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比例→反比例小时候,我特别不喜欢吃饭,所以在饭桌上我用的是最小的碗,妈妈用的是中碗,爸爸用的则是大海碗。我在家里年龄最小,妈妈比爸爸小几岁,爸爸年龄最大。每个人的年龄与各自的饭碗大小成正比例,这似乎是一条不变的定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小学毕业进了中学,从此饭量大增。吃饭的时候,我惊异地发现,不知不觉,爸爸的大碗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家里最小的碗。而我呢,却用起了号称“全家之最”的大碗。多有意思啊!进中学,我的年龄还是最小,却用家里最大的碗。爸爸年龄最大,却用最小的碗。这时候,我和爸爸的年龄与饭碗大小成了反比例。我…  相似文献   

2.
正比例——反比例小时候,我特别不喜欢吃饭,所以在饭桌上,我用的是最小的碗,妈妈用的是中碗,爸爸则是大海碗。我在家里年龄最小,妈妈比爸爸小几岁,爸爸年龄最大。每人年龄与各自的饭碗大小成正比例,这似乎是一条不易的定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小学毕业进了中学。在中学里,我长大了许多,饭量大增。吃饭的时候,我惊异地发现,不知不觉,爸爸的大碗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家里最小的碗,而我呢,却用起了号称“全家之最”的大碗。多有意思啊!进中学,我年龄还是最小,却用家里最大的碗。爸爸年龄最大,却用最小的碗。这时候,我家三口人年龄与饭碗的大小成…  相似文献   

3.
吃面条     
妈妈非常关心我,我做了错事的时候,她不打我,而是给我讲道理,有时还很善于用事实教育我。有一天,妈妈做了两碗面条,一碗上面有肉丝,一碗上面没有肉丝。面条端上桌,妈妈问我:“你吃哪一碗?”“有肉的那碗!”我指着上边有肉的那碗说。“让我吃这碗有肉的吧!孔融4岁让梨,你都快10岁了,也该让肉了吧?”妈妈说。“孔融是孔融,我是我,我就是不让!”我态度坚决。说着,我先吃为“敬”,端过那碗有肉丝的面就吃了起来。“不后悔?”妈妈也开始吃了。结果,她那碗里藏着比我碗里多两倍的肉丝。“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往往占不到便宜!”妈妈指着自己碗里的  相似文献   

4.
用几处鲜红的血迹诠释标题——蕴含杀鸡的超常举动。何以超常?其背景为把卖鸡蛋的1元2角6分钱塞给我;其当前的情景是她用擦碗布垫在碗下,轻轻地放在我面前的桌子上,拿掉擦碗布,递给我筷子,催我趁热快喝和姥姥看出我的心思,赶紧说:‘它早晚还不是死么……’。  相似文献   

5.
你们见过有人用“一碗”来做亲情的数量词吗?反正我在学生作文中还是第一次见到有人用“一碗”来做亲情的数量词。可以说,对这篇作文,无论是作者还是读者,都会为这个“一碗”而兴奋、而激动、而感叹。不过我这里想专门来谈一谈这个“一碗”的真实性与夸张性。“一碗”这个词的真实性源于真实的生活材料。读过这篇作文,你们都能看得很明白。奶奶给“我”盛了一碗饭,“我”亲手做了饭,给奶奶送去一碗,不都是“一碗”吗?这么真实的一个词,为什么又说它是夸张的呢?说到形容亲情时的夸张,一般人会说它“比海  相似文献   

6.
洗碗     
有一天吃过晚饭,我抢着要洗碗。我卷起衣袖,放好碗,打开水龙头,倒点洗洁精。我用抹布擦一擦,大  相似文献   

7.
碗不翻     
故事说,有个孩子拿碗去打酱油,两角钱的酱油装满了碗,提子里还剩了一些。这孩子把碗翻过来,用碗底装回了剩下的酱油。他对妈妈说:“碗里装不下,我把剩下的装碗底了。”孩子期望得到赞扬,他利用了全部的碗。而妈妈却说:“孩子你真傻。”当然我并不明白这孩子傻在哪里,但没敢问,否则我妈妈也会说:“你真傻。”30年后我才明白这个故事的含义,发现故事的主角仍然是我。如今我的生活恰如捧着一个倒扣的碗,碗底浅浅地荡漾着一点东  相似文献   

8.
星期天,妈妈对我说:“今天,杀只公鸡给你吃,补充补充营养。”我听了高兴得跳了起来。妈妈叫我拿一口碗,里面放点盐。我不知道干什么用,也就照做了。我拿着碗来到妈妈的身边,妈妈叫我把碗拿着,只见她把鸡血滴到我的碗里。不一会儿,鸡血结成了块。我很纳闷,问妈妈:为什么要在鸡血  相似文献   

9.
我爱豆腐花     
6月13日 晴 天气稍冷,我便经常缠着妈妈到街上吃豆腐花。豆腐花是用没有点卤的豆腐做成的。中等大的白瓷碗,先放入少许酱油、麻油、醋、味精、大头菜丁、芹菜等作料,再用铜制的大勺在一直用小火温着的大锅中轻轻浮在上面一舀,又白又嫩的豆腐花便盛到了碗中。只要花上一元钱,便能买到满满一大碗热腾腾的豆腐花。我用小勺子在碗里轻轻一搅,诱人的香味扑鼻而来,立刻勾起了我的食欲。顾不得烫,小心地吃上一口,那柔软爽口的豆腐花就顺着喉咙滑到肚子里去了。我狼吞虎咽地吃完这一大碗,鼻头上已经是汗津津的,身上也暖洋洋的,  相似文献   

10.
碗不翻     
故事说,一个孩子拿着一只碗去买酱油。两角钱的酱油装满了一碗,还剩了一些。这孩子于是把碗翻了过来,用碗底去装剩下的酱油。到了家,他对妈妈说:"碗里装不下酱油,我把剩下的用碗底装回来了。"  相似文献   

11.
父亲(节选)     
关于"出息",父亲是有他独到的理解的。一天,吃饭的时候,我喝光了一碗苞谷面粥,端着碗又要去盛,瞥见父亲在瞪我,我胆怯了,犹犹豫豫地站在粥盆旁,不敢再盛。父亲却鼓励我:"盛呀!再吃一碗!"父亲见我只盛了半碗,又说:"盛满!"接着,用筷子指着哥哥和两个弟弟,异常严肃地说:"你们都要能吃,能吃,才长力气!你们眼下靠我的力气吃饭,将来,你们都是要靠自己的力气吃饭的!"  相似文献   

12.
有一个孩子拿着碗去打酱油,两角钱的酱油装满了碗,提子里还剩了一些。孩子把碗翻了过来,用碗底装回了剩下的酱油。到了家,他对妈妈说:“碗里装不下,我把剩下的用碗底装回来了。”’  相似文献   

13.
在科学探索角玩"水琴"的游戏中,牛牛用量杯舀水放在碗中,敲敲自己的碗又敲敲对面多多的碗,发现自己的碗的声音与多多的碗的声音不同,觉得很奇怪.多多解释道:"那当然了,你碗里的水多,我碗里的水少,当然发出的声音不一样."这时,教师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14.
星期天,妈妈对我说:“今天,杀只公鸡给你吃,补充补充营养。”我听了高兴得跳了起来。妈妈叫我拿一口碗,里面放点盐。我不知道干什么用,也就照做了。我拿着碗来到妈妈的身边,妈妈叫我把碗拿着,只见她把鸡血滴到我的碗里。不一会儿,鸡血结成了块。我很纳闷,问妈妈:为什么要在鸡血里加盐?妈妈告诉我,这样能加快鸡血凝结。  相似文献   

15.
容器     
古希腊哲学家第欧根尼放弃一切。他赤身裸体,只有一个用于乞讨和喝水的碗。有一天,他看到一个人用双手掬水来喝,他立即把自己的碗扔了。那个人问他:"你为什么扔掉自己的碗?"他答:"我从来不知道用双手掬水来  相似文献   

16.
"我爱厨房呀爱厨房,抽油烟机抽去所有的烦恼,我用我的真诚为你煲一碗汤……"厨房是一个家庭的美食加工厂,锅碗瓢盆勺,煎炒烹炸炖,这个用爱心制  相似文献   

17.
钟杰荷 《师道》2007,(4):60-60
卫生部长儿子6岁时的一天。“妈妈,我想洗碗。”“好。”“那怎样做?”“先把脏碗用水冲一次,接着用洗洁精清洗,再用水冲干净,然后用干布把碗擦干放进消毒柜,最后擦干小手插上电源,按消毒按钮。”我边示范边说。我先让他口述一次,再按口述做一次,最后独自完成。但是当我一离开厨房,就听到硼硼两声(碗被打碎了)  相似文献   

18.
碗不翻     
故事说,一个孩子拿着大碗去买酱油。两角钱的酱油装满了碗,提子里还剩了一些。这孩子把碗翻了过来,用碗底装回剩下的酱油。到了家,他对妈妈说:“碗里装不下酱油,我把剩下的用碗底装回来了。”孩子期望得到赞扬,他多聪明,善用碗的全部。而妈妈却说:“孩子你真傻。”当年妈妈讲这个故事的时候,我弄不明白这个孩子傻在哪里,但没问,否则我妈会说:“你也真傻。”  相似文献   

19.
《打碗碗花》(第五册26课)是一篇讲读课文。课文通过“我”对童年时代采摘打碗碗花的往事的回忆,表现了“我”强烈的好奇心和勇于探索的可贵精神。课文故事情节简单,语言朴实生动,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因为课文主要是记叙“我”打碗碗花会打碗的说法有怀疑,想探索个究竟。所以,课文从第二自  相似文献   

20.
碗不翻     
故事说,一个孩子拿着大碗去买酱油。两角钱的酱油装满了碗,提子里还剩了一些。这孩子把碗翻了过来,用碗底回剩下的酱油。到了家,他对妈妈说:“碗里装不下酱油,我把剩下的用碗底装回来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