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娜 《大观周刊》2011,(32):143-143
创新教育呼唤教育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语文老师要积极探索语文创新学习,让学生在语文教学学习中参与实践,体验.决乐、成功、创新,促进学生自主发展,从而实现语文教学的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2.
美英 《大观周刊》2013,(11):230-230
为了让学生乐于学蒙语文,学好蒙语文,提高蒙语文实践能力,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蒙语文综合素养,我通过多渠道地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蒙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促进学生蒙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的蒙语文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3.
王学艳 《大观周刊》2011,(51):173-173
要将素质教育理念寓于课堂教学中,通过培养学生要学、爱学、会学,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因此,如何通过语文课堂教学,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这是语文教育T作者必须深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下面我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谈谈培养学生语文素质的一些思考和做法。  相似文献   

4.
江丽 《大观周刊》2012,(3):208-208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这种能力必须在丰富的语文实践中培养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的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的探究学习,来培养学生素质,教会创造思维、自主学习,学生体会到快乐,积累知识,提高能力。  相似文献   

5.
潘晓蓉 《大观周刊》2012,(48):259-259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老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语文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培养”的活动.往往忽视学生的自我意识和主体地位.把学生看成消极接受知识的容器和被动接受教育的对象。教师精心地设计整个课堂语文教学。而往往出现“费时多而收获少”的状况。教师如何来解放自己,而使学生的学习达到教学要求.且又能使学生“愿意学”、“会学”,成为一个个会思考、会分析、能创造的人。笔者认为。必须转换教师的主导地位,探索在课堂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和创新精神.真正培养学生具有自主性的学习品质、良好的思维品质和积极的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6.
钟慧玲 《大观周刊》2013,(11):229-229
创新教育是新课程教学的重要特征。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这就要求广大教师必须加强新课改理论,创新理论的学习,必须具有创新意识,必须更新教育观念.积极引导学生从事语文实践活动,切实转变教学行为,把创新教育巧妙、有机地渗透到语文教学q-,给语文教学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7.
陈金玉 《大观周刊》2012,(31):234-234
课外阅读是语文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也是语文学习的必要手段之一。课外阅读不仅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还可以进一步巩固课内学到的知识.提高学生认读水平和写作能力.甚至于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也有极大的帮助。可以说课外阅读能够使语文教学进入一个全新的天地.达到事半功倍之效。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  相似文献   

8.
刘文静 《大观周刊》2013,(3):108-108
中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在人格塑造方面,要融知识教育、能力训练、道德培养、情操陶冶于一体,采取理论灌输、耐心疏导、情感感染、榜样示范、实践锻炼等多种方法,使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培养了能力,又受到情与理的潜移默化.从而陶冶情操、净化感情.塑造健康人格。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塑造健康人格呢?具体途径有三:  相似文献   

9.
柳霖 《大观周刊》2013,(11):237-237
新课标认为中学语文教育的任务,要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初中语文教学时,大多语文教师在课堂感到十分的无奈.不知道如何教和教什么。一节课下来感到并未达到自己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殷风国 《大观周刊》2011,(20):49-49
创新能力是推动历史前进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当今世界知识更新速度很快,学生学习的性质应当由转授性、继承性转变为探索性、创新性。语文教师不仅要重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更应重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内容上要从单纯的语言教学转向既学习语言,又学习文化和科技知识;在教学方法上。不仅研究教法.而且要研究学法。以便真正实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那么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现结合本人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甄瑞 《大观周刊》2012,(39):304-304
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阵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语文教育要使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更应该注重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本文将结合新课改的教学目标,谈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2.
刘宗鹏 《大观周刊》2012,(13):172-172
新课改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尤其要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作文教学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一项创造性极强的活动,在挖掘学生创造潜能,培养创新能力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浅谈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13.
王亚青 《大观周刊》2013,(5):166-166
《新课程标准》特别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这里明确指出学生在学习中所处的主体地位。作为教师要真正发挥导的作用,就必须更新观念,转变思想,在教学实践中把自主读书的时间还给学生,把语文实践的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4.
游作明 《大观周刊》2012,(33):215-215
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不是记住几个字词,其集合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语文教育的审美功能需要通过情感体验才能获得,语文教学离开了情感将会变成枯燥、空泛。  相似文献   

15.
张玉辉 《大观周刊》2012,(5):180-180
我们发现.综合性学习是学生比较喜爱的一项语文学习内容,这与活动内容、活动方式的新颖开放、有着密切的关系.然而.在教学中.综合性学习却是一项最难把握的内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这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相似文献   

16.
张伟华 《大观周刊》2011,(52):97-97
我们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对学生进行文化知识的传授,而且要不断培养学生的审美力、感悟力、鉴赏力。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感受崇高的传统美德.体悟博大的文化底蕴,继承凝聚的民族精神,形成深邃的思维体验,为学生养成健全人格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韩晓锋 《大观周刊》2012,(15):268-268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它既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相联系.又不同于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要想顺利的完成教学任务.首先要构建教学目标。新课程理念强调地理教学既要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要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让学生在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中不断提升地理学科素养.  相似文献   

18.
高儒云 《大观周刊》2012,(44):332-333
《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在前言中就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这告诉了我们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呢?我认为:  相似文献   

19.
李必芝 《大观周刊》2011,(10):213-213
阅读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有它自身的功能,有它存在的价值。阅读可以学习知识,可以获取信息,可以得到精神上的享受。阅读是使人精神得到成长和生存能力的重要手段与基本途径。阅读教学要立足于课本,以语文课本为凭借,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在教师的指导下的学生语文阅读实践活动但决不能禁锢于课本,应树立“拓展”性教学观,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提升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20.
陈永清 《大观周刊》2011,(52):116-116
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的情感熏陶。在课改新形势下.语文教学中很注重对学生情感的培养和熏陶。在语文新课标中.把语文定位在“培养高尚的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陶冶情操.感悟人生.升华精神境界”.这一定位决定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本质,不再是老师教语文基础知识、训练语文技能、强化解题方法,而是情感与价值观的培养。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加强情感熏陶呢?以下是一些不成熟的看法愿和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