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在社会发展道路观、社会发展本质观、社会发展目标观上具有一脉相承的内在关联性。但由于时代特点和历史任务的具体差异,他们的社会发展观又各具特色,各有所重,充分体现了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发展逻辑和理论品质。  相似文献   

2.
首先,社会发展需要我们转变教育观念,初步确立以提高未来社会公民的素质为目标,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观。  相似文献   

3.
学习型社会作为21世纪社会发展的理念,不仅会带来社会观念和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而且会促使从社会边源走向社会中心的高等教育的理念和功能的变革;不仅影响社会价值观的变化,而且会促使高等教育价值观的变革。表现在教育观:从精英教育观到大众、普及教育观;发展观:从功利主义观到可持续发展观;模式观:从象牙塔到信息技术主导观;知识观:从传承观到创新观。  相似文献   

4.
学习型社会作为21世纪社会发展的理念,不仅会带来社会观念和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而且会促使从社会边源走向社会中心的高等教育的理念和功能的变革;不仅影响社会价值观的变化,而且会促使高等教育价值观的变革。表现在教育观:从精英教育观到大众、普及教育观;发展观:从功利主义观到可持续发展观;模式观:从象牙塔到信息技术主导观;知识观:从传承观到创新观。  相似文献   

5.
关于高职院校加强职业观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职业观教育不仅是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本质要求和当前高职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更是实现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途径之一,是职业教育的内在要求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双向选择。在职业观教育中,必须引导学生树立为社会服务的职业观,处理好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社会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高等教育发展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等教育发展观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马陆亭马桂荣当前,有关高等教育学专著在谈及高等教育作用时,涉及过多的是教育对社会的适应性及对社会的促进作用。在谈及高等教育发展时,主要论及的是如下三个发展维度:满足社会发展需要,满足人的发展需要,满足政治文化需要。而...  相似文献   

7.
化观念更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和精神推动力,在中国共产党80年的历程中,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把握时代的脉搏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以化上的创造性,把马克思主义运用到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根据不同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形成了新的化观,研究三代领导人化观的特点,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中国社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相似文献   

8.
职业教育职业性、社会性、人民性解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职业教育具有两个需求主体,一是经济社会的需求;二是公众的个人需求。职业教育具有鲜明的职业性、社会性、人民性特征,表现为职业教育要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专门职业人才,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相互依存,职业教育是实现弱势群体生存与发展、体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在西方教育史上,各种教育功能理论可谓形形色色、丰富多彩,但在教育发展的各个不周的历史时期,又有其具有代表性的并在某一历史时期起主导作用的理论主张与理论流派。在古代社会,为巩固社会政治制度服务是学校教育的主导性功能,教育为个体发展服务的功能是附属性的功能,是由社会需要规定的。近代社会,强调个体发展功能与社会发展功能的观点各执一端,互不相让,产生了激烈的冲突与对立。在现代社会,不同的教育功能观都期望调和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的分歧,做到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二兼顾。双方在相互论争中相互借鉴,成了教育功能观不断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10.
当前,在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加强,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同时,也存在贫富差距逐渐拉大的状况。为了建立和谐社会,必须树立马克思主义公正观,采取正视贫富差距、关怀低收入群体、让全体社会成员共享社会发展成果、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观念和发展低价住房市场等对策,妥善解决贫富差距拉大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不平衡作为社会发展的一种状态,在社会发展进程中是不可避免和经常发生的。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主要表现在社会有机体发展的不平衡和社会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上。无论是哪一种不平衡都是我国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它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要防止和克服社会发展的极度不平衡,必须切实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发展普遍受益的原则,强化社会控制,以经济的和非经济的手段对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加以经常性的调整。  相似文献   

12.
在社会发展观问题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不在于能否认识并揭示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而在于其社会形态性质与社会结构特性能否提供科学发展的制度保证与实际条件。科学发展观植根并生成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实践,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本质要求,具有社会主义特质。科学发展观从理论旨趣、价值核心、基本要求、根本方法等主要环节与基本层面深刻的内蕴着社会主义社会形态的根本性质,表征着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辩证超越性与历史进步性。  相似文献   

13.
对转型时期弱势群体问题的经济学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弱势群体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现阶段的弱势群体是在我国经济转型时期的特殊背景中。随着社会结构的重大调整以及经济体制转轨而出现的,我们必须建立起以政府为主导力量的包括非赢利组织在内的社会各阶层力量的社会支持与保护体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弱势群体问题。才能维护社会的稳定及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前顺德社会工作人才发展逻辑呈现外生性特征,表现为两个方面:其一,社会工作人才产生的主要动力来自外部环境特别是政策因素的推动;其二,社会工作人才发展的策略是倾向于引进外地社会工作机构和人才。反思这种人才发展逻辑的利与弊,并为顺德或相近的经济发展较好地区提供发展社会工作人才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社会发展观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的社会发展观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以对中国国情的深刻认识为主要依据,提出了以社会统筹发展为基础的整体发展观、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人本观、以社会主义基本矛盾为动力的协调发展观.深入研究和深刻领会毛泽东的社会发展观,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积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科学发展就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其实质就是要实现又快又好地发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处理好社会各类矛盾。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必须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遵循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的要求,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17.
与教育公平强调机会、结果与状态的公平以及侧重于社会意义相比,教育的均衡发展首先是一种发展观,强调的是一种发展过程,是为了达到教育公平的目的,对相关政策、条件和资源的合理掌控与调配,因此教育的均衡发展更具有政策、运作、机制层面上的意义.同时,教育的均衡发展强调与社会经济整体发展的密切联系,与国家的竞争力、社会的整体和谐、社区的包容与全纳密切相关.本文从全纳教育、建立积极的福利社会、起点公平等方面对英国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理念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Mothers' perspectives of children's peer-related social development were obtained from matched groups of young children with developmental delays, communicative disorders, and typically developing children. Structured interviews elicited information on numerous issues including mothers' views of the importance of children's social skills development, rationales with respect to why children succeed or had difficulties on specific social tasks, and the socialization strategies mothers employ to promote children's peer-related social development. Mothers also reported on their efforts to arrange play with peers for their child and the degree to which they monitored that play. Results indicated that mothers rated children's social development as highly important, offered primarily internal rationales (e.g., traits, dispositions) for success or difficulties in achieving social tasks, and endorsed moderate and low power socialization strategies. Differences across the three groups were minimal. Mothers arranged play with peers least often for children with developmental delays and communication disorders, but monitored play more extensively for children with delays. These finding were discussed in terms of mothers adopting a developmental orientation to understand children's social development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maternal participation in peer competence intervention programs.  相似文献   

19.
近些年来,社会工作者在云南、湘西和万载等地农村进行专业实践,开展专业服务。综合来看,社会工作在改善民生、探索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升村民精神生活品质、增强社会团结等方面,对于乡村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也提出了新的课题。同时,农村社会工作的实践,助推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培养和社会工作研究水平的提升,从而有助于中国特色社会工作的建设。  相似文献   

20.
儒学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体 ,对我国乃至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社会发展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儒学的社会基础和阶级基础正在逐步消亡。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 ,儒学这种落后保守的封建文化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 ,已不能适应现代化的要求。儒学的复兴、现代化及新发展是根本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