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相对于传统电影的连续情节及完整叙事,王家卫的电影更多的是通过碎片式叙事手法来呈现一种电影气氛和人物的情感状态,在他的影片中,总是通过散碎的细节、色彩的变化来表现现代社会中人们的情感与生活状态。  相似文献   

2.
镜头是电影叙事中的重要构成部分,使用长镜头是一种加强影片叙事的方法。影片《寄生虫》通过高度戏剧化的叙事手法、精彩的视听语言,向观众揭露了现存的贫富差距、阶层分化等社会问题,影片中的长镜头对于作品的叙事有着重要的功用,为电影在细节上助力。本文以《寄生虫》为案例,结合案例浅析长镜头对该片在叙事真实性、叙事主题、叙事时空、叙事氛围四个方面起到的叙事功能。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叙事理论对获得第81届奥斯卡8项大奖的影片《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进行评析。该片以三条主线展开剧情,采取了多技巧混搭式的剪辑和非线性碎片式的立体叙事方式。文章还分析了影片中的细节处理和主要人物性格,并阐述了该片对中国电影的启示,那就是在表现形式上采用新颖的叙事方式,在诠释人物性格特点的同时深入地展示细节,针砭时弊,才是一部电影的魂魄所在。  相似文献   

4.
朱贺 《采.写.编》2018,(1):167-168
细节,作为影视叙事策略中的重要元素,在一部作品中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影片中的细节叙事既要服从故事情节发展与影片主题,又要符合生活逻辑,用真实的力量感染受众.2017年西班牙悬疑题材电影《看不见的客人》充分运用了人物细节、场景细节、物件细节等细节描写的方法,在剧情引人入胜的同时,用精密的细节来穿针引线,链接故事的发展,将作品悬疑恐怖的氛围烘托出来,达到了良好的象征与隐喻效果,使观众对该片记忆深刻.  相似文献   

5.
微电影是信息时代的新生事物,它是依托新型传播平台——互联网而形成的新型电影艺术形式。微电影开创了一种全新的影视艺术叙事模式,它在叙事人称、视角,叙事时间以及叙事空间等方面都不同于传统电影,形成了一个自由的叙事艺术体系。本文即对时下热门的微电影叙事艺术中的核心元素——叙事时间和空间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针对中国电影在国际传播中的叙事及价值传递问题,本研究选取了1970年至今的61部具有代表性的武侠电影进行了内容分析。研究发现:"复仇"、"争霸"和"奇情"是武侠电影中呈现最多的叙事符号;同时,武侠电影叙事符号在不同的时代也存在变化,总体趋势是"复仇"下降,"奇情"和"争霸"上升;武侠电影比较倾向于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传播,普世价值表达不够;武侠电影的叙事符号及内在逻辑也导致其在价值传递方面不易表现具有普世价值意义的符号;如若提升中国武侠电影价值表达的普世性,还要着眼于故事的叙事逻辑及其叙事方式。  相似文献   

7.
黄昌林 《新闻界》2006,(2):119-120
热拉尔·热奈特在《叙事话语》中曾援引著名电影符号学家克里斯蒂安·麦茨的一段话来印证叙事时间性的重要意义,他说:“叙事是一组有两个时间的序列……被讲述的事情的时间和叙事的时间(‘所指时间’和‘能指时间’)。这种双重性不仅使一切时间畸变成为可能,挑出叙事中的这些畸变是不足为奇的(主人公三年的生活用小说中的两句话或电影‘反复’蒙太奇的几个镜头来概括等);更为根本的是,它要求我们确认叙事的功能之一是把一种时间兑现为另一种时间。”①也就是按另一个时间方案来制作一个时间方案。在新闻叙事中,这种时间畸变是新闻表现的基本…  相似文献   

8.
从口传叙事到电影叙事,云南少数民族的叙事文化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叙事中,民族习俗、民族服饰和民族歌舞成为民族审美趣味和价值观念外化的生活方式和物质形式,能够唤起文化主体的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但在许多电影叙事中,这些民族元素却主要被作为一种异域文化或奇特景观来展示.电影叙事关注的不再是影片文化源的少数民族,而是猎奇的观众.  相似文献   

9.
王璐 《传媒》2021,(2):94-96
数字技术发展促使电影不断尝试新的叙事形式,数字叙事、互动叙事成为电影叙事学新的关注点.VR技术进入电影领域,在感官体验上使电影呈现出前所未用的奇观景象,继而激发起对VR影像叙事机制的研究.本文从对传统电影的叙事性入手,对比VR影像与传统电影在叙述机制中的区别与联系,以叙述和演示的关系为切入点,寻求建构一种VR影像叙述机制的可能.  相似文献   

10.
郑芳 《青年记者》2010,(16):89-90
“当电影由一种纪录性写实呈现,演进为以某种特定叙事方式展现故事,从而引起人们的推想、悬念和惊奇时,电影成为严格意义上的艺术。”叙事是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基本途径,自电影诞生之日起,电影人就不曾终止过对叙事以及叙事形式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孟君 《现代传播》2016,(4):81-86
乡村是中国电影史中可与城市相提并论的一种叙事空间类型。与城市电影一样,乡村电影的发展始终和中国乡村社会的发展现实相呼应。通过对中国乡村电影的发展史及其空间叙事进行考察,发现中国乡村电影在空间图谱方面呈现出一个单峰波状图,在空间叙事方面则形成"农村"和"乡土"两种书写传统。  相似文献   

12.
刘颖 《今传媒》2020,28(5):119-121
话剧与电影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它们用不同的手段进行叙事。尽管两者在时代的发展中已有不断融合的趋势,但它们在诸多方面仍存在着差异。本文从叙事媒介的角度出发,以《茶馆》《青蛇》为例,探讨话剧与电影在叙事上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3.
《新闻传播》2006,(11):32-32
《新闻记者》2006年第7期发表林新的文章《细节的力量——新闻细节的叙事特征与效果分析》。 文章说,新闻细节的力量主要来源于其在叙事上所表现出来的独特性。相对宏大叙事来说。新闻细节独有一种亲和力和感染力,能够让接受者在体验中认知和理解新闻。  相似文献   

14.
法国电影理论家麦茨认为,电影是一种会讲故事的机器,故事即导演与观众沟通的工具。因此,叙事是一部电影最为核心的任务。从叙事美学的视角(叙事结构、叙事风格、叙事空间)出发,对几方面的内容进行深层次的分析与探讨。电影《地球最后的夜晚》在叙事手法与技巧上与华莱坞"作者电影"一脉相承,其超现实主义的叙事风格、逼仄的叙事空间与反常规的叙事结构相得益彰,在工业化的电影生产模式下给观众更深层次的美学体验。  相似文献   

15.
电视新闻作为一种叙事型的传播方式,细节在其叙事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对电视新闻的细节及其采编进行详细地论述。  相似文献   

16.
电影是叙事的艺术,叙事可以是叙述虚构的事,也可以叙述实在的事.电影在采用叙事艺术手段时,不管是叙述虚构的事还是叙述实在的事都不能面面俱到、事无巨细地叙述,通过声画等语言符号叙事必然有其选择,这种选择本身就意味着叙事会是想象性的,虚构的事和想象的事都存在被强化和被弱化的可能.民族影片《花腰新娘》整个叙述就是这样一种想象性的叙事.  相似文献   

17.
"当电影由一种纪录性写实呈现,演进为以某种特定叙事方式展现故事,从而引起人们的推想、悬念和惊奇时,电影成为严格意义上的艺术."叙事是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基本途径,自电影诞生之日起,电影人就不曾终止过对叙事以及叙事形式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正>在新闻报道中,细节既是客观事实的准确呈现,也是记者情感关注的对象。细节所提供的现场感和情感指向,犹如电影中的特写镜头,有一种提示、强调作用,更容易引起受众关注,激发情感共鸣。尤其是新闻中的人物报道,借助于生动而传神的细节,让读者似乎可以和报道中的人物“零距离”接触,使他们在细节所描述的特定场景下,与人物感同身受,从而产生一种深切的共情作用。  相似文献   

19.
桌面电影的兴起无疑是数字技术革命的产物,而其新颖的叙事模式更是打开了新的叙事格局。传统的电影叙事强调内容大于形式,而这种新的叙事方式却发出了相反的声音:形式大于内容。因此,探讨桌面电影的叙事方式就显得无比重要。本文将论点建立在叙事学理论框架下,试以2018年最受好评的桌面电影《网络谜踪》为例,旨在从电影叙事学中的叙述者、视觉聚焦和叙述接受者三个方面深入分析桌面电影中的独特叙事方式。  相似文献   

20.
蒲洪花 《青年记者》2016,(18):69-70
电影是一门叙事的艺术,“当电影由一种纪录性写实呈现,演进为以某种特定叙述方式展示故事,从而引起人们的推想、悬念和惊奇时,电影成为严格意义上的艺术”.①从叙事上讲,电影《寻龙诀》对叙事主题、情节和结构进行了盗墓探险类型片模式建构的有效尝试,影片按照剧情叙述发展的事件流程和时空结构呈现电影的主题思想,影片中故事呈现的叙事手法和技巧为中国探险类型电影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