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新闻周刊》2003,(30):75-75
★《循环自杀》 日本悬念片。影片从54个女生的集体自杀开始,鲜血染红了整个世界。影片的情节似乎很离奇,却又时时让人想起残酷的现实,仅2002年,日本有32143人自杀。  相似文献   

2.
《自杀作为中国问题》是一本研究中国式自杀的精致的小册子(以下简称《自杀》)。笔者用了3个词语来定义《自杀》一书,即“研究中国式自杀的”、“精致的”和“小”。之所以说它“小”,  相似文献   

3.
发达工业国中,日本的自杀率最高,这里除了社会原因,还有文化因素。在基督教文化里.自杀是一种罪孽、懦弱和不负责任的表现.而在日本传统文化中,自杀是一种对失败负责的行为、一种谢罪的形式。  相似文献   

4.
2012年日本《防卫白皮书》的封面特意选甩了蓝色,并在日本地图下留足了空间。隐约地显示出在南海问题上日本的野心每年7月底,如果没有特殊情况的话,日本防卫省都会对外公布新一版《防卫白皮书》。在形式上,7月31日这一天的内阁会议会讨论一下白皮书的内容,然后由防卫大臣在防卫省接受记者5到6分钟左右的采访。上午将白皮书挂在网上,同时在政府出版物中心销售本书。今年的《防卫白皮书》并没有选用白色,而是以大海的蓝色为基调,中间是日本地  相似文献   

5.
虽然日本战后有过一些国会议员自杀的事件,但都不能和松冈利胜自杀比拟,松冈是日本战后首个自杀的在职大臣[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死神的新装     
2001年的韩国“老”片《爱的蹦极》虽然最近才引进中国,却正好应了那句话:赶得早不如赶得巧。在韩国现代集团前董事长郑梦宪跳楼身亡、韩国自杀率超过日本这样的背景下看这部片子,的确别  相似文献   

7.
我国当代新闻职业道德问题的法律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今年上半年,我国新闻界发生了两起比较大的事件:《中国贸易报》聘用人员兰成长被打致死案件和杨丽娟追星导致父亲自杀事件。兰成长案件,起初引起了中央高层领导的重视。但是事情发展却出现了始料未及的转折:新闻报道的焦点集中在兰成长是否真记者、是否因为正常采访被打致死等问题上。杨丽娟追星导致父亲自杀后,先是引起新闻媒体对其盲目追星的批评,  相似文献   

8.
顾德宁 《传媒观察》2005,(11):59-59
9月10日是第三个“世界预防自杀日”,正巧美国知名社会问题纪录片导演葛瑞格先生途经南京。交谈之中,这位15次来华的“中国通”问笔者,为什么中国媒体在谈预防自杀问题时会频繁使用“某某自杀成功”?这么失败的做法为何要说“成功”一词呢?孩子们会怎么想?他还问我,中国记者在报道自杀时有无“用语守则”?他们是否受过正确把握自杀报道尺度的专业训练?这两点在欧美国家是有要求的。  相似文献   

9.
我很少把时同花在考虑死还是不死上,也很少研究死的法子,不去看自杀手册或者自杀网站.时间一长,就模棚了这个概念,究竟我们这些所谓活人.在这个可观可感的世界上,有模有样地呆着.是不是真算活着呢。另外有一些空间与时  相似文献   

10.
受朋友强烈推荐,读了《自杀》这本书。合上之后,才明白它最近为什么很热销。  相似文献   

11.
情话西游     
最适宜读《西游记》的,是待嫁的女子。取经路上的师徒四人分明就是女子身边出没的各色男子,大相径庭的性情将感情引向不同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从自杀报道中反思媒体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丽 《新闻知识》2006,(7):12-13,75
自杀是中国重要的公共精神健康问题。国内外研究表明,媒体自杀新闻报道与自杀行为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联。因此,研究我国媒体是如何再现自杀问题以及当中存在的问题,对于改进自杀新闻报道,提高公众的精神健康水平,造就更健康的国民和更和谐的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一、当前自杀报道中存在的问题(一)自杀报道中人群类型存在偏颇媒体报道的自杀人群分布总是过分强调大学生群体。只要有大学生自杀事件的发生,媒体都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大肆渲染。而这种做法的后果,一方面会使人们对大学生的总体认知产生偏差,片面地认为大学生普遍心理素质差、感情脆…  相似文献   

13.
许逸 《东南传播》2010,(9):79-82
自杀已成为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大众传媒对自杀事件的描述和再现与现实生活中的自杀问题有着密切的关联,因此自杀新闻的报道方式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2009年9-11月国内五大网站(新浪、搜狐、网易、新华网、南方报网)的自杀新闻进行研究,以探讨我国网络媒体如何改进对自杀问题的报道方式。  相似文献   

14.
李华  汪鑫 《青年记者》2023,(23):92-95
当前,自杀已成为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应加强对此问题的关注,但我国媒体的自杀报道仍存在一系列问题。对域外自杀报道伦理规范的通用准则和区域性准则进行研究,有助于我国媒体在自杀报道领域更妥善地履行社会责任。研究发现,不少国家在避免报道自杀细节、提供预防性信息、报道语言的严谨性、谨慎解释自杀原因、正确设定自杀评判、避免图像呈现、尊重家属、关注特别对象、发布前审核、合理使用社交媒体等十项准则方面达成高度共识;部分国家的自杀报道指南制定了较特殊的条款。  相似文献   

15.
水云 《新闻天地》2005,(6):9-11
中国每两分钟有1人自杀死亡,8人自杀未遂,每年有28.7万人死于自杀。自杀在中国死亡原因中排序第五.在15岁至34岁年龄段的青壮年中,自杀是首位的死因。自杀正在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艺人自杀现象开始增加,从上世纪的翁美玲、钟保罗、谢津到近几年的陈玉莲、张国荣、万沙浪再到倪敏然,学艺圈可能成为未来自杀事件的高发区。  相似文献   

16.
《中国新闻周刊》2004,(46):67-67
独自生活的男性相对于和家人一起生活的男性来说,自杀的危险性高出8.6倍,这是日本九州市产业医科大学一个研究小组经过大规模调查后得出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鸿强 《航空档案》2004,(7):38-41
1944年夏,盟军已经在亚太战区开始了战略反攻作战。日本法西斯感到自己的日子屈指可数了。在绝望之中,日本法西斯感到有必要采取绝望的作战行动,以进行垂死挣扎。日本海军一些官员认为,只有自杀袭击,才能打败防御严密的强大的美国海军,挽救失败的命运。  相似文献   

18.
高洁 《大观周刊》2012,(10):11-11,48
自杀现已成为人类死亡十大原因之一,而且呈现出低龄化的趋势,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近年来,青年大学生的自杀现象已屡见不鲜。透过这些自杀现象我们可以发现自杀不仅仅是社会问题和心理问题,更多的是社会伦理价值观深层次的问题,文章对青年大学生自杀原因进行了伦理思考,并提出了伦理教育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9.
自杀率是一个国家人群心理卫生状况的重要参照指数  相似文献   

20.
新京报,2012年2月9日A18版刊发了题为《女子铁链牵男子宣传"尊重女性"》的图片报道。图中一女子用3条铁链,驱赶着3名脖系铁链爬行的男子。图片说明文:"昨日,武汉光谷街头,正举行一场名为‘举起你道德的皮鞭’的行为艺术,现场有一位女子用铁链牵着在地上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