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以梅州文化公园景观湖的底泥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水体扰动、上覆水初始磷浓度、水温、溶解氧浓度、铝盐浓度等因素对底泥磷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水体扰动、水温升高会增加底泥中磷的释放量;水中的溶解氧对底泥释磷有显著影响,较高的溶解氧浓度抑制磷的释放,较低的溶解氧则有利于底泥中磷释放;水中铝盐浓度大于1.00 mg/L时能够抑制底泥中磷的释放.底泥释磷存在一个临界浓度(0.55mg/L),当上覆水中磷浓度高于0.55mg/L时,底泥从水中吸附磷;当水中的磷低于0.55mg/L时,底泥向水中释放磷.  相似文献   

2.
学数学是为了用数学 ,数学建模就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学以致用的场所 .一般地 ,数学建模的过程可用如下这个框图来表示 :以下给出一道建模题的大致解决过程 ,仅供参考 .问题的提出 水道图测量数据 (选自1 986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A题 ) .表 1给出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 ( x,y )处以英尺 ( ft)为单位的水深 z,坐标 x,y的单位是码 ( yard) ,水深数据是在低潮时测得的 .船的吃水深度为 5英尺 ,在矩形区域( 75,2 0 0 ) * ( - 50 ,1 50 )范围内 ,船应避免进入哪些地方 .表 1 水道图测量数据 ,低潮时测得的水深x 12 9.0 14 0 .0 10 8.5 …  相似文献   

3.
边疆四大国际界湖 (1)长白山天池--中朝界湖.中国最深天然湖泊,是东北地区海拔最高的湖泊.为松花江发源地,位于长白山山脉主峰白头山顶.湖面南北长4.8千米,东西宽3.3千米,水面9.82千米2.  相似文献   

4.
例1(2005年南京中考题)某学生在A、B、C、D四只烧瓶中分别放入干燥的细铁丝,浸过食盐水的细铁丝、浸过清水的细铁丝、食盐水和细铁丝,并使铁丝完全浸没在食盐水中,每隔一段时间测量导管中水面上升的高度,结果如下表(表中所列数据为导管中水面上升的高度/cm)所示.(1)导管中水面为什么会上升?(2)上述实验中,铁生锈的速率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填烧瓶序号)________.(3)影响铁生锈的因素有________.解析:本题是根据实验数据探究实验结果.解题的关键是发现数据分布规律和实验特征现象,正确推出结论.(1)因铁生锈时跟空气中的氧气反应,消耗了氧气…  相似文献   

5.
例1 一个空心球的总体积为V,空心部分体积为1/3V,将球投入水中后,露出水面的体积为1/3V,若将它的空心部分注满水,再投入水中,则( ) (A)球仍漂浮在水中,但露出水面的体积小于1/3V. (B)球仍漂浮在水中,露出水面的体积仍是1/3V.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衡水湖水体的氯离子含量、磷含量,COD含量、溶解氧量,水温分析,结果显示:香蒲对水体的氟离子含量的变化没有明显影响;对水域中COD含量的影响也不是主要的;但香蒲可使水域中磷含量升高、使水中的溶解氧量提高;秋季由于香蒲的遮荫作用,水温升高较慢.  相似文献   

7.
例(《2005年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第22题) 生产、生活中的废物、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河水被污染的重要原因。下图是长江中游某水质监测站在2004年8月的某天 DO(溶解氧)的实验数据。下表为不同温度下DO(溶解氧)饱和值表:  相似文献   

8.
光学是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选修3-4》中的一个板块,也是高考的必考内容,现对近几年高考中涉及的几何光学问题进行分类剖析.1简单的折射光路计算问题例1(2019年全国卷Ⅰ)如图1所示,一帆船静止在湖面上,帆船的竖直桅杆顶端高出水面3m;距水面4m的湖底P点发出的激光束,从水面出射后恰好照射到桅杆顶端,该出射光束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53°(取sin53°=0.8),已知水的折射率为4/3.  相似文献   

9.
气体溶解引起倒吸原因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问题提出教材中多余HCl的吸收采用在水面倒扣漏斗 ,原因解释为HCl在水中溶解度大 ;多余Cl2 的吸收是将导管直接插入NaOH溶液中。那么Cl2 在NaOH溶液中的溶解度怎样呢 ?如果NaOH较浓的话 ,可计算得吸收Cl2 的量也是很大的 (否则就不宜用作Cl2 的吸收剂 )。那么引起气体吸收装置倒吸的原因除了气体的溶解度大外 ,还有什么原因呢 ?2 假设化学反应一般从两个方面进行研究 ,一是反应程度 ,二是反应速度。Cl2 在浓NaOH溶液中的溶解度和HCl在水中溶解度相差不大。因而估计溶解速度是引起倒吸的主要原因。3…  相似文献   

10.
1.成像的原因 成像的原因主要有: (1)光的直线传播,如小孔成像等; (2)光的反射,如平面镜成像等; (3)光的折射,如水中的折射成像,凸透镜成像等. 该考点的难度不大,一般考查日常生活中的光现象,常见于填空题、选择题和作图题. 例1在我国古代就有关于光现象的描述,如“捞不到的是水中月,摘不到的是镜中花”,“潭清疑水浅”等.其中“水中月”,“镜中花”是光的_现象;“疑水浅”是光的 现象.(璐年江西) 分析“水中月”,“镜中花”和各自的实物的大小相同,它们是由于光在水面和镜面发生反射形成的虚像. “潭清疑水浅”是由于光的折射使潭底在水中…  相似文献   

11.
孙光石 《物理教师》2004,25(1):25-25
在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发行的奥林匹克教学辅导丛书《初中物理竞赛名师指导》(1998年)一书的第65页有这样一道例题: 例2.一个密闭铝盒,恰能悬浮在7℃的水中.在水温从7℃下降到1℃的过程中,铝盒将会 A.一直下沉到底. B.上浮至水面. C.先上浮到水面,而后又下沉至水面下,随即仍悬  相似文献   

12.
下面的试题是2007年潍坊市学业水平考试物理试题中的一道实验探究题. 题 实验中学物理课外实验小组,为了探究物理体在水中不同深度所受浮力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如下的实验:将一挂在弹簧测力讳下的圆柱型金属体(高度为10cm)缓慢浸入水中(水足够深),从圆柱体接触水面至接触容器底之前,分别记下圆柱体下表面所处的深度h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实验数据如下表.  相似文献   

13.
1.图表解读型目前不少高考试题的题干都是以图表形式给出的,通过读图或表考查学生观察问题、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例6:(湖北)设y=f(t)是某港口水的深度y(米)关于时间t(时)的函数,其中0≤t≤24,下表是该港口某一天从0时至24时记录的时间t与水深y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一、课题的提出水体中溶解氧量的多少 ,在一定程度上 ,能够反映出水体受污染的程度 ,且溶解氧与水生动植物的生存以及水中的某些工业设备的使用寿命有密切关系 .例如当水中溶解氧量过低 (低于4mg/L)时 ,许多鱼类就可能因窒息而死亡 ;又如当水中溶解氧量过高时 ,则对工业用水中的金属设备和水中金属构筑物有较强的腐蚀作用 .水中溶解氧的多少对水体自净作用也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在一条流动的河水中 ,取不同地段的水样测定溶解氧量 ,可以帮助了解该河段的自净效率和速度 .可见 ,溶解氧的测定对环境保护、用水和水处理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  相似文献   

15.
例1 如图1,猴子看见月亮在井中,就要去捞,结果什么也没有捞到.关于水中月亮离水面的远近,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月亮就在水的表面上. (B)井有多深,月亮就有多深. (C)和天上月亮到水面的距离相等. (D)和猴子的眼睛到水面的距离相等. (04年河南) 分析水中的“月亮”是天上的月亮在水面(相当于平面镜)上发生光的反射而形成的倒  相似文献   

16.
姜建文 《物理教师》2001,22(6):29-29
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现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物理·第三册Ⅱ》学生实验 3,研究气体等温变化的规律 .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该实验器材与装置如图 1所示 .a)把玻璃管插入量筒的水中 ,用刻度尺量出玻璃管中水柱长度l,及量筒与玻璃管中水面的高度差h ,如图 1 .这时被封闭的气体的压强和体积为p=p0 ρgh ;V =V0 -lS . ( 1 )( 1 )式中p0 为当地大气压强 ,ρ为水的密度 ,V0 为烧瓶和玻璃管的总容积 ,S为玻璃管的内部横截面积 .b)改变玻璃管插入水中的深度 ,再测量已改变的l和h ,至少取 6组数据 ,代入 ( 1 )式 .c)验证等温变…  相似文献   

17.
孙铁斌 《物理教师》2002,23(7):19-20
20 0 1年全国初中物理竞赛试题中的第四题为一道验证性实验的设计题 ,它是要定量研究水的内部压强和水深的关系 ,其实验原理为二力平衡知识 ,该题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 ,它通过实验情境的变化考查学生的实验迁移能力 ,同时也考查学生独立设计验证性实验的能力 ,以及语言文字的组织和表达能力 .然而 ,遗憾的是由于命题者的不慎 ,给出的解答十分不妥 ,引起了争议 ,为此笔者对这一问题作一讨论 .图 1[原题 ]小英设计了一个实验 ,验证水的内部压强和水深的关系 ,所用的装置如图 1所示 ,增加细管内的砂粒可以改变细管沉入水中的深度 .(1 )指出所用…  相似文献   

18.
初二学生分组实验“研究水的沸腾”中 ,有部分学生画出水沸腾的图象如图 1所示 ,并得图 1图 2出水沸腾一段时间后 ,水温降低的结论 .这跟多数同学得到水沸腾时水温不变的结论不一致 .为使学生自己弄懂原因所在 ,我们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 ,重新做水沸腾的实验 ,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 .一、实验要求1 .认真观察实验现象 ,讨论现象产生的原因 .2 .水烧干后 ,温度计的读数怎样变化 ?二、学生实验记录的归纳及分析1 .两支温度计的读数记录如下表所示 (当时气温 1 7℃ ) .2 .观察到的现象及分析 :( 1 )刚开始时 ,烧杯外壁有一层水珠 ,这是空气中受热的水蒸气上升遇冷液化而成 .( 2 )烧杯底和内壁有气泡 .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 ,烧杯和水的温度升高 ,烧杯外壁的水珠消失 ,附在杯底和杯壁上的空气以及溶解在水里的空气受热膨胀 ,在杯底和内壁产生气泡 .( 3)水面上方有“白气”,温度计露出水面的部分附有水珠 .加热过程中 ,水温升高 ,水蒸发加快 ,产生大量的水蒸气 .水蒸气上升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 ,有的悬浮在空气中形成“白气”,有的附在温度计上 .( 4)水沸腾前温度计 2的示数高于温度计1的示数 ...  相似文献   

19.
(1)一九八六年四月二十六日,苏联乌克兰基辅的切尔诺贝利发生了严重的( )事故。 1.核反应堆爆炸 2.放射性物质泄漏 3。异氰酸甲酯泄漏4.农药外溢 (2)煤燃烧时产生的主要污染物是( )。 1.氮氧化物 2.二氧化硫 3.-二氧化碳 4.一氧化碳 (3)由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碳造威的大气污染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碳含量与汽车运行情况有关,含量最大的情况是( )。 1.减速2.怠速3.加速4.匀速 (4)保证鱼类在水中生存的首要条件是( )。 1.充足的饵料 2.足够的空间 3.一定的光照 4.充足的溶解氧 (5)城市大气中铅污染的主要来源是( )。 1.铅…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WSNs)的巢湖水质监测系统. 通过 ZigBee无线技术与wifi、GPRS等通信技术对数据进行接收与远程通信,实现对水温、pH值、溶解氧、电导率、浊度等数据的定时采集、处理、远程存储、显示和实时分析并预警. 并通过实验测试,取得实质性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