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出版参考》2007,(1S):19-19
据《新华每日电讯》报道:近日,“潜规则”成为一门“显学”,打着“潜规则”标签的书热销。有人说从这类书中学到了很多处世技巧;也有人认为,这类书的部分观点有误导公众的嫌疑。自从吴思提出“潜规则”这一概念后,“潜规则”很快成为热门词汇。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副教授漆思认为,“潜规则”走俏的背后是学习、运用“潜规则”,以求个人更好地生存、发展。这种“潜规则”是对中国历史文化富有当代价值意义的侧面解读,  相似文献   

2.
阿龙 《中国广播》2006,(5):57-58
“花儿抄袭”算是2006年流行乐坛爆出的一大丑闻,为此媒体也是炒得沸沸扬扬。当然也不乏“骨粉级粉丝”为“花儿”喊冤叫屈,因为抄袭乃流行乐坛心照不宣的潜规则,只不过“花儿”撞到了枪口上。作为个体的“抄袭”,充其量只能算是个“事件”,之后更多的是为这个人气爆棚的组合,因一念之差的中道而废去惋惜;但如果“抄袭”作为整体的“潜规则”,成了流行乐坛的常态,那可就是文化生态的混乱与失衡了,除了反省更有必要反思。过于放纵,明星也可以变成魔鬼。当人们为流行乐坛的“繁荣”高唱赞歌时,一股违反艺术发展的暗流也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受利益的驱动,急功近利,明星个个都想成名要趁早,可写不出来又很困惑!于是自律意识淡漠的“花儿”就抄呗,抄着抄着,原创力日益萎  相似文献   

3.
奥斯卡颁奖典礼看起来是群贤毕集的地方,实际上"潜规则"也有不少。作为一个电影人,如果你不小心没有遵守游戏规则,可能会永远与这个万众瞩目的奖项失之交臂。当我们粗略盘算这些奥斯卡的"潜规则"时,也不难发现基中一些颇具吐槽价值的地方。奥斯卡最基本的五大"潜规则"是什么?第85届奥斯卡颁奖典礼刚刚结束,不妨来一同回顾下吧。  相似文献   

4.
《新闻记者》2006,(7):26-26
给“八卦”定价的是市场的潜规则,明星本身地位、丑闻隐私的烈度、媒体可以出得起的价等,定价是直觉加市场判断,比方这个事很难被人模仿,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那丑闻价值就很高。  相似文献   

5.
潜规则研究     
程晨 《大观周刊》2011,(15):34-35
当下中国社会里,规则是多元的。在众多的规则体系中,法律规则并未完全发挥应有之效力,有时还会遇到执行上的巨大困境,尤其是面对潜规则的冲击,更显得力不从心。本文运用法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以旅游业潜规则为例,对潜规则现象做了分析,得出要抑制潜规则就需要强化法律规则的效能的结论,并提出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6.
陈答才  刘玲 《出版参考》2007,(10S):40-40
近年来,围绕中国模式的讨论在国内外学术界日趋活跃,从模式的角度来研究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的发展道路也随之成为趋势。按照亨廷顿的说法,可以将模式归结为重复出现的规则,既包括潜规则、也包括显规则。就此来看,模式的特征主要表现为稳定性和系统性。只要一个民族或国家在发展过程中依据自身情况而对其道路、方式有所选择,必然会体现出自身的发展模式,这在理论界是有共识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黄瑞卿 《声屏世界》2008,(12):66-66
三鹿问题奶粉事件发生后,有关国内奶制品行业普遍添加有毒物质三聚氰胺的行业潜规则最终大白于天下,而国家质检总局随后进行的大范围抽样检测结果也进一步佐证了潜规则的存在。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这个人命关天而且早已是“公开的秘密”的奶制品行业潜规则直到现在才被媒体披露?  相似文献   

8.
汉语的词汇是极其丰富的,即或是语音相同,意义相近的一些词,在使用时,也各不相同。在一些书报刊出版物、影视、商业广告中常见到将“象”、“像”、“相”混同起来的现象。其实这三个字,并不等同,是不能混用的,尤其是“像”和“象”。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这三者在词性上的区别。 从上面的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出,“象”和“相”还是比较容易区别的。它们只是在名词“相棋”上可以混用,其他方面,没有相近的义项。 最容易出现问题的是“象”和“像”。它们作为动词使用时,人们常常将它们等同起来。这是因为不了解它们的各自…  相似文献   

9.
投资过百亿的国家重点工程.却因“未办理任何用地手续”而被叫停。这是“土地风暴”的一次突然袭击.还是建设项目潜规则的一次偶然暴露?[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新闻世界》2008,(8):130-130
新闻背景:目前官员“走穴”商场,出席各类商业活动收取出场费现象非常普遍,几乎成为“公开的秘密”。走穴商场拿出场费已成为某些官员灰色收入的来源,且成为潜规则。  相似文献   

11.
书业内外     
《出版参考》2007,(8X):7-7
类型化网络文学成书市“救世主”?古籍书店还有生机吗?“潜规则”书籍,“热心读者”有多少?令人无语的图书广告语,“读史热”也充斥着“文学泡沫”,[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讨蛋记     
一个养鸡专业村的审计风暴,最终牵出了一个“鸡蛋外交”的黑幕。村民们在向上一届班子的遗留问题进行追索的同时,也向他们自己身边的潜规则发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13.
“三鹿奶粉事件“引发的奶粉质量安全问题暴露了行业的“潜规则“,而个别企业“公关“上的“潜规则“更令国人震惊。企业的公共关系部门发现质量问题时想方设法掩盖,把“公关“当作“搞定“政府部门、“摆平“媒体,进而  相似文献   

14.
法案报道过程中经常会碰到“被告人”、“被告”这两个法律术语,如果不知两的区别,往往会错用。笔发现将这两个概念混为一谈的媒体采编人员不在少数。  相似文献   

15.
湖南卫视再遭潜规则.节目信号被宁波广电掐断,被掐的表面理由是,合约到期。而实质却是日益高涨却无人监管的落地费。落地费.该收?还是不收?[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社会学有个术语叫“路径依赖”.即走惯了一条路就很容易再走这条路。说白了就是跑顺腿的路不用琢磨也能走到底儿。走路可以信马游缰.做舆论监督就不能不琢磨琢磨。一方面,舆情政治生态复杂多变;另一方面,传播从来都是在政治的“关怀”下成长的,政治控制对舆论监督的实践无时无刻不在起作用。舆论监督是读的看点、报纸的亮点和把关人的难点,要我看,难就难在上述两方面。怎么办?都市报的开拓《华西都市报》就曾把长期以来舆论监督的潜规则形象地概括为六个字,叫“打苍蝇抓生活”。  相似文献   

17.
《大观周刊》2010,(32):12-13
据说,男人是非常复杂多变的“动物”,他们为了体现自己的价值,会不断在心中隐秘地制造想法。隐秘是男人成长的保姆,也是滋养男人灵魂的养分。男人没有隐秘心里会很空,会有枯竭感。男人离不开隐秘。而这些隐秘对于他们来说,就是男人帮的潜规则。  相似文献   

18.
“本版”和“外版”或“本版书”和“外版书”,是出版发行行业习用的两个专用术语(“行话”)。《辞海》、《辞源》、《现代汉语词典》都未收这两个词。《出版词典》等出版发行专业词书也未收这两个词。这两个词和含义是什么,现在有点模糊不清。 什么时候在出版发行业中出现这两个术语,难以进行精确的考证。上世纪三十年代,在上海出版发行界,这两个术语是常用的,而且含义是清楚的。出版社对本社所出版的书称为本版书,对非本出版社出版的书称为外版书。商务印书馆门市部,当时既销售本馆出版的书,也销售非本馆出版的书;对本馆出版和非本馆出版的书,有加以区别的必要,因此使用了“本版书”、“外版书”两个术语。生活书店、开明书店、北新书局等也是如此,都有区  相似文献   

19.
《青年记者》2008,(6):8-8
过去,“政治”这个词常与“权术”、“官场潜规则”等纠缠在一起。现在,人们对政治的理解趋于理性和科学。在刚刚过去的两会上,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特别提到“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民主政治”成为两会的新气象。  相似文献   

20.
有时候,人们在生活中太过理所当然地使用一个隐喻,以至于忘记了它的实际含义和引申义实则有所不同.比如,“平台”这一在互联网时代被广泛使用的隐喻,就存在着严重的误导性.2010年,当我第一次使用“平台”这一术语时,YouTube和Facebook等社交媒体公司刚开始使用这个术语向用户、广告商和投资人描述它们的Web2.0服务.如今,所有的社交媒体公司都已经开始使用这一术语.这些公司所提供的服务也从内容或社交领域拓展到了出行(Uber)、住宿(Airbnb)和劳工(Task Rabbit)等领域.随着服务领域的拓展,“平台”这一术语显得更加自然和贴切.许多批评家在发表与互联网企业相关的观点时,也越来越习惯性地使用这一术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