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夏朝阳 《考试》2008,(3):10-12
近几年,有几个省市高考命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或单独选文要求考生断句,如2004—2007年北京卷、2006年福建卷、2007年浙江卷;或在考查文言文其他内容的文段中抽出一段要求考生断句,如2006和2007年辽宁卷、广东卷。无论如何考查,文言文断句实际上都是考测学生在读懂文段内容的基础上对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对文言句子形式的把握。本文拟结合近几年高考试题,谈一谈文言文断句题的解题技巧,供考生备考时参考。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广东、福建、浙江、辽宁、江苏、重庆、北京等省市的高考语文试卷中出现了文言断句题。命题主要采用两种考查方式:一是为文言阅读语段中的句子断句,如2008年重庆卷第11小题,广东卷第9小题;二是在文言阅读语段之外,专设文言语段,考查断句,如2008年北京卷第11小题,浙江卷第15小题,江苏卷第21小题。考生普遍反映断句题分数难拿,甚而至于看到断句题茫然不知所措。那么,文言断句有没有规律可循呢?下面我想就这类问题谈谈自己的一孔之见。  相似文献   

3.
语结与英汉同声传译断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断句是是同声传译最重要的技巧之一。结合语结理论,对布什2006年国情咨文英汉同声传译(有删节)的断句进行的个案研究,通过仔细对比原文和译文,分析断句单位的构成,证实了英汉同声传译的断句单位与英语语结之间存在较高的相关性,即绝大部分的断句单位就是英语语结。  相似文献   

4.
一、断句解读韩愈在《师说》中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习其句读”就是教学生断句。中国古代没有标点符号,一篇文章甚至一本书,都是一个汉字挨着一个汉字地写下来的,所以前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常常在一句话的末了用“。”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读”(dòu)。给古书断句也可以叫断句读。二、考点解析2004年,断句被列入北京高考语文《考试说明》。作为一项能力来考查,2005年复旦大学自主招生试题中也出现了给文言文加标点的题目,2005、2006全国高考有多个省市考了文言文断句。断句是考查文…  相似文献   

5.
姜振营 《广东教育》2013,(12):10-10
在2013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中,一共有八个省市的试卷出现了断句题型。这些试卷对断句的考查又分为两种形式:一是直接断句,以北京、浙江、湖北、四川、重庆为例;二是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以广东、江西、湖南为例。广东卷的断句,有时也会以直接断句的形式出现,比较灵活,但考查内容均出自前面的文言文阅读材料,这点与其他省市有别。  相似文献   

6.
陈金华 《新高考》2011,(Z1):27-28
文言文断句是近几年再兴起的一种文言文题型,主要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和对文言文句读的把握能力。断句古时称"句读",所谓"句"就是句末停顿,所谓"读"即"逗",指句中停顿。古时文章没标点符号,流传下来也未注明朗读停顿。正确断句标点,是阅读古文的基本能力。1978~1985年全国高考有过对古文断句标点的考查,但1986年后教学与高考忽略了这一内容。2004年北京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再将文言文断句标点列为考点,是对文言文学习的回归。此后至今,全国高考每年均有多套试题考文言文断句,这样,给文言文断句标点的传统题型又成了再兴的  相似文献   

7.
刘阐 《语文天地》2011,(17):40-42
文言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能够明辨"句读"是阅读文言文的一种基本能力。文言断句,就是考查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的能力。从近五年命题形式来看,均有一些省市考查了文言断句。2010年全国共有18套高考试题,有6套试题考查了文言断句。而今年,全国共有17  相似文献   

8.
【考纲解读】2008年考试说明要求加试题的文言文部分对一段课外古文进行断句,并回答有关问题。因为只考断句,不考标点,所以做起来并不复杂,但要准确无误地断句也需要技巧。  相似文献   

9.
文言文断句,古人称之为“句读”,实际上就是给文言文加标点。我国古代没有标点符号,一篇文章甚至一本书,都是人们用一个汉字接着一个汉字写下来的,所以古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给文言文断句,要综合运用古汉语字词句及古代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常识。文言文断句题能综合考查同学们对文言文的理解、分析和评价的能力,是中考文言文阅读比较常见的一种题型。这里,笔者将结合2009年有代表性的中考试题,对文言文断句题的答题技巧略作解析。  相似文献   

10.
《礼记.学记》有“一年视离经辨志”(即入学一年之后,考经文的句读,辨别志向所趋)的说法。可见,断句是古代启蒙教育的第一步。清顾炎武在《日知录》中也说:“句读之不通,而欲从事于九丘之书,真可谓千载笑端矣。”这说明在古代往往从断句的准确程度,来看一个人文言文阅读的综合能力。现代人对文言文断句也非常青睐,这从高考题中可见一斑。2004年北京卷出现了文言文断句题(即给出一段文言文语段,从中选出5个句子要求考生断句,共5分)。2005年北京春招卷、北京卷、辽宁卷都出现了这种题型。2006年北京卷、辽宁卷、福建卷和广东卷也分别出现了文…  相似文献   

11.
【备考指导】 2004年北京高考语文《考试说明》把古文 断句标点列入考点,作为一项能力和固定题型 来考察,分值占到5分左右。2005年高考辽宁 卷也考查了断句。随着高考命题的自主化, 2006年的高考,古文断句标点可能会再度成为 考查的要点之一。因此,我们一定要引起足够 重视,做到有备无患。解答“文言断句标点” 题,可参考如下方法。  相似文献   

12.
冯荆 《广东教育》2014,(11):15-16
《礼记·学记》中提到:"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其中的"离经"就是断句,"辨志"明辩书中的所表达的志向。是说通过读书断句,明白书中的义理,有自己的价取向,做一个敬业乐群的人。古人读书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正确断句,只有把文章的句读断好,才不会对文本产生误解。古人读书如是,现代人读古文就更不能忽视句读了,否则就可能闹出笑话了。由此可知,把断句作为考查是否读懂古文的一项内容就很有必要。也由是断句成为了高考卷的座上客。为了突破断句,正确理解文意,在高考中取胜,现在,我们一起来分析近几年高考断句变化与发展方向,并揣摩出一定的规律进行有效备考。  相似文献   

13.
文言断句是高考语文新课标卷必考题型,掌握正确的方法与技巧能有效提高学生文言断句能力。从借题解文、借文解题和熟记断句技巧入手,结合近三年高考试题,分析文言断句题做题方法,以期提高学生文言断句题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14.
能正确给文言文断句,是考查考生文言文阅读综合能力的一个很好的方法。2004年,在北京卷第Ⅱ卷的第11小题出现了文言文断句题(给出一段文言文语段,从中选出5个句子,要求考生断句,共5分)。2005年,有自主命题权的一些省市在考试说明中明确提出了增加文言文断句的内容。在复习中,我  相似文献   

15.
古文断句标点是学习古文的一项基本功,也是高考的传统题型,特别是近几年更受命题者青睐,相信2008年高考,古文断句标点会再度成为考查的热点。在这里笔者根据古文的特点就古文断句的技巧作一些概括介绍。  相似文献   

16.
给古文进行断句标点和翻译一样,不仅是学习古代汉语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考查考生阅读文言文能力的一个主要尺度。试想,古文翻译题在高考中可东山再起,连续考查了好几年,并且有愈演愈烈之趋势,古文断句题为何不能重整旗鼓,重登大雅之堂呢?北京卷敢于标新立异,已在2004年、2005年高考中考查了古文断句题,预计近几年这种题型会推而广之的。一、试题  相似文献   

17.
正给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明辨句读,是阅读古文最基本的能力。断句的基础在于对通篇文章的领会。因此断句前先要通读几遍,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与上下文的联系。在断句时,还应注意文章的体裁、语言风格、句意的完整与否。标点的使用要合乎规范,和现代汉语标点的用法相同。加强诵读,增强语感,对断句标点有很大的帮助。除此之外,断句大致还可以遵循如下几条规律:  相似文献   

18.
高中文言断句教学正走入高中师生的视野,重视文言断句训练是提升高中生文言阅读水平和培养高中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高中文言断句教学如何才能更高效?通过文言语感的培养,通过文言断句课程资源的开发,通过文言断句技巧的总结提炼,高中文言断句的教学效率会得到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19.
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句”指句末的停顿,“读”指句中的停顿。现在高考已经把断句作为必考考点,近几年广东高考连年考查,其他省市也是多次考查。如2006年高考广东卷的第12题,就是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断句是近年江苏省测试文科高考生阅读文言文的一项基本功。教学中,我们发现要讲清断句,学生必须多读文言文,熟悉古汉语的语言习惯,有一定的语感,才能比较准确地进行断句。对文言文阅读量不大的高中学生,如果掌握断句的原则、断句的标志和规则,那就能加快提高阅读文言文的断旬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