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创新素质培养的建构主义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建构主义的视角可以重新审视创新教育问题。创新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创新素质的基础是知识建构,在长期的知识建构基础上形成专长方能有所创造。就学生的“创造”或“创新”而言,主要应使用个体标准加以衡量,不可误用高端的社会标准。建构主义强调的恰恰是学生要在个体与环境或他人相互作用过程中建构知识,反对长久以来支配着教育的客观主义知识观。参照建构主义的知识观以及相应的师生观、教学观和评估观等,在教育改革和创新的过程中实现诸方面基本理念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从建构主义的视角可以重新审视创新教育问题。创新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创新素质的基础是知识建构,在长期的知识建构基础上形成专长方能有所创造。就学生的“创造”或“创新”而言,主要应使用个体标准加以衡量,不可误用高端的社会标准。建构主义强调的恰恰是学生要在个体与环境或他人相互作用过程中建构知识,反对长久以来支配着教育的客观主义知识观。参照建构主义的知识观以及相应的师生观、教学观和评估观等.在教育改革和创新的过程中实现诸方面基本理念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韩愈的“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多少年来一直支配着教师的行为.教师被认为是真理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化身.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填鸭式”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将自己的理解强加给学生,剥夺了学生的自主思维空间与自我体验权力。而学生在“师道尊严”思想的压制下。被动地接受知识.他们不敢对教师提出不同的意见,也没有自己的思想见解。这种传统的教学思想,根深蒂固地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观.也影响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传统教学观的审视,揭示了不利于学生个人发展的种种弊端,从教学观,师生观及知识观等方面,阐述了现代课堂教学中教学观念转变的重要性,着重阐述了在教学过程中应实施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以创新为主的教学观念,以及实现这些教学观念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开展创新教学是我国当代大学的基本使命。大学传统教学是一种理论知识传输型模式,其最突出问题就是理论脱离实际,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学创新教学主张使学生从"知识接受者"转变为"知识探索者",人才培养重心从"知识获得"变成"能力培养"。它在知识观上秉持建构主义立场,在人才观上明确将创新人才作为培养目标,在师生观上确立平等对话思想,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认识这些基本特征,有助于突破创新教学在实践中的误区。  相似文献   

6.
<正>教学设计深受教学理论的影响,而教学理论又受知识观的影响。知识观是人们对知识本质、属性、价值和习得等问题的基本看法和认识。知识观不同所形成的教学观和课程观也会不同,教师持什么样的知识观,就会生成什么样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后现代主义知识观建立在对现代知识观批判的基础之上。尽管有的学者对后现代主义知识观持有不同的看法,但后现代知识观的诸多观点针对当前基础教育中存在的一些弊端,如教学方法单一,只追求书本的知识  相似文献   

7.
不确定性知识观及其对大学教学变革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不仅仅是作为内容,而且作为一种"观"来影响大学教学。知识观不同,教学就不同。确定性知识观认为知识是对客观事物的真理性表达,其影响下的大学教学存在三大危机:一是将信息误作为教学的目的,二是使学生误认为知识就是真理,三是窒息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为了实现教学的变革,必须树立不确定性知识观。不确定性知识观认为,知识不一定是客观世界的真理性反映,它具有主观性、可错性、多元性和暂时性等特征。在不确定性知识观的视野中,教学的目的应以培养大学生的理性为主,教学的过程应以探究性为主,师生关系应以积极包容为基调。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学生观、学习观、教学观等认知理论思想,认为建构主义策略无论是对于教师自身能力的提高和学生的全面发展都有不可估量的意义。教师应针对具有不同知识背景的学生应用建构主义思想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是要在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前提下,培养他们创造性学习的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既要重视知识的教育也要重视能力的培养,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知识观、能力观,培养学生的想像力,观察力和判断力,  相似文献   

10.
现代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 :“学生是数学学习活动中的认知主体 ,知识只是在它与认知主体在建构活动中的行为相冲突或相顺应时才被建构起来 ,主客体 (学生与数学知识 )之间的相互作用正是认识活动的本质所在 ,知识的呈现即教学不但要适应学生的心理特点、生理特点 ,还要适应他们的认知结构 (即学生已掌握了哪些知识及掌握程度 )和建构活动 (即学生怎样学习知识、怎样将知识组织起来、有何缺陷等 ).”[1] 在建构观下的数学概念课教学 ,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而且还可以很好地领略数学的精神、思想、方法 ,同时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  相似文献   

11.
随着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深入及生物学发展的要求 ,“备课”也应该要创新 ,适应教学发展的需求。现结合教学实践 ,谈谈备课创新的做法。1 转变教育观念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该更新教育观念 ,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一切学生的一切。因此在备课时必须做到 :知学生、为学生。1.1 知学生 备课时必须了解学生 ,摸清学生的知识底数、学科能力、年龄结构、非智力因素等 ,做到有的放矢 ,因材施教。教师要了解学生在小学或初中学段已学到的生物学知识 ,做好学段知识结构、体系的衔接。备课时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  相似文献   

12.
实践教学环节对学生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提高,以及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培养和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各种工程软件,对不同问题建立模型进行分析,把分析结果运用到产品设计中。实践证明在各教学实践环节中应用软件之后,其设计水平和质量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同时,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训练。  相似文献   

13.
在评价一节课的教学效果时,有的老师会说“学生不配合我上课”或者“学生积极发言,很配合我的教学”,而有的老师则说“我这样做是被学生逼出来的”,这两类不同的言论其实代表了当前我国教师的两类课堂教学观,也就是知识传递的教学观和经验改造的教学观。“学生配合教师”说体现  相似文献   

14.
一、对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教学的思考 传统的教育观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数学观,不同的数学观会导致不同的教学观.传统的教学观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只关注知识的掌握,技能的训练,能力的提高.很少考虑如何通过数学教学使学生全方位地认识数学和体验数学价值,体会数学精神,领略数学的美感,感悟数学交流,尝试数学创造等.  相似文献   

15.
学科教学知识(PCK)包括关于课程、学生、教学策略和学习评价的知识,由于所持有的知识观、教学观和评价观等价值观的不同,教师形成了不同的PCK,引起了教学设计的差异,进而影响课堂教学行为.介绍并研究了对“氯气的生产原理”集体备课的讨论内容.  相似文献   

16.
学校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成效如何,教师的教学观至关重要。本文提出教师应树立现代教学观,要以发掘学生的潜能为本,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将知识的传授作为培养学生潜能的手段;教师的创造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能力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现代教学观强调教学活动中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表现在教学中就是要在教师创设的氛围和情境中,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抓住问题的实质,从不同的角度采取不同的思维方式,努力寻找多种问题解决的方式,独立自主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要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人地位,主体责任以及自我的知识与能力水平,形成自觉的强烈的创新意愿和动机,最大限度地开发自身的创新潜能。  相似文献   

18.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思想品德课素质教育应着眼于教师观、教学观和学生观的更新。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教师应是学生的伙伴和帮助者,也是学习过程和知识创新的反思者和研究者,更是学生心灵和智慧的发现者。教师在新课改形势下不仅要要求学生学会,而且要指导学生会学。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19.
学生个体知识观是构成学生学习活动的内在背景,培养学生的知识观是学校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学生知识观的形成和发展不仅受社会、家庭、学校等外部环境的影响,更受学生自身知识经验及反省思维能力等内部因素的影响。知识观的培养策略有:将知识观培养设定为教学的目标;教师首先要树立建构性的知识观;在各学科课程教学中渗透和强化知识观教育;实行多元化的教学评价;设置"知识论"选修课等。  相似文献   

20.
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师生观、教学现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造就创新型人才方面,有着针对性的指导作用,把建构主义引入语文教学,创设建构主义的阅读教学环境,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造就适合时代发展的创新型人才。文章就怎样创设建构主义阅读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雏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