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阳阳是跟随进城务工的父母到这里读书的,我认识他是从前年开始的。当时学校中途安排我接手505班,班上有个男孩,很腼腆,一说话就脸红,同学们告诉我,他叫阳阳。后来,我注意到,他课间也不好动,总是一个人坐在那儿看书,或者看别的同学玩。  相似文献   

2.
四(2)班科学课上,同学们学习了生物的概念后,为了巩固哪样的物体是生物,哪样的物体不是生物,我设计了一个对话游戏:小组里每一个同学想一种物体,然后,请另一个小组的一位同学来回答这个问题,并且要说出理由。同学们一听,都很兴奋,纷纷举起小手。为了使同学们的第一次对话获得成功,我请平时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向  相似文献   

3.
编辑同志: 你好!这学期我接了一个班,当班主任,经过一段时间观察,发现班中有个学生不受大家欢迎,无论是劳动、春游、还是学习分组,都没有同学愿意和他一组。总是我硬性指派班干部和他一组。课间同学们一起玩也不带他,他硬要和大家一起玩,否则就捣乱,学生们经常来告状,我为此很头疼。请问编辑,我怎样做才能使他受同学欢迎? 张敏  相似文献   

4.
下午,学校在操场上组织了一次“经典诵读”朗诵大赛活动。我班的张明应该算是一个不错的选手,因为他不仅面部表情丰富,而且非常有激情,再加上提前我都帮他润色了好几遍,所以我及班中的同学对张明的夺魁充满信心。果然,张明在台上的表现很出色,朗诵完毕,全场抱以热烈的掌声,我班的同学们鼓掌尤其起劲,许多孩予的手都拍得红红的。看着全场的热烈气氛,我们都认为张明这次稳拿第一。可没想到,最后一个演讲的是三(1)班的韩志航同学,他的朗诵更精彩!全场掌声不断,但此时我班的孩子却几乎没有一个人鼓掌。最后,当教导主任宣布朗诵第一名是三(1)班时,全场再一次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再看我们班的学生,个个小嘴翘着,有几个孩子刚想鼓掌,立刻被身边的同学给制止了。  相似文献   

5.
我的同学 我班刚从安徽转来一位新同学,名叫姚安民,学习很刻苦、认真,故成绩很好。 物理课上,秦老师叫他背诵欧姆定律,他站起来,用带有安徽口音的声调熟练地背出了欧姆定律。同学们发出“啧啧”的赞许声,用羡慕的眼光望着他。他脸上显出不好意思的神情。秦老师又说道:“姚安民同学答得很流利,希望同学们像他那样熟练地把刚学的物理定律背下来。”这位新来的同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6.
我们教育学生,应从小处着手,深入学生调查研究。有位男生被同学们称为“温赖水”,自从我担任班主任之后,便给他摘了“帽”,同学不再叫他绰号了。但是他上课小动作不断,还经常吃零食。为了改正他这个缺点,我在班上当众指出:同学们多次反映你上课吃零食,有碍纪律和卫生,可我认为你吃得有理。(同学惊讶)你是我班的矮个子,眼看同学都比你高大,你怎能不着急呢?惟一的办法就是抓紧时间吃呀。(同学笑了,他本人也不好意思地笑了,我话锋一转)不过,吃得讲究“战术”,别让眼红的同学看见了,吃还得讲究卫生。同学们安静了,他的脸…  相似文献   

7.
接手五(四)班的语文已经有好几个星期了,还是没能把孩子和他们的名字对上号,课堂上经常会出些眼睛盯着这位同学,嘴里却喊着另一个同学名字的洋相。好在同学们都很善良,往往在我出差错的时候,会集体纠正我的错误。  相似文献   

8.
两年前,我班转来了一位叫黄林的学生,开学初,他总往同学堆里凑,可是没几天,同学们只要见到他凑过来.便立刻散开、躲开.我很奇怪,这是为什么?  相似文献   

9.
谈优点     
语文课上,老师笑眯眯地说:“请同学们谈一谈班上每个同学的优点。”谈优点?真新鲜!教室里静悄悄的,同学们独自思考着。第一排第一个是李远立,他是我们班的“淘气包”。有一次,我和几个小伙伴在跳绳,他  相似文献   

10.
黄丽娟 《江苏教育》2005,(1B):47-47
当学生们读到《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他听见脚步声,抬起头来,饱经风霜的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时,一个学生举手问:“老师,‘饱经风霜’是什么意思?”刚说完,有个同学接口说:“是形容一个人老呗!”其他的同学听了,好像有不同的意见,纷纷议论起来。这时,我突然灵机一动,前两天,我让同学们写了“猜猜他是谁”——描写人物外貌,同学们非常感兴趣,而且写得很成功。  相似文献   

11.
我以为:“铁嘴”对于主要靠口才表达为主的教师职业来说,这是一个带褒意的、有趣的别称。据说,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的教师中公认有四位“铁嘴”,李万钧老师便是其中之一。我们福建电大80级省直中文班的同学们,都喜欢听他主持的外国文学辅导课,在他那十分有特点的调度下,课堂气氛时常很活跃。 说到“铁”,他给我们的第一个印象是“铁面无情”,以至于同学们在不太了解时,对他敬而远之。他不完全按讲义授课,不少同学很不适应,给他提意  相似文献   

12.
胡国雄 《湖南教育》2004,(24):34-34
下午自习课到各班去检查,教室里都很安静,同学们都在认真做作业或自学,很令人满意。但到丙班时,发现一个同学趴在课桌上乱涂乱画,我透过教室窗户观察了一刻钟,他便“涂”了一刻钟。我叫他把他的“杰作”带到教导处来。我问他为什么不好好自习,他的回答令人意外:“不知为什么,这  相似文献   

13.
去年,我市在中学开展“市三好学生”评选,先由各班投票,再由学校评审,最后报市教育局确定。我在班上很认真地向同学们介绍了“市三好学生”的几个标准,让他们进行无记名投票。他们都很兴奋地议论着,其中小豪同学的呼声最高。他是一个品学兼优、多才多艺、热情大方的孩子,在班上很受欢迎。我挥挥手,示意孩子们安静下来:“我们很多同学都很优秀,但名额只有一个。所以希望每位同学慎重考虑,把票投给合乎标准的同学,要公平公正,不能拉票,不能起哄。”同学们纷纷点头,一改刚才嘻嘻哈哈的表情,严肃地写选票。  相似文献   

14.
特殊的奖励     
吴秋玉 《湖南教育》2005,(15):15-15
下课铃响了,彭老师说:“明天我班要抽部分同学参加全州小学语文电化教学比赛。我知道同学们都想参加,可是名额有限。同学们都很优秀。真不知道该怎么选。这样吧,根据刚才课堂上同学的表现,老师来点名,也可以自己报名。”话刚说完,一只只手高高举起,都盼望着老师能选上自己。“老师,老师,让我去!”坐在第一桌的逸彬同学急得站了起来。彭老师用手抚摸着他的头说:“你是这节课最先发言的同学.是最勇敢的孩子。请你先坐下。”同学们期待的目光投向老师。  相似文献   

15.
选小标兵     
同学们都有难忘的事,我最难忘的是那次选小标兵。那是一个周一的下午,第三节周会课,两个大姐姐来到我们班,对我们说:“请同学们选出我们班平时学习最好的一名同学来,让他当小标兵。”话刚说完,教室里就闹哄  相似文献   

16.
我的外号     
我有一个外号叫微波炉,这个外号是同学们给我取的,一年级时就有了。二年级时,我们班转来一位新同学叫王中南,他也有个外号叫王中王火腿肠。老师让王中南坐在我边上,同学们都大叫:刚好微波炉烤火腿肠。又有一次我到姐姐学校去做作业,她的同学问我叫什么,我说了自己的名字,她听了立即大笑:微波炉,微波炉。我气极了,心想:早知道这样,还不如还没上学的时候就叫妈妈给我重新换一个名字。有时我想起自己的名字真是又好气又好笑。我的外号$浙江江山市城南小学@邵蔚波  相似文献   

17.
听一个同事说,成人应征入伍了。激动之余,不禁想起了他在校时的一段往事。成人是高二文理分科时到我班的。接班后尽管我一再强调:不论同学们过去如何,在我这个新班主任眼里都是好学生,希望大家一切从零开始,重写自己的历史。道理虽这么说,但有些同学心里总是不踏实。成人就是其中的一个。开学两周过去了,同学们上课精力集中,思想活跃,学习劲头也很足;下课有说有笑,师生相处和睦。唯独成人同学表现异常:课堂上总是低着头,还不时悄悄用眼梢瞄老师几眼;课后虽能与同学交谈,但见到教师便走开。看到这种情景,班主任的责任感促使我去亲近他,了解他,帮助他。  相似文献   

18.
姜海军 《教师》2012,(4):10-10
一、赏识让孩子自信 我班有个男孩名叫文超,他学习基础比较差,平时不喜欢与人交流,上课总是一个人默默地坐着.从来也不举手发言,但从他的表情可以看得出他很努力。有一次我让同学们开火车读词语,轮到他时,他并没有站起来读,而他后面的同学好像也习以为常了,马上就接着读了,我问文超为什么不读,他欲言又止,同学们说,二年级时他就从来也不读的。我想了想说:“文超。你平时劳动的时候多能干啊,读词语一定难不倒你,  相似文献   

19.
有一次,一位任教我班的老师把一本课外书交到了我手里,称是我班某同学上课时拿出来的,有趣的是,这位同学是个平日里极其不爱学习的同学,我怎么也没有想到他会是一个爱看书的学生。于是回想起这样的现象在班级中时有发生,又想到作为老师,也常常在教育他们看课外书不要影响学习云云。在班会课上,我和同学们讨论了这个问题,很多同学就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的说现在学习太忙根本没空看书,也有的嫌校图书馆符合他们阅读兴趣的书不多,压根不想看,当然更多的学生都表示自己还是很喜欢看书,但爱看的常常是老师家长眼中的"闲书"。于是我  相似文献   

20.
前不久,在江苏某示范高中高一第二学期刚开学不久,发生了一位男同学跳楼自杀的事件。据同学们反映,该同学刚进校时雄心勃勃,学习很努力。但进校不久,大家发现他很少与同学交住,除了与他初中的几位一起考取本校其他班的同学说说话外,很少与本班同学谈心。在他的床头边还曾出现过“我是天才我怕谁?”的“座右铭”。可是到了高一第二学期,“座右铭”就去掉了,换成了“我是蠢材谁怕我?”的字条,后来就发生了跳楼事件、另据该生的初中教师反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