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论传播学与新闻学的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闻学是研究新闻和新闻事业活动规律的社会科学,大众传播学是研究大众传播过程和效果的行为科学,传播学是研究人类社会一切传播活动(包括与大众传播媒介有关的活动)的科学。三者涉及的领域不同,因此是自成体系的独立的学科,不可能互相取代。传播学(大众传播学)从宏观角度对大众媒介的研究,为新闻学中的一些问题提供了答案,为新闻工作提供了大量有益的新知识。因此,传播学是一门同新闻学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科学。  相似文献   

2.
《新闻传播学概论》(以下称《概论》)以新的体系、框架和思路,为读者展示了一个新的学科领域,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就是创立了一个新学科。我习读过并教授过新闻事业概论、新闻学原理、新闻学概论等著作和课程,这些都是新闻学的基础理论知识;我也研读过传播学、大众传播学的论著。然而把新闻学与传播学交叉研究,并成就一部学术专著,在我看来还是首创。读《概论》一书,似有一股清新之风扑面而来,它为新闻学和传播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作了一次新的有益的尝试与探索。《概论》由新闻传播学本体论、客体论、立体论、载体论、媒体…  相似文献   

3.
传播学的导入与中国新闻教育模式改革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传播学是20世纪40年代兴起的一门新兴学科,60年代开始风靡北美和西欧而成为一门显学。在那里,许多大学纷纷创办传播学或大众传播学系科,不少学校将原来创设的新闻学系科改为传播学或大众传播学系科,由新闻学转向传播学,确立新的培养目标、建立新的课程体系和新的教学环节。  相似文献   

4.
政治传播学     
这是研究政治和传播两种不同却相互影响的社会现象的一门行为科学。西方从事传播学研究的学者认为,政治就是谈论,谈论通过语言、符号传递信息。政治语言就是一种符号的活动。这类活动,既有言辞的,也有非言辞的;既有文字的,也有非文字的(如图片、表情、姿态、音调等)。政治通过符号达到说服目的,方式则为:宣传、广告与辩论。这些方式离不开传播媒介的介入,大众传播媒介是影响公众政治态度和行为的因素之一。探讨大众传播媒介与社会政治行为之间的关系,就构成了政治传播学。在西方,目前政治传播学的研究范畴主要为:以新闻学和大众传播学的理论,研究传播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播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在回顾中国传播学研究简史的基础上,梳理了中国传播学研究最近五六年的状况:传播学译著的出版持续数年高涨;经验-功能主义传播学的研究方法在中国新闻学和传播学研究中普及;证实传播学假设的研究形成规模;媒介形态研究开始受到关注;开辟了较为广阔的传播学批判学派的研究空间。当前存在的问题是:研究层次总体仍停留在介绍层面;研究的话题长期分散;课堂教学基本停留在大众传播学领域,而且主要是经验-功能学派的观点体系。文章最后指出了传播学在中国的发展朝向。  相似文献   

6.
李彬 《军事记者》2002,(1):52-53,55
传播学或大众传播学,是一门探讨传播规律的社会科学,在发达国家成为显学。事实上,发达国家在传播事业包括新闻传播上的发达,也与其传播学的兴盛密切相关。我国从改革开放以来开展传播学研究,已经取得显著进展。1997年,传播学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列入学科目录,与新闻学同为二级学科,隶属于新闻传播学这个一级学科。2001年,经过学科调整,传播学与新闻学又同时升为一级学科。如今,在教育部公布的学科目录中,新闻传播学所属的四个专业,即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和编辑出版学,都以传播学或大众传播学作为专业基础理论的重要构成。基于国际国内的这些发展状况,本刊特开设了这个大众传播学的通俗讲座,邀请清华大学传播系的李彬博士主讲,一共8讲目的在于普及传播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开拓视野,更新观念,以提高我们的新闻传播水平。  相似文献   

7.
新世纪美国新闻学教育面临的挑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进入新世纪后 ,美国新闻学 /大众传播学教育面临诸多挑战 ,核心是如何组织、管理新闻学 /大众传播学教育 ,作者列出了美国新闻学 /大众传播学教育的几种主要模式 ,并认为新闻学 /大众传播学教育不会在美国消退  相似文献   

8.
自2010年以来,呈"爆发式"发展的微博作为一种新的传播现象,对新闻生产、信息传播和社会交往等各方面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冲击,也对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学科研究提出了挑战。本文以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微博研究为切入点,分析在新的媒介环境下新闻学与传播学在业界实践和学界研究层面呈现出的不同特质,并探讨进一步提升学科研究水平的路径与方向。  相似文献   

9.
关于我国传播学研究的现状,时有学者做一些概括。但总觉注重一般特点多,较为具体的描述和分析则鲜见。因此,我们对自1981年到1996年发表在《新闻大学》、《新闻学论集》、《新闻学刊》(包括后来的《新闻研究资料》、《新闻与传播研究》等刊物上有关传播学的文章做了点粗疏整理和考察,试图勾勒出我国(台湾地区除外)传播学研究的基本轮廓,并展示其主要发展轨迹、特点及问题。 本文所谓的传播学文章,是指有关传播学的介绍、评述、研究和应用。下面三类文章不计在内:1.关于某国或某地大众媒介状况的介绍;2.会议或学术活动简讯;3.原本意义上的新闻学研究。但,凡为定量调查或分析类文章,一般均算在内,因为从方法上看,这恰是传播学引进后带来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靖鸣 《当代传播》2008,(2):22-25
本文对中西方新闻学和大众传播学对采访对象的研究状况进行了分析,认为应将采访对象作为传播系统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考量,而不是孤立地静止地认识其在传播系统过程中的定位,也不是仅仅看到它与记者的关系与相互作用,避免目前新闻学与大众传播学对采访对象研究的偏狭与局限。  相似文献   

11.
从1990年代到2010年代中国的广播电视业处于黄金时期,新闻、电视剧、纪录片、综艺和娱乐节目,构成了几代人的记忆.从学科发展来说,媒介技术和传播实践也使得特定的知识体系与学科建制的确立有了可能:19世纪末20世纪初,印刷术推动下报纸的繁荣催生了新闻学;二战后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穿透”了社会与文化的方方面面,乃是欧美两陆传播研究(功能主义进路的大众传播学、批判学派、媒介环境学和文化研究)生长的历史语境.中国从1980年代开始,将传统新闻学与新引入的传播学并置,渐成枝繁叶茂的“新闻传播学”,也与媒介技术和传播实践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2.
视窗     
媒介权力大了,媒介研究(media studies)也就迅速成为“显学”。一般所谓“媒介研究”,主要是传播学与新闻学,它们无疑是国内起步晚而发展快的“暴发户”学科。就我的阅读范围形成的总体印象是:国内新闻学和传播学有两个重心,一是突出强调意识形态性,以做好“喉舌”为己任;二是集中关注技术性,定位在教人怎么做节目,如何进行具体操作。相比之下,批判性的媒介研究(critical mediastudies)或批判性的传播学研究(critical communication studies)几乎没有。在我这个非专业的人看来,批判性媒介研究的根本特点与使命在于揭示权力和媒介的关系:媒介…  相似文献   

13.
以人为本做新闻,是大众报业集团提出的响亮口号和工作理念,这一理念,揭示了新闻学的本原,是对新闻学本质的回归,也给新闻从业人员提出了一个重大的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14.
美国权威传播理论教科书《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说:“目前,广告业正处于一个变化阶段,其主要原因是媒介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上针对广大不知姓名观众的大众媒介广告是一种行将消亡的传播形式。”① 我读完郭镇之博士主译的这本书后,不少方面颇受教益和启迪,深感其堪称“高校经典教材译丛·传播学”系列中的一本佳作;同时,我认为书中的某些观点还值得商讨,主张“大众媒介广告是一种行将消亡的传播形式”及其有关论述,即是还可以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大众媒介广告效益下降及其原因 应该正视,看淡大众媒介广告…  相似文献   

15.
媒介权力研究是西方传播学理论中直指媒介本质属性的核心议题,在我国则属于方兴未艾的新课题。本文在追溯西方传播学界对媒介权力内涵认知过程的基础上,对大众媒介权力的生成与作用机制进行了全方位剖析,并首创性地提出了"网络媒介权力"的新概念,为新时代的媒介权力研究建构了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6.
传播学热潮使得新闻学与传播学关系问题成为近年来中国新闻学术界一个备受关注的热门话题.可以说,传播学在我国引进、逐步发展壮大的过程,也是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关系引起激烈争论的过程.但遗憾的是,对新闻学与传播学关系的探讨,至今仍然没有一个被学界共同接受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序言两篇     
谈谈我国的传播学研究80年代中期新闻学界有过种种把新闻学与传播学结合起来的设想和尝试。进入90年代,这个设想和尝试变成了现实,出现了多部以“新闻传播”为主概念的论著,这是令人高兴的事。传统的新闻学,主要是从新闻传播者的角度,揭示一些新闻工作的特点,并且主要是以报纸作为研究对象,因此新闻学又被称作“报学”。随着广播、电视等新型大众传播媒介的出现,以及新闻传播的市场化趋势,新闻学必须侧重于新闻受众的研究,传播效果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于是,以效果研究为中心的美国经验主义传播学开始渗入新闻学。在我国,关于新…  相似文献   

18.
2002年我国的新闻传播学研究较为平稳,不论是新闻学还是传播学的研究,都稳步发展,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这年的研究话题中,应用性的热门话题减少,主要集中在传媒经济、新闻法治和职业道德两方面。学术性研究话题较为分散,但是与以往相比,较为踏实和深入。一、传媒经济研究这年的传媒经济研究,在我国加入WTO的背景下,涉及体制性问题的文章增多,传媒经济发展的诸方面问题研究也有所深化。一位国家传媒管理负责人认为,目前做强中国的报业,要解决三个“瓶颈”,一是媒介资源配置不合理的问题,媒介只生不死,一些亏损严重的媒体因为可以安排某个级…  相似文献   

19.
李楠 《记者摇篮》2008,(4):30-31
随着我国大众传播媒介的迅速发展,媒体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受众对信息的需求及对传媒的认知水平也逐步提高。媒介公信力已成为传媒在市场竞争中获胜的首要影响因素;是大众传媒内在品质和外在形象在受众心目中的综合体现,是受众衡量媒体权威性、信誉度和社会影响力的标准,是受众选择媒体的重要依据。因此,媒介公信力问题逐渐成为大众传播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罗兵 《传媒观察》2010,(3):37-38
1982年在北京举办第一次传播学研讨会,被视为传播学正式引入中国的一个标志性事件,此后西方传播学研究成果被大量急速地引进,中国本土传播学研究如火如荼地开展,在新闻学、广告学、广播电视新闻学、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等新闻传媒类专业中,传播学(或称传播学概论、传播学理论、传播学导论)课程成为必修课,传播学的科研与教学成为新闻传播类专业重点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