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表面肌电信号的检测是一种无创电检测方法,它的检测分析对临床诊断及康复医学,运动医学等具有重要意义。肌肉疲劳产生过程中,肌电图的振幅和频谱指标均会产生相应变化,肌肉疲劳通常是指肌肉运动系统最大做功能力或最大收缩能力暂时下降。SEMG信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肌肉收缩功能的变化,在运动性肌肉疲劳研究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采用较为先进的阻抗血流图方法,对25名男子中长跑运动员及30名体育系学生运动时的下肢血流状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运动员在血流利用、机能反应等方面出现了机能节省化;文中提出的一系列血流图指标均可作为评定运动水平的参考依据。阻抗血流图方法具有简单无创,可靠实用等优点,其最大特点是实现了对运动后即刻血流变化的快速连续测量。此方法是测量人体运动时血流变化的一个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表面肌电信号的检测是一种无创电检测方法,它的检测分析对临床诊断及康复医学,运动医学等具有重要意义.肌肉疲劳产生过程中,肌电图的振幅和频谱指标均会产生相应变化,肌肉疲劳通常是指肌肉运动系统最大做功能力或最大收缩能力暂时下降.SEMG信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肌肉收缩功能的变化,在运动性肌肉疲劳研究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运动员心脏与超声心动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动员心脏是心脏对不同形式运动负荷在不同时期产生的适应性的改变。已有的研究提示,一般认为等张运动导致心腔扩大,等长运动导致心肌肥厚,但在实际训练中,并不存在单纯的等张或等长训练。运动员心脏增大的原因有可能是血流动力学过载、遗传因素及内分泌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超声心动技术由于方法简单准确和无创,是评定运动员心脏功能与运动员选材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光电容积脉搏波技术(PPG技术)是借光电手段在活体组织中检测血液容积变化的无创检测技术.近年来PPG技术的发展主要呈现出三个特点:检测设备呈现出多通道、多功能、智能化、集成化、连续化的特点;对人体动态PPG信号的采集、信息分离和运动伪差的消除的研究取得了进步;另外,从PPG信号中获取呼吸容量信息的方法研究也取得了进展.从发展态势看,基于PPG技术的心血管适能评定的指标、设备和评价体系将逐步确定;基于PPG技术的心血管适能远程化评定的检测模式初见端倪.可以预见,PPG技术作为一种简便科学快捷的心血管适能评定手段必将在我国国民体质监测、运动训练和大众健身的应用中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表面肌电的信号分析及在体育科研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表面肌电的信号检测是一种无创电检测方法,其信号的检测分析在临床诊断、康复医学及运动医学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介绍了表面肌电信号的分析处理方法及其在国内外体育科研领域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超声心动图作为一种信息丰富、无一创的方法,在运动区学领域中日益显示出自身的优越性。采用此方法可以综合研究运动员心脏的形态构造和机能特点。超声心动图在青少年和儿童的研究中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运动与心率变异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率变异性分析是一种定量评价人体心脏植物神经功能的有效方法,它具有高敏感度、无创性等优点,在临床医学和航空医学中应用和研究较多,而在体育科研和实践中应用还刚刚起步,认识和利用它并为体育实践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介绍心率变异性分析方法及指标的生理学意义,并说明在体育科研中的应用方向。  相似文献   

9.
华中师大体育系200名学生心电图分析华中师范大学齐家玉一、前言体育系学生通过多年的体育训练,人体各种功能都发生了适应于运动的代偿性变化,心脏功能变化尤为明显。激烈的体育活动需要心脏发挥最高功能水平供血、供氧、供能。而心电图则是评价与诊断心脏功能的重要...  相似文献   

10.
生物电阻抗法是最近几年发展比较迅速的一种人体成分测量方法,以人体的电阻抗为参数,生物电阻抗大小反映人体内非脂肪组织的多少,该方法无创、快速,并且能直接测量人体多种成分,是近来应用较多的一种人体成分检测方法。研究对象:实验对象为大学和社会上的志愿者,测试前询问以往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及其与运动心脏重塑的研究进行回顾和总结。结果表明:心脏中存在CGRP阳性神经纤维及CGRP受体,这些神经纤维主要来自脊髓背根神经节细胞。通过对运动心脏重塑的机制、运动与CGRP的关系、CGRP的生理作用、CGRP的信号传导途径、细胞培养、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总结,认为CGRP是维持机体血流动力学稳定的重要代偿因子,是运动心脏重塑的重要介质。  相似文献   

12.
心率作为反映运动强度和生理负荷量的生理指标以实用性易测性等特点在运动中被普遍应用.但是心率极易受许多因素影响,因此影响到心率监控和评价的可靠性.乳酸是人体供能体系中的一个重要中间产物,运动时乳酸生成和乳酸清除的代谢变化是掌握运动强度的灵敏指标.通过心率与血乳酸结合的新角度提供一种利用无氧阈心率指导运动训练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运动心脏重塑的发生与转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进一步探讨运动心脏结构与功能的发生、转归及其与病理心脏的本质差异,作者通过动物实验模拟运动心脏,观察了经过12周耐力训练及完全停止运动训练8周后心脏重量和超微结构的变化,并应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与新一代钙荧光指示剂Fluo—3/AM负载方法对心肌活细胞内具有生物活性的游离钙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运动心脏超微结构和胞内钙产生了良好的适应性改变,心肌收缩时收缩结构钙可获得量增多,构成运动心脏心肌收缩性、氧化代谢及自分泌功能增强的重要细胞机制。完全停训后,运动心肌细胞内游离钙,心房特殊囊粒,心肌线粒体及毛细血管结构适应性改变的消退证实运动心脏结构与功能改变具有可恢复性,区别于病理心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应用运动心力监测仪和运动试验的方法检测女运动员的心力变化趋势(CCCT)和第一心音(S1)幅值,对比研究心前区不同位置,胸骨体中下部(T区)和心尖部(M区))心力信号的差异性和相关性,以确定女运动员心音传感器放置的较佳位置;为女运动员心脏机能评定和临床康复女病人心功能评定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随机纳入受试者60人,分为女运动员组(FA组),普通女大学生组(FC组),男运动员组(MA组)及普通男大学生组(MC组)。受试者在功率自行车上做递增负荷实验直至疲劳,应用运动心力监测仪记录受试者在运动的每个阶段的S1幅值,通过对每个受试者在完成不同运动的过程中胸骨体中下部S1幅值和心尖部S1幅值的监测,分别比较在不同运动负荷下女性受试者的胸骨体中下部S1幅值和心尖部S1幅值,男性受试者胸骨体中下部S1幅值和心尖部S1幅值;比较分析FA组与FC组,MA组与MC组在不同负荷下的心力变化趋势(CCCT),以及不同位置间的CCCT和S1之间的关系。结果:1)胸骨体中下部S1幅值与心尖部S1幅值的比较,在安静时及运动停止后5minFA组与FC组,MA组与MC组之间均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胸骨体中下部S1幅值比心尖部S1幅值高2倍左右,且信号清晰,噪音干扰较少;2)胸骨体中下部S1幅值/心尖部S1幅值的相对比值,运动员与普通大学生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3)胸骨体中下部S1幅值和心尖部S1幅值呈正相关,其相关系数女性受试者为r=0.925(P<0.01),男性受试者为r=0.871(P<0.01);4)各组不同位置之间的CCCT数据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1)男女性同一受试者,同一时间段内,不同位置间的S1幅值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胸骨体中下部采集的S1幅值较高,大约是在心尖部采集的S1幅值的2倍左右,且信号清晰,噪音干扰较少;2)心前区S1幅值和胸骨体中下部S1幅值呈高度正相关,因而心前区胸骨体下端可以作为今后女运动员心力信号采集的一个常规部位;3)两位置的CCCT数据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这表明用CCCT这一相对值检测心肌收缩力可不受部位,胸壁厚薄等因素的影响,是一项较为可靠的心力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5.
柳华  杨翼 《湖北体育科技》2011,30(6):676-680
心肌肥厚是心脏受到刺激后的一种代偿反应。心肌的生理性肥厚可提高心脏机能,但病理性肥厚则会引起心血管疾病心律失常发病和死亡,亦是运动员发生猝死的原因之一。明确运动性心肌肥厚的机制,可为保护运动员心脏提供理论依据。目前为止,形成心肌肥厚的信号通路包括PKC、蛋白激酶B(Akt)、钙调神经磷酸酶(CaM)、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相似文献   

16.
随着群众体育运动的广泛开展,竞技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运动性功能不全,心肌损伤、心率失常及高血压在运动训练中时有发生,运动医学工作者迫切需要一种能及早、准确、方便的心功能检测手段。脑钠肽(BNP)是由心室分泌的一种多肽,凭借其对心力衰竭的高度敏感性、特异性、阴性预测值,日益成为协助诊断心功能异常的有价值的生化指标之一,尤其对于运动员心力衰竭的早期筛查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家族是多条信号转导途径中的关键物质。为进一步促进运动员心脏形成机理的研究,加深在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水平对运动性心肌肥大的认识,通过文献检索方法,综述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在运动性心肌肥大信号转导中所起的作用。研究显示:运动性心肌肥大是运动特殊环境刺激下,心脏发生的生理性反应;由刺激到心脏表型的变化,依赖于一系列复杂的细胞内信号转导过程;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是许多信号通路的汇聚点,其在运动性心肌肥大中也起了重要的信号介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运动性心肌肥大是心肌细胞对运动诱发的各种刺激因素如机械负荷、体液因子以及由这些因素导致的心肌收缩蛋白基因表达改变的功能反应。它除了表现为细胞形态及功能改变外,基因表达变化是其本质特征,而细胞的信号传导则是将胞外刺激转变为核内反应的重要连接。心肌细胞本身的结构或功能改变与心肌间质组织尤其是心肌胶原有密切关系。目前,心肌肥大的信号传导通路及细胞外基质的作用已有深入的研究并取得重要进展.但在运动性心肌肥大发生中的机制仍了解有限,本文就运动性心肌肥大的研究进展及展望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9.
运动康复是冠心病康复的核心内容,其中有氧运动是基础。冠心病常规运动康复程序是对患者开展康复评估及危险分层后,给予区分危险度后的个体化康复运动,运动处方的制定是关键。如何准确客观地确定有氧运动强度是冠心病康复运动处方的重要环节。本文综述了不同冠心病康复有氧运动强度设定方法的优势、局限性及其临床应用状况,以期为冠心病患者进行有氧运动提供安全有效的强度设定方法,促进心脏康复在国内的发展与推广。  相似文献   

20.
篮球竞赛MVP奖的量化评选标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文献调研,对中国CBA及美国NBA、WNBA职业篮球联赛的MVP奖评选方式进行对比研究,确定MVP奖评选的量化指标,使可量化指标和不可量化因素同时参与评价,并在此基础上运用秩和比(RSR法)数学原理,将所得量化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为定量分析和客观评价运动员比赛综合实力(价值)提供模式化评判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