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本文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荧光粉Li_2CaSiO_4:Ce~(3+),并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和荧光分光光度计对所得荧光粉的结构和光谱性能进行测试。XRD结果表明在本文的实验条件下全都合成了纯相Li_2CaSiO_4:Ce~(3+);光谱测试分析确定荧光粉Li_2CaSiO_4:Ce~(3+)的光谱为Ce~(3+)的发光,并通过浓度实验确定Ce~(3+)的最佳掺杂浓度为1mol%。  相似文献   

2.
利用简便的水热合成法成功制备了Eu~(3+)离子掺杂的Ca_xSr_(1-x)WO_4系列荧光粉。并用粉末X射线衍射仪测试了样品的物相结构,最后利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试了荧光粉的光谱。结果表明合成的样品均为纯相物质。所有的荧光粉都能够表现出Eu~(3+)离子的特征激发和发射峰。随着Ca含量的减少,发光粉的发光强度先增强后减弱,其中Ca_(0.4)Sr_(0.6)WO_4:Eu~(3+)的发光强度最高。由此可见,合成的荧光粉可作为白光LED用红色荧光粉。  相似文献   

3.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NaYF_4:0.3%Pr,x%Er~(3+)(X=0,2,5)系列荧光粉,并对其发光性质以及Pr~(3+)与Er~(3+)在NaYF_4基质中能量传递过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样品中Pr~(3+)与Er~(3+)之间存在着两步能量传递,并通过荧光寿命分析了其能量传递的具体过程及其能量传递效率。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 Mg_2Ti_(0.9975-x)O_4:0.0025Mn~(4+),xLi~+(x=0.01,0.02,0.03,0.04,0.05)系列荧光粉。采用X射线衍射仪、荧光光谱仪对荧光粉的结构和发光性能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掺杂Li~+后荧光粉主晶相仍为Mg_2TiO_4结构,Li~+掺杂浓度对荧光粉的晶体结构影响较小;光学性能研究表明,Mg_2TiO_4:Mn~(4+),Li~+系列荧光粉可被350nm光波有效激发,发出位于656nm处的强红光,当x=0.04时,相对发光强度在未掺杂基础有显著提高,表明适量的Li~+掺杂可有效提升Mg_2TiO_4:Mn~(4+)荧光粉的发光效率,改善Mg_2TiO_4:Mn~(4+)荧光粉的发光性能。  相似文献   

5.
采用高温固相法在1400℃合成了新型橙红色Sr_2MgAl_(22)O_(36):Sm~(3+),M~+(M=Li,Na)荧光粉。通过X射线衍射仪及扫描电镜对样品进行表征。XRD测量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样品为MgAl_(22)O_(36)纯相。激发光谱显示,样品在330~480nm范围内能得到有效激发。在405nm激发下,发射光谱由三个锐锋组成,其峰值位于562nm(4G5/2→6H5/2),595nm(4G5/2→6H7/2),640nm(4G5/2→6H9/2),其中595nm处峰值最大。文章研究了Sm~(3+)掺杂浓度及电荷补偿剂对荧光粉发光性能的影响。Sr_(2-2x)Sm_xM_x(M=Li,Na)Mg Al22O36的发光强度随着Sm~(3+)浓度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最佳Sm~(3+)的掺杂量为x=0.05。Sr_(2-2x)Sm_xNa_xMgAl_(22)O_(36)的发光强度高于Sr_(2-2x)Sm_xLi_xMgAl_(22)O_(36)。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Ca_(0.95-x)TiO_3:0.05Eu~(3+),xLi~+(x=0, 0.02, 0.05, 0.08)(CTE)系列荧光粉,研究了电荷补偿剂(Li~+)掺杂浓度对其晶体结构与光学性能的影响。XRD研究结果表明,Li~+掺杂浓度对荧光粉的晶体结构影响较小,其主晶相为典型的正交钙钛矿型结构;当Li~+掺杂浓度为x=0.05时,荧光粉的结晶性能最佳。光学性质研究表明,CTE系列荧光粉可被397 nm光波有效激发,发出位于615 nm处的强红光,当Li~+掺杂浓度为x=0.05时,相对发光强度在未掺杂基础上提高了1.5倍,表明适量的电荷补偿剂有助于提高CTE红色荧光粉的发光性能。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合成了单相复合氧化物多晶超导体Ba_(2/3)Gd_(1/3)CuO_(3—y),并对其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发现样品在空气中保存59天后仍保持原有的超导电性,是一种较稳定的高T_c超导体。Ba_(2/3)Gd_(1/3)CuO_(3—y)的超导临界转变温度为Tc(onset)=120K,Tc(mid)=92K,Tc(0=0)=91K,△Tc=0.9K。磁浮实验表明该超导体具有明显的抗磁性。  相似文献   

8.
为了进一步提高CaAl2O4:Eu2 ,Nd3 荧光粉的发光性能,通过掺杂制备了发光性能更好的(Ca1-xSrx)Al2O4:Eu2 ,Nd3 、(Ca1-2xZrx)Al2O4:Eu2 ,Nd3 和CaAl2O4:Eu2 ,Nd3 ,Ce3 荧光粉。  相似文献   

9.
《科技风》2017,(15)
本文研究的是通过溶剂热法合成六方相的NaGdF_4:Yb~(3+)/Ho~(3+)纳米棒。当改变Yb~(3+)离子的浓度时,X射线衍射(XRD)表现出得到的都为纯的六方相的纳米棒,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可以看到随着Yb~(3+)离子浓度的增大,NaGdF_4纳米棒尺寸发生了变化,由开始的30nm变为120nm.在激发光为980nm时,上转换发射主要是541nm的绿光和644nm的红光。并且当Yb~(3+)离子的浓度由5mol%增加到50mol%,上转换输出光的颜色由绿光变为黄光。并对其机理进行了详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0.
孙文龙  范强  胡萍  龚蚺  杨建会 《内江科技》2022,(9):54-55+13
<正>本文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Na2MgSiO4:4%Eu3+,y%Sm3+(y=0.3,0.5,0.7,1)系列荧光粉。采用X射线衍射仪、荧光光谱仪对荧光粉的物相和发光性能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掺杂Eu3+后荧光粉晶体结构仍为Na2MgSiO4结构,Eu3+掺杂浓度对荧光粉晶体结构影响较小,其中掺杂Eu3+浓度为4%时,结晶性能最佳;光学性能研究表明,Na2MgSiO4:4%Eu3+,y%Sm3+系列荧光粉可被紫外光394nm光波有效激发,在594nm处的发光强度最强,当y=0.5时,荧光粉的相对发光强度达到最强,表明共掺能够有效提高Na2MgSiO4红色荧光粉的发光强度。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合成出二(β-二酮)氧钒(Ⅳ)与含氮碱加合物的基础上进一步用TG法研究热分解过程,计算了分解反应动力学参数,确定了反应机理,其中Vo(bza)_2Py、VO(bza)_2γγ-MP、Vo(bza)_2iso-q(bza:苯甲酰丙酮,Py:吡啶,γ-MP:γ-甲基吡啶,iso-q:异喹啉)为R_3机理,VO(bza)_2Mor、Vo(bza)_2β-MP、VO(tta)_2iso-q(Mor:吗啉,β-MP:β-甲基吡啶,tta:2-噻吩甲酰三氟丙酮)为R_2机理,VO(tta)_2Mor、VO(tta)_2Py为F_3机理,并讨论了配合物的分解温度,活化能与含氮碱碱度,v_V=0振动频率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利用水热方法合成了一个Keggin型多酸化合物[Cu(2,2'-bipy)_2]_2[Cu(2,2'-bipy)_3][PW_(12)O_(40)]_2,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该化合物属于正交晶系,Pcca空间群,a=42.8484(4),b=12.29820(13),c=23.0736(3),V=12158.8(2)~3,Z=4。结果表明,在化合物的制备过程中配体发生了脱羧反应。  相似文献   

13.
利用水热合成技术合成了一个螯合配体构建的多酸配合物[Ni(2,2'-bipy)_3][Mo_6O_(19)],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化合物由Lindqvist型多钼酸阴离子[Mo_6O_(19)]~(2-)和[Ni(2,2'-bipy)_3]~(2+)配阳离子组成。该化合物属于单斜晶系,P 2_(1/n)空间群,a=12.3451(6)?,b=18.9835(10)?,c=17.2109(10)?,α=90°,β=101.166(5),γ=90°,V=3957.1(4)?~3,Z=4。  相似文献   

14.
文章对含有高浓度磷酸和铝离子的强酸性铝电子膜生产废水进行资源化研究,通过控制加入的石灰浆用量,研究反应终点为不同pH时的沉淀产生量,为确定沉淀的化学组分,对沉淀进行化学分析、XRD分析和热重分析。结果表明,在反应终点为pH 3.0时,沉淀中不含钙元素,主要是纯度较高的AlPO_4,反应终点为pH 3.5和4.0时,沉淀含有较多Ca_3(PO_4)_2和Al(OH)_3。  相似文献   

15.
用单注法制备了含有不同Ce~(3 )量的AgBr(Ⅰ)乳剂。采用电镜法,圆盘离心法,转靶X射线衍射仪,介电损耗法和微波光导法研究Ce~(3 )掺杂对AgBr(Ⅰ)乳剂微晶感光性能,物理几何性质。电性质等的影响。实验表明:Ce~(3 )掺杂使乳剂微晶体的感光度提高了两倍多。  相似文献   

16.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Li Ni1/3Co1/3Mn1/3O2,对材料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Li Ni1/3Co1/3Mn1/3O2材料具有层状结构,在2.8~4.4V(vs Li/Li+)条件下进行充放电测试,首次放电比容量可达174.0 m Ah·g-1。  相似文献   

17.
以水合硝酸铈为铈源、四氯化锆为添加剂、乙二醇和水的混合溶液为溶剂,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铈的前驱体。铈前驱体的主要物相结构为Ce(HCOO)3,随后再经焙烧过程最终得到了一系列Zr~(4+)添加量的CeO_2粉末。Zr~(4+)的添加对CeO_2样品的形貌影响不大,当Zr~(4+)的添加量为9 mol.%时,CeO_2样品的相貌仍旧能够保持片层状结构。值得注意的是,7 mol.%Zr~(4+)添加的CeO_2样品的比表面积略低于未添加Zr~(4+)的CeO_2样品。考察了Zr~(4+)的添加量对CeO_2粉末吸附酸性橙7染料的影响。随着Zr~(4+)添加量的增加,CeO_2样品对酸性橙7的吸附效率逐渐增加,在当Zr~(4+)的添加量为7 mol.%时,CeO_2样品对酸性橙7的吸附效率最高,在10和60min的吸附效率分别为90.85和97.60%,相比于未添加Zr~(4+)的CeO_2样品分别提高了33.25和24.14%。此外,还考察了Zr~(4+)添加对CeO_2粉末储氧能力的影响。相比于未添加Zr~(4+)的CeO_2粉末,不同Zr~(4+)添加量的CeO_2粉末在储氧能力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当Zr~(4+)的添加量为7 mol.%时,其储氧能力达到了最大(0.282 mmol/g),相比于未添加Zr~(4+)的CeO_2粉末提高了90.54%。对酸性橙7吸附性能的提高以及储氧能力的增加,可能归因于Zr~(4+)的引入改变了CeO_2晶体的表面化学状态,进而有利于吸附酸性橙7和储氧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采用固相法,以纳米锐钛矿TiO_2为钛源,分别与Ba(NO_3)_2、Sr(NO_3)_2晶体以物质的量为1:1比例反应分别得到BaTiO_3(BT),SrTiO_3(ST)。之后将所得到的这两种钛酸盐粉体以物质的量为1:1比例混合,压片,然后在不同温度下煅烧得到BT/ST复合陶瓷。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所得样品进行结构分析和微观形貌表征,得到制备BT,ST粉体的反应温度体系为TP-900-1100(900℃(3h)-1100℃(3h)),得到BT/ST纳米复合陶瓷的最佳反应温度体系为TP-500-900-1250(500℃(3h)-900℃(3h)-1250℃(3h))。  相似文献   

19.
由Na2MoO4·6H2O和C6H8N2合成了分子组成为[C6H14N2][Mo8O26]·3H2O的晶体化合物,并通过单晶X衍射、元素分析,IR光谱和差热分析确定了晶体结构.站果表明,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问群P2(1)/n,晶胞参数:a=8.3400(2),b=21.4623(5) ,c=10.2739(2) ;alpha=90°,beta=99.44°,gamma=90°.最终偏差因子:R1=0.0207,wR2=0.0541..  相似文献   

20.
《内江科技》2015,(4):130-132
本文采用固相反应法在1673K合成了Al_(2-0.01)Co0.01O(3-ɑ)陶瓷粉体,在空气中1673K,12 h对材料进行二次烧结。XRD物相分析结果确定合成后的样品中有α-Al O基固溶体和微量Co Al_2O_4存在。为明确Co掺杂α-Al_2O_3的电化学性能,采用交流阻抗测试法、红外光谱分析仪在1073~1473K,(Ar/H_2/H_2O)/(Ar/D/D_2O)下测量了固体电解质的同位素效应、气氛依赖性及交流阻抗谱。通过检测电导的H/D同位素效应,确定了固体电解质的质子导电优势区域,结果在富氢气氛下,测定的1073~1473K温度范围内有明显的H/D同位素效应,质子是主要的载流子。在富氧气氛下,低温的1073~1273K温度范围内,质子是主要的载流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