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历史课程标准》等指导性文件和一系列教育教学文件的颁布实行,我国已完整地构建了中学历史教学的新课程体系。在这一大背景下,如何认识中学历史教学的新任务、如何完成历史教学任务,值得中学历史教学工作认真思考与实践。本文从传统历史教学任务与时代要求的比较,历史教学功能的拓宽等方面进行一些探讨,形成对中学历史教学的一些新认识。  相似文献   

2.
这是一个2001年的用课题研究加课堂辩论模式进行的研究性学习案例,已时隔三年,在这三年中,我国的中学历史教学与其他学科一样,从理念到实践有了“跨越式”的发展。因此,这个案例实际上已成为“跨越”年代的历史,应当将其放回当时的教改背景下去考量。  相似文献   

3.
历史记载了过去发生的事实,是对人类发展过程的转述,而作为一门学科,历史学科则是通过阐述这一过程,引导受教育者认识过去,认识世界,认识人生,以发挥历史的借鉴和教化功能。历史学科的这一本质要求决定了历史学科在知识体系、结构功能和教育功能等方面的独特性。因此,单纯的知识传授、应试技能的训练不是中学历史教学的主要目标。笔者认为,中学历史教学的主要目标和核心内容是通过历史教学活动,开阔学生的历史人文视野,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思维能力以及个性品质。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求中学历史教学进行创新和改革,由传授应试型教学向素质创新型教学转变,突破原有的考试评价模式,加快建立适应当前要求的素质教育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4.
中学历史教材中的历史地图既是历史教学的重要辅助工具,又是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对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历史综合能力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目前中学课堂教学对历史地图的运用情况却不容乐观。所以,有必要重新认识历史地图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地位,加强这方面的教学。(一)历史地图是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辅助工具每个历史知识都是由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因素构成,历史事件和人物都必定发生或生活在一定的时间和特定的历史空间中,这是构成历史知识的基本因素。中学教材中的历史地图主要展示出某些重要历史事件或历史时…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以来,随着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的深入和高考历史测试要求的进一步完善与提高,历史理论教学已引起了中学历史教学界的广泛重视,各位教师在决不放松历史基础知识传授的同时,都在平方百计地寻找捷径,加强理论透入。但由于历史理论教学尚处于初探阶段,并未形成固定的模式和体系,而且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探讨的重心多落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史实的衔接上,这当然应该是重点,但却也忽视了另一个最基本的问题,那就是基本理论概念与史实的衔接。笔者在这里欲就此谈点体会。对于中学历史教学来说,理论概念的教学问题是一个渗透问题。…  相似文献   

6.
如何改革中学历史教学,以适应时代的发展,这一直是中学历史教师不断探讨的问题.本文试图从历史教学功能的角度出发,突破以往的“应式教育”模式,探讨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历史教学法.  相似文献   

7.
我收藏钱币实物已有十年历史,共收集了我国历朝历代各种钱币2000余种。这为我在历史课上进行直观教学或者定期举办展览创造了一个有利的条件。我按照朝代或时期将钱币实物布置在标本盒或玻璃镜框内,并附上简单的文字说明,作为系列教学工具,第二课堂兴趣小组活动的标本及展览品。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应用钱币实物,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印象和理解,我已作了多年的尝试,也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教学效果。中学中国历史教材中心大显篇幅叙述了我国历代的经济和经济发展的概况。特别是古代史部分,都详细地谈及经济快教,发展和经济制度的沿苗…  相似文献   

8.
中学历史新课标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等各方面进行了较大的创新和突破。这就要求中学历史教师在实践中要不断探索、认真审视和分析教学方法和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即教学反思。下面谈谈在实践中应用教学反思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9.
什么样的教育才是21世纪的教育?什么样的教学才适应21世纪人才成长的需要?近年来,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在不同的层面上进行着研究和思考。在这个研究热潮中,中学历史教学模式的研究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本文力图对中学历史教学模式的研究现状在宏观层面上作出一些勾画,并对未来的研究提出一些看法,以期同仁在这方面共同努力,构建起21世纪的中学历史教学较理想的新型模式,以利一代新人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八十年代后期以来,上海的中学历史教师和教育理论工作者吸取布鲁姆“掌握学习模式”中的合理部分,按中国的国情和历史学科特点,就教学目标的多重性、教学过程的层次性等问题对其作了修正,形成了一套中国式的历史教学模式,并已取得一定成效。为了进一步适应现代社会需要,这一模式需不断地改造、创新。设计一个程序,使知识传授、思想教育、能力培养三重目标的实现能找到一个结合点,使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就是一个改造的突破口。笔者以为“讨论法”的实施具有这一功效。“讨论法”,顾名思义是一种在互相启发、商讨或论辩中研究、探求…  相似文献   

11.
任职学校是教师实施继续教育的主要基地,这已得到了普遍地认同。但学校作为继续教育基地到底有怎样的功能,如何操作,还有待实践的探索和检验。四川省泸县云龙镇中学为此进行了尝试。提出了学校作为教师继续教育基地的五大功能和“以学校为基地,科研为先导,自学为方式,学研教合一”的操作模式,并对其实施效果进行了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12.
环境意识教育——中学历史教学应该补上的一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代的历史教学中,环境意识教育严重缺失,因此,教师在进行政治史、经济史、思想文化史等内容教学时,凡直接或间接涉及到环境问题的,都要有意识地进行渗透。以提升中学历史教育’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3.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注重运用史料作为探究历史问题的证据,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已成为许多教育发达国家中学历史教学的主要特点。在我国,这一思想也正逐渐被中学历史教学界所接受和认同,这从高考考试类型的变化可见一斑:原来作为考查学生能力高低的重要砝码——问答题题型自2001年高考开始被取消,融人到材料解析题中,材料解析题在试卷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细究近几年来材料解析题考查的内容,主要命题趋势有:1、提供背景材料,创  相似文献   

14.
迈进新世纪,我们面前的世界正呈现出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态势,这给我们的中学教学工作提出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改进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历史学的社会功能和教育功能,使培养的人才质量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两个明”建设的需要,成为每一位中学历史教师刻不容缓的使命。本结合人教社新编中学历史教材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5.
嘉定县和静安区中学历史情感目标教学实验小组成立已一年了。这个实验小组是上海市中学历史教学研究会为贯彻全国历史教研会二届二次年会主题:历史教学如何发挥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功能而成立的。这个小组分别由嘉定县实验中学戴爱莉、嘉定  相似文献   

16.
最近参加了一些评优的历史课,从中感受到了课改的劲风,看到一个阶段以来,课改在中学教学中取得的重大突破。自主学习的理念已被教师接受,它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动”了,课堂“活”了,师生间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关系摆“正”了。但是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由于教师过分强调华丽的外显效果,片面追求课堂气氛的活跃,使历史课的精神养料——史鉴功能与思辨功能,得不到充分的保证。这是对自主学习模式的一种误锯。  相似文献   

17.
具备创新素质是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必然要求。围绕这一热点话题。中学基础教育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许多学、教师已作出了诸多有益的探讨。那么。具体到中学历史学科,如何把创新教育与课堂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呢?笔在长期的高三科历史教学实践中,针对这一问题曾进行过各种形式的教改试验。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下面以“近代前期中国各主要政治派别的表现”这一专题为例,谈一谈历史课堂教学如何体现创新教育。  相似文献   

18.
谈历史课程标准较之历史教学大纲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基础教育的发展和教育理论的更新,我们对中学历史课程教育作用的认识在深化,也需要重新审视我们的中学历史教育观。在教育部组织编制的21世纪中学历史新课程中,这一思想得到重视和实施。中学历史新课程贯穿着新理念,有了新的框架结构、新的内容体系、新的教学方式、新的教育功能,使新研制的历史课程标准与大家熟悉的历史教学大纲有了许多区别和发展。本文仅就研制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及课程标准较之教学大纲的发展,谈谈个人的意见,就教于历史教学界的同仁。根据教育部的安排,2000年春,基础教育司和基础教育课程教材…  相似文献   

19.
学科渗透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以学科为基础,破除学科壁垒,知识的交叉综合,涉及两门和两门以上学科的科研或教育活动。但当前中学历史教学的现状是以单一学科为中心,割裂了学科间、知识间的内在联系,难以实现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难以培养学生跨学科综合能力,即历史思维能力。这一教学现状与新高考改革要求是背道而驰的。笔者在参加广西师大教育硕士学习期间,结合自身的教学体会,对这一课题进行深入细致的探讨,认为学科渗透式教学是培养历史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我国综合中学制度的历史考察与现实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从20世纪初引入西方三段式学制模式后,中学教育就一直存在功能综合与功能分散、文理(实)分组与并组等方面的矛盾和争论。1922年“新学制”曾将综合中学作为解决学生个性适应和升学就业矛盾的理想模式加以倡导,但其实施效果不佳,30年代初即宣告废止。近年来,在强调普教与职教一体化的情况下,同时也是受一种国际潮流的牵引,综合中学又成为实践探索的热点。为了使这种探索更有成效,我们有必要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注意普通中学教育的基础性质;坚持从国情出发,学习和借鉴世界教育经验;同时也应对综合中学办学模式的不足有充分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