个领域对人员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人员流动速度快、流动方向广。流动人员主要有以下两类人群:一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逐渐显现,并日益突出,造成毕业生常处于择业、再就业的状态。二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思想不断革新,工作也不再仅限于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国有单位,人员向非国有企业、社会组织流动也日渐频繁。人员的大量流动,造成人事档案已无法适应这种新局面,死档、弃档、人档分离等现象越来越多。这就使得流动人员就业、再就业时,个人的档案出现  相似文献   

7.
新论集萃     
档案职业声望评价《山西档案》2004年第2期刊载吴红的文章,认为档案职业声望是人们对档案职业社会地位的主观价值评价,是决定档案职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指标。作者在2003年的4-8月间,应用自我评价法对档案职业的声望进行了一项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选择了中国东部、中部、西部的4个省档案局(馆)及其它市、地县档案馆的400人作为调查对象,职业现状调查分析结论为:①档案职业生涯稳定:71%的人员在一个部门工作10年以上。这有利于从业者熟练掌握岗位技能,但容易产生职业疲劳,人员流动缓慢会阻塞从业者获得新鲜执业知识和技能的渠道。②专业化程…  相似文献   

8.
民生问题是与人民群众最直接相关的重要问题。近年来,党和政府着力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老百姓生活中的困难,可以说,我国现阶段比任何时期都更关注民生问题。民生档案工作是民生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国家档案局发文明确提出我国档案工作要实现"两个转变",建立"两个体系",即"转变重事轻人、重物轻人、重著名人物轻普通人物的传统观念和认识,重视所有涉及人的档案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黄力 《湖北档案》2013,(5):25-25
档案工作是一项记录历史、传承文明、服务社会、造福人民的事业,"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记录历史、传承文明"是档案工作者神圣的职责与使命。在一代一代档案人的努力下,"一个国家的历史证据和作为国家灵魂的材料"得以保存,人类共同的记忆得以  相似文献   

10.
1988年中组部、国家人事部印发了《关于加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通知》。各地按照文件要求加强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各级、各类人才流动中心、劳动服务介绍中心、劳务市场应运而生。流动人员可以毫无顾忌地将档案转递到这些管理部门,也为用人单位解决了保管上的困难,在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的今天,流动人员的社会保障有人管了,人可以自由地选择和从事各项工作,大大促进了人才合理流动。档案流动起来了,可是流动人员档案的管理也随之产生了不少问题。作为改革开放的新事物、新产业——各类人才交流服务中心良莠不齐。有调查发…  相似文献   

11.
档案工作是一份崇高的职业,档案人员是服务社会的工作者,其工作积极性对档案工作的开展和档案事业的发展有重大影响。然而,目前档案人员工作积极性普遍不高的现状深刻地影响了档案对社会建设方方面面价值的发挥,  相似文献   

12.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亟待加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用人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单位和个人双向选择的余地逐步扩大,流动人员的人事档案管理已成为人事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流动人员档案包括辞职或辞退人员档案;外商投资企业中方人员档案;乡镇企业、民办、科研机构、私人企业聘用的专业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档案;不包分配暂未落实工作单位的大中专毕业生的档案;自费出国人员的档案;其他流动人员的档案。  相似文献   

13.
医疗机构流动人员档案是组织人事部门、教育机构、流动人员就业的医疗机构在流动人员学习、工作、社会活动等过程中形成的记载流动人员个人经历、政治思想、业务能力、工作实绩、流动情况等内容,以个人为单位由档案  相似文献   

14.
田丽颖 《兰台世界》2007,(8S):32-32
为进一步提高我省档案人员业务素质,增强档案社会认知程度,解港澳台档案工作现状,省档案局于日前举办了全省档案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班。培训班上,省档案局(馆)研究馆员,副局(馆)长孙成德、赵焕林分别做了题为《港澳台档案工作现状与特点》、《档案与社会》的专题讲座,该讲座既贴近档案工作实际,又开阔了档案人员的视野。  相似文献   

15.
在信息社会中,对档案人员信息素质的培养已成为必然。本文探讨了信息素质的定义、档案人员信息素质培养的内容、意义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流动人员日渐增多,新机构不断涌现,由此产生了大量个人和团体档案.由于档案专业人员缺乏、保管档案费用较高、流动人员和待岗人员逐渐增多,这些人员档案的管理相对混乱,档案托管便应运而生了.  相似文献   

17.
建立社会化开放式的人事档案管理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市场经济中,人才是属于全社会而不仅仅属于某个地区、部门或者单位,让人的属性从"单位人"尽快转向"社会人",已经成为个人与社会发展的必然。人事档案制度的人本化必然以承诺个人的自由与流动、发展的权利为前提,只有实现档案关系与劳动关系的分离,实现人事档案的社会化管理,才能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优组合。因此,以新型开放式人事档案管理作为补充和相互协调、并存发展,才能更好地适应当今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18.
任南竹 《兰台世界》2017,(11):54-56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机构与流动人员及其用人单位分离的状况,是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材料收集、档案利用困境形成的主要原因。破解的对策是:全国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机构联网运行,全国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信息上网共享,通过为用人单位和流动人员利用人事档案提供周到的服务赢得他们对档案材料收集的支持和配合。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流动人员的数量不断增长,人才流动的速度不断加快,在人事档案管理过程中出现了"人找不到档案、档案找不到人"等现象,给当事人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因此,流动人员档案管理工作已成为人才服务机构迫切需要引起重视并加以解决的突出问题.下面,笔者就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现状及出现的问题、应采取的对策浅谈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张金凤 《档案》2011,(4):55-57
当前,随着档案事业"三个体系"建设实践的不断深入,档案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显,档案将会成为维系和推动国家、社会、民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1]档案管理的专业化、技术化不断增强,这从客观上要求档案管理人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