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正>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规律是事物发展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这一概念在教学中由于受课时和学生哲学知识少的原因影响,学生往往不能准确认识、把握规律,更不能很好地利用规律,从而成为一个教学难点。如何学好规律,让学生准确认识把握这一概念呢?我认为老师要让学生达到四明确。一、让学生明确规律的内涵规律是事物发展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这里教师要让学生明白,规律是一种联系,但不是所有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教学模式反映教学规律,前者是流,后者是源。要正确认识和运用教学模式,必须要清楚什么是教学规律。教学规律是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中各个要素之间内在、本质、必然联系的反映。它具有客观性,因为它反映客观实在的事物,显示事物内部的矛盾,是一种客观真理;它具有必然性,因为它反映的是事物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它具有直接性,因为它反映客观事物是直接的,不经过任何“中介”。所以,教学  相似文献   

3.
“规律”是哲学部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高考命题的关注点。要正确理解“规律”,需把握好以下六对关系。一、规律与现象的关系区别: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比现象深刻,而现象比规律丰富;现象是人的感觉器官可以感知的,而规律只有运用抽象思维才能把握。联系:规律是现象中稳定的、深刻的东西,它深藏在事物的内部;现象是规律的外在表现形式,规律要通过现象来表现,现象与规律统一于同类事物中。现象是人们认识规律的向导,人们只有认识了现象,借助抽象思维,完成感性认识达到理性认识的认识过程才能把握规律。二、规…  相似文献   

4.
任何过程,都有自己运动发展的客观规律。所谓规律,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或事物之间所具有的本质的、普遍的、必然的、反复出现的联系。它决定事物发展的总趋势和基本过程。人们的意志,不能改变事物的规律,但可以认识规律、驾驭规律。实践证明,在一切实际工作中,能否掌握规律,按照规律办事,关系到工作的成败和效率的高低。因此,在学校里对青少年儿童实施德育,也必须按照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进行工作。  相似文献   

5.
在我们学习高二《思想政治》上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 ,1 997年 1 2月第 1版 )“按客观规律办事”(以下简称教材 )这一部分内容时 ,很多同学乃至教师对以下几个问题搞不明白 ,以至于产生了一些误解。第一 ,如何理解规律概念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所谓固有的联系 ,是指这种联系不是外部力量 (如人的主观意识或上帝 )强加给事物的 ,而是事物发展过程中本来就客观存在的 ,重点强调规律的客观性。所谓必然的联系 ,是指事物变化发展中确定不移的、必然如此的一种联系。它是同偶然联系相对应的一种联系。由于这种联系是…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规律属于联系的范畴,规律是事物发展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因果联系是一种必然联系,因而它不仅仅是范畴,也是规律。但是,现行的辩证唯物主义教科书对原因和结果是这样定义的: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就是原因,被某种现象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7.
王丽敏 《中学文科》2007,(8):111-112
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理解规律这一概念,应主要把握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8.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我们要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规律,必须注意规律的“六性”,即规律的普遍性、稳定性、必然性、客观性、可知可用性和多样性。1.规律具有普遍性。规律的普遍性指的是规律不是个别的、单一的现象独有的,它是一类事物所共有的,它对同类事物有普遍的支配作用。哲学上的规律概念,是对各种具体科学的规律共同特性的概括和总结的结果,决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具体科学规律;哲学上的规律概念和具体科学规律两者之间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规律是事物之间的内在的本质联系。这种联系不断重复出现,在一定条件下经常起作用,并且决定着事物必然向着某种趋向发展。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人们能够通过实践认识它,利用它。教学规律是教学现象中客观存在的,具有必然性、稳定性、普遍性。教学规律对教学活动具有规约作用,是制定教学原则的重要依据。各国学者对教学规律的认识、提法各异。  相似文献   

10.
什么是规律? 我国现有的许多哲学书籍都把它定义为“是事物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有的书上还特别强调:规律是事物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可是,在具体说明时,它们却举了春夏秋冬更替、昼夜轮转、水往低处流、地球上海昼夜两次潦潮和落潮、种  相似文献   

11.
客观世界是一个复杂的矛盾的总体。各种事物和现象的发展变化,除了它本身所固有的规律以外,同时,在发展变化的过程中也呈显出自身所固有的属性、特性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关系。而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特性和关系的反映就是人们认识中的逻辑范畴。人们认识客观事物,主要的除了认识其规律以外,还必须把握它的各个方面、侧面,它的属性、联系和关系.这样,才能把握事物的发展全貌。因此,在认识运动和逻辑思维中,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就必须判明规律和范畴各自的特点及其共同点,判明两者的相互关系。本文除了主要是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规律同基本范畴的相互关系外,也将涉及到一般规律与范畴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2.
物理概念是反映物理现象和过程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物理规律(包括定律、公式、原理和法则等)是物理现象、过程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必然趋势及其本质联系的反映,物理概念和规律是中学物理基础知识最重要的内容,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从形形色色的联系中排除各种非本质的联系,把事物的本质暴露出来,透过表面现象,掌握它的本质,是一个非常复杂而困难的过程,在物理教学中怎样才能使这一过程顺利地实现呢?本文从几个侧面谈谈“物理教学中形成概念、掌握规律”的体会和作法.  相似文献   

13.
<辞海>中对规律定义是:"亦称法规".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它是反复起作用的,任何都有自己的发展规律.规律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人们不能创造、改变和消灭规律,但能认识它,利用它来改造自然界,改造人类社会,并限制某些规律对人类生活的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14.
误区之一:认为规律都是永恒存在的。简析: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所以永恒不变的事物是没有的。因此,任何事物运动过程中的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也应是随着事物存在的时间、地点和条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学规律体现了语文教学过程中各要素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体现了教学与它以外事物的联系、教学内部各要素成分及环节之间的联系、每一具体的教学因素自身内部的联系。本文中笔者通过研究语文新课标和相关的教学理论,并结合自身的语文教学实践经验,总结了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16.
三、高等工程教育的基本教学原则前两节阐述了教学和教学过程的基本概念和对它们本质的认识,把这些教学原理运用到实际教学工作中去,还要有相应的教学原则作为指导。 1.教学原则的概念和作用。要弄清教学原则的基本概念,就要分辨教学规律、教学原则、教学规则的区别。教学规律(Law)是教学过程中存在于人们意识之外的、为教学自身所固有的客观现实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不管人们是否反映、怎样去反映和表述它们,它们都客观地存在着。  相似文献   

17.
系统论与唯物辩证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哲学界就唯物辩证法与系统论的关系展开了热烈讨论,这对于人们正确把握二者关系,以及对深化和发展唯物辩证法自身都是有益的。但在讨论中,也有人企图以系统论代替唯物辩证法。这是一种不正确的倾向。我们认为,系统论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是特殊和一般的关系,唯物辩证法所反映的是世界的最一般的本质和规律,而系统论从其创立和发展的过程看,它属于具体科学,它所反映的只是世界的某一方面、某一层次的本质和规律。系统论所反映的事物的规律如联系、系统、整体性、结构等等都只是唯物辩证法揭示的世界规律的一个方面。在系统论中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这并不奇怪,因为一般存在于特殊和个别之中,特殊和个别包含了一般。但系统论仍然未上升到世界观层次,不能代替辩证法,相反地,它还要自觉或不自  相似文献   

18.
一、正确认识思维思维是人脑对外界事物概括的间接反映,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即理性认识阶段。它反映事物的本质和内部规律性。思维具有两个特点:概括性和间接性。思维的概括性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思维能揭示一类事物所特有的共性,并能把它们归结在一起,从而认识该类事物性质及与其他事物的关系。二是思维能从部分事物相互联系的事实中,揭示普遍的或必然的联系,并将其推广到同类的现象中去。思维的间接性就是思维对感官所不能直接把握的或不在眼前的事物,借助于某些媒介物与头脑加工来进行反映。思维的概括性和间接性是相互联系的。人们…  相似文献   

19.
物理规律(包括物理定律、定理、原理、法则等)反映了物理现象、物理过程在一定条件下必然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它反映了运动变化的各因素间的本质联系,揭露了事物本质属性间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20.
<正>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自然界一切事物都是依据它们自己本身所固有的一定的因果联系而产生和发展的,人们头脑中的因果观念只不过是现实事物客观因果关系的反映。电磁现象客观存在着因果联系,我们的任务是如何揭示它,分析它,帮助学生正确地把握它。在教学中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