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02年8月2日,《文汇读书周报》发表的谷林先生的文章《“茑与女萝”》,向读者介绍了影印精美、装帧考究的“镇库重宝”《周作人俞平伯往来书札影真》(以下简称《影真》)一书,并对缘生于该书的序言和附注部分,提了一点小意见。谷林先生所言极是。美中不足的是此书不仅“缘生的藤蔓”有误,就  相似文献   

2.
在今年第十九个"4.23世界读书日"问世的《全民阅读书香文丛》(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2014年4月版),包括《书声迢递》《书卷温情》《书窗内外》《书斋夜读》《书林信步》《书来话多》六册读书随笔集,知识性、人文性和可读性俱佳。"文丛"为三十二开平装本,封面图案,或为一丛林木,或为一束花草,通过设计,将"书香"的涵义传达给读者。打开书本,则书人书事,纷至沓来,令人目不暇接。  相似文献   

3.
坚守文化使命,源自对文化发自内心的热爱——关于范用 2013年9月14日是范用先生去世一周年。范先生在世时最爱的是书。人称他为"书痴",他很高兴。他曾说:"我是为了读书才选择了出版这一行的。"他又说:"我最大的乐趣就是把人家的稿子编成一本很漂亮的书。"关于范先生编辑出版《傅雷家书》《随想录》以及《读书》和《新华文摘》的故事,早已为大家耳熟能详。这里再讲讲其他两本书的故事:  相似文献   

4.
2017年9月19日,张怀涛教授向郑州科技学院图书馆捐赠了《竞争情报研究论》《复合图书馆管理研究》《中原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发展》《书香致远:大学生读书征文作品选》等个人著作16部,图书馆馆长崔永斌教授代表学院接受了捐赠。张怀涛教授曾多次到我院图书馆指导工作,并为师生开展了"读书策略与读书方法""在经典中畅享阅读之美""真实的孔子与孔子的真实"等讲座,  相似文献   

5.
每月推荐     
文学艺术《"双面人"手记》 作者:潘凯雄 版本: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8月版 定价:32.00元 提要:此书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潘凯雄的散文集,它精选了作者近10年在工作之余所写下的评论文字,内容涉及到作者对出版和读书的思考及感悟。以《"双面人"手记》命名,既是与该书所涉及的出版与读书两部分内容相吻合,  相似文献   

6.
《出版史料》2011,(1):70-70
朱光潜曾经写过《谈读书》《再谈读书》文章,他说:"书籍是过去人类精神遗产的宝库,也可以说是人类文化学术前进轨迹上的纪程碑。……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相似文献   

7.
《新疆新闻出版》2015,(3):20-20
《文汇读书周报》2014年6月27日刊有《利刃与苦药——读奈保尔〈守夜人记事簿〉》一文。文章说奈保尔和鲁迅有点相似:"……有种‘两间一小卒,荷戟独彷徨’的孤独意味。"其中"两间一小卒"错了,应是"两间余一卒"。文中所引是鲁迅《题〈彷徨〉》中的诗句。全诗是:"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  相似文献   

8.
《出版史料》2011,(4):21-21
王云五只读过一年半私塾,后在校学习过二十二个月英语。但他一生勤奋读书,成为"自学成家"的典范。他对读书做了深刻的解析:"文字的发展成为传至远方与后世的书籍,书籍也就成了人类思考结果的库藏。读书者可以从库藏中予取予求;任意与尽量满足其欲望。手执一卷可以上对邃古的哲人,远对绝域的学者,而仿佛亲聆其以言词吐露毕生思考的心得。这样的收获,真可谓便宜之至。"(王云五:《我怎样读书》)因此,王云五一再强调说"做到老,  相似文献   

9.
冬日午后,临窗而坐。一壶茶,一卷书,任氤氲的茶香,温润的书香丝丝缕缕沁入心田,宛如沐浴在冬日的暖阳里,溶解寒冬,温暖心扉。元初学者翁森在《四时读书乐》之"冬读"写道:"木落水尽千崖枯,迥然吾亦见真吾。坐对韦编灯动壁,高歌夜半雪压庐。地炉茶鼎烹活火,四壁图书中有我。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冬日读书的乐趣跃然纸上,让人忍不住捧一卷书围炉夜读。  相似文献   

10.
去图书馆读书,我紧挨着"居里夫人"的画像而坐。画中的"居里夫人"容颜清新、气质朴实、笑容淡定。她的《我的信念》中的名言:"我永远追求安静的工作和简单的家庭生活。为了实现这个理想,我竭力保持宁静的环境,以免受人事的干扰和盛名的拖累"。异常简单地印证着这种超越时空的美丽。  相似文献   

11.
万彬彬 《视听界》2013,(1):83-86
2012年4月,由新闻出版总署主管的《中国新闻出版报》在“世界读书日”推出了特刊,首次对全国的报纸、广播、电视、新媒体开辟读书版、读书周刊、读书栏目(节目)的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仅存六档电视读书节目。即,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读书》(原《子午书简》)、北京电视台青年频道《书香北京》、河北卫视《读书》、上海星尚频道《今晚我们读书》、  相似文献   

12.
王树人 《档案天地》2012,(8):8+10-8,10
我珍藏的这本《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是1980年2月下旬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为前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刘少奇同志彻底平反后,同年3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的(黑龙江人民出版社重印,1980年3月哈尔滨第2次印刷)。时至今日,我之所以把这本刘少奇同志所著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直珍藏了32年多,这得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说起。1966年5月,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爆发"时,我正在高中一年级读书。随着"破四旧,立四新"运动从大城市向乡镇的延伸,  相似文献   

13.
成放 《新闻实践》2010,(7):78-80
平时也订阅和浏览一些读书类杂志和报纸,诸如《读书》、《书屋》、《书城》和《文汇读书周报》、《中华读书报》等,但从未读过《南方都市报》的“南方阅读”周刊。经朋友推荐,笔者找来一读,真有“相见恨晚”之感。  相似文献   

14.
杨阳 《声屏世界》2009,(2):37-38
2004年,开办了8年的中央电视台《读书时间》在历经多次改版后走到尽头。凤凰卫视中文台的《开卷有益》、浙江有线电视台的《书情手册》、广州电视台的《书讯》、上海电视台的《阅读长廊》、湖南电视台的《爱晚书亭》、青岛电视台的《一味书屋》等电视读书节目也相继停播。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依然在播出的河北卫视的《读书》节目俨然成为中华大地读书节目中仅存的果实。  相似文献   

15.
项华 《视听界》2010,(1):107-108
1996年5月12目,中央电视台《读书时间》开播,为中国电视读书节目树立了一个标杆,一时间读书节目甚是红火。2004年,《读书时间》因收视率等原因遭到末位淘汰,各地开设的读书类节目也遇到了同样的困惑。近年来,只有凤凰卫视的《开卷八分钟》、河北卫视的《读书》等极少数的读书节目依然在顽强地生存着。电视读书节目真的没有生存空间吗?其出路何在?  相似文献   

16.
蔡瑞华 《视听界》2010,(2):89-91
自1996年央视开办《读书时间》栏目,国内电视读书节目经历过“干树万树梨花开”的辉煌,终究逃不过“聊聊落落数点星”的低谷,目前,仅存5档:央视10套《子午书简》、河北卫视《读书》、北京电视台8频道《悦读会》、北京电视台3频道《非常接触》以及广西电视台生活频道《读书时分》。  相似文献   

17.
丁亥晚冬,数十年难遇的大雪为石城披上了一身素裹的冬装,白雪衬托出清凉山凤凰崇正书院里暖黄色的灯光。新年出炉的两套“读书文丛”——《鸡鸣读书文丛》和《开卷读书文丛》(均为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版)首发品评会,正在热烈的氛围中展开着话题。 《鸡鸣读书文丛》收录有《枥斋余墨》(魏荒弩)、《江南读书记》(王振羽)、《云集》(止庵)、《千年的桨声》(刘汉俊);《开卷读书文丛》收录有《书缘未了》(章品镇)、《不再重现的图画》(白桦)、《朋友家的屋顶》(韩沪麟)、《雁斋书事录》(徐雁)、《美丽的旧书》(瞿光辉)和《开卷闲话四编》(子聪)。两套丛书都以“读书”为主旨,因而在此一同举办首发式暨新书品评会。  相似文献   

18.
电视读书节目处境艰难, 一是电视读书节目收视率低,二是经营问题一直难以突破。由于电视读书节目收视率较低,近年来频频发生夭折事件。1998年以来,上海台《阅读长廊》、中国教育台的《书苑漫步》、北京台《华夏书苑》、湖南台的《爱晚书亭》、青岛台的《一味书屋》先后停办。2004年9月,开国内电视读书节目先河的央视《读书时间》因为收视率排名  相似文献   

19.
谷林先生爱书,似乎也算不上一个严格意义的藏书家。藏书家对书的品评,常能捧出别人力所难及的珍善之本,如黄裳之于明清古籍,唐弢、姜德明之于新文学,多为世所难觅的旧书,自然别有一番兴味。先生大约属于那种人生哀乐尝遍,读书以求慰藉的那一类,却愿将自己阅读所得所思,甚或所喜所乐渲染传达出来,这是一位具有慈心善怀的书迷。  相似文献   

20.
李爱晖 《新闻知识》2006,(12):47-48
1996年,中央电视台开创了我国第一个电视读书节目《读书时间》。作为一个弘扬精英文化,营造屏幕精神净土的栏目,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随后10多个地方台纷纷效仿,在短时间内掀起了读书节目的高潮。但是由于节目制作水平的良莠不齐,一度红火的电视读书节目日渐萎缩。2004年9月,具有标志性意义的《读书时间》最终因收视率太低而被停播。虽然新的节目如《读家报道》、《非常接触》、《读书周刊》、《读书有用》等从2004年开始也先后出现在各家电视台的荧幕上,但电视读书节目的整体情况不容乐观,依然走不出整体低迷的状态,缺乏叫好叫座、有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