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邱正军 《大观周刊》2012,(6):204-204
识字是阅读和作文的基础,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人教版语文实验教材一年级第一册要求学生认识400个字,并会写100个字,第二册要求认识550个字,会写250个字。教师们普遍感受到:与原来的教材相比,这套教材的识字量大大增加,识字时间提前了,并且实行认字和写字分开。提出“认识”、“学会”两种要求,在第一学段明确提出要“多认少写”。“多认”,有利于学生尽早、尽快、尽可能多地认字,以便尽早进入汉字阅读阶段。因此如何让学生乐于识字、多识字,识好字,顺利完成识字教学任务,成为一年级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教学中我根据儿童年龄特点,再有意识地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拓宽识字途径,培养识字能力方面做了以下探索:  相似文献   

2.
1991年的宋史研究,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学术论著多;二是国际学术会议多;三是新人新气象多。 据粗略统计,1991年在报刊和论文集中刊出的论文,近400篇,超过1990年。出版专著至少8本:叶坦《富国富民论——立足于宋代的考察》,20.7万字,北京出版社1月版;李涵、刘经华《范仲  相似文献   

3.
在报社编辑部学习两个多月所见所感颇多,尤其有两件不为人知的小事让我“刻骨铭心”,也许这两件小事将会影响我在新闻道路上所走的每一步。编了一篇言论稿下楼找不到“北” 分到理论部学习的第二天,负责带我的编辑就交给我一篇500字的言论,让我编成一篇400字左右的“星火小集”。这是我编发的第一篇稿件。过去总以为编稿子要比写稿子容易,改个标题,删除一些文字就可以了。然而,事实并非自己想的  相似文献   

4.
萧红,原名张乃莹,30年代东北著名女作家。在她短暂的一生中,给祖国文学宝库留下近百万字的珍品,向人们展示了一幅北国风土画卷,倾述着她寂寞的人生。她虽早早离开故里,但家乡人民并没有忘却她。1986年,呼兰县人民政府重新修复了萧红故居,吸引无数海内外人士前来缅怀瞻仰这位女作家。16年来,故居已经接待了24个国家的160万人,其中5600多位中外名人留下赞美萧红故居与怀念萧红诗词、墨宝600多幅,400多位研究萧红的专家学者捐  相似文献   

5.
新闻行文要简洁明快,这是一个老话题。早在1946年,胡乔木曾提出新闻要"短些,再短些!"当时他向延安解放日报建议:新闻要五分之四是100字到400字的,通讯和副刊稿件五分之四是400字到1000字的。①在新媒体时代,把新闻写短仍然值得大力提倡。新闻就是要直截了当,"短而精"的评价标准总体适合各类体裁。  相似文献   

6.
商务印书馆于2000年1月隆重推出了自其辞书研究中心成立以来的首部重点辞书《应用汉语词典》。这部词典是由郭良夫先生任主编,赵克勤、张万起、舒宝璋等三位先生任副主编。词典收单字条目(包括繁体字、导体字)11 400多个,多字条目4万余条,是一部以汉语应用为编写宗旨的中型汉语词典。所谓“应用”,按照《辞源》的解释,是“适应需要,以供使用”。《应用汉语词典》就是为了适应新世纪科技的迅速发展、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文化交流的不断扩展、汉语热的持续升温等种种需要,供各方面读者使用、查阅的语文词典。时代的发展,要求语文辞书…  相似文献   

7.
从编辑的改稿中总结经验,也是学习新闻写作的一种方法。我每次发稿,总是一式两份,一份寄报社,一份留底。留底的目的是为了将原稿和见报稿逐字逐句地加以对照,看看编辑将哪些地方作了改动,然后用心问几个为什么,即:编辑为什么在这儿作改动,改动的好处是什么?从中学习。1985年2月28日《工人日报》采用了我一篇《让他们过好“交接关”》的稿件。原稿1300多字,见报稿只用了其中一段和末尾点题的几句话,共400多字。为什么只选了中间的一段?重读原稿我才发现,其他几段都是泛泛议论,  相似文献   

8.
同音字错用     
同音字错用若谷现代汉语里,同音字特别多。语言学家吕叔湘作过统计:普通话里有字的音节有1200多个,一般字典、词典收字8000到10000个,平均一个音节担负七八个字。《现代汉语词典》bo这个音节里,收字多达62个。同音字多了,就容易混淆。所谓别字,就...  相似文献   

9.
新任的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主任许嘉璐教授1月20日约请一些专家,谈了他对当前语文工作的一些看法,主要有: 一、简化汉字不能退缩。他说,汉字的发展趋势总的是由繁到简。已公布使用的2300多个简化字必须坚持。台湾有人说,他们用的繁体字是“正字”,这种说法不对,我们现在用的简化字,有不少和古老的甲骨文、钟鼎文一样。因为那时复杂了不便于刻铸。像“从”字,今天的简化字和甲文相同。“云”字最早的本字并不带雨。后来的“后”字,也古已有之,中间才变成双立人的繁体字。台湾近年来在计算机字库里收了400个简化字。台湾的“台”就用简化字,因为用繁体打出来成一黑方块。台湾的“湾”字,许多台湾人写了简化字。据测验,我国推行简化字,使小学生掌握阅读《水浒》的能力缩短了两年,如果按8亿人学过简化字计算,等于节约16亿人年,这是多么大的解放生产力!  相似文献   

10.
<正> 鲁迅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也是辛勤工作,为祖国文化作出巨大贡献的一生。据统计,他写有小说集3本、杂文集16本.散文诗集1本、回忆散文1本。现已搜集到的书信1400多封,1912年5月5日至1936年10月18日的日记(其中1922年已佚),总共400万字。翻译了14个国家将近lOO位作家的文学作品和文艺理论著作,印成33个单行本,共250万字以上。辑录、校勘古籍18种共lOO余万字。1938年蔡元培《鲁迅先生全集序》中指出,鲁迅研究的方面较多,“蹊径独辟,为后学开示法门”。目录学就是他成绩卓著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6月,某市召开人民代表大会,到会代表400多名,主席台上就座了86位领导同志;开幕消息900余字,列了43位领导人名单,配上职务,共320余字。人民代表大会,顾名思义,会议的主人是人民代表。座位如此安排,消息如此报道,岂不有喧宾夺主之嫌?可惜,如此这般的报道并  相似文献   

12.
宋教笔名:桃源渔父,四个字。于右笔名:神州旧主,四个字。章太炎笔名:台湾旅客,四个字。毛泽东笔名:二十八画生,五个字。梁启超笔名:少年中国之少年,七个字。人风辑看谁的笔名字数多  相似文献   

13.
王需民,不是什么新闻人物。然而,在江西德安县他却颇有名气,连许多中小学生都知道他是写文章的。他勤奋笔耕10余载,已在中央、省级报刊及电台发表稿件400多篇,共38万多字。其中有数十篇文章上了报纸的头条。他被新华社聘为特约通讯员。新闻界熟悉他的编辑都说他是一个  相似文献   

14.
九五电视文艺印象:晚会风杨润阁记得是1985年吧,小央电视台在春节晚会上出了几个谜面,向全国观众征答谜底。其中有个谜面是“多”字,打一名词。“多”字者,由两个“夕”字组成,谜底自然足”晚会”了。转眼十年过上。电视晚会的多起来了,从中央台到地方台播出的...  相似文献   

15.
正"文化:资源与产业"文库隶属国家"211工程"三期项目"中华民族文化保护、创意与数字化工程",由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黄永林教授担任总主编,现已出版14种,400余万字。文库内容涉及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研究、出版文化与产业研究、民俗文化与创意产业研究等多个方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该文库的出版对我国的文化传承与创新、改革与发展将起到  相似文献   

16.
这几年,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得肥胖症的人也越术越多,一时竞兴起了一个不小的减肥热潮。在新闻界,么有不少人患起肥胖症来。一些人写稿子,动则洋洋千言,好像短了不过瘾似的。前几天一名报道员写了一篇反映教学改革的消息,全文1500字。寄到编辑部后,编辑可能认为大“胖”了,对它进行了“减肥”处理,见报时只有400多字了。文章“肥胖”的症状有:层次过多。有的文章大一二三套小123,小123里又有①②③。就好像军队的编制一样,一个师下面管三个团,一个团下面又管三个营,一个营下边又管三个连。面面俱到。一个事物往往有…  相似文献   

17.
行文精短,历来为人们推崇和称道。莎士比亚有句名言:“简洁是智慧的灵魂,冗长是肤浅的藻饰。”把文章“写得短些,写得精粹些”,许多先贤已经为我们做出了榜样。老子的《道德经》影响中华文明几千年,不过81章5000多字;周敦颐的《通书》奠定了中国封建理学的基石,也才41章3000多字。像324个字的《兰亭集序》、322个字的《岳阳楼记》、160个字的《黔之驴》、119个字的《爱莲说》、81个字的《陋室铭》等等,也都字字珠玑,意蕴深长,虽经千百年仍然闪烁灿烂的光辉。也许有人会说,上述篇目都是古文中的名篇,自然精短凝炼,现代文写精短就不易。其实不…  相似文献   

18.
阳淼 《新闻实践》2014,(3):13-16
作为一个媒体人,淼叔有时候会有一点沙文主义,觉得媒体属性在很多行业都属于画龙点晴的那个睛.比如说电商行业吧,好的电商,其媒体属性也一定非常优秀,一个商品页面,仅仅凭着几张图片和100字左右的描述,就让读者掏腰包买单.与此相关的团购行业,也很重视“编辑部”的建设,Groupon的编辑部上市前就有400多人,还在不断招新人;这个编辑部把以前司空见惯的酬宾打折垃圾信,变成了数百亿美元的大生意.  相似文献   

19.
《电视桥》是山西省电视台的一个节目。正如《电视桥》这三个字可能带给您的联想一样——无形的电波,连结起一间简朴的演播室和三晋大地上的千家万户;8位年轻的主持人沿着《电视桥》走进普通人家,相伴千千万万喜爱他们的观众,已经度过了400多个晚上。如今在山西,提起《电视桥》,说老幼皆知,一点都不夸张。其实,在广播电视圈内,即使未到过山西的人,说起《电视桥》也大都略知一二。《电视桥》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股强劲的电视问政旋风,不少省、市党委政府把电视问政作为治庸问责、推动中心工作的重要平台,60多家电视台办起了电视问政节目。其中,创办时间最长、问政效果最好、传播影响最大的当属武汉广播电视台的《电视问政》。2011年开办以来,武汉电视问政共曝光各类问题400多个,涉及100多个责任单位,被问政单位拿出整改措施1000多条,整改率达到100%,曝光问题解决率达到98%。电视问政后,市委、市政府经过调查,问责各级干部400多人,对100多人给予党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