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强档资讯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自1997年以来,立足自身的专业分工,瞄准国内市场对国际先进的财经管理教材和专业图书的需求,共与十余家国际出版公司达成版权贸易和国际合作项目200余项,已经推出“哈佛商学院案例教程”、“世界财经管理教材大系”等引进版图书160多种,成为目前国内最大的引进版经管类图书出版者之一。 一、出版资源是版权贸易的基本立足点 版权贸易和国际合作的起因在于出版资源的分布状况,出版社在决定是否以及如何进行版权贸易和国际合作时,就应当认真分析自身的资源状况,找出自己的资源优势和劣势,对  相似文献   

2.
近十年来,安徽科技出版社积极开展版权贸易业务,已与美、英、德和港、台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几十家出版社,版权代理机构建立了较稳定的信息交流和友好往来关系,达成版权贸易项目近百项,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重视图书版权贸易业务,树立对外形象。安徽科技社积极参加国际、国内的图书版权贸易会,广交书界朋友,旨在扩大出版社的对外影响。除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和由国家版协举办的图书版权贸易会,还参加了法兰克福国际书展、纽约国际书展、香港国际书展以及台湾书展等。通过图书版权贸易业务,出版社开辟了图书选题领域,先后引进了《快捷之路——交际英语》、《现代美国英语》、《心灵鸡汤》、《唱歌啦》、《小书架》、  相似文献   

3.
李晓明 《今传媒》2016,(9):166-168
艺术类出版社由于本身受众和图书选题的限制,在国内出版市场中一直处于相对弱势的状态,但从整体图书市场的发展来看,读者对艺术类图书的需求量正在逐年提高。近几年,随着版权贸易的大规模开展,国内出版社对版权运营的概念逐渐加强,版权已逐步纳入出版社的资产管理,并成为提升出版社实力的重要部分。本文从艺术类出版社开展版权贸易的意义、优势进行分析,并结合当前环境下利用版权贸易进行出版社转型的方法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出版行业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许多出版社将目光转向国际舞台.近两三年来,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也积极开展版权贸易和国际合作,并在国内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该社立足于自己的专业分工,瞄准国内市场对国际先进的财经管理教材和专业图书的需求,通过精心策划,周密运作,共与十余家国际出版公司达成版权贸易和国际合作项目(包括英文影印版和中文翻译版)二百余项,成为国内最大的引进版经管类图书出版者之一.  相似文献   

5.
经济全球化,人类知识产权强化保护及出版的国际化,已成为21世纪不争的事实.固步自封的出版机制和经营模式已经成为历史.出版社要想不被淘汰,就必须学习和掌握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特别是开拓国际市场,加强涉外版权贸易.要搞好涉外版权贸易,应了解当代国际图书版权贸易新特点.  相似文献   

6.
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从1986年以来,在主管部门、承办单位和海内外出版界共同努力下,已举办了七届,现已发展成为集图书贸易和版权贸易于一体的大型国际图书盛会。为了促进国内版权贸易的发展,推动与海外出版界的交流与合作,使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向商业型转变,更好地为全国出版社提供版权贸易,让新千年的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BIBF)的版权贸易迈上新台阶,国家版权局将于3月28日至31日在北京举办“2000BIBF北京国际版权贸易研讨会”。会议由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承办。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出版行业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许多出版社将目光转向国际舞台。近两三年来,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也积极开展版权贸易和国际合作,并在国内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该社立足于自己的专业分工,瞄准国内市场对国际先进的财经管理教材和专业图书的需求,通过精心策划,周密运作,共与十余家国际出版公司达成版权贸易和国际合作项目(包括英文影印版和中文翻译版)二百余项,成为国内最大的引进版经管类图书出版者之一。一、利用出版资源,充 分开展版权贸易 在当今西方企业管理界, “企业资源规划(ER)”的使用频率极高,其主旨是充分利…  相似文献   

8.
(记者 鲍红)版权是出版社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版权贸易是共享人类智慧结晶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我国版权贸易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引进是输出的十几倍,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在各种图书订货会上,许多出版社的展台上都出现了引进版图书,甚至着重推出。那么,引进版图书在国内的市场究竟如何呢?为此,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些出版社。  相似文献   

9.
版权贸易的策略与要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入WTO后,中国出版社立足国内市场,抢占国际市场,大力开展版权贸易的条件逐步成熟。国内一此出版社经过多年实践,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有益的经验。但是,一些中西部出版社还只停留在国内市场的开发上,缺乏对国际图书市场的了解,没有大胆地走出去引进来。怎样认识版权贸易?如何  相似文献   

10.
图书的版权贸易极大地丰富了国内的出版资源,以及国内的图书市场、文化市场、教育市场,同时改善了国内出版机构的经营管理。随着入世的临近,出版社越来越重视版权贸易的交流。因此,如何做好图书版权贸易的全程策划,也就越来越引起出版界的关注。下面是我在图书的版权贸易工作中的点滴经验与体会。一、做好图书的选题论证选题论证是建立在深入细致的调研工作基础上。如引进某一专业的图书,必须比较准确地掌握以下的信息:国际上该专业的发展趋势,国内该专业的发展情况;国内该专业图书的出版情况和销售情况,国外该专业图书的出版情况…  相似文献   

11.
中国出版社:如何走进国际发展?王蕾,张志强国际书展(InternationalBookFair)又称国际图书博览会,即展示图书、宣传图书、销售图书、洽谈版权交易和其他出版发行业务的展览会。国际书展为出版社提供了进入国际市场的极好机会,己引起国内出版社...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图书出版物是商品”这一观念已经深入到每一个编辑的头脑之中。我国出版界几乎所有编辑都已经认识到图书出版市场对于出版社和编辑自己意味着什么?因此,越来越多的编辑开始研究市场,试图顺应市场的发展趋势来指导、组织编辑工作。可是,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大多数编辑还只能着眼于国内的图书出版市场,还没有能力跟踪国际图书出版业的发展趋势,更少有编辑能够把自己编辑的出版物推向国际市场。1886年,由法国大文豪雨果倡导的《保护文学和艺术的伯尔尼公约》在瑞士正式签署。这标志着世界性的版权贸易开始出现。狭义的版权贸易一…  相似文献   

13.
第三届BIBF国际版权贸易研讨会于1月26~28日在北京召开,它由国家版权局主办,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中国版权保护中心承办,旨在促进国内出版社在5月将要举行的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广泛开展版权贸易,全国193家出版社约250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国家版权局副局长沈仁干、国家版权局版权司副司长许超、中图副总经理袁水仙、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齐相潼、外研社社长李朋义、北大出版社社长彭松建、世图出版公司总经理李峰、华艺出版社副社长金丽红、人民文学出版社王瑞琴、德国斯普林格出版社版权部经理Rainer Justke、日本角川书店国际事业部(辶十)壮一等做了精彩的演讲,人们的话题纷纷聚焦在入世上,并提出许多有益的分析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加入WTO,我国承诺在一定时期内分期放开图书零售和批 发市场。一方面,海外出版商看准庞大的中国市场,希望通过版权贸易这种方式实现自身的经济利益,加强对我国的文化渗透;另一方面,由于国内出现严重“稿荒”,大多数出版社将选题方向瞄准海外图书市场和海外出版资源,希望通过版权贸易为出版社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在较长时期内,版权贸易将更加活跃。毕竟,海外的图书已经经历了海外市场的考验。那么,哪些海外选题值得我们引进?  相似文献   

15.
自20世纪90年代我国正式加入国际版权公约以来,我国的国际版权贸易活动日益活跃,很多出版社(包括一些杂志社)不仅积极寻求版权合作,有相当一部分出版社还设立了专门的版权部门和专职版权人员,并积极参加各种版权贸易活动。国内出版社的版权活动不仅带动了国内版权贸易活动的规模,如开始每两年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中国出版界逐渐与国际接轨,图书版权贸易活动越来越频繁。在从事版权贸易的众多出版社之中,世界图书出版公司的版权贸易做得红红火火、有声有色。从1990年至今,10余年间世图引进版权3000多种,购权重印的国外科技期刊数百种,购权图书占全公司图书品种的70%以上。世图成为中国引进图书和科技期刊品种最多的出版公司,在国内众多的出版社中堪称“版权贸易的老大”。由于实施了强势购权的策略,世图的销售码洋从1995的4500万发展到2001年的3个多亿,连续6年保持了30%的增长速度,显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和巨大的发展潜力。世图公司的版权贸易为什么能做得那么好?战略定位准确、人才架构合理、点面结合发挥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与国际医学交流合作的日益增进,医药类出版社纷纷加快了版权贸易的步伐,越来越多的优秀外版医学专业图书在国内出版.虽然它们类型繁多且立意创新,可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弥补国内原创市场的不足.但近年来在国内本土原创作品开始发力这一背景下,再加之引进版权类图书需支付高额版税从而提高图书出版成本,及可能在国内"水土不服"等问题,各家出版社对引进版图书的选择也更加慎重.如何引进精品,并实行精品本土化,这些都是医学类专业出版社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针对国内出版现状,结合笔者所在的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实际,谈谈引进外版医学专业图书的现状和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8.
有效开展图书版权贸易的八项常规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宏 《现代出版》2004,(2):45-48
我国图书出版社与国外图书出版社之间开展书自版权贸易在经历了摸索学习,成熟规范以及理性实施三个阶段后已逐步进入良性发展过程。成功开展图书版权贸易的出版社通常做好八项常规工作,而这八项常规工作正是有效开展图书版权贸易的基础。出版社应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确保图书版权贸易工作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9.
我国图书版权输出总量近年来取得较快增长,出版社互联网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图书的版权输出提供了快捷便利的交流平台。但是一系列调查显示,国内出版社网站在图书版权贸易中所起的作用十分有限,存在着种种不足,希望能引起业界关注。  相似文献   

20.
出版社的版权从业人员是出版社与海外出版商进行版权贸易的中间环节,其工作侧重于提供相关出版公司的图书信息、洽谈版权条件及执行合同,此外还要承担版权贸易合同登记备案、版税的汇付和收取等工作,即出版社的版权经理人更多行使的是行政职能。但我认为优秀版权经理人更应将自己的工作职能定位为海外市场开拓,因为做版权就是做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