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探讨了决策者有偏好、方案的属性值为区间灰数及属性权重完全未知的灰色多属性决策问题,提出了解决这种灰色决策问题的方法与算法.对于属性权重完全未知,提出了确定属性权重的基于主观与客观偏差的最小化优化模型.该决策方法既利用了客观信息,又尽可能地满足决策者的主观愿望.文中实例分析说明了所提出的灰色关联决策方法的合理性及其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余德建  吴应宇  贺小容  孟笋 《软科学》2011,25(3):140-144
针对属性权重信息不完全且属性值为区间数的多属性决策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前景理论的多属性决策方法。根据区间数的距离公式给出了区间数的前景价值函数;对"收益"与"损失"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从而使得决策者能够得出更加准确的决策权重。最后通过实例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在多属性决策问题的求解过程中,大部分多属性决策方法都涉及到属性权重的确定问题.一般可分为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为兼顾决策者对属性的偏好,同时又力争减小赋权的主观随意性,进而使决策结果更加客观、可靠,本文以层次分析法为基础提出一种主、客观细合赋权方法.该方法基于属性值的规范化决策矩阵和决策对方案近似估计的区间判断矩阵,提出一种模糊线性规划方法确定属性权重.  相似文献   

4.
属性的权重是三参数区间数多属性决策一个重要指标,直接影响着决策者的决策方案。面对权重的设定问题,为了能更好的反映出主、客观信息,本文采用多种主、客观赋权法加权确定权重,并通过案例与已有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技术创新项目决策过程中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的特征,构建基于熵权的区间直觉模糊多属性企业技术创新项目决策方法。该决策方法的基本思路为从收益和风险两方面构建企业技术创新项目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交叉信息熵和熵权理论确定每个属性的权重后,将属性权重和决策者权威性权重与决策者的区间直觉模糊规范化后的矩阵融合得到待评价项目综合决策信息值,并根据得分函数值的大小对待评价方案进行排序择优。最后,通过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模型具有可行性,能够为企业的创新项目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决策指标权重的确定是三参数区间数的多指标决策中的主要问题,主观赋权法主要通过决策者的主观意识来做出决定,因此客观性较差;而客观赋权法不能较好的体现决策者对不同指标的重视(偏好)程度,有时会出现确定的权重与属性的实际重要程度不相符合的情况。因此,本文通过对主、客观赋权法各自的优缺点进行分析,运用D-S证据理论对两种方法所得的权值进行融合,使属性权值达到主观和客观的统一,使指标权重更可靠。  相似文献   

7.
针对属性权重和决策者权重完全未知的多属性群决策问题,提出了基于投影寻踪分类模型的权重确定方法。该模型通过最佳投影方向(即权重)将决策矩阵综合成一维投影值(即群体综合属性值),投影值越大表示该方案越优,根据投影值的大小对各方案进行综合排序决策。该方法针对具体的决策问题,充分利用了决策数据的信息,且操作简便易行。最后通过一个实例分析说明了此方法的可行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付沙  周航军  杨波  肖叶枝 《现代情报》2015,35(8):126-130
针对当前权重确定方法单一、传统熵权计算方式不足等问题,构建一种基于信息熵多属性决策的综合评价模型。该模型运用改进层次分析法确定全体决策者对各指标的主观权重,以信息熵理论确定各指标的客观权重,并结合主观与客观权重作为最终评价的综合权重。在此基础上依据多属性决策模型提出多属性决策评价方法,该方法将主、客观分析相结合,既考虑权重的现实性,又以数据作为评价基础,能有效解决选择评价中的不确定多属性决策问题。论文通过对湖南统计年鉴中数据的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现实生活中,多属性决策应用于多方领域。本文对多属性实际问题中参数区间数的决策问题研究,参数区间数合理将多属性决策的不确定性量化;对复杂的数据应用环比评分法,科学且有效地算出各属性权重;运用TOPSIS方法对各方案择出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10.
一种对方案有偏好的灰色多属性决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盛帅 《内江科技》2008,29(2):33-33,115
文章研究了属性权重完全未知、属性值和对方案的偏好值以区间灰数形式给出的多属性决策问题,基于主观偏好值与理想最优方案客观偏好值(属性值)的偏差距离最小化建立一个单目标规划模型,通过求解此模型得到属性的权重,进而计算出各方案与理想最优方案的灰色区间关联度,即可得到方案的排序结果,最后通过算例说明模型及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曹清玮 《情报杂志》2012,(10):106-111
针对电子政务系统评价存在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提出了基于区间直觉模糊数的多属性评价方法.首先建立了区间直觉模糊判断矩阵,提出了一种新的排序方法来获取指标的主观权重.其次定义了区间直觉模糊数的平均差概念,并提出了基于平均差最大化的指标客观赋权方法.然后把主观权重与客观权重线性集成,使得到的综合权重同时反映主观和客观程度,利用改进TOPSIS方法进行排序.最后通过算例说明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针对属性值为区间数的大量属性决策问题,提出考虑决策者风险偏好和属性约简的熵可靠性决策模型。首先引入风险偏好因子将决策者进行分类,然后提出基于熵可靠性的属性约简方法并提取有效属性,匹配相应的信息熵权重确定方法和排序方法进行方案排序和择优,通过案例分析验证该方法的科学合理性;并通过选取不同的风险偏好因子,对决策对象排序结果进行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决策者风险偏好程度的增加,决策属性保留个数递减;最后经算法对比表明该算法考虑决策信息的可靠性,减少信息损失且计算简便。  相似文献   

13.
针对企业是否适合采纳应用云计算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差值和改进TOPSIS的多属性群决策方法。首先结合成本和技术-组织-环境(TOE)框架提出企业云计算采纳应用的评价标准,然后利用平均差和标准差最大化方法确定未知属性权重向量,再利用一种改进的逼近理想解(TOPSIS)方法获取决策者之间的权重,最后利用语言加权算术平均(LWAA)算子对各决策专家给出的偏好信息集结算出综合评价值以及上限和下限值,通过比较评价值和上限、下限值决定企业是否适合采纳应用云计算技术。算例分析证明了研究提出的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在三参数区间数多属性决策中,面对权重的设定问题,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基于属性依赖关系的属性权重计算。首先给出了三参数区间数的基本运算~([1]),其次介绍属性依赖关系的定义,引入依赖度,最后设定并计算属性依赖关系的权重,进行简单排序,从而建立了一种全新且有效的设定权重的方法。最后通过对公交线网优化的研究来说明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针对只有部分权重信息且属性值为三角模糊数的多属性决策问题最终权重的确定进行了研究,给出一种新的主客观赋权方法,该方法首先基于决策者的主观偏好,对部分主观权重信息进行局部优化,然后利用组合赋权方法求得属性最终权重。该方法考虑到主客观属性权重的实质,建立的数学模型能够较好的反映出主、客观程度,实例证明方法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16.
基于多阶段多元判断偏好下的群决策,为大型体育赛事运营时风险管理决策者提供科学可行的动态决策方法.该方法根据群决策者给出的互反或互补判断偏好信息,建立集结偏好的最优化模型,计算各阶段决策者的客观权重,将决策者的客观权重与主观权重结合为综合权重,再根据决策者权重计算决策阶段权重,最后建立最优化模型将多阶段多元偏好集结成群体综合偏好,并选出最优方案.实例说明了此方法不仅便于充分利用大型体育赛事运营风险考评的历史数据,而且使其风险决策的更为客观、科学.  相似文献   

17.
付沙  宋丹 《现代情报》2014,34(4):67-70
针对备选方案中评价专家给定的区间直觉模糊信息,提出一种基于投影思想的区间直觉模糊信息多属性决策方法。为全面考虑各评价指标权重信息不完全的情形,将专家对各指标的正、负理想方案作为参照点,建立一个基于投影的多目标规划模型以获得指标权重,并运用加权算术平均算子对评价信息进行集结,从而获得各方案的排序与择优结果。最终,通过数字图书馆馆藏实例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由于大型工程决策涉及多元决策主体和多层次决策目标,不可避免会引起冲突。如何有效集结决策群体的偏好以协调决策者之间的冲突,是研究的主要目的。本文基于不确定多属性群决策理论的研究视角,分别利用交互式的线性规划模型和优化原理求解属性权重和专家权重,然后基于相对熵原理集结决策群体的不同偏好信息,最后用一个工程实例来验证该方法  相似文献   

19.
基于熵权与离差最大化的多属性群决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多属性决策用离差最大化方法,对决策者权重用熵权法确定,并用该方法对建设项目风险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20.
科学基金专家评议意见的可解释性会影响项目资助合理性以及项目申请者对评议意见的理解。项目评议时,专家先根据评议要点对项目的科学意义和应用前景等属性进行评价,得出综合意见;科学基金再合成多位专家意见,得出项目评议结论。在此过程中,专家属性意见与综合意见的一致性和专家间的非共识意见是影响专家意见可解释性的主要问题。上述问题可从认知视角分析其影响因素,并利用ER规则量化影响因素、合成专家意见。通过分析量化可界定专家属性意见的一致性权重关系,判断意见是否一致;而专家间的非共识意见也可因此分为"因属性评价意见不同、权重不同或专家意见不一致造成的非共识";最后依据科学基金专家评议的真实信息验证了方法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