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研究大蒜多酚对小鼠运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将小鼠灌胃大蒜多酚,大蒜多酚组时间均延长,中、高剂量组灌胃大蒜多酚三项指标均有显著性上升,可得出大蒜多酚能够延长小鼠运动时间,能够抵抗疲劳。小鼠经灌胃大蒜多酚后,尿素氮和血乳酸在小鼠灌胃低剂量大蒜多酚时,降低不显著,而当灌胃中剂量黄酮和高剂量黄酮后,尿素氮和血乳酸降低极显著,可知大蒜多酚可降低运动时机体血乳酸含量,故可提高小鼠机体运动能力;而肝糖原含量逐渐升高,但灌胃低剂量大蒜多酚时,肝糖原量上升不显著,当灌胃中剂量、高剂量大蒜多酚后,小鼠体内肝糖原含量上升极显著,故大蒜多酚可提高机体内糖原含量为机体提供能力。大蒜多酚可延长小鼠负重游泳时间、爬杆时间和耐缺氧时间,同时还能够使肝糖原量上升,使血清尿素氮和血乳酸量下降,故大蒜多酚可提高小鼠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复制D-半乳糖所致的衰老小鼠模型,探讨广西产五指毛桃不同提取物的抗衰老作用。方法:将70只实验小鼠随机分为7组:正常组,模型组,维生素E(Vit E)组(100mg/g),五指毛桃水提物高(20g/kg)、低(10g/kg)剂量组,五指毛桃醇提物高(20g/kg)、低(10g/kg)剂量组,在给药30d后,计算小鼠胸腺及脾脏指数,检测小鼠血清MDA含量及SOD活力、肝组织GSH-Px活力、脑组织CAT活力。结果:五指毛桃可显著增大衰老小鼠胸腺、脾脏指数,并不同程度提高衰老小鼠血清SOD活力、肝组织GSH-Px活力、脑组织CAT活力,降低小鼠血清MDA水平。结论:广西产五指毛桃具有一定抗衰老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提高机体免疫和抗氧化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3.
丁园 《内江科技》2009,30(12):18-18,16
为探究牛磺酸、γ-氨基丁酸对小鼠的抗缺氧抗疲劳作用,将小鼠分为3组,分别以1.0g/(kg·d)牛磺酸、1.0g/(kg·d)γ-氨基丁酸及等量自来水灌胃,14天后进行抗缺氧、抗疲劳实验,结果表明牛磺酸、γ-氨基丁酸对小鼠的抗缺氧抗疲劳作用显著,结论是一定剂量的牛磺酸、γ-氨基丁酸对小鼠具有明显的抗缺氧、抗疲劳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紫苏叶多糖对力竭游泳所致运动性疲劳小鼠的保护作用,阐明紫苏叶多糖抗运动性疲劳的作用。方法:建立小鼠力竭游泳模型,并测定应用紫苏叶多糖后小鼠达到力竭所需的时间以及肌糖元、肝糖原、血糖等指标。结果:紫苏叶多糖能明显提高运动后大鼠体内肝糖原、肌糖原等指标。结论:应用紫苏叶多糖有利于加速清除某些导致疲劳代谢物质,维持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延缓疲劳的发生,加快疲劳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抗运动性疲劳的作用。方法:6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运动对照组、低、高剂量灯盏花素四组。灯盏花素组每天灯盏花素灌胃,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10天后,检测小鼠负重游泳时间和常压耐缺氧时间。结果:与运动对照组比较,灯盏花素低、高剂量组小鼠负重游泳时间显著延长;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灯盏花素低、高剂量组小鼠常压耐缺氧时间显著延长。结论:灯盏花素具有抗小鼠运动性疲劳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开展了不同郁闭度厚朴Houpoea officinalis林对林下多花黄精Polygonatum cyrtonema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同郁闭度厚朴林对林下多花黄精生长指标(成活率、地径、株高、根茎鲜重)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郁闭度0.3~0.4下多花黄精成活率最高,达到93.7%;不同郁闭度厚朴林对林下多花黄精的地径、株高、根茎鲜重都有显著影响(p0.05),其中郁闭度0.3~0.4显著提高了多花黄精的生长,地径、株高和根茎鲜重分别达到0.64 cm、83.96 cm和255 g;郁闭度0.3~0.4和0.5~0.6产出黄精药材的总多糖含量达到16%以上;不同郁闭度黄精药材浸出物含量均为90%左右,无显著差异。综合考量郁闭度0.3~0.4厚朴林下最有利于产出高品质多花黄精药材。  相似文献   

7.
开展了不同郁闭度厚朴Houpoea officinalis林对林下多花黄精Polygonatum cyrtonema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 表明:不同郁闭度厚朴林对林下多花黄精生长指标(成活率、地径、株高、根茎鲜重)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郁闭度0.3~0.4下多花黄精成活率最高,达到93.7%;不同郁闭度厚朴林对林下多花黄精的地径、株高、根茎鲜重都有显著影响(p<0.05),其中郁闭度0.3~0.4显著提高了多花黄精的生长,地径、株高和根茎鲜重分别达到0.64 cm、83.96 cm和255 g;郁闭度0.3~0.4和0.5~0.6产出黄精药材的总多糖含量达到16%以上;不同郁闭度黄精药材浸出物含量均为90%左右,无显著差异.综合考量郁闭度0.3~0.4厚朴林下最有利于产出高品质多花黄精药材.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的:探讨葡萄籽提取物原花青素(procyanidins)对抗疲劳的效果,选用纯系雄性C57BL/6J小鼠40只,体重为22-28g,观察原花青素对小鼠游泳力竭时间的影响。将40只小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其中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组。对照组包括安静和运动各1组,安静组(C1)在力竭游泳测试前30min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运动组(C2)在2h游泳运动后30min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实验组包括安静+给药和运动+给药各1组,安静+给药组(T1)在力竭游泳测试前30min给予等量原花青素水解液,运动+给药组(T2)在2h游泳运动后30min给予等量原花青素水解液。经口灌胃给药,给药剂量为50mg/kgBw溶解于0.8ml生理超纯水中。测定小鼠的游泳的力竭时间,来判断花青素是否对小鼠的运动具有抗疲劳作用。结果显示,原花青素给药组小鼠负重游泳时间均比对照组延长,且运动后给药组游泳力竭时间显著高于运动后给生理盐水组(p〈0.01)。结论:本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原花青素不仅具有抗疲劳作用而且具有促进运动后疲劳恢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将酱牛肉在乳酸链球菌素、乳酸钠、山梨酸钾、双乙酸钠和柠檬酸配成的复合保鲜液中浸泡后真空包装,在7℃下贮存,以菌落总数作为保鲜效果的指标.以四元二次旋转组合设计探讨乳酸链球菌素、乳酸钠、山梨酸钾和双乙酸钠的交互作用及最佳配比.结果表明:单因子抑菌效果排序依次为乳酸链球菌素、乳酸钠、山梨酸钾和双乙酸钠,乳酸链球菌素与乳酸钠、乳酸链球菌素与山梨酸钾存在显著的交互效应,保鲜剂最佳添加量分别为乳酸链球菌素0.1460 g/kg,60%乳酸钠14.55 g/kg,山梨酸钾0.0684 g/kg,双乙酸钠2.084 g/kg.  相似文献   

10.
饶丽 《科技通报》2014,(3):57-60
目的:研究严寒情况下体育运动与中性粒细胞的关系。方法:针对40名某大学体育科学学院男生,分成常温对照组、常温运动组、低温对照组、低温运动组,每次分别测定各组在安静时和游泳运动后,即刻耳血中性粒细胞糖原含量。结果:安静情况下,运动员中性粒细胞糖原阳性率几乎百分之百,低温运动后即刻中性粒细胞阳性率显著降低。常温下运动员中性粒细胞糖原积分较高,低温环境下运动员中性细胞吞噬活动也降低。常温对照组和低温对照的粒细胞较运动前都要显著性提高(P0.05)。结论:严寒环境下体育运动后中性细胞糖原强度积分降低,中性细胞吞噬活动降低,粒细胞糖原明显低于常温运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三草尿毒灵颗粒急性毒性,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灌胃给药法,观察14天内小鼠的活动及死亡情况,测定小鼠最大耐受量.结果:小鼠灌胃给药后未出现毒性反应,与对照组比较,给药组小鼠体重、摄食量和饮水量变化均无显著差异(P>0.05),小鼠最大耐受量为283g/(kg·d),相当于60kg成人临床日用量的130倍.结论:三草尿毒灵颗粒的临床剂量服用安全.  相似文献   

12.
梁宁  卢汝梅  李兵  庞宇舟 《大众科技》2013,(11):114-115,117
观察壮药依山红醇提物、水提物的毒性及对四氯化碳(CCl4)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作用。采用常规小鼠急性毒性试验方法;CCl4腹腔注射造成急性肝损伤模型,将小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联苯双酯阳性药组和依山红水提物组、醇提物组,观察各剂量组对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GPT)及谷草转氨酶(GOT)的影响。壮药依山红水提物(Y1)、醇提物(Y2)的最大耐受量分别为301 g/kg、304g/kg。联苯双酯模型组及依山红醇提取物各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依山红对于CCl4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肝降酶作用,且醇提物优于水提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双苯氟嗪对实验性偏头痛的防治作用。方法:⑴对模型小鼠挠头次数影响的研究:昆明小鼠12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组及双苯氟嗪(Dip)1、3、10mg/kg三个剂量组,按10mg/kg皮下注射硝酸甘油(NTG)注射液造模给药后,观察记录10min内小鼠挠头的次数。⑵对模型小鼠痛阈的研究:合格昆明小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组及双苯氟嗪(Dip)1、3、10mg/kg三个剂量组,按0.4mg/kg皮下注射利血平造模灌胃给药,热板法测定痛阈值。结果:⑴双苯氟嗪(Dip)可以减少造模后10min之内偏头痛小鼠的挠头次数。⑵双苯氟嗪(Dip)可以提高其痛阈值。结论:双苯氟嗪(Dip)可明显地减少偏头痛小鼠挠头的次数,提高其痛阈值,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该药对偏头痛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苯巴比妥、水合氯醛和异丙嗪对小鼠的中枢抑制作用及不良反应,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指导。方法:分别给小鼠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苯巴比妥、水合氯醛和异丙嗪,记录翻正反射消失和恢复的时间,评价药物对小鼠中枢抑制作用的强弱。结果:小浓度苯巴比妥(0.05ml/10g)对小鼠可产生较适宜的镇静催眠作用,给药浓度增加,小鼠出现兴奋中毒迹象。水合氯醛(0.05ml/10g至0.25 ml/10g)对小鼠翻正反射影响相对最小,不良反应相对轻微。高浓度异丙嗪(2%,0.05 ml/10g至0.2 ml/10g)导致的小鼠死亡率较高,降低药物浓度至1%,小鼠仍然表现较为剧烈的不良反应。结论:三种药物均可对小鼠产生不同程度的中枢抑制作用,并呈一定的剂量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活络祛痹贴膏的抗炎镇痛作用及其机制研究,为其在临床中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小鼠热板法、小鼠耳肿胀法、大鼠足肿胀法,贴敷给药7天,考察小鼠镇痛抗炎作用,采用Elisa测定足肿胀大鼠血清中白介素-6(IL-6)和抗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活络祛痹贴膏高剂量组(10g·kg-1)可显著提高热板法小鼠痛阈值,显著减轻小鼠的耳肿胀度和大鼠足肿胀度(P<0.05).活络祛痹贴膏中剂量组(7.5g·kg-1)可显著降低大鼠血清中IL-6和TNF-α的表达水平(P<0.05).结论:活络祛痹贴膏具有抗炎、镇痛作用,可能通过影响血清中IL-6和TNF-α含量来实现.  相似文献   

16.
白术及白术多糖对小鼠学习记忆和抗氧化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给小鼠灌胃白术15g (kg·d)、白术多糖0.2g (kg·d)及白术多糖0.4g (kg·d),连续15天,测定小鼠分辨学习、记忆行为;测定小鼠脑及肝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及脑中脂褐素(LPF)含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各实验组小鼠分辨学习、记忆能力显著提高,各实验组小鼠脑及肝的SOD活力显著提高,脑及肝的MDA含量显著下降,脑的LPF含量显著下降;而白术实验组与白术多糖实验组相比,上述指标均无显著差异.结论:白术及白术多糖均能提高小鼠学习记忆和抗氧化作用,白术多糖是白术抗氧化作用的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β-烟酰胺单核苷酸(NMN)对自然老化小鼠免疫力与精神状态的影响。方法:将20只6月龄ICR小鼠分为对照组与NMN组,正常饲养6个月后NMN组连续灌胃给药60 d。末次给药24 h后各组别进行自发活动与强迫游泳实验,之后小鼠眼内眦取血进行血细胞分析,颈椎脱臼处死动物,取胸腺与脾脏称重,计算器官指数。结果:NMN组较对照组小鼠体重、胸腺及脾脏指数无显著性差异。血细胞检测中,各指标无显著性差异。自发活动分析结果显示NMN组小鼠5 min内运动总路程与运动时间百分比较对照组有极显著增高(P<0.01)。强迫游泳实验结果中,NMN组小鼠不动时间较对照组有极显著性降低(P<0.01)。结论:NMN对自然老化小鼠的免疫无显著影响,但具有一定改善焦虑与提高活跃度的药效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药牵牛子石油醚、氯仿、正丁醇提取物对小鼠急性毒性。方法:制备牵牛子石油醚、氯仿、正丁醇提取物,采用急性毒性替代法-上下法进行毒性比较。结果:牵牛子石油醚、氯仿、正丁醇提取物均不同程度表现出了急性毒性症状,按生药量计算的半数致死量(LD50)分别是455g/kg,32g/kg,9g/kg。结论:牵牛子不同提取物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强度为正丁醇部位牵牛子氯仿部位石油醚部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利用UHPLC-DAD建立附子生品及炮制品中6种酯类生物碱成分定量的方法,并测定其在不同煎煮时间水提物中的含量,以便对中草药材附子的急性毒性进行监测和评估。方法 采用Waters ACQUITY BEH C18色谱柱(100 mm×2.1 mm, 1.7μm)来进行梯度洗脱,流动相A为5 mmol/L乙酸铵+0.1%甲酸水溶液,流动相B为乙腈:甲醇(v/v:1/3);流速为0.2 mL/min;检测波长235 nm;柱温35℃。结果 建立了附子生品及炮制品水提物在不同的煎煮时间内6种酯类生物碱成分含量同时测定的方法。6种酯类生物碱成分都表现出良好的线性(R2≥0.99),并且稳定性、精密度和重复性良好,RSD值均小于3.00%,回收率为94.8%~103.6%,并发现炮制后附子双酯型生物碱含量降低;之后采用急性毒性试验进行验证。对于KM小鼠,生附片水提物灌胃LD50为51.783 g生药/kg,蜜附片和黑顺片水提物MFD分别为80 g生药/kg和160 g生药/kg。结论 附子生品及各炮制品中6种成分含量均有所差异,对正常小鼠都具有一定的急性毒性,但炮制后毒性显著降低,其中用蜂蜜...  相似文献   

20.
10只实验山羊每日按10g/kg.w剂量通过永久性瘤胃瘘管投喂冰川棘豆,实验前及实验开始后每隔7d采血一次,分离血清,测定生化指标。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于试验第7d开始持续升高,与试验前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尿素氮于实验第7d升高,与实验前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肌酐试验前后差异不显著。说明西藏冰川棘豆对山羊肝脏、心脏和肾脏等有不同程度的损害,冰川棘豆中的有毒成分对患畜肾脏有损害作用,但对肌酐指标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