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设施栽培措施对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大棚栽培条件下土壤微生物数量高于露地,放线菌数量下降;在大棚中,种植年限长的土壤微生物数量低于种植年限短的,土壤中有害真菌数量增加;不同有机物料施用对土壤微生物区系有不同的影响,有机物料的施用能增加土壤中放线菌的数量,尤以施用猪粪效果更佳;连作后土壤微生物区系发生变化,各类微生物数量上升,以真菌、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数量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2.
施用改良剂是提高盐碱土质量的重要手段,本文研究了单施豆渣和混合施用豆渣对盐碱土酸碱度和细菌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豆渣具有较好的改良作用,混合施用豆渣,能更好的降低土壤pH值,增加土壤中细菌的数量。  相似文献   

3.
设施栽培措施对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棚栽培条件下土壤微生物数量高于露地,放线菌数量下降;在大棚中,种植年限长的土壤微生物数量低于种植年限短的,土壤中有害真菌数量增加:不同有机物料施用对土壤微生物区系有不同的影响,有机物料的施用能增加土壤中放线菌的数量,尤以施用猪粪效果更佳;连作后土壤微生物区系发生变化,各类微生物数量上升,以真菌、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数量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4.
黄欣明 《大众科技》2008,(11):169-170
在田林县旧州镇建立试验样地,分别施用有机无机复混肥不同施肥量以及25%含量的复合月邑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有机无机复混肥施肥量为1500kg/hm2对改良土壤理化性质为最佳。  相似文献   

5.
通过大豆的盆栽试验,研究了施用两种常见的有机肥——腐殖酸有机肥和甲壳素有机肥后紫色土可溶性有机碳、氮的变化特征。试验结果表明:与未施肥处理相比,在整个大豆生长期间,施用腐殖酸和甲壳素有机肥处理均显著增加了土壤硝态氮含量;只有施用腐殖酸有机肥处理,在发芽期和出枝期,土壤铵态氮含量显著高于未施肥处理,而两种有机肥都是在结荚期显著低于未施肥处理。与未施肥处理相比,在整个生育期,除施腐殖酸有机肥的开花期和结荚期,施用腐殖酸和甲壳素有机肥处理均显著提高了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除出枝期,施用有机肥处理均显著降低了土壤可溶性有机氮含量。  相似文献   

6.
伊犁谷地灰钙土和风沙土剖面特性及生态建设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部的生态环境安全关系到国家的生态安全。研究土壤特性及其垂直分布,能对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指导。灰钙土与风沙土是新疆伊犁谷地的两种主要土壤类型。本文在对新疆伊犁谷地实地考察基础上,运用42个灰钙土剖面和12个风沙土剖面自然发生层各层的土壤样品测试数据—土壤有机质、pH值、电导率、总盐、八大阴阳离子,研究了灰钙土和风沙土土壤特性的垂直分布,并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提出区域生态建设中土壤利用和保护的建议。研究表明,伊犁河谷的不同土壤,其土壤特性的垂直分布和变化具有一致性和差异性。一致性体现在有机质和K+的含量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减少,pH值、CO32-、Mg2+和Na+的含量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增加。差异性体现在两类土壤的有机质、pH值、电导率和总盐在数量上不同。此外,两类土壤的电导率、总盐及SO42-,Cl-,HCO3-,Ca2+的含量随土壤深度发生变化的趋势不同。  相似文献   

7.
本文选择具有典型代表性的白城市碱化土壤进行试验,采用分小区田块的试验设计,进行脱硫石膏改良碱化土壤的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施用脱硫石膏改良碱化土壤提高了土壤的EC值。在施用脱硫石膏处理的19个田块中,1、2、10及14等多个田块EC数值有所上升;其中1、14田块增幅较大,而4、6及8田块数值有所下降,16Δ田块的EC值稍有下降,各田块土壤EC值平均上升0.1938。  相似文献   

8.
通过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了施用羊粪生物质炭和堆肥对沙化土壤性质以及养分淋溶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羊粪生物质炭和堆肥能够显著增加土壤p H、有机质含量、土壤总氮、碱解氮、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在试验的初始阶段,土壤中铵态氮含量明显增加而硝态氮变化不大;随着试验的进行,铵态氮含量逐渐降低,硝态氮含量逐渐升高。此外,施用羊粪生物质炭和堆肥可以提高土壤总磷和有效磷的含量,同时,还可以促进土壤有效磷的产生。对比而言,当只施加羊粪堆肥时,改良效果最为显著。总之,施用生物质炭和堆肥可有效地改善土壤性质和增加土壤肥力,并抑制养分的淋溶,对沙化土壤治理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9.
利用淀粉、柠檬酸作为有机碳源,配合液相分散混合、高温固相处理以及雾化造粒工艺,制备出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就不同碳源包覆改性对于材料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和讨论。结果表明,三种不同有机碳源中,材料首次放电比容量从小到大依次为柠檬酸(139.4mAh/g)、淀粉(144.4mAh/g)和聚乙烯醇(153.8mAh/g)。  相似文献   

10.
有机碳源添加对不同C/N比有机物料氮矿化进程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采用室内恒温控湿好气培养法,研究了掺混不同C/N比有机物料土壤中有机氮的矿化进程,及有机碳源添加对其的影响。培养 30周的结果表明:掺混大豆粉的土壤有机氮的矿化速率最快,在第 30d时达到最大;掺混玉米秸粉土壤有机氮的矿化速率最慢;有机碳源的添加明显抑制了有机氮的矿化进程,但这种抑制作用只是暂时的,最终将以有机氮的矿化分解为发展总趋势。  相似文献   

11.
目前,全球盐碱地逐渐增加,土壤盐碱地的研究已成为当今环境问题的主要课题之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有效耕地面积的不断减少,盐碱地的改良利用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盐碱地改良利用以及造林技术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12.
路铨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5):273-273,139
我国好多地区土壤缺磷,施用磷肥增产效果显著,磷肥合理施用与土壤有效磷含量水平、土壤PH、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水分状况;与作物本身特性;与轮作换茬等栽培措施;与氮肥及其他肥料的配合施用以及正确的磷肥施用技术等关系密切,生产中应该结合上述条件合理施用。  相似文献   

13.
沙田柚果园施用有机堆肥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沙田柚果园施用有机堆肥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有机堆肥可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有机质、稳产增产、提高柚果糖度等。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土地利用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土地利用变化是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变化的重要驱动因素,目前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土地利用变化对单一生态系统的影响,如土壤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农地、草地生态系统等,本文以江苏省为研究区域,综合考虑了整个生态系统来探讨土地利用变化对碳储量的影响。文中涉及到的数据包括土地利用数据、土壤数据、植被数据。利用ArcGIS9.3分析1985到2005年江苏省土地利用变化,根据不同的方法,分别计算了江苏省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碳储量和植被碳储量,并分析其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①江苏省陆地生态系统总碳储量为975.72Tg,其中土壤碳储量为922.03Tg,占有机碳总储量的94.5%,土壤平均碳密度为9.41kg/m2,植被碳储量为53.69Tg,占有机碳总储量的5.5%,植被平均碳密度为1.791kg/m2;②1985-2005年江苏省陆地生态系统有机碳储量共减少9.73Tg,其中土壤有机碳储量减少7.54Tg,植被有机碳储量减少2.19Tg,土地利用变化造成了有机碳的释放,释放量占江苏省陆地生态系统有机碳储量的1%;③建设占用耕地是引起碳储量变化的主要原因,但总体而言,人类土地利用活动对江苏省陆地生态系统总碳储量平衡的扰动并不大;④应通过加强耕地保护、增加碳汇和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等方式来降低人为活动对自然碳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改良剂配施对盐碱土碱性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室内培养实验为基础,使豆渣分别与石膏、污泥、硫酸铝等改良剂混合配施,对土壤p H值、碳酸根、碳酸氢根和总碱度变化进行了测定,从而探究以豆渣为主的混合改良剂对土壤的改良效果。  相似文献   

16.
以锡沸腾炉焙砂为原料,对奥斯麦特炉入炉物料的制粒效果,粘结剂品种,粘结剂用量,烘干时间对制粒效果影响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每吨锡入炉物料需要40kg的聚乙烯醇粘结剂和154m L的水进行制粒,制粒后需要烘干2.5h可达到预期强度,在生产成本与入炉物料强度上能满足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17.
土壤动物是土壤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土壤有机质的形成、土壤结构及土壤物理化学性质的变化都有影响。由于农药的大量施用而导致土壤有机污染物增多,本文主要综述了土壤中的有机磷和有机氮对土壤动物生长发育、繁殖和群落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漫话磷肥     
磷是植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它能够帮助植物幼根扎得牢固,幼芽茁壮地萌发,并且能够使植物的抗旱、抗寒性能提高,结实提早,穗、粒增多,籽实饱满,糖分增高。但是许多土壤中却缺乏能为植物吸收的磷素,往往必须施用磷肥,来补给或调节土壤中磷素养料,满足植物的需求。从目前情况看,大面积的华南和华中红壤区低产土壤和荒地土壤,在利用改良初期,磷肥是提高农业产量的主要因子之一;在华北大面积的石灰性土壤和西北黄土高原上,在足量  相似文献   

19.
以新型有机无机复混肥、常用复混肥、有机肥和烤烟专用肥为供试肥料进行大田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新型有机无机复混肥的处理烤烟烟株生长速度快,烟叶叶片厚度适中;产量、产值和中上等烟比例均以施用新型有机无机复混肥的处理最高,烟叶化学成分较为协调。而且,施用新型有机无机复混肥后有利于土壤N,P,K矿化,提高了有效养分含量。  相似文献   

20.
海冰在其成冰过程中盐分大量析出而盐度较低,可能成为干旱季节的一种灌溉水资源。海冰水改良滨海盐渍土是在渤海湾地区利用海冰融解的低盐水灌溉和淋洗高盐土壤的一种措施,该措施应用的同时也产生土壤熟化时间慢、土壤结构恶化、土壤养分的流失和土壤生物种群数量减少等问题。本文在收集和分析大量资料基础上,论述了蚯蚓与盐渍土壤的相互关系:盐碱地土壤中蚯蚓种类和盐渍土壤对蚯蚓的影响因素。根据在盐渍土壤中,蚯蚓活动能够增加有机物的分解和养分释放,同时使盐碱地土壤的团聚体结构、渗透率、生物数量和活性得以恢复和改善,进一步阐述了在海冰水改良滨海盐渍土壤中引入蚯蚓的可行性,并探讨引入蚯蚓改良滨海盐渍土壤的研究方法和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