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Camoe B MИPe     
张华 《中学俄语》2007,(8):36-37
CaMaЯ бOЛbШaЯ CTPaHa.ПO TeppИTOPИИ-PoccИЯ.Ee TeppИ-TOPИЯ COCTaBЛЯer 17,07 MЛH.KBaДpaTHbIX KM.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是俄罗斯,国土面积为1707万平方千米。  相似文献   

2.
反义复合词“去就”通过偏义复合的方式实现了从词组到词的转变,其语义或偏指“去”或偏指“就”,此后又发展出了“举止、行为”“礼仪、礼貌、规矩”“(行为态度)反复变化”“结果或着落”等义项.其中,“举止、行为”义是通过“部分代整体”的转喻机制转指上位概念,而“(行为态度)反复变化”义则和隐喻思维有关,是从具体域向抽象城的隐喻投射.  相似文献   

3.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跨不同认知域的概念映射过程。而转喻则是在同一个理想化认知模型中用一个范畴去激活另一个范畴的认知过程。隐喻和转喻是人类基本的认知能力.也是许多语法现象背后的认知动因。汉语中有一类由动词、形容词或拟声词等加上“什么”构成的特殊祈使句。此类句子在形式上表现为普通疑问句的结构,但在语法上又有一些不同于普通疑问句的特点,在语用上不表示特指性疑问。而是起到表“制止”的祈使句功能。文章结合洗家煊(1999)提出的转喻模型及雅柯布森(1956)有关隐喻和转喻与语言横组合关系和纵聚合关系之问的对应性的论述。认为此类句子的句法特点可以从转喻和隐喻共同作用的角度获得解释。  相似文献   

4.
按“认知——言语——文字”的思路初探汉字的产生过程,认为汉字历经“形——义”转喻期(象形会意指事)、“形——音”转喻隐喻期(指事形声假借转注)、“形——音+义”隐喻期(形声),起源于指事的形声字是“形”与“音义”的最佳结合点,转注是用变异的形体隐喻变异的读音。  相似文献   

5.
一、替代法 当你不知道某一具体物品的名称时,可使用此种物品的总称或同义词。例如,用a kind of dog代替hound(猎狗),用a kind of ship代替yacht(游艇),用a kind of vegetable代替Chinese cabbage(大白菜)等。另外,替代法也可以在口语会话中借助某些名型或词组来完成。  相似文献   

6.
对非常规“及物动词+处所名词”结构的认知理据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结构中的处所名词存在三种不同的语义;该结构的形成归因于两类语法转喻操作:“容器代内容”和“处所代受事”;语法转喻操作受到句法语义的限制和语境因素的调控.语法转喻能够对非常规“及物动词+处所名词”结构的形成作出统一解释.  相似文献   

7.
从认知语义学角度探讨日语“心”的多义性出发,详细分析日语“心”的三个主要义项,以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制作的语料库调查为基础,归纳总结出日语“心”的转喻义和隐喻义义项各占一半,实际用例中以表示人的思维、情感的转喻义为主。从表达形式上看,「心の中(うち)で」「心の奥(底)から」「心に」「心を」「心が(は)」的表现形式占绝大多数。汉日语“心”有许多共通语义,但汉语“心”多以复合词形式出现。因此,在翻译日语“心”时,大多译成汉语带“心”的复合名词、形容词或动词等。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概念转喻“结果代替行动”为出发点,对汉语中静态谓词构成的特殊祈使句,尤其是形容词构成的祈使句的语义生成机制进行探讨。本文认为构式义与词汇义冲突时,句式内能否建立转喻关系是衡量句子合格与否的标准。“结果代行动”所表示的认知规律是:结果可以转喻性地借代导致该结果的动作。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概念转喻“结果代替行动”为出发点,对汉语中静态谓词构成的特殊祈使句,尤其是形容词构成的祈使句的语义生成机制进行探讨。本文认为构式义与词汇义冲突时,句式内能否建立转喻关系是衡量句子合格与否的标准。“结果代行动”所表示的认知规律是:结果可以转喻性地借代导致该结果的动作。  相似文献   

10.
…… 教师一实验家В·Ф·沙塔洛夫,Е·Н·伊利英С·Н·雷先科娃,Н·П·古济克,И·П·尔沃科夫,М·П·谢基宁,以及其他教育家的经验获得了广泛的社会反响。在思想品德教育方面,И·П·伊万诺夫,Б·П·尼基金,В·Ф·卡尔曼诺夫,В·А·卡拉科夫斯基的经验是众人皆知的。В·Ф·沙塔洛夫和С·Н·雷先科娃采用了在旨使学生较快地、较巩固地掌握教材的教学方式;Н·П·古济克专门把上课的讲演形式与课堂讨论形式结合起来;Ё·Н·伊利英积累了使文学讲授对  相似文献   

11.
乘方是《有理数》一章的一个重要概念,在学习这一基本概念时应注意以下六点:一、注意乘方的含义乘方有双重含义,一是表示一种运算,即求几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如an表示乘方,读作a的n次方;二是表示乘方的结果(称为幂),好an读作a的n次幂.也就是说,乘方不仅表示一种运算,也表示运算的结果.二、注意分清底数如一a。的底数是a,而不是一a,读作“a的n次方的相反数”或“负的a的n次方”.但不能读作“负a的n次方”,而“负a的n次方”应写成(-a)”.注意,不能把一a”与(-a)”混为一谈.如一2’—一(X2X2)—-8,(-2)’…  相似文献   

12.
在距离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以东五千公里的西伯利亚(CИσИpb),世界第一大淡水湖——贝加尔稿畎(ЁaЛkaJl)边上,有一座安静的城市伊尔库茨克(ИpKytcK)。  相似文献   

13.
本文“恒成立不等式”问题的界定:形如,f(x,a)〉0(或≥0或〈0或≤0),当x∈区间D时恒成立,求a的范围的问题.所谓“x∈D时,f(x,a)〉0恒成立”,从集合的观点看,就是D是不等式f(x,a)〉0的解集的子集;从数形结合的观点看,就是当x∈D时,函数y=f(x,a)的图象在x轴上方;从函数观点看,就是x∈D时,函数y=f(x,a)的最小值大于0.  相似文献   

14.
分析校园公益广告语中的隐喻和转喻的类型和特点,结合校园公益广告的语类特点,指出该类广告中隐喻以本体性隐喻(拟人隐喻和实体或物质隐喻)、转喻以整体与部分之间的转喻(事物与部分之间的转喻、事件转喻和范畴与其特征之间的转喻)为主,隐喻和转喻的目标域不直接出现在广告语中.  相似文献   

15.
И·П·巴甫洛夫让人在科勒图希主楼的正面墙上刻上“观察力”这个词,以此引起同事们的关注,因为他认为这是极为重要的一种素质。许多著名的教学法专家和教育家,都要求教孩子们学会观察。要使观察能有所获,就应该教会学生们细致地搜集和积累材料。参观活动是发展学生观察力指导学生搜集材料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NP+BE+NP构式在修辞学、语义学、语用学等领域都是非常棘手的问题。本文试图以Lakoff (1987)的“理想认知模型”(ICMs)中的转喻映射为理论框架从认知的角度来透析NP+BE+NP构式,通过单向决定性转喻映射和多向选择性转喻映射两种方式对NP+BE+NP构式的认知理解反映了人们对各类事物、活动等的定势态度。  相似文献   

17.
马士林 《中学理科》2007,(11):11-12
所谓“定区间动轴法”,就是将自变量所在区间[a,b](或(a,b))标在数轴上,无论该区间是动的还是静的,根据运动的相对性,都将其看作“静止”的,然后分对称轴X0〈a、a≤X0≤b、X0〉b三种情况进行讨论。特别地,如果二次函数图象开口向上求最大值或二次函数图象开口向下求最小值时,  相似文献   

18.
一、填空1.提公因式(x-y)’-2(y-x)一(一atx(X一y-I-2)·2.WHXi。‘—一(de3b>(-3b).3.HMopH-4X+1一(一1)’.4.立方和27a‘We一(+2)(--).5·如果/-I-ho+gy’是一个完全平方式,那么办的值是.(安搬1994年)6·当X一时,分式7gr;~~的值是零.-——”‘””一H‘WZH-3”““”””(山西1993年)7.填写未知的分子或分母:1队若x、y满足等式x=ie,则用含x的代”’“””””””””ywel”“”“”’“““”“’“数式表示y,得y一(南京1993年)二、单项选择:1.4。’b:-gC’分解…  相似文献   

19.
问题 已知函数f(x)=√1+x^2,设a,b∈R,且a≠b,求证:|f(a)-f(b)|〈|a-b| 分析因函数解析式和待证结论特征明显,无论从“数”或“形”的角度入手,都会有不同的证明方法.  相似文献   

20.
透过《新华新词语词典(2003年版)》,我们考察诸如“村”“城”“楼”“岛”“港”“池”“仓”“库”等表示处所范畴的系列新词语,从四个方面探讨其认知理据:处所范畴及其词义变化;处所范畴与“框架-注意”“图形-背景”;处所范畴与隐喻转喻;处所范畴与隐喻转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