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报摘,1963年2月7日《人民日报》刊载雷锋日记摘抄之后不久.周恩来总理曾让邓颖超打电话给《人民日报》的总编辑吴冷西,说读了雷锋的事迹报道和日记很感动.认为日记写得很好。同时,邓颖超告诉吴冷西,总理好像在哪里见过《唱支山歌给党听》这首“雷锋”的诗作,希望报社认真查实,搞清楚日记中哪些是雷锋自己的话.哪些是他摘录别人的话,别人的话应注明出处。吴冷西很快把电话打到总政宣传部,总政又将电话打到沈阳军区政治部.沈阳军区政治部将核查雷锋日记的任务交给了《前进报》编辑董祖修。  相似文献   

2.
据报摘,1963年2月7日《人民日报》刊载雷锋日记摘抄之后不久.周恩来总理曾让邓颖超打电话给《人民日报》的总编辑吴冷西,说读了雷锋的事迹报道和日记很感动.认为日记写得很好。同时,邓颖超告诉吴冷西,总理好像在哪里见过《唱支山歌给党听》这首“雷锋”的诗作,希望报社认真查实,搞清楚日记中哪些是雷锋自己的话.哪些是他摘录别人的话,别人的话应注明出处。吴冷西很快把电话打到总政宣传部,总政又将电话打到沈阳军区政治部.沈阳军区政治部将核查雷锋日记的任务交给了《前进报》编辑董祖修。  相似文献   

3.
唐刻 《军事记者》2003,(3):22-24
1963年3月5日,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发表,全国随之掀起了学习雷锋的热潮。早在毛主席题词发表前的一个多月,在雷锋所在部队的沈阳军区抗敌剧团正紧锣密鼓地排演着一出名为《雷锋》的话剧,使这位伟大战士的形象走进了人们的心里。同年,周总理先后两次观看、毛主席也在百忙之中完整地观看了此剧,并从众多争相与之握手的演员中,特意找到雷锋的扮演者张玉敏,对他的表演给予了肯定……自1962年8月15日雷锋去世后,张玉敏是人们接触到的第一个“鲜活”的雷锋形象。如今,40年过去了,作为第一个在舞台上塑造雷锋的演员,他始终…  相似文献   

4.
数字     
《新闻实践》2012,(4):80-80
6000篇2月23日出版的《人民日报》刊文,回顾该报曾经刊发过的关于雷锋的多个“第一次”报道。从1961年5月5日第一次报道雷锋开始,到今年2月22日,该报已经刊登学雷锋稿件6000余篇。《人民日报》刊发的多个“第一次”不同体裁的文章分别为:1961年5月5日刊发第一篇关于雷锋的报道《苦孩子成长为优秀人民战士》;1963年2月7日第一次刊出《雷锋日记》;1963年4月3日刊发第一首讴歌雷锋精神的诗歌《雷锋》。雷锋虽然去世50年了,但雷锋精神历久弥新,该报的报道也随着时代变化不断创新,赋予雷锋精神新的时代内涵。  相似文献   

5.
历史的光驱难以计数地刻录着雷锋的名字,年仅22岁的战士化为一座精神丰碑。半个世纪过去,雷锋这个光辉榜样更加炫耀夺目。上世纪宣传这位平凡而伟大的战士,沈阳军区《前进报》在全国报纸中首开先河。  相似文献   

6.
今年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牺牲50周年,我又重读了《雷锋日记》,颇有收获。我读懂了忠诚。忠诚,是指对党、国家和人民尽心尽力。《雷锋日记》总共144篇,其中有69篇日记,倾吐了他对党的深厚情感和理想信念。  相似文献   

7.
我写的《铁路有个“雷锋部落”》稿,被《工人日报》、《湖南日报》、《人民铁道报》、《湖南工人报》等多家报刊采用,而且引来《人民日报》记者专题采访。  相似文献   

8.
通讯员园地     
《新闻爱好者》2004,(2):28-29
·人物·“雷锋老师”与摄影□张成山他的名字和一位闻名中外的英雄的名字相同,他是从唐河县教体局退休的老教师———雷锋。熟悉他的人说:“雷锋老师不愧叫雷锋。”几十年来,他以英雄雷锋为榜样,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多次被评为“模范教师”和“教育战线先进工作者”。雷锋老师今年68岁,他在辛勤执教的40年中,利用业余时间,笔耕不辍,相机不停,先后在《农民日报》、《河南日报》等数十家报刊上发表新闻稿件和新闻照片1800多篇(幅)。雷锋老师自幼就叫雷锋。他幼年时与一家照相馆为邻,久而久之,对摄影产生了感情。1956年,他参加教育工作后,每月…  相似文献   

9.
李姗姗  闫利利 《传媒》2024,(3):43-45
2023年是学习雷锋精神60周年,为此《辽宁日报》推出了大型系列特刊《纪念》以弘扬和传承雷锋精神。《纪念》特刊创新了雷锋精神的传播内容,以时间为脉络回溯雷锋精神,将“纪念”贯穿报道的始终,重视挖掘纪念雷锋的细节故事,传播雷锋同志的优秀思想,展现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在传播形态上,特刊重视使用图文结合、图表和数据相结合的方式,直观展示雷锋精神的社会价值,并设立“传承者说”专栏,通过故事讲述展现雷锋精神的深刻内涵;此外,特刊还重视多媒体与受众的广泛参与,充分利用移动短视频等多媒体传播平台,全方位立体化地展现雷锋精神的社会意义,激发受众学习雷锋精神、践行雷锋精神的积极性,起到了较好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0.
1965年7月,大型文学刊物《收获》第4期刊登了长篇小说《欧阳海之歌》,描写的是解放军战士欧阳海从童年到参军、直到为抢救一列火车去推开受惊的军马而牺牲的成长历程。由于小说的巨大成功,使得欧阳海成为继雷锋之后又一座精神丰碑,在上世纪60年代,雷锋、欧阳海影响了整整一代中国人。  相似文献   

11.
潘冬子的父亲叫做潘石屹,潘冬子的母亲一心想参加"非常6 1",胡汉三成了一个叫"老贼"的评委……电影《闪闪的红星》被改编成选手参加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大奖赛的参赛记。而类似的网络"恶搞"现象,也不断出现在其他文学作品及人物身上,《铁道游击队参赛记》、《雷锋的初恋女友》、《红色娘子军》、《沙家浜》……"恶搞才是王道",成了网络的一句流行语。  相似文献   

12.
潘冬子的父亲叫做潘石屹,潘冬子的母亲一心想参加"非常6 1",胡汉三成了一个叫"老贼"的评委……电影《闪闪的红星》被改编成选手参加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大奖赛的参赛记。而类似的网络"恶搞"现象,也不断出现在其他文学作品及人物身上,《铁道游击队参赛记》、《雷锋的初恋女友》、《红色娘子军》、《沙家浜》……"恶搞才是王道",成了网络的一句流行语。  相似文献   

13.
赵勋 《军事记者》2012,(5):63-63
一个饱受苦难的孤儿,成长为革命战士,在为我们留下"一火车"佳话的同时,还留下了《南来的燕子啊》《啄木鸟》《茵茵》等40余篇诗歌散文小说。新近出版的《雷锋全集》汇集了雷锋22年人生历程中所写下的主要文字作品,包括他写的一些诗歌、小说、书信等首次公之于众.其文笔清新、情感真挚,令人敬佩有加。由雷锋的作品,笔者联想到从事的新闻写作,感触犹深。  相似文献   

14.
凡红 《军事记者》2013,(5):64-65
在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牺牲50周年之际.我们在雷锋的第二故乡抚顺见到了多年致力于聚焦“雷锋”影像的沈阳军区政治部宣传部专职摄影干事、《解放军报》特约记者盖旭辉。他以一个个生动的视觉瞬间,展示了一个个活着的“雷锋”.见证了各种学雷锋活动的蓬勃开展。在采访中.笔者品读了他镜头中耐人寻味的”雷锋”。  相似文献   

15.
电视剧《雷锋》还未开拍,有关报道便沸沸扬扬,在人们引颈以待、争吵得面红耳赤之时,我却在暗中深深佩服,剧组的炒作功力十分了得。  相似文献   

16.
1993年8月,贵州省委机关报创办了全国第一家都市报《贵州都市报》。次年1月,《三秦都市报》在西安问世。时隔一年后的1995年,《华西都市报》、《大河报》、《南方都市报》、《三湘都市报》相继创刊。1997年,《楚天都市报》、《海峡都市报》诞生。之后,全国省报除少数省市区外基本上创办了省级晚报都市报。都市报群体在全国兴起。经过10多年的发展,都市报群体不断壮大。时至今日,都市报业发展中出现了某些转折,其突出表现是都市报群体分化特征日趋明显。  相似文献   

17.
王涛 《声屏世界》2014,(4):71-71
湖南省常德市委宣传部说,26集原创动漫连续剧《雷锋》已正式出品,以可爱平凡的大眼睛男孩形象出现的动漫雷锋将很快与广大电视观众见面。(3月4日新华网)动漫雷锋的欢迎度如何,还不得而知。不过,这种创造性宣传思维和带有浓厚的文化创意的想法,真的不错。它开辟了新的宣传渠道,拓宽了宣传雷锋的视野,值得点赞。  相似文献   

18.
吉林市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出了不少在全国叫得响的本土明星,比如在《刘老根》中饰演山杏的闫学晶,先后参演《插树岭》、《都市外乡人》、《种啥得啥》的二人转演员郭旺,曾经主演过《咱爸咱妈》、《太平天国》、《风流唐伯虎》、《至尊红颜》、《汉武大帝》、《悲情红与黑》的美女杨童舒等人。此外,时常还有红遍全国的明星大腕受邀来吉林市演出或是参与商业活动。  相似文献   

19.
自上世纪80年代,《中国青年报》开始推出时评版以来,新闻评论这种文体就在中国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全国各地的都市类报纸都纷纷开设了时评版—北京的《新京报》、《北京青年报》,上海的《东方早报》,西安的《华商报》,长沙的《潇湘晨报》,郑州的《大河报》,广州的《南方都市报》、《羊城晚报》、  相似文献   

20.
经营     
《青年记者》2010,(17):3-3
8月19日,中国广告协会报刊分会公布了2009年~2010年中国报刊广告投放价值排行榜。全国都市报前三强、全国晚报前三强分别为《广州日报》、《成都商报》、《南方都市报》,《北京晚报》、《今晚报》、《齐鲁晚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