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顾艳  崔金贵  盛杰 《编辑学报》2014,26(2):162-165
对新浪微博认证的粉丝数在3 500以上的10家高影响力医学期刊官方微博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分析几个有代表性的内容发布指标,探讨医学期刊官方微博的内容发布现状,并从内容定位、内容策划和内容传播3个方面提出内容发布策略,以期为学术期刊官方微博的建设与运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新闻界》2016,(14):8-13
本研究基于对"中国梦·梦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广告的微博传播分析,结合问卷调查的结果,得出了新媒体环境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益广告传播的一些成功经验。诸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当代流行文化巧妙结合,利用社交媒体的交互性达到精确投放,成功开发"梦娃"衍生产品,找准与时事的契合点,及时调整更新传播内容等等,这些经验对于如何提升公益广告的传播效果或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姚毅 《新闻爱好者》2023,(5):101-103
随着全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全媒体用户数量的增加,全媒体平台逐渐成为多元文化的角逐场,把全媒体作为主要阵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但有利于进一步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营造良好的全媒体生态环境,还有利于弘扬爱国主义情操和民族自豪感。全媒体的新技术、新表达、新发展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全媒体平台的传播主体差异化,内容生产碎片化,以及舆论生态复杂化等特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效果。因此,在新媒体语境下,我们需要通过打造专业多能团队、创新传播内容、依托智能媒体技术、重视受众信息反馈等策略,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效能。  相似文献   

4.
论文对新浪认证的公共图书馆官方微博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对微博数、关注数、粉丝数、活跃度、传播力等的调查统计,探讨我国公共图书馆官方微博的应用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公共图书馆官方微博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回归民众日常生活实践,引领民众的思想与行为。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具体化、生活化传播,则能够将这些价值观念与民众生活紧密结合,并将其转化为民众的价值追求与自觉行动。民生新闻依赖民生内容、民本叙事与民众话语,呈现民间多元价值观与凸显主流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等优势,成为连接民众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对于传播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兴国之魂,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神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以互联网和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来了新的机遇,提供了新的渠道,拓展了新的空间,构建了新的载体。探索利用新媒体培育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路径,在当下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官方微博在社会组织与生活方式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影响力不可忽视。本文选取新浪微博中的部分官方微博为样本,通过对这些官方微博传播过程的具体分析,从平台建设、内容设计、互动管理、风险应对等方面思考其传播效果提升的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8.
传播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现阶段意识形态工作的重中之重,然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庞大、持久的系统工程。主流媒体在这个过程中应当发挥主导的作用。因此探讨以主流媒体为传播载体,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舆论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阐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要在一定的场域中进行,结合以往"舆论场"理论,从平台建设、内容建设、方式建设三个维度探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舆论场建构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新浪微博是当前最受欢迎的信息分享和互动平台,却也因其匿名性和平民化成为最大的谣言聚集地,需要官方辟谣利用其权威性加以规范。本文使用内容分析法,以官方辟谣微博为研究对象,揭示其传播力的显著差异,并对辟谣微博话题类型、话题情绪倾向、辟谣清晰性、辟谣主体四项内容要素与微博传播力间的相关关系作出分析,进而为提高官方辟谣微博的传播力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美国核心价值观对外传播具有霸权性、强制性、目的性,旨在增强美国文化软实力,与其他国家建立价值同盟,维护美国战略利益,达到独霸世界的目的。从研究美国核心价值观对外传播的战略考量、传播方式入手,总结了美国核心价值观对外传播的特点,探讨了美国核心价值观对外传播对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外传播的启示,即强化实力、构建体系、抢占制高点、掌握话语权、立体传播、打造品牌等。提出了提升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外传播的构想与路径,加快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外传播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1.
官方微博:政府形象塑造新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微博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传播渠道和载体,具有大众性、裂变性、透明性等特点。研究利用官方微博加强政府形象塑造具有重要意义。政府只有充分认识官方微博对政府形象塑造的优势因素和劣势因素,才能采取针对性措施构建政府的良好形象,使得政府形象在网络媒体信息传播中实现最大化,增强自身的凝聚力和亲和力。  相似文献   

12.
微博凭借其便捷、互动、实时和开放等特征,已经成为一种影响力广泛的网络应用,众多传统媒体纷纷开设了自己的官方微博,并在利用微博进行内容传播、品牌塑造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以《人民日报》官方微博为例,进行基于框架理论下的内容分析,分别对微博发布类型、微博发布频率、微博发布形式、微博主题、微博类型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探讨《人民日报》官方微博的传播状态与运用策略,以期为同类微博的运营提供相应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3.
张明言 《今传媒》2013,(9):91-93
微博凭借其便捷、互动、实时和开放等特征,已经成为一种影响力广泛的网络应用,众多传统媒体纷纷开设了自己的官方微博,并在利用微博进行内容传播、品牌塑造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以《人民日报》官方微博为例,进行基于框架理论下的内容分析,分别对微博发布类型、微博发布频率、微博发布形式、微博主题、微博类型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探讨《人民日报》官方微博的传播状态与运用策略,以期为同类微博的运营提供相应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4.
蔡碧珠 《东南传播》2014,(11):59-6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权威性、政治性和严肃性,比较抽象,属于"硬新闻"。主流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平民化视角,变过去的"传者本位"为"受众本位",变"居高临下"为"平民视角",变"强行灌输"为"无声渗透",变"主流媒体舆论场"单打独斗为与"民间舆论场"同声共振。要从报道内容、报道视角、表达方式以及传播渠道等方面以平民化视角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5.
李冰 《新闻世界》2011,(2):72-73
2009年,微博以其内容的丰富性、传播渠道的多样性、传播速度的即时性、传播模式的创新性开拓了互联网应用的新时代。高校创建官方微博更是这一新媒体的新型形态,本文以河南大学开通官方微博为例,展现一个百年老校的严谨与微博的新兴时尚的结合,论证微博在高校宣传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讲好脱贫攻坚的中国故事,有利于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政论专题片《摆脱贫困》打破以往纪录片的宏大叙事结构,以脱贫攻坚中的干部群众为主要对象,传播时代价值观,坚持内容为王、生动鲜活、以情动人,创新节目形式,成为新时代讲好中国故事的传播样本。  相似文献   

17.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为高校更有效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来新的契机,但是新媒体的出现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环境更为复杂,为了实现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传播,我们必须了解网络文化传播的特点与方式,提升大众的媒介素养,不断完善与互联网相关的法律法规,有效监督与管理网络媒体。  相似文献   

18.
欧阳菲 《出版广角》2014,(15):52-54
正出版社构建以官方微博为核心的微博群,能够使图书品牌、分支机构、职能部门的认证微博和个人微博为官方微博提供丰富的营销内容,官方微博则通过活动和转发为上述细分微博提高曝光率和粉丝关注度,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9.
本文所界定的隐秘传播,主要宣传与主流文化和主流意识形态不同的民间文化和非主流的价值观。在传播媒介上,选择以微信、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和以无秘为代表的匿名社交媒体为主;传播内容上,以不被传统媒体和官方支持的敏感信息为主;在传播范围上,相对小众和局部,是对特定受众具有一定影响的传播方式。隐秘传播,作为古老的传播方式之一,对于文化的传承、真理的探寻都曾起过积极的作用。如今,在新媒体迅猛发展的趋势下,许多传播方式呈现出新的变化和特点,隐秘传播也是其中之一,本文将阐述新媒体时代下隐秘传播新的发展和变迁。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关键在于获得受众的认同,从而由主导价值观上升为主流价值观。在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移动社交媒介成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非常重要渠道。但是,利用移动社交媒介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诸如群体区隔不利于共识的形成、网络负面声音消解认同等问题。笔者认为,通过发展公共媒介、培养网民的"新闻素养"等手段是解决移动社交媒介传播社会主义价值观上述问题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