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氏语林》是明清“世说体”小说中影响比较大的作品,其地位仅次于《世说新语》,它对《世说新语补》的成书起了重要作用,并对后世“世说体”小说在体例、内容上也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
《大唐新语》是唐代元和时期刘肃撰写的一部笔记体小说,是仿拟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世说新语》的一部“世说体”之作.《大唐新语》不仅模仿《世说新语》分门别类的编撰体例,在叙事特点、语言风格等创作手法上也极力靠近《世说新语》的风格.  相似文献   

3.
《世说新语》成书后出现了一大批模仿它而作的“世说体”小说。这些仿书本身既是《世说新语》传播的产物,同时又参与到《世说新语》传播的进程中来。因此,对“世说体”小说的研究是《世说新语》传播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明清时期现存“世说体”小说共有16部,其中明代10部,清代6部。这些仿作虽然只得《世说新语》之形,而无法企及其神韵,但作为一个小说流派,仍有其不可忽视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4.
刘成 《文教资料》2011,(12):12-13
魏晋小说《世说新语》开创了我国古代"志人"小说的先河,塑造了形态各异的人物形象,人物塑造方法多种多样。文章从《世说》怎样抓准特点塑造人物,把握细节描写展现人物人物内心,通过环境塑造人物,个性口语突出人物等方面对《世说》人物塑造的方法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5.
何良俊缟撰《何氏语林》开明清“世说体”小说之先河。而其为何会在“世说体”小说中断三百多年后的嘉靖年间横空出世呢?为什么在体例上又比模仿对象《世说新语》多出“言志”“博识”两门;既是模仿《世说新语》所著,又为什么书名不与《世说新语》相类似,而与已经失传许久的裴启《语林》重名。另外,其按语、小序有没有借鉴前人?上述问题正是本文要解决的。  相似文献   

6.
<正>《世说新语》又称《世说》、《世说新书》,共36门,记录了东汉末年到刘宋初年士人的玄言清谈以及趣闻轶事,虽是魏晋时期文言志人小说,但融入大量口语,反映了六朝时期的语言面貌。在《世说》编纂的时代,政权走马灯似的更迭,社会动荡,人的自我生命意识觉醒。刘义庆编纂这部魏晋风流的故事集,起到了名士"教科书"的作用。按照冯友兰的说法,风流是一种人格美,构成真风流的四个条件  相似文献   

7.
正初识经典《世说新语》,本名《世说》,是我国南朝刘宋时期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笔记小说。记述了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遗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共一千多则。全书将这些故事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假谲、俭啬、汰侈、忿狷等三十六门,其中有褒有贬,也有一些只是客观的记述,体现率性自然的魏晋风流。总的来说,《世说新语》采集编写了大量有趣的逸闻轶事,可以让我们在轻松阅读的同时,体会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小说史上,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集结门客编撰的《世说新语》堪称古代“志人小说”的典范之作。该书本名“世说新书”,简称“世说”,原为八卷,今本作三卷,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三十六门,记载了汉末到东晋士族的佚事和言谈,比较全面地反映了这个时  相似文献   

9.
石破天惊听世说,敲金戛玉刋新语。《世说新语》是一部绘状魏晋之世文人风度、体现彼时时代特征之笔记文集,堪领吾华古代志人小说杰出代表之称。其对后世文学创  相似文献   

10.
《续世说》是北宋孔平仲仿照刘义庆《世说新语》的体例编撰而成的一部世说体小说,内容上采录魏晋南北朝至五代中的有关史书文献史实,体例上承袭了《世说新语》的分门别类、依类而立的文体形制,但在具体的门类数目、门类名称、门类排序等方面有所增删和改动.与《世说新语》的突出名士风流不同,《续世说》意在突出朝堂政事.在立意选材方面,反映了孔平仲的思想倾向,体现了宋代世说体小说的创作特点.  相似文献   

11.
<正>1.《〈世说新语〉二则》,统编教材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第8课选文。编者注曰:"选自《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1983年版)。《世说新语》,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403—444)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那么,何谓"志人小说"?这就隔膜了。"志人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之一种,指魏晋六朝流行的专记人物言行和记载历史人物的传闻轶事的一种杂录体小说,又称清谈小说、轶事小说。其中"志人"这  相似文献   

12.
《世说新语》是由南朝·宋刘义庆召集众多文士共同编撰,记载着汉末到魏晋时期名士言行的志人小说,较为真实地反映了魏晋时期名士的形象和当时的时代特征。本文选取东晋名士戴逵作为研究对象,以《世说新语》中的记载为主,分析他身上折射出的魏晋士人的时代特征,得出魏晋士人以"名士"的形象出现,思想上有着儒道兼容、玄佛兼容以及崇尚闲游隐逸等特点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世说新语》(以下简称《世说》)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编撰的一部小说,主要记载汉末、三国、两晋名士的逸闻轶事,文辞简炼,形象显明,耐人品味,给读者从多方面展示出了这一时期士族名流生活的生动画面,一直为研究汉魏两晋间历史、文学和语言的人们所重视。本文仅想从它的编排体例方面探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4.
人物品评与《世说新语》的叙事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说新语》以人物品评为主要叙事内容,并辐射到魏晋时期的社会生活与名士风流,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志人小说。其“分类开放式”叙述结构,实际上是从36个不同的角度去品评人物,展示了人物性格的复杂性与多样性,直接影响和决定了《世说新语》的叙事策略与叙事语言,在中外小说叙事史上都具有“革命性”意义,也是“世说体”历千年而不衰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何氏语林》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丽 《天中学刊》2008,23(1):51-55
<何氏语林>是明清"世说体"小说中影响比较大的作品,其地位仅次于<世说新语>,它对<世说新语补>的成书起了重要作用,并对后世"世说体"小说在体例、内容上也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6.
南朝宋刘义庆编撰的志人小说《世说新语》,因其语言艺术特色鲜明和魏晋士人风度尽显为历来学者称道,在《子猷访戴》此则故事中,可窥见《世说新语》在语言运用上的简洁传神,故事叙述的流转律动以及名士风度的率真旷达等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7.
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作为记录描写魏晋时期人物语言的重要文献,较为集中地体现了魏晋时期的语言特点。研究试图通过对《世说新语》中的存现句进行穷尽式的整理研究,总结分析《世说新语》中存在句、隐现句的相关句法、语义、语用特征。  相似文献   

18.
魏晋时期,玄学清谈之风盛行,“世之所尚,因有撰集,或者记述近事,虽不过丛残小语,而俱为人间言动”.这类撰集,流传下来的有《语林》、《郭子》、《俗说》等,唯《世说新语》(以下简称《世说》)杂采众长,增补遗闻,可谓其中之集大成者.  相似文献   

19.
小说是通过情节开展、环境描写以塑造人物形象,从而反映社会生活的叙事性文学样式。作为刚从古代神话传说、民间街谈巷语、先秦两汉寓言故事,散文等文体脱胎而来、初具短篇(甚至只能算微型)小说规模的《世说新语》(以下简称《世说》),经过它的编撰者们南朝刘宋时期的文学家、临川王刘义庆及其手下的著名诗人鲍照、何长瑜等  相似文献   

20.
称谓就是人们相互称呼的名称,是社会生活中人们相互关系的标志,在社会交际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论语·子路》)这里的“名”当然也包括称谓在内。正因为如此,三千多年前的古人就已重视对它的研究,《尔雅·释亲》专门考释亲属称谓。 称谓属于语言范畴,对称谓问进行考察和分析,以汉语词汇史的研究有重要意义。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以下简称《世说》)中的称谓词,反映了魏晋时称谓的一些特点。称谓是发展变化的,既有对前代的继承,又有对后世的影响。因此,我们在分析《世说》中的称谓词时,也引用汉末或唐初等其他时代的一些称谓方面的资料作为参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